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白璧德“人性论”的系统介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17 共3939字
论文摘要

  20 世纪初美国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欧文?白璧德基于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和西方现代社会状况的反思和批判,提出了新人文主义思想。他认为人文主义在不断发展中打破了人文主义“适度”与“均衡”的根本原则,尤其是以培根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和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对西方现代社会破坏极大。二者过分夸大了人的力量和人性的要求,使西方世界不可遏止地趋向于物质主义,而人性也坠入了堕落的深渊。白璧德提出的新人文主义主张理性、纪律和秩序,提出人应当自省、自律,以传统文化标准来约束自己,达到一定的道德高度,实现人性的平衡,从而拯救世界。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概括来讲是一条“道德救世”路径。因此白璧德对于道德与人性有很高的期许,从而也奠定了其“人性论”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有的人将白璧德的“人性论”仅仅概括为“人性二元论”,这是不准确、不全面的。笔者看来,“二元论”只是其“人性论”的一部分,围绕“人性”问题,白璧德从完美人性的标准到其得以实现的基础再到实现的途径都做出了完整的论述,而“二元论”只是完美人性得以实现的基础之一。下面对白璧德的“人性论”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

  一、人性的最完美状态

  新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柏拉图“一”与“多”的关系哲学。柏拉图认为的“一”,是永恒的、普遍的绝对存在,即本质;“多”是多变的、特殊的相对存在,即现象。“一”存在于“多”之中,“多”体现着“一”。

  白璧德主张“一”与“多”的统一,实现两者的适度平衡。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就是不断地在“同情”与“选择”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不表现毫无选择的泛泛同情,也不过度地选择。正如白璧德自己所说“一个人文主义者在警惕着过度同情的同时也在防范着过度的选择;他警惕过度的自由,也防范过度的限制;他会采取一种有限制的自由以及有同情的选择。”

  因此白璧德所追求的是一种“适度平衡”的人性,同时这也是他所认为的完美人性的最高标准,“人类美德之真标识,乃其融洽各种相反之德性而全备其间之各等级之能力也。”

  二、完美人性的实现途径

  白璧德在指出了人性的美好目标的同时也指明了其实现途径。笔者认为他提出的实现完美人性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 一 种是 “ 内在制约 ”(inner-check),即“高上意志”(the higher will)对“卑下意志”(the lower will)的内在约束;另一种是“道德想象”,即人们对道德典范的创造性地模仿。

  (一)内在制约

  1.“内在制约”得以实现的基础

  “内在制约”是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他的著作中该概念的使用涉及各个领域。在人性方面,“内在制约”指的是对于人类放纵的欲望和冲动给予制止的一种内在力量,它是一种意志内省机制。那么人本身何以具有这种进行自我协调、自我完善的能力?这就引出了白璧德的“人性二元论”。

  “人性二元论”,即“善恶二元”。此学说认为,人性是善恶并存而并非是纯善或纯恶的。“理智”、“克制”是善,是一种“高上意志”,而“欲望”、“冲动”是恶,是一种“卑下意志”,二者始终处于斗争状态,“卑下意志”积极活跃,蠢蠢欲动,而“高上意志”则监督与制约“卑下意志”。孰胜孰败就决定着一个人的善恶。当“高上意志”能够制止“卑下意志”时,这个人就会减少“为恶”,久而久之成为一个“善人”;反之,则成为“恶人”。

  “人性二元论”说明人性本身具有对立的善恶双方,二者构成了能够进行“内在制约”的协调机制,它是“内在制约”得以实现的前提,也说明“内在制约”具有必要性。

  2.“内在制约”的实现

  人性有了善恶对立的协调机制,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机制一定能发挥积极作用,它能否将人引向“善”呢?要想让“善”能持久地战胜“恶”,实现人性的“适度平衡”还需要人自身的意志。因为“人性二元”不仅能使人进行“内在制约”,也可能使人走向“恶”的一面,要克服这种“恶”的诱惑就要依靠人的意志或者叫做知性。而意志的强弱又取决于个人的内在把握。白璧德认为“在人文主义者眼中,人重要的不是他作用于世界的力量,而是他作用于自己的力量。要实现关于选择的人文原则,或者实现同样的真正的克制原则,这个力量就马上是他加在自己身上的最高尚的、也是最困难的任务。正确的选择比知识或同情心的丰富更为重要,一个人更多是通过它来证明自己本质的优越,表现出自己是高于一股单纯的自然力量的事物。”

  白璧德号召人们努力进行自我克制,实现自身的“内在制约”,进而实现人性的“适度平衡”。因此,白璧德认为“适度平衡”不仅是人性的最完美状态,也是人生有意义的最高法则。

  白璧德试图通过人的“内在制约”达到人性的完美状态,这体现出他对人给予了美好的愿望和信任,但他的这种信任似乎是一厢情愿。他将“内在制约”实现的动力寄望于不具确定性的个人意志,希望真正人文主义者的出现,这就意味着“内在制约”的实现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一种非理性的冒险想法。

  (二)道德想象

  “道德想象”是另一条实现人性平衡的途径。白璧德所谓的“想象”不是一种空想,而是一种规训的想象。它的目的是为个人限制自我放纵提供道德参考标准,保持“高上意志”与“卑下意志”的平衡。“道德想象”使人们通过对道德典范的模仿进行自我道德的反省与完善。但白璧德认为单纯通过模仿并不能直接获得永恒的人性,还必须进行自我的思考和想象,明白完美的人性“应该”是什么样的,从而接近那种真正完美的人性典范,完善自我人性,实现人性的“适度平衡”。因此,道德想象是对道德典范的创造性模仿。

  1.“道德想象”得以实现的基础

  学习道德典范、进行自我人性的完善,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也就是说模仿道德典范这件事具有主观随意性。那么白璧德提出的“道德想象”何以实现?这一点仍是基于白璧德对于人性的信任,他认为人都具有向榜样学习的天性,人们会自觉的向道德典范“看齐”,并通过不断地模仿、想象向“适度平衡”的完美人性靠拢。正是基于这一点,白璧德认为通过道德想象达到人性的完美状态是可能的。

  2.“道德想象”的实现

  人具有了向榜样学习的天性也就有了实现人性“适度平衡”的可能,要实现这种可能性还需要道德典范的垂范。白璧德站在“世界人文主义”的高度提出了世界性的人文标准,即将东方的孔子、佛陀与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基督共同作为世界人们学习的人文典范。白璧德之所以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文化寄予厚望,是因为儒家所强调的“克己复礼”、“中庸之道”等思想与白璧德所主张的“节制”、“平衡”、“适度”等具有相同之处,他“甚至赞扬孔子之道优于西方人文主义”。而“佛陀提倡实修、不尚空论,在意志中发现了统摄万物的原则”,释迦牟尼也认为一切合度才能圆满,任何极端都会带来祸根。在白璧德看来,这些东方的经验是西方经验的最好证明,因为他们与亚里士多德和基督教所强调的自制精神和道德完善相契合,他们都是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他们的思想主张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因此白璧德将他们共同作为世人的道德典范。有了可参照的具体道德典范,人们就可以去模仿这些道德典范,不断地实现人性的“适度平衡”。

  白璧德认为,“真正的法则只是将冲动加以控制和阻止以趋于借助于人们称为道德的或一般化的想象而感觉到的均衡。”

  这句话既体现了“内在制约”的作用又体现了“道德想象”的作用,因此白璧德主张的实现完美人性的两种途径是相互联系的。在“内在制约”的同时也要借助于“道德想象”,从而不断了解完美的人性,实现人性的均衡;而“道德想象”所悟到的人性均衡最终还要通过“内在制约”来实现。因此,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要同时利用意志(知性)和想象来获得道德标准以实现人性的完善。

  三、白璧德“人性论”评析

  白璧德“人性论”的提出是基于西方现代社会人性内在克制的削弱,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超越了对道德的渴望。白璧德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进行自我人性的反思,以古典的道德典范为参照,发现自身人格上的缺失和道德上的堕落,用理性来约束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最终达到人性的“适度平衡”,从而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白璧德曾提出“人生境界三等说”,是为上、中、下三等,上者为“天界”,中者为“人界”,下者为“物界”。“天界”是圣贤之地,对于一般人来说高不可攀;“物界”为具有“兽性”之徒的所在地,他们蔑视仁义道德,放纵欲望,毫无节制;“人界”为人文主义者,他们讲道德,求节制,具有完美的人性。大多数人位于“人界”与“物界”之间。白璧德希望这“大多数人”通过遵循人文主义的标准,实现人性的最完美状态,从而进入“人界”,进而逐渐恢复现代社会的人文秩序。

  白璧德的“人性论”探讨的是“个人”自我完善、自我控制的问题,但社会由“个人”构成,社会的民主、平等、公平、秩序正是因此而得到保障的。白璧德就是要由点及面,通过造就完善的人而实现完善的社会。因此,这种由个体而社会的主张十分高明,因为这种改造社会的方式更具操作性,如果得以实施其效果也将是显著的。

  白璧德试图通过“人性论”为人类找到最佳的精神归宿,实现人性的救赎。暂且不论他的努力能否产生实际效果,他对道德精神的关注、对古典的尊重,以及提出的由点及面的社会改造思想都对当代人的生活具有很大的警示和参考作用。

  当然,白璧德“人性论”理论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首先,白璧德对人性过分自信。个人能否成功地用“高上意志”制约“卑下意志”,是否会去创造性地模仿道德典范,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人自身的把握,因而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这也表现出了其思想中的非理性因素。其次,“人性论”也体现出其对道德的过于信任。白璧德主张通过“道德救世”来达到拯救社会的目的。然而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就不能只从一方面解决其产生的问题。白璧德的问题就在于将道德的作用强调到了极致,从而造成了“一叶障目”的局限。再者白璧德的“宏观视角”虽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树立了“世界人文主义”立场,也有利于他吸收世界各文明的文化精髓,但他将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基督教精神和东方的儒家文化与佛教思想相互结合,忽略了文明的时空性,即他的“世界人文标准”未必就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普世价值。

  四、小结

  “人性论”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其“道德救世”的理论基础。它为人类提出了一个美好的人性标准——适度平衡,并提供了“内在制约”和“道德想象”两条可以相互协助的途径,进而达到人性的完美状态。白璧德相信“内在制约”和“道德想象”是两条可行的人性救赎道路,因为他对人性与道德始终抱有信任和期待。他还相信,等到大多数人成为真正的人文主义者,现代社会的堕落与混乱便可以得到整治。尽管在人们看来白璧德的思想本身有诸多缺陷,他的美好愿望也很难实现,但他对于完美人性与高尚道德的重视和追求仍是值得当代人予以深思和借鉴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