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如何构建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观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08 共303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缺失探究
【绪论】新时期信息伦理失范研究绪论
【第一章】大数据及信息伦理相关概念
【第二章】大数据时代加强信息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大数据技术下信息伦理失范问题
【第四章】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成因分析
【第五章】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伦理的构建策略
【结语/参考文献】 如何构建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观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在给人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伦理挑战,频频发生的信息伦理问题在不断侵蚀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大数据的信息伦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数据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已掌握的理论基础,较为系统的论述了大数据及信息伦理的内涵、特征等,提出了大数据对信息伦理的诉求。在指出了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出现的伦理问题后分析了引发信息伦理问题的原因,随后提出了构建大数据信息伦理原则和实现途径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力求在大数据信息伦理问题上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以应对当下的信息伦理问题,规范信息活动主体的行为、净化大数据环境,为大数据不断发展的形式下预防或降低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促进大数据健康有序发展建言献策,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及智能化设备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仍将保持高速的发展势头,这样新的伦理问题将会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领域出现,如何应对和防范大数据高速发展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仍将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人将在今后,继续加强此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2014(06):957-972.
  
  [2] TONY H.STEWARD T.KRISTIN T,潘教峰等译。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5-19.
  
  [3] 梁俊兰。信息伦理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国外社会科学,2008(09):41-45.
  
  [4] 杨晶晶,谷立红,田红。信息伦理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11(07):61-67.
  
  [5] 梁修德。信息伦理生成与演进的历史逻辑[J].图书馆,2011(04):39-41.
  
  [6] 郑丽航,杜愚杞。信息伦理评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2(04):54-58.
  
  [7] 彭靖里,邓艺,杨斯迈。东西方文化背景下信息伦理科学发展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7(04):86-91.
  
  [8] 沙勇忠,王怀诗。信息伦理论纲[J]:情报科学,1998(06):492-497.
  
  [9] 蔡连玉。信息伦理:概念内涵与特征[J].情报杂志,2007(07):94-96.
  
  [10] 安宝洋。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伦理治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05):641-646.
  
  [11] 陆伟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伦理研究[J].现代情报,2014(10):66-69.
  
  [12] 薛孚,陈红兵。大数据隐私伦理问题探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02):44-48.
  
  [13] Hilbert M,Lopez P.The world's technological capaoity to store communicate,and compute information[J].Science,2011,332 (6025):60-65.
  
  [14] 陶雪娇,胡晓峰,刘洋。大数据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3(08):142-146.
  
  [15] 彭宇,庞景月,刘大同。大数据:内涵“技术体系与展望[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5(04):469-482.
  
  [16] 张引,陈敏,廖小飞。大数据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增刊):216-233.
  
  [17] 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3(02):10-17.
  
  [18] 吴金红,张飞,鞠秀芳。大数据:企业竞争情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J].情报杂志,2013(01):5-9.
  
  [19] 冯登国,张敏,李昊。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J].计算机学报,2014(01):246-258.
  
  [20] 刘彦尊。信息伦理概念辨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 增刊(01):17-20.
  
  [21] 梁俊兰。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0,(3):19-23.
  
  [22] 石共文。信息管理的伦理向度[D].长沙:中南大学,2014.
  
  [23] 网络战进破坏硬件阶段 离奇病毒袭伊核电站[EB/OL].
  
  [24] 360 手机卫士:去年拦截垃圾短信 712 亿条,欺诈类占 31%[EB/OL]
  
  [25] 中国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2)[EB/OL].
  
  [26] 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
  
  [27] 王芳,程远,董浩等。互联网信息伦理问题辨析[J].电子政务,2012(07):10-16.
  
  [28] 约翰·布罗克曼。未来英雄--33 位网络时代精英预言未来文明的特质[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9.
  
  [29] 莫锋。当代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伦理审视[D].南宁:广西大学,2007.
  
  [30] 张军。网络道德含义释析--兼论网络道德主体的建构[J].前沿,2004(11):144-147.
  
  [31] 理查德·A 斯皮内洛着,刘钢译。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53.

  [32] 汪琳。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与道德教育[J].图书馆界,2005(02):17-19.
  
  [33] 胡艳。网络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34] 刘雅政。网络隐私权的伦理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35] 臧一博。关于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究[J].品牌,2015(04):43-44.
  
  [36] 梁修德。信息伦理规范实现的社会监督机制[J].图书馆,2012(04):27-31.
  
  [37] 付立宏。论网络信息伦理的培育[J].图书情报工作,2002(07):25-30.
  
  [38] 何宏怀。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39] 刘苗。当代信息技术的伦理问题[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40] 张兰廷。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与战略选择[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41] 陈 莉 玥 . 基 于 大 数 据 的 信 息 伦 理 问 题 及 构 建 研 究 [J]. 科 技 创 业 月刊,2014(09):149-150+153.
  
  [42] 车玮,王进。大学生信息伦理素养的培育路径新探[J].情报科学,2015(10):143-146.
  
  [43] 黄松爱,顾佳宁,布施泉。大学生信息伦理意识与行为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4):64-68.
  
  [44] 季爱民。对信息技术伦理根基性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13(03):140-145.
  
  [45] 刘会强。信息伦理及其对学术期刊的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2013(08):89-91.
  
  [46] 马晓亭,李凌。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用户个性化隐私保护策略[J].现代情报,2014(03):61.
  
  [47] 孟令权。我国信息伦理理论研究现状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10(05):23-27.
  
  [48] 彭靖里,邓艺,杨斯迈。东西方文化背景下信息伦理科学发展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7(04):86-91.
  
  [49] 沈弋,徐光华,王正艳。”言行一致“的企业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大数据环境下的演化框架[J].会计研究,2014(09):29-36.
  
  [50] 王元卓,靳小龙,程学旗。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3(06):1125-1138.
  
  [51] 韦景竹,李静静。信息伦理和版权制度的基本问题:关联、内涵和作用途径[J].情报资料工作,2013(02):40-44.
  
  [52] 严霄凤,张德馨。大数据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04):168-172.
  
  [53] 张家年,李阳。虚拟世界中信息礼仪、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三者关系探析[J].理论与探索,2015(06):62-65+82.


  致 谢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陈晓英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本论文的工作是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陈老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并将成为我终身献身科学和献身事业的动力。
  
  在攻读硕士的这三年里,导师不仅为我创造了优越的科研和学习环境,使我得以在科技哲学领域中自由翱翔,同时在思想上、人生态度和意志品质方面给予了谆谆教诲,这些教益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由衷感谢我的室友同学,他们开创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无数次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
  
  衷心的感谢我的父母和其他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没有他们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我无法完成现在的硕士学业。
  
  最后,感谢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专家和教授们!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