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思想体系探究
【导言】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的态度探析导言
【1.1 1.2】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
【1.3】我国主要领导人的人民观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当代境遇
【第四章】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实现途径
【结语/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容与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导 言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1.论文选题的理由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是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虽然历史上也有人提出过一些重视人民历史作用的思想,但都只是把人民当作统治阶级的工具来看待,并没有从人民主体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只有马克思的出现才彻底颠覆了历史。马克思驳斥了以往占据历史统治地位的英雄史观,提出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在中国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也一直在走群众路线,强调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从毛泽东开始,各届领导人都致力于民生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观。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邓小平提出了“党是人民工具”的人民观、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人民观、胡锦涛提出了“三为民”的人民观。各届领导人都秉承上届领导人的嘱托,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人民观的内容与内涵,体现出对人民主体地位认识的不断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也凸显出来,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落实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面对新问题、新挑战,立足现实继承并发展好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我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根据,为此有必要对人民史观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确保其正本清源;并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和阐释人民观的本质特征和内涵,对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论文选题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形成贯穿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之中,后经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发掘、系统总结马克思的理论资源,为进一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注入新的动力,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1)理论意义
文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思想的梳理,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容。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论述人民观,但他们在多篇文章中多次提到了人民问题,其用法也很随笔但我们不难发现其基本脉络有迹可循。所以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始人,并在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那里得到了深入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活动的深入,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只有在保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来深化其内涵,才能领悟其真谛,使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成为指导改善人民生活的有力武器。
(2)现实意义
重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强调人民利益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然后华丽转身,关键要看怎样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十八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 145 次,足见我党对人民的重视程度。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细致分析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给发展人民主体地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并从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党建、人民自身多重角度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无疑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人民观及相关问题自 19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入我国以来就受到非常高的关注和研究,并且在理论着作和实践行动中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集中对我国领导人的人民思想的研究,尤以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对待人民态度与方式方法的研究,包括期刊论论和学位论文非常之多。这些论文的共同之处是阐述了我国某位领导人或是多位领导人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另一类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进行整体论述或是针对某一角度进行阐述。这一类论文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如衣芳,她对人民主体的论述较深刻,其代表作品《人民群众主体论--群众观、党群关系、群众工作理论研究》,以人民主体论为线索,探讨了新型党群关系下党的工作思路,对当下群众工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并就各种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比较突出的还有戴立兴,他着的《政党与群众--中国共产党执政考量》,强调了政党对人民的依赖性,突出了人民在政党执政活动中的重要性。另外,沈宝祥、张雷克等人也就党群关系展开了论述,都对新形势下党与人民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2.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早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外学者就对中国与农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代表着作有美国着名学者马克·赛尔登的《他们为什么获胜:对中共与农民关系的反思》。建国后,国外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中共领导下的群众路线研究上。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人民主体的论述。代表人物有美国共产党主席萨姆·韦伯,他认为阶级概念应该是开放和富有弹性的,僵化的阶级概念从来都不合适,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形势和意识形态迅速变化的时代,这一问题更显得突出。社会主义应该是一场全民运动,不应该仅仅是左派的事业,它应是来自各个不同方面、全社会的力量,即使那些思想落后的人,也要被吸引过来,从而汇聚成成千上万万人的、人民的事业。并指出,在当前新的政治形势下,必须调整思维方式和政治行为方式,和人民打成一片。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对革命主体进行论述时,指出马克思所设想的传统的无产阶级已经承担不了革命所赋予给他们的重任,必须寻求新的革命主体。在这方面,法国学者马勒提出了“新工人阶级”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认为,通过工人自治才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可能性。这些由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做成的“新工人”能够认识到自己在生产和企业中的地位,广泛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管理之中,踊跃加入到了社会主义运动之中,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法兰克福学派代表马尔库塞将“工人阶级”视为“未被融合的局外人”,对工人阶级进行新的阐释,对他们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肯定。他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产业结构和工人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在不断的加大,生产技术含量增加,知识水平整体提升,形成了所谓的“新工人阶级”即知识分子,这一部分人应该作为无产阶级的力量被吸收过来,从而能够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另一方面是对群众路线的研究。群众路线是我国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特色贡献,是被实践证明具有科学性、正确性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美国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米奇·迈斯纳在《大寨:实践中的群众路线》一文中认为,群众路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一种具有强大威力的创造,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乃至在世界上来讲都极具影响力。“马克·赛尔登在《革命中国的延安道路》一文中指出”延安道路“的精髓就是群众路线。詹姆斯·哈里森也认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能够发展如此迅猛,关键问题在于他们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将人民团结在了党的领导之下,党与人民产生了共同的利益,形成了抗日的共识。
从总体上看来,他们都认识到了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基础性问题,并从人民主体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来探讨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不足之处一是这些论述大多从党群关系角度下来谈论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整体性、系统性、完整性缺乏整理和总结,以后应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二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实现途径上,应立足现实、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生、党建、人民自身等多重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
(三)论文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论述过人民,他们对待人民的基本看法和态度零散在多篇文章之中,因此深入经典文本学习,总结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思想,是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一个政治范畴,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必须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这种论述落实到实际中,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价值。本文前三章从理论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背景,第四章结合实际,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了路径上的探索。
3.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通过对原着的研究以及大量的解读原着的文章,具体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物的人民思想,总结出人民的具体含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内容。
(四)论文创新之处
本文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形成与发展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与考察,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本质特征以及在历史中的作用作了整体上的研究,使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系统化、体系化。二是本文立足现实,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党建和人民自身七个方面,对于新时期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进行了试探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