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思想体系探究
【导言】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的态度探析导言
【1.1 1.2】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
【1.3】我国主要领导人的人民观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当代境遇
【第四章】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实现途径
【结语/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容与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
“人民”一词虽然常见,可其真正含义并不明确。中国古代有“民为帮本”、“民贵君轻”等一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人民思想,可这些想法并未得到普及且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民为君”的看法。在西方社会里,“人民”自古以来也被认为是冲动无理性、应该受到统治阶级统治和领导的底下阶层。只有马克思的出现才彻底为人民摆正了他们在历史中的社会地位,认为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叫做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马克思恩格斯被看做是其创始人,后经过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始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大量作品中多次提到了“人民”、“人民群众”、“群众”等概念,这与这里我们所说的“人民”其内涵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将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始人。
1.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概念的界定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论述过人民观,但他们的人民思想却散现在各篇文章中,熠熠生辉。他们对“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概念的大量使用,成为了贯穿马克思恩格斯全部着作的核心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词汇的使用也并没有作严格意义上的界定,它们的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下具体所指也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内涵相差无几。这些论述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系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和内核,在这里我们把它叫做“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跟通常意义上讲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一脉相承,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与深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着作中较多的使用了“群众”一词。在西方传统社会里,受“英雄史观”的影响,群众一直被认为是低下﹑愚昧无知的群氓,他们的权力需让渡给精英阶层来行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般说来,群众是不确定的对象,因而它不可能完成任何确定的行为,也不可能与任何事物发生任何关系”.
群众是划分类型的,为某一目的聚集在街头争论的是群众,身为上层社会的精英阶层是群众,走在大街上的人们也可以称为群众等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群众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利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将群众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厘清了群众的混沌性。例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到:“在欧文看来,以前仅仅使个别人发财而使群众受奴役的新的强大的生产力,提供了改造社会的基础,它作为大家的共同财产只应当为大家的共同福利服务。”
在这里的“群众”是指相对于“个别发财”的人而言的广大受奴役的群体。同样是在《反杜林论》中,下面的论述使得群众的界定更为清晰:
“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推动力使大多数人日益变为无产者,而无产者群众又将最终结束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这里的群众是指广大的“无产者”,区别于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并赋予他们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正是利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将“群众”﹑“人民群众”﹑“人民”的范畴实现了共通性。例如,马克思曾说“在竞选宣传中,它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手段到人民还疏远我们的地方去接触群众,并迫使一切政党在全体人民面前回答我们的抨击,维护自己的观点和行动。”
在这里马克思交替使用了“人民”和“群众”两个概念,但两个概念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在资本论第 1 卷中,马克思这样论述:“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社会所有制比较起来,自然是一个长久得多﹑艰苦得多﹑困难得多的过程。前者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后者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剥夺者。”
这里的“人民群众”是相对于少数剥夺者而言的,指的是广大受压迫受奴役的群体,这与前面讲到的几个概念也并无实质性的差别。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人民”概念可以归结为以下特点:首先在当时看来,这是社会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二在经济地位上是及其贫穷的劳动者,他们很少有生产资料甚至是无产者。其三,在政治权力上,是受剥削﹑受压迫,不能行使自己主权的群体。其四,在历史地位上,他们不是愚昧无知的无所作为的人群,而是承担着生产劳动并推动社会进步的群体。最后,据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的论述,“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6]
因此“人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其具体含义是不同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民”的最终内涵应该是全人类,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每一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
在西方哲学史上乃至世界哲学史上,英雄史观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认为历史是由个别伟人创造的,而将人民看做是低下与愚昧的,应该受到精英阶层的领导与统治。而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得出了与以往哲学家们不同的结论,将以往的理论给予了彻底性的颠覆,全新的诠释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是由占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而非个别英雄人物创造的,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贡献之中。马克思通过对英国和法国工人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工人创造了一切的观点。马克思这里的“工人”
就是指那些被剥夺财产、用自身劳动来换取生活资料的无产阶级,是他们的亲身劳动换来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人类的进步。可见马克思所表达的世界历史,是由广大的被统治阶级﹑容易被忽略的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对“历史的创造”,首先表现在对物质财富方面的创造。马克思认为,革命阶级本身就是社会实践中强有力的生产。这里马克思所使用的“革命阶级”,即是与“统治阶级”相对立的“人民”,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正是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推动着历史的前进,构成了人类历史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失去了人民的实践劳动,不用说社会发展,就连整个人类社会也将会不复存在。 可见,是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创造了人们生存最先具备的物质资料,从而人类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人民的劳动活动对于人类来讲具有基础作用。不仅如此,人民群众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认为,人民通过劳动活动建造了高大华丽的宫殿,宫殿建成以后呈现在人民面前的雍容华贵的美感同样也是通过人民的双手得来的,因此人民也是美的创造者。是有了人民群众在劳动中的发现与创造,才有了高大的宫殿﹑精湛的艺术以及赏心悦目的美感,失去了劳动人民的劳动,所有一切精神文化将不复存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述,他说:“ 只是由于劳动,由于总是要去适应新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以致像施魔法一样造就了拉斐尔的绘画﹑托瓦森的雕刻和帕格尼尼的音乐。”
其次,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下,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本身不是自为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的发展是通过不断的社会形态有序更替进行的,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社会就会变革现有的生产关系,产生新的生产关系以此来推动历史的发展。但这种社会变革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由革命阶级领导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中间力量来完成的。 恩格斯曾指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
马克思恩格斯以英法为例,论述了工人、农民等平民大众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证实了“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正像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里面所讲的那样:“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无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可见,历史的变革是由人来完成的,且主要力量正是广大的劳动着的人民群众,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无不是在人民的参与下实现的。
3.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解放目标的阐述
(1)人的解放是全面的解放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解放不仅是政治上的解放,更重要的是经济与思想文化上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的最终落脚点是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完成了政治上的解放,但事实上资产阶级并没有像他们所标榜的那样,建立起一个人权社会,广大的无产阶级仍然没有得到自由和平等。
事实上,在普遍人权形式之下建立的是一个更为压迫性和奴役性的结构,在自由平等的掩盖之下的更为严重的剥削。马克思认为政治上的解放不等于人的解放,“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
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人的解放不是抽象的政治解放而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解放,是每一个“现实的人”的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要获得全面解放,首要的是在经济方面要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他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他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无产阶级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
可见,废除现存占有方式,摧毁旧的经济保护制度,才能获得新的生产力。经济生活是政治、精神文明等意识形态的依附基础,劳动者只有占有了生产资料,在生活上不受垄断和支配,才能从事政治活动。因此经济的解放是项伟大的目标,是其他目标解放的基础,政治解放应该作为经济解放的手段而服从于它。经济解放是政治解放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人的吃饭穿衣问题是先于政治的需要,人只有在吃饱穿暖再想着去做其他的,这是一个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忽略这个问题来谈其他的,就是在颠倒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不符合唯物论思想的。
再者,思想文化的解放对于人民群众的解放也至关重要。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在这里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理论的重要性,认为人民掌握好思想文化知识,就能将思想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也能成为革命的手段和武器。对于思想解放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依靠“哲学”的启蒙。哲学对于无产阶级来讲具有重要作用,两者互为亲密伙伴。无产阶级是哲学的物质武器,反过来,哲学便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无产阶级要想获得解放,就需要用哲学来武装自己。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重视革命的物质基础,但对理论的指导作用也给予了肯定。将哲学作为“人类解放”的“心脏”,足见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重视。这里的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是有血有肉的﹑植根于实践活动﹑从属于实践活动并为实践活动服务的哲学。人获得最终解放的标志是“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
(2)人民主权和民主制原则马克思认为:“主权,国家的理想主义,作为人,作为’主体‘而存在,自然是作为许多人﹑作为许多主体而存在。”
可见,国家是抽象的,只有现实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民才是国家的“现实基础”.人民作为政治主体﹑市民社会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各种集团组织得以安身的基础。凡是鼓吹说人民愚昧无知、冲动无理性而要求人民将权利让渡给精英阶层或是让国家、统治者来执行,都是对人民主权的否定,都是对人民权利的掠夺。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国家制度的承担者,有权对国家进行管理。只有承认这一点,并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民主,才能说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是社会的主人。
4.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解放途径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人民群众如何获得真正的解放的途径也进行了勇敢的探索。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团结,同时也强调内部合理的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要想实现自身的解放,就必须要团结起来。关于人民的团结,首先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部而言,主要是正确处理无产阶级与其同盟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人民”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此要团结的对象也是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产阶级的同盟者主要是指农民和进步的小资产阶级。马克思曾对拿破仑复辟的例子阐释到,如果法国的农民对拿破仑失去信任,那么他所建立的帝王大厦就会倾倒,此时的无产阶级是会联合到一起的并能同农民形成一种合唱,失去了这股合唱的力量,无产阶级的力量必然是孤鸿哀鸣。因此,唤醒人民的团结意识,将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一股“合唱”,对于实现人民的自身解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再者,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的团结应该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都要联合起来,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利益追求,有共同的阶级地位。马克思在《关于海牙代表大会》中呼吁:“革命应该是团结的,巴黎公社的伟大经验这样教导我们。”
因此,要想获得革命的胜利,就应该形成一个共同的基本原则,就要跨越国界,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大团结。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重视团结的力量,但也辩证的论述了人民内部之间合理的斗争。恩格斯曾指出,以往无产阶级运动所取得的成就,无论在任何地方,这些成就都是在团结的作用下实现的,“在可能团结一致的时候,团结一致是很好的,但还有高于团结一致的东西。”
可见,人民内部的“斗争”也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也是推动革命事业的重要方式;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斗争是可以存在的,甚至是必须的。以斗争促进团结,通过斗争净化不同的意见以及掺杂的杂质从而得出纯正的团结。真正意义上的团结不只是口头上的团结,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通过交换意见、交流意见而实现统一口径、得出正确答案。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要依据具体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有些国家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残暴凶狠,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倾向于采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以暴力革命的方式谋求人民的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暴力行为只有通过暴力手段才能够铲除。对于政府的对内残暴统治、对外的怯懦与叛变只有通过革命、利用暴力手段来改变。如果面对暴力而不出声是不可取的,马克思对此打比方说,这样好比是拉去屠宰的老牛的哀叫一样,毫无意义。只有利用手中的武器,将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压迫行为才是必要的。虽然马克思恩格斯肯定暴力革命的作用,但更注重和平的方式。马克思曾在《关于海牙代表大会》中对哪些国家适合通过和平手段,通过普选权,逐步获取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行过专门的论述:“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如果我对你们的制度有更好的了解,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在这几个国家,民主主义色彩比较浓厚,可以合理使用普选权,逐步争得自己的利益从而减少流血和牺牲。即使如此,马克思恩格斯从未放弃使用武器,认为暴力才是革命的杠杆,要想最终夺得政权,掌握生产资料,没有暴力是不行的。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组建自己的政党。关于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高度重视。政党的作用是巨大的,没有政党的领导作用,人民行动起来就是一盘散沙,没有方向和目标。在《国际工人共同章程》中,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政党是开展革命活动的核心部分,人民只有在政党的领导下,才能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一切活动。不论是采取开展暴力的革命还是和平的革命道路,政党的保障作用都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个政党,她同以往任何时候的政党都不同,她没有属于自己的利益追求,她的追求跟无产阶级的利益一致,她的目标跟无产阶级一样是要消灭阶级,消灭压迫,帮助人民群众在理论上丰富起来,在实践中与人民群众一起战斗。这个政党就是共产党,她应运时代的呼唤而生,以无产阶级作为先锋,带领世界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
20 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矛盾积攒到了顶峰,俄国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一切,认为俄国资本主义已变为一堵腐朽的墙挡在了社会发展的前面,于是他果断带领俄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成功推翻了俄国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剥削与统治,完成了十月社会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不仅成功的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待人民的态度和方式方法,还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进行了成功的创新,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1.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概念的继承与发展
列宁在文章中多次使用了“群众”、“人民群众”、“无产阶级”等概念,其内涵即指广大的与压迫剥削人民的统治阶级相对立的人民,与马克思笔下的“人民”概念是一脉相承的,但列宁对其还赋予了新的意义与内涵,可以说列宁的“人民概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继承与发展。
(1)列宁拓展了“工人阶级”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将“工人阶级”定义为为其他阶级服务的、没有生产资料的、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的工人阶级,列宁进一步指出:“另一种新的类型是农村无产阶级,即有份地的雇佣工人阶级。这是包括无产的农民,其中有完全无地的农民,然而,最典型的俄国农村无产阶级是有份地的雇农、短工、小工、建筑工人和其他工人。”
在这里,列宁将农村有份地的雇农等纳入到无产阶级的行列,扩大了工人阶级的内涵,为赢得更多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准备了思想基础。不仅如此,列宁还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有了重大的发展。列宁具体分析了农民身上所具有的革命性与小资产阶级性的双重特征,作出了农民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获得胜利的可靠同盟与力量源泉的论断。列宁认为要重视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解决好农民土地问题,并吸收其中的优秀分子参政议政,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列宁对待农民的这些思想,很好的将布尔什维克与农民结合到了一起,同广大受压迫的人们一起推翻了腐朽的俄国统治阶级。
(2)列宁提出了要改造旧知识分子并为人民所用的观点
列宁呼吁要像“爱护眼珠”那样爱护那些勤恳认真工作的专家,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地位。列宁认识到要想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而发展科学技术的主要依靠力量就是知识分子。如果没有知识分子参与到革命建设中,引导人民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
人民只有掌握了高科技,才能不断摆脱劳动的束缚,最终成为自由的人,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列宁呼吁要关注、团结知识分子,对于旧知识分子要进行思想上的改造。列宁对待知识分子的这些态度,直接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对于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
2.列宁人民观的主要理论特色
列宁的人民观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待人民的立场和态度,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新的里程碑。列宁人民观的主要理论特色就是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
(1)列宁非常重视对人民的革命宣传和教育
列宁认为人民是“自觉的历史活动家”,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与历史发展进程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广大的人民群众自觉的参与到历史活动中,才能赢得革命的胜利。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的土地纲领》中指出:“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21]
列宁认为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力量与其自身的觉悟程度有密切关系,有了一定的觉悟,人民才能明辨是非,提高工作的自觉性。 因此教育人民认识自身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克服人民群众中的守旧和不信任等一些落后思想,对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要。列宁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得出了历史发展缓慢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广大的人民处于沉睡之中,创造历史的只是少数贵族和资产阶级分子的结论。在列宁看来,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全体人民的力量,一小撮的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力量只是一小部分,只有全国人民都觉醒了、能够自觉从事一切事情,能够正确的判断是非对错、团结一致对抗敌人,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所以列宁说“俄国的整个新纪元正是靠人民的热情赢得并支持下来的”,[22]只有人民的力量才是无穷无尽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这种创造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遵循一定客观规律的,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关于这一点,列宁也意识到了。列宁能够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就在于他捕捉到了这一瞬间,他意识到了及时举行起义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许多迹象,我们可以揣测到,底层下的巨大活动正在人们内心深处进行着。我们已经感到雷电密集。我们知道它必将爆发为一场冲掉一切污秽的大雷雨。”[23]
列宁审时度势,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带领人民完成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2)列宁强调要相信人民
相信人民就是相信人民的力量,相信人民的智慧,依靠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而杰出人物的作用只不过是对人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已。列宁针对孟什维克不相信人民的现象指出,广大人民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成就,即使是那些最伟大的天才所预见的东西也比不上,人民的创造力才是最高明的。列宁认为只有相信人民,发挥人民的主动性、创造性,从各方面支持人民,人民反过来也会全力支持和拥护他们的政党。
只有党与人民一同参与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中,才会赢得民心,才算是和人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如果做不到这些,就不是真正的革命党人,也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因此,党只有深入到广大人民之中,从人民那里汲取营养,赢得人民的支持,才能实现革命的胜利并能保持政党的生机勃勃。列宁还强调要时时向人民学习,认为人民是社会实践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足以做革命党人的先生。那些高高在上,认为自己比人民高贵和智慧的人,却是一无所知、最愚昧的,认识不到人民的这种伟大性,就发挥不了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就陷入瘫痪。列宁呼吁向人民学习,做人民的学生,这充分肯定了人民的社会生活经验,肯定了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对人民充分信任的体现。
(3)列宁倡导引导人民参与国家管理,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列宁认为人民是国家的现实基础,因此国家政治家经济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的参与。十月革命以后,俄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面临新的环境,社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对此,列宁提出要从人民当中选拨优秀人才,参与国家社会管理。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激发群众的建设热情,只有人民的力量才能够撬动历史发展的杠杆。列宁强调要吸引更多的人民阶层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只有这样,社会主义革命才会充满活力,充满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吸收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列宁认为,参与社会管理是他们的基本权利,他们有权利选择负责任的领导和撤换不称职的领导、他们有权利检查领导的工作细节、有权利从人民群众中选择优秀的人担任领导。通过吸收党外的人员,由他们来监督和检查党内工作,这是列宁接受人民监督的基本思想。为了更好的接受来自人民的监督,列宁将国家监察部改组为工农检查院,有意让工农群众参与检查活动,密切与人民的关系。列宁在苏维埃政权成立两周年演说中指出:“只有让工人参加国家的整个管理工作,我们才能在这样难以置信的困难条件下坚持下去,只有走这条道路,我们才会得到完全的胜利。[24]
列宁的人民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人民的态度和情感,列宁带领俄国人民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民自觉创造历史的新纪元,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世界上迅速传播开来,并为中国等国家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