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反全球化诉求的社会主义价值趋向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1-10 共626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全球化需要社会主义引领研究
【引言 第一章】反全球化及其理性反思
【第二章】反全球化诉求的梳理与审视
【第三章】 反全球化诉求的社会主义价值趋向
【第四章】反全球化诉求对全球化未来的昭示
【结论/参考文献】反全球化诉求与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反全球化诉求的社会主义价值趋向。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诊断在今天看来是一种深刻的洞见,因为当下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正在逐渐变得萎靡不振,依靠自身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免疫系统,已经无法战胜自己的阶级矛盾,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这是在无味地浪费时间。只有社会主义全球化开处的"社会主义价值"的药方,才能在根本上使现在"异化了的全球化"药到病除。

  3.1 反全球化诉求的价值共识。

  反全球化"反"的是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及其他们所制造出的各种琳琅满目的"问题"和负面失衡的"危机".反全球化为了全世界人民得到应该享有的公平利益,针对这些"问题"和"危机"提出了以下的诉求: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公正、人权、法治、安全、发展、福利、富裕、和谐、可持续性等,这些价值取向是反全球化目标的构筑核心。

  3.1.1 人道主义的全球化。

  西方发达国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在"人道主义"的掩护下,正在利用全球化向别国输出危机,或借用金融全球化来掠夺其他国家的发展成果。

  事实证明,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获益甚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其具体表现在:1.经济全球化借以发展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2.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掌握的全球经济网络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3.世界金融中心集中在发达国家,全球金融网络也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4.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在发达国家的把持下制定的,尤其是制定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是发达国家。

  这样看来,表面上公平、公正的规则,在本质上必然又是不公正、不平等的,并由此直接造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造成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和全球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因此,我们要重新建立一个真正人道主义的全球化,推翻由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主导、操纵的全球化。

  3.1.2 公正合理的全球化。

  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深远,特别是在"9.11"恐怖事件发生以后,本来就怀疑全球化的人更把这个悲剧事件当作是全球化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认为连恐怖主义也全球化了,直指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引发了这些被边缘化国家的仇恨心里。

  当下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产生的政治效应,表现为霸权政治与协商政治之间的矛盾,单极政治与多极政治之间的矛盾,并且随着不合理不公正的秩序继续前行,这些矛盾在不断地加剧。因而公正合理的全球化被呼之欲出,被边缘化的国家以及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他们需要的是如何融入全球化,而不是融化于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

  只有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层出不穷的各种政治矛盾才能被有效地化解。

  3.1.3 包容的全球化。

  坚持不同文化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这是包容的全球化的初衷。纵观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现代化生产力带动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环境,为各个国家提供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由于从历史上看全球化的发展是资本主义所主导的,也造就了文化发展的困境,造成了文化生活的"同质化"和人们的精神生活贫乏,个人至上、生命意义空虚化的严重恶果。 "美国兼容并包的文化已经成为了冉冉浮现的大同世界文化的核心,美国人的特征将变成人类的特征。显然,这种全球化的观点必须给予拒斥,因为它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消灭了内容的法则。"反全球化反对将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被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所侵蚀,包容的全球化所倡导的是世界多元文化能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包容的全球化重点在于找到文化的归属感和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不会将世界多种多样的文化融合为一体,而形成一种共同的世界文化。

  3.1.4 可持续的全球化。

  自二战以后,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愈演愈烈,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供了现实背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是反对把社会的进步仅仅视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的全球化主张应当以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决策为基本发展点,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协调运作中,思考发展战略。可持续的全球化认为旧的工业生产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重新探讨衡量进步与发展的方式,因为旧的工业生产给城市带来的环境严重恶化的后果,远远超出了各个城市所能承载的发展压力,例如中国付出的沉痛代价是:2014 年各大城市空气污染天数分别是兰州 112 天、成都 125 天、沈阳 152 天、石家庄 264 天等等。

  所以可持续的全球化要求要建立一种以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生存文明,从而走向更高级的、生态化的大发展,这代表了人类对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

  3.2 反全球化诉求与社会主义价值的契合性。

  在反全球化的视域下,自由、自治、平等、民主、博爱、公正、人权、法治、道德、安全、发展、福利、富裕、和谐、可持续等各种社会主义价值元素像"乐谱"中跳动的不同"音符",已经融合到了反全球化诉求的"乐章"中,他们找到了彼此的契合点,在社会主义价值的"幕布"前,为全世界人民描绘着和谐有爱的"新全球化"的未来情景。

  3.2.1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首先,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人道目标",何谓人道目标?它其实就是"让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它还可以被概括为"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就是为了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能享有人所应有的幸福生活,进而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就是实现全人类的普遍幸福。

  那么,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即人道目标,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呢?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其实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于是"自由、平等、博爱"就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具体内容,它是人性内在需要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追求。

  最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核心所在,马克思在他的《共产党宣言》中表述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和"人,生来就有自由的要求",这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从全体社会成员的最根本利益出发,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它不是狭隘的,恰恰它是追求人类普遍利益的价值目标。

  3.2.2 目标向度下反全球化诉求与社会主义价值的契合。

  在全球融合的这个大趋势下,人类社会的集中表现形式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度相互依存的整体,由于研究全球性的问题特点是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大家共同地面临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性问题的挑战,是任何国家和任何组织形式都逃避不了的。因此,反全球化诉求的问题应该在摆脱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束缚的条件下进行探究的,所以运用"全向度"这个方法去探究问题就是最大限度的摆脱主观意识对客观事实的影响。

  "全向度"的看问题意味着可以从上想到下,由近想到远,从里想到外,又可以从点想到面、再想到体。由一维想到二维、三维再到多维,最后进入全维视野。运用"全向度"这个工具去观控,可以看到反全球化诉求由一维的政治自主,到二维的军事安全,到三维的文化自由,再到多维的经济制度公平、国家主权自治,生态环境和谐,公民生活福利、社会民主平等、两极分化消失、阶级对立消灭、民族文化多元、全球治理公正,所有反全球化的诉求内容就会在目标向度下全部包涵进来。反全球化诉求与社会主义价值达成的契合之处,就会不遗漏任何的价值共识要素。

  依据上文,社会主义目标是"人道目标',"人道目标"就是"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反全球化的诉求就是要让"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享有人所应有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终极目标,也是反全球化的诉求所在。它们有着共同的追求--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反全球化诉求与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最终目标如出一辙,不约而同的交织在了一起。诚然,在全球化存在严重缺失和弊端的气场下,反全球化诉求与社会主义价值产生了不谋而合的共鸣。

  首先,反全球化总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全球化给全球公民带来的所有困难遭遇,反全球化在很多全球化涉及到的相关领域批判全球化总是"承诺多,良策少".

  其次,反全球化往往毫不吝啬地直接把利剑指向了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首的全球化利益集团内部,例如国际经济三大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总是依照利益集团的主导要求和站在他们的视角下推行政策,还要求必须看他们的"眼色"行事,不能违背他们"金钱价值"高于"人的内在价值"的意愿。最终,在"利润最大化"的高压下,导致了资本主义矛盾正以化学能的危害力量在世界各个阶级中传播着、激化着。

  从而社会主义价值被呼之欲出,反全球化诉求与社会主义价值在资本主义主导的狂傲怠慢的世界中邂逅,并在低潮的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背景机缘下,反全球化看到了社会主义价值的美好,社会主义价值给予了反全球化安慰,为此,反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价值找到了彼此的契合点,在强烈抗议全球化带来的不和谐之声中,默默地走到了一起。

  3.2.3 冲突向度下反全球化诉求与社会主义价值的共通。

  在冲突向度下,反剥削、反压迫、反新自由主义、反霸权主义、反资本主义是反全球化诉求的重要主张内容,而这恰恰正是社会主义倡导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是消除两极分化,而全球化发展客观结果却是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可逾越的贫富鸿沟,所以反全球化正因为全球化带来的这些恶果,才会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诉求。

  反全球化的工会组织为了工人阶级的福利,提出了反对资本主义垄断企业的压榨和剥削。他们之间的冲突实质是反全球化为了劳工切身利益而提出的主张和要求,例如改善劳工劳动的工作环境,保障劳工的生产安全,提高劳工的工资待遇等。

  反全球化的农民组织为了保卫农民阶级的利益,成立了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农民联盟",例如印度的人民运动民族联盟,巴西的无地农民运动联盟,非洲的农民组织民族联盟等。在冲突向度下,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农民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最直接的受害者,并且受到的伤害也是最深的。农民阶级形成的价值共识有生产资料的平均分配,土地使用权的合理安排,农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等,这是农民最朴实的话语权中表达出来的意愿,这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的选择。

  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中,还有一个受到迫害严重的群体即各国妇女尤其是战乱地区和落后地区,她们受到迫害和威胁的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妇女们。现在大量的维护妇女权益的组织正在强韧有力地斗争着,使更多的妇女有权利参与到社会生产进程中的各个环节是这些组织追求的目标,反全球化运动中的组织者大大鼓励和支持妇女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让妇女们在组织运动中充分发挥作用,让妇女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她们在这个社会中是有着不可替代地位的。

  3.3 反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价值的彰显。

  反全球化其实还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和无限的发展潜力,只有社会主义才不会束缚反全球化的主张,因为当下的全球化被资本主义价值捆绑的模式就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只有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被社会主义价值重新更换"血液",让资本主义改组其自身自私贪婪的"基因",摒弃只专注着追求剩余价值的"恶劣习性",才能彻彻底底地把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重新塑造成为拥有社会主义价值内涵的"新物种".

  3.3.1 全球化催生了社会主义。

  全球化时代开始产生"质的变化"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面貌。十月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加之中国的革命,使得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继十月革命之后又被深深地划开了一个裂痕。世界四分之一人口(中国和俄国的人口总和)在全球化的平台上开始独立自主地探讨现代化进程,从政治层面说,是对资本主义体系的打击;从经济层面上说,则是使全球化发展大大地融入了非资本主义价值元素。如果说,早期全球化的历史是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而开启的,那么,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之后则开启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另一面,即多极化发展的历史。由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当落后的边缘国家对它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就会企图找到一种向心力的框架,于是他们找到了"社会主义"的框架,用以来平衡全球化的力量,于是全球化催生了社会主义。可以说,社会主义是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孕育而生的。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立是全球化催生了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

  还可以说,全球化催生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反作用于全球化,社会主义对全球化的反作用力表现为,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消灭阶级剥削,是对长期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的纠正,社会主义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民主的新社会。

  3.3.2 社会主义在全球化中遭遇的挫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苏联的迅速崛起引发了他日后急于求成的心里,在所取得的成绩面前,急于向共产主义进发,急于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结果在历史进程中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其实在斯大林后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内在弊端已经暴露出来。例如,由于片面追求重工业发展的优先性,工业结构严重失衡,1953 年同 1940 年相比,苏联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产量增长了 2 倍,而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的产量共增长了 77%;由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质下,企业被管得过于死板,造成总体经济效益差,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十分缓慢。

  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日益下降,工业经济增长逐步放缓。而最严重的是隐藏在工业高速增长背后的农业长期不能恢复到二战以前的水平,农业品供给匮乏,尤其是农民生活困苦。

  结果,以苏联为首的前苏东 10 个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制度性的倒退,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了困境。自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受到了沉痛地打击,原执政的 15 个共产党 10 个丧失了政权,社会主义国家个数由 15 个减少到了 5 个,全世界共产党的数量由 180 多个减少到了 120 个,社会主义国家占全球面积的 24%减少到了 7%,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了巨大的挫折,其所带来的后果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低谷,从而共产主义思潮进入了低潮时期,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领的全球化正在以蓄势待发之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3.3.3 全球化困境下社会主义价值的复兴。

  苏东剧变充分证明了将自身的发展置于全球化进程之外是行不通的,全球化虽然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但这只是一个阶段上的表现,全球化的未来发展应该是由社会主义领航的。

  因为全球化已经陷入了困境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化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全球财富的增量主要流入了发达国家,流向了少数的群体,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大多数群体并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所以反全球化的诞生就带着对全球化的质疑和反思,反全球化的运动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反全球化的呼声一次高过一次,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内在矛盾,这为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新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价值作为一种开辟新道路的利器,开始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重新发挥其历史作用。当反全球化剑指当下全球化所面临的困境(债务、人口、环境、饥荒、战争、动乱)之时,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率先开始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找出了传统经济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的问题和矛盾,探索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这是社会主义价值复兴的结果所致。

  社会主义价值虽然在新世纪的开端经受了历史的严峻考验,但是在反全球化出现之后给社会主义价值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陷入困境的背景下,社会主义价值能够抓住历史赋予的机会,它可以带领全球化走出困境,为"新全球化"的未来道路指明了方向,使全球化虽然源于资本主义但将终于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自身价值的复兴。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