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分析引言

时间:2016-12-13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7440字

  第 1 章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发展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追求,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它作为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在实质上意味着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都是历经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在这一进程中,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为了什么,怎么发展等问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类所孜孜不倦地思考和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与日俱增,人类在改造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忽视对自然的尊重、顺应和保护,而脱离了人地和谐共生的状态,出现了单方向的人类主宰自然、进而破坏自然的情形。

  资本主义产生以来的几百年,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由于人类破坏所造成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伦理观,就是从伦理的角度,将人与自然放在统一的道德层面上,呼吁人类对其他生物、对自然、对生态系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与义务,以此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与生态伦理理念相契合的绿色发展观,就是在寻求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所探索的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是既符合人类发展需要,也能兼顾生态环境容量的持续发展模式,这也应当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发展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人的硕士学位论文决定选择生态伦理视阈下的绿色发展进行研究。

  这一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

  理论方面,透过生态伦理的视角来解析绿色发展,是将发展观与伦理观相结合,通过伦理道德层面的审视,进一步论证绿色发展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在人类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日益严重的今天,怎样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人类应该怎么做,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怎么处理,这些问题都可以从生态伦理理念中找寻到答案,从而推动实践中的科学发展。

  实践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更多的开始追求发展的均衡性和持续性,以及与生态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生态伦理所倡导的平等观,会促使绿色发展更加注重国际化,注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平等,注重代际平等,使得发展能够惠及更多地区、更多人。对中国而言,生态伦理理念与绿色发展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推力,对"五位一体"总布局也有着深入的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发展、发展的怎样对世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将社会形态上的优势转化为实践上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通过生态伦理对绿色发展的分析,可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支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对于生态伦理的研究。

  1、国外学者的研究。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将伦理学引入生态领域,探索人们对自然应负有的道德责任,生态伦理由此产生。人们开始从生态伦理角度审视生态问题,生态伦理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生态伦理学主要有两大学派。一是人类中心主义,它主张人是万物之灵,是万物的尺度,是自然界中的最高存在物,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除人以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都是为实现人的目的服务的。

  人类中心主义具体包括:(1)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它认为自然是为人类的福利而被创造出来的;(2)墨迪为代表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他认为人类在自然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自然物对人类而言是具有价值的,同时人类可以运用自己的文化和知识积累,来认识自己对自然的责任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3)帕斯莫尔和麦克洛斯基为代表的"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他们认为人类对环境和生态问题负有道德责任,但仍然主张人的价值高于自然界的价值,人类是自然的管理者,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人类的利益;(4)诺顿为代表的"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他主张的是从人们的某些愿望出发,但要经过充分理性分析评价之后再满足人类利益和需要,要抛弃仅以个人偏好和对自然的感性需要出发的强式人类中心主义;(5)什科连科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实践的人类中心主义":他强调深入认识和考虑人-环境系统中的所有组成和环节,但人仍是主要目的和对象,要保证人类最良好的生存和发展。

  另一学派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环境中的其他自然存在物也有内在价值,都可成为价值主体和道德对象。人类作为整个生态圈或生物中的一种,同其他生物是平等的。

  非人类中心主义具体有:(1)动物解放、权利主义:辛格为代表的"动物解放主义":他认为动物和人类是平等的,它们都有感受痛苦和愉悦的能力,这就是其拥有利益的前提,人类应当把伦理道德应用的范围扩大到动物;雷根为代表的"动物权利主义":他主张动物和人类同样都具有"天赋价值",就同样拥有获得平等尊重的权利,动物权利运动就应当成为人类权利运动的一部分,应当赋予它们道德权利;(2)生物中心主义:施韦兹为代表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

  他认为伦理的基本原则就是敬畏生命,生命没有等级之分,不同意高级低级或有价值与否的生命区分,应当把伦理学扩展到自然之间;泰勒为代表的"尊重自然界的伦理学":他主张要尊重自然界的所有生命有机体,并且要尊重它们的道德规范,把尊重生命同维护人类利益结合起来,实现生命体的健康完整发展;(3)生态中心主义:利奥波德为代表的"大地伦理学":他把土地、水、植物和动物都包括在伦理学中,把这些看作是一个集合即土地,人类是这个集合中的一份子,就应当尊重其他同伴和尊重这个集合本身,要把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扩展到大地集合去;奈斯、福克斯为代表的"深生态学":这一理论将生态伦理问题的观点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认为生态问题的出现根源于人的利益,归结为技术问题,依靠社会机制和技术进步来解决问题。而深层则将其归结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危机和文化危机,必须对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机制进行彻底的变革,把人和自然融为一个整体,才能解决危机;罗尔斯顿为代表的"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学":他认为自然界承载着多种价值,其不仅有以人为尺度的价值,也有以它自身为尺度的价值,即内在价值,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存在,就应当遵循自然,将生态规律转化为道德义务。

  在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领域,非人类中心主义居于主流。很多学者将其归入应用伦理学的范畴,试图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辩驳,也尝试将其推进到一种新伦理学。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研究。对马克思恩格斯同生态关系的研究始于西方,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生态危机的一步步扩展和恶化,西方一些学者就尝试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寻求答案,以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研究和论述。

  "第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者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提出了颇有创见性的观点--自然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后来这一观点取得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成为西方自然观的核心思想。"卢卡奇围绕这一核心观点,深刻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他在论述时却没有将辩证法引入到自然领域。

  西方第二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是法兰克福学派,他们在研究马克思思想中生态观时有几个表现:"在理论上,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家突出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社会历史特征,提出了自然与社会互为中介理论,看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但是在评价马克思关于自然界在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中地位的思想时,他们有抽掉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基础的倾向性。""在实践上,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家们坚持实用主义基本原则,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出发,试图从马克思的理论着作中探讨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原因及其克服生态危机的方法。"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也有其局限,他们离开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去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机械的去看待而不是辩证的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也就没有办法从社会角度出发审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西方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学派, 以高兹、奥康纳、莱易斯、福斯特等为代表,"他们自觉地借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和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原理,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相结合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与自然异化的社会原因,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然而,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分析时不够全面,因此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缺陷。

  2、国内学者的研究。虽然有关生态伦理的思想我国古已有之,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产生于西方。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陆续引进和翻译西方生态伦理学着作,开始了介绍和研究生态伦理的工作。国内学者根据生态伦理的两大流派,大体分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阵营,代表人物分别有刘湘溶、章建刚、甘绍平和余谋昌、叶平等。双方围绕着人与自然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自然的价值及共同体的范围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30 多年来,众多学者针对这些问题也发表了各种见解和着述,但是从宏观上看,国内生态伦理的研究仍是在西方已有思想的框架下,并没有出现什么新思想。

  国内对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也晚于西方,大致从八十年代开始,复旦大学周义澄在 1988 出版的《自然理论与现时代--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新思考》是国内早期研究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着作。九十年代后,国内以生态伦理研究翘楚为代表的许多学者也开始引入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论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内生态理论学者开始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一些学者从生态哲学角度出发,指出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要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方式要向生态化迈进。一些学者指出马克思从对资本主义的透彻分析入手,指出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社会生产方式的解决,揭示了生态危机的阶级和社会根源。一些学者指出马克思强调将人类史同自然史融合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自然发展相统一相依赖,并且合乎生态人的追求理念。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将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成环境问题解决的最终出路,深刻反思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些学者的诸多研究,对今天我国实践生态文明道路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可以看到,这些研究多数是对马克思文本的分析,形成系统性理论的不多。

  1.2.2 对于绿色发展的研究。

  1、国外学者的研究。生态问题和发展问题一直都是学界研究的重点,而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作用则就是绿色发展的研究领域。在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古典经济学家就已经关注到经济发展同环境可承载能力的关系,认为前者的增长应当处于后者的范围之内。威廉·配第意识到劳动创造财富的能力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马尔萨斯提出了"资源相对稀缺论",认为人类人口的增长超过了食物供给的速度,未来必然是人口、土地和粮食之间的不均衡带来的矛盾。一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切入,都提出了与经济增长同环境和谐的相关论点,主张经济增长、人口财富等须同自然环境保持在相对和谐稳定的状态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着名的罗马俱乐部学派出现,经济学家同社会学家、科学家结合起来,将数学模型和计算引入到对人类生存困境的研究中来,把对生态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研究进行量化,定义和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成果。在对人类生存困境研究的同时,也出现了人类悲观主义情绪,如"公用地的悲剧"、"救生艇伦理"等理论,但人类更多的是要妥善解决发展同环境的关系问题,研究总体是不断向前的。

  真正对绿色发展研究所产生的理论与实践是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反思过程中来的,绿色发展也就成为对生态、发展和人类生存问题研究的系统化理论的集合,同时也成为人类发展理念转型的标志。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爆发了第一次环境运动,此时的基调为"浅绿色",即主要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浅绿色"以卡森、米都斯、沃德等为代表,蕾切尔·卡逊在其着名代表作《寂静的春天》里就指出,人类对化学品的滥用将毁灭赖以生存的世界,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绿色发展理论同生态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生态马克思主义成为绿色理论研究的代表。他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指出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为解决生态问题的出路在于改变社会制度,以此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九十年代,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爆发,这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价值理论"为主题的环境运动,标志着绿色发展转入到"深绿色",即关注更为深层次的文化、制度和人类生存问题,也表明了绿色发展实践的新动向。"深绿色"强调不能只看到浅层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应追问更根本性的根源,应当把人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个整体,更全面深度的解决问题。

  2、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国的绿色发展研究起步较晚,是同中国发展实践进程相关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国际环境问题凸显,我国政府和学界也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开始了相关研究。第一批先锋人物大多带有"浅绿色"的特点,有徐凤翔、黄宗英等为代表。随着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理念的引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始实施,绿色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方式转变开始受到重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2002 年发表了《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2002:绿色发展,必选之路》,其中分析了中国当前面临的环境挑战,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和努力办一届绿色的、清洁的奥运会的压力之下,中国政府应当积极应对,坚决做出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学者开始深入研究绿色发展,对其内涵、必然性、可行性等进行了论述,也出现了大批成果。胡鞍钢在《中国国情与绿色发展》中指出绿色发展应被视为第三代发展战略的核心;诸大建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中指出"深绿色"的环境观念诞生预示着一个真正的绿色发展时代的到来;牛文元所着《中国科学发展报告 2010》,专门就绿色发展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绿色发展是"生态健康、经济绿化、社会公平、人民幸福"四者的有机统一;刘燕华在《关于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若干问题的战略思考》中指出绿色发展需要循环技术、低碳技术和生态技术的三大技术支撑。

  通过对生态伦理和绿色发展相关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到,生态伦理和绿色发展都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在处理生态和发展的关系上进行的持续探索,两者都应是人类发展所坚持的理念。生态伦理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探索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应当在自然界中处于何种地位,以此来告诫人们应该怎样做;绿色发展从发展观的角度,探索发展和生态的关系,人类在生存、发展和生态之间所应有的权衡,以此来建立新型的发展模式。两者在内在价值、核心理念、现实实践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契合点,可以运用生态伦理来分析绿色发展,反过来绿色发展也可以促进生态伦理的发展,两者处于辩证统一的关系之中。这些都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准备,但也可以看到,这上述相关研究中,直接对二者进行分析论证的资料较少,而且都是比较分散的,这也为本文研究视角的创新提供了可行的空间。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文章内容由六章主体内容和结语组成,分析思路是由理论到实践。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前期准备成果;第二章是生态伦理基本理论的阐述,论述了生态伦理的产生、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历史性超越,重点剖析了生态伦理的内涵、特征及基本原则,同时分析了运用生态伦理的方法论意义;第三章是论述绿色发展的兴起,论述了兴起的背景与过程,分析了从传统发展方式到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发展的脉络,由此论证绿色发展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第四章是文章重点章节,阐述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伦理思考,包括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和人本发展;第五章是对国际社会绿色发展实践的生态伦理评析,包括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实践的评析;第六章是对中国实践的引申,由生态伦理与绿色发展结合的视角出发,提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中国应做的选择。

  文章在分析中强调生态伦理是符合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主张,其中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更是实现了历史性超越,其与时俱进的品质特征是继续指导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须坚持的。与生态伦理理念相契合的发展方式就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深化,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和同自然关系的协调性,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已经为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国而言,也成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生态伦理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发展模式的选择同样历经了多种探索,由此产生了绿色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生态伦理与绿色发展这两条发展线索,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之中,故而有其内在的关联,是否可以挖掘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指导实践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思路。

  本文围绕生态伦理与绿色发展两个着重点,尝试将其统一起来,由两者相关理论入手,继而寻找两者之间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最后落脚于对现实世界以及中国的指导作用,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路线。

  1.4.2 研究方法。

  本文以生态伦理视角来探析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作为认识和探索的前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思维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原则,进而揭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联。具体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这是对理论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相关学者的着述等研读,从而掌握理论的核心内容,借以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逻辑是客观历史发展的反映,通过对生态伦理和发展方式的历史梳理,结合当今现实情况,从而进行理论上的发展与创新,更好的指导实践。

  3、系统分析法。生态伦理倡导人与自然相统一,整个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所以在研究时就不能只是孤立的看到一方面,而应当考虑到系统的因素和功能;同样,绿色发展也不单单指经济上要遵循的原则,而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故而必须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尝试从生态伦理的视角来分析绿色发展,在伦理道德层面对绿色发展进行理论解析,可以说视角是比较新的。生态伦理和绿色发展是属不同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但将二者引入统一体中,并落脚于生态文明高度的发展实践上,这一切入点是较新的,文章联系世界突出中国,对生态伦理与绿色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推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