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生态文明下饮食伦理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30 共585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生态文明的饮食伦理文化探讨
【绪论】生态文明视角下饮食伦理健康研究绪论
【1.1】饮食和伦理的具体内涵
【1.2】饮食伦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当代饮食中的伦理问题
【第三章】饮食伦理问题成因分析
【第四章】生态文明时代的饮食伦理
【第五章】饮食伦理的实践路径
【结语/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下饮食伦理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天生烝民,赐之以食,乃命神农,尝百草,辩五谷,福佑万邦。

  我今祈愿:寒者有衣,饥者能食,粥饭不费,人心复朴。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饮食史,也是一部人类的文化史,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饮食伦理研究,更多强调的是饮食与伦理的内在联系和社会的价值及面向未来的使命和责任感。

  正确引导饮食健康发展,改变其现存的伦理缺失弊端,也是当前积极建设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同时,饮食伦理研究拓展了应用伦理学的研究领域。饮食伦理问题的发生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技术层面的原因,更有道德层面的原因。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滥用技术、价值观不正确,都会导致饮食伦理问题的产生,要从源头上饮食伦理问题发生,还必须从道德层面对饮食进行伦理反思。

  饮食伦理研究从伦理学的视角,全面系统地研究食品安全中的伦理问题,提出食品安全伦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利用这些概念、原理和方法去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其解决方案,从而开辟应用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其学术价值在于:首先,它是研究饮食的一个新的视角,为全方位研究饮食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价值座标。其次,它有助于更加深刻地揭示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坚守人的生命价值的至上性和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再次,它有助于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加深对一些伦理学重要理论问题和道德观念的理解,丰富伦理学的理论内容,增强伦理学的理论活力。

  饮食伦理研究有利于保障公共健康,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经济秩序。饮食事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和发展,确保饮食安全是保障公共健康、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

  2015 年 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和中国区“践行绿色生活”两个主题,结合“美丽中国梦”、“大气十条”及“全名参与”等环境保护部的工作重点及人们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既突出重大理念、重大战略的形象阐述,又兼顾社会生活、日常行为的具体引导,充分展现了“践行绿色生活”的内涵、范围和意义。倡导人们充分认识绿色生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减少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

  2015 年 6 月 11 日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以基层为主战场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和能力建设,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作出批示,要求加大新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抓好贯彻落实,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源头防范、全程监管、社会共治,依法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大力加强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加快构建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汪洋指出,近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易发多发,必须长抓不懈。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全程监管,强化源头治理,堵塞漏洞盲区,消除风险隐患。加快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队伍建设。

  汪洋强调,保障食品安全,法治是根本。要抓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快完善配套法规制度。各方面都要尊法用法守法,企业要依法进行生产经营,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监管责任,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切实加强社会共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应该积极对饮食伦理健康做出引导,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解决途径和措施,达到科学对待饮食伦理健康的发展,促进中国社会和谐有序的进步,从而更好的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并大力倡导和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提倡绿色饮食和低碳环保的健康生活新方式。

  从社会总体发展趋势来看,饮食伦理未来势必沿着健康、营养、低碳和环保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自然道德教育, 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的原则。使人们保持高度的生态伦理观念,并坚持节俭的理念,消费绿色食品,以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人类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自然条件。

  在全球经济整合、生物圈遭到严重威胁的今天,加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在改变人的生态伦理理念,消费方式等,旨在引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这一切都意味着要在全社会树立好相应的饮食伦理理念,并进一步激发全民的消费热情,以真正推行绿色消费理念,实现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并从根本上为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一、专着:

  [1]王国聘。 生存的智慧--环境伦理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叶平。 环境的哲学与伦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余谋昌,王耀先。 环境伦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培超着。 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4

  [5]朱贻庭。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

  [6]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 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7]曾建平着。 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8] 欧阳谦。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初探[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9]王子彦主编。 环境伦理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7

  [10]王海明。 伦理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罗国杰。 伦理学[M].人民出版社,2010

  [12]朱坦。环境伦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13]雷毅。 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4]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15]高清海。哲学的憧憬[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

  [16]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谢定源。中国饮食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8]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9]徐海荣。中国饮食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0][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1]朱永和。中国饮食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22]王仁湘。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3][清]王先谦。汉书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4]许娘光。中国人与美国人[M].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2.

  [25]易志斌。人的目标与途径[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

  [26]赵荣光。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

  [27]李士靖。中华食苑(第 1-10 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8]薛麦喜。黄河文化丛书·饮食卷[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29]苑洪琪。中国的宫廷饮食[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

  [30]王昕。饮食健康与食品文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1]沈宏非。食相报告[[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

  [32]李波。口腔里的中国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33]李波。吃垮中国--口腔文化的宿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34]史幼波。素食主义[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5]向玉乔。经济·生态·道德--中国经济生态化道路的伦理分析[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36]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7]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8]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9]孙隆基。奴化的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 .香港:集贤社,1983.

  [40]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1]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3]刘富子。银发族养生素[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刘耳。哲学走向荒野[M].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45](美)罗尔斯顿着。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6](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8](日)中山时子。中国饮食文化[M].徐建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9]Katz,S.H.&w.w.Weaver.Encyclopedia of Food and Culture[M].NewYork:Seribner,2003.

  [50]Chang,K.C.Food in Chinese Culture: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Perspective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

  二、期刊文章:

  [51]拜根兴。饮食与唐代官场[J].人文杂志,1994(1)。

  [52]黄正建。唐代官员宴会的类型及其社会职能[J].中国史研究,1992(2)。

  [53]金炳镐。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3)。

  [54]姚伟钧。饮食生活的演变与社会转型[J].探索与争鸣,1996(4)。

  [55]姚伟钧。近现代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变化轨迹及其趋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4)。

  [56]张光直。中国饮食史上的几次突破[J].民俗研究,2000(2)。

  [57]张林。论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2000(6)。

  [58]杨英杰。关于“礼”起源的再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59]申宪。食与礼--浅谈商周礼制中心饮食因素[J].华夏考古,2001(1)。

  [60]徐吉军,姚伟钧。二十世纪中国饮食史研究概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8)。

  [61]赵荣光。中国当代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构想[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9)。

  [62]宋蜀华。论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生态环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1)。

  [63]黄修明。饮食文化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

  [64]姚伟钧。从中国古代社会饮食观管窥中华文明[J].阴山学刊,2003(6)。

  [65]姚伟钧。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与饮食文化[J].中国文化研究,2002(1)。

  [66]刘晓芬。论中华饮食文化的地位特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

  [67]陈士林。道德法律化的理性思考[J].理论观察,2007(3)。

  [68]赵荣光。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餐饮文化的选择历程与趋向[J].饮食文化研究,2004(2)。

  [69]朱希祥。中国先进食文化的内涵及其产业运作[J].食品与生活,2004(12)。

  [70]许金根。饮食文化与中国社会发展[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71]王远坤。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当代饮食文化的意义[J].饮食文化研究,2004(4)。

  [72]朱希祥。中国的和谐理念起始于烹饪与饮食[J].食品与生活,2005(7)。

  [73]赵桂馨。饮食科学与人体科学[J].现代养生,2001(4)。

  [74]韦民。应禁食野生动物[J].肉品卫生,2000(2)。

  [7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J].环境保护,2002(6)。

  [76]周光优。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特色[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4(1)。

  [77]赵安平。当心吃“野”得怪病[J].海峡科技,2000(3)。

  [78]言宝。2008:奶粉事件备忘录[J].西部大开发,2008(11)。

  [79]贾建军。暴饮暴食危害多[J].健康生活,2009(2)。

  [80]黄建宏。“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与应对模式思考--以 2008 年奶粉事件为例[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5)。

  [81]曲思瀚。国人一年吃多少地沟油[J].品牌与标准化,2010(7)。

  [82]杨继远等。食品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7)。

  [83]孙隆富等。食品安全与经济发展[J].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2004(4)。

  [84]黄炎平。深层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J].中州学刊,2002(5)。

  [85]张锐。生态伦理学的若干前沿问题[J].新华文摘,2010(8)。

  [86]刘国信。世界各国的动物福利立法[J].肉品卫生,2005(3)。

  [87]周曦等。福利:给每个生命以其所应得--流浪宠物引发的伦理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7(5)。

  [88]王娟等。文化差异、动物福利与贸易壁垒[J].中国教育导刊,2005(9)。

  [89]邹晓琴。动物福利: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道德壁垒[J].经济问题探索,2004(9)。

  [90]李培超等。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伦理突破--论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特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

  [91]刘好香。试论享乐主义人生观与人类的现代危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92]余广人。什么是封建主义[J].炎黄春秋,2004(2)。

  [93]胡艳丽。试论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J].魅力中国,2010(19)。

  [94]王玉探荣辱观颠倒与价伯观多元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95]宁仕涌。浅谈防治腐败与制度建设[J].理论界,2005(8)。

  [96]张诚。试论当前腐败的表现及特征[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3)。

  [97]刘超先。深层生态学与生态伦理学[J].伦理学研究,2004(6)。

  [98]黄涛。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J].理论月刊,2004(3)。

  [99]陆基宗。贪食“野味”易患怪病[J].食品与健康,2006(10)。

  [100]王国勇。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101]吕晋生。遏制腐败应“以防为主”[J].政工学刊,2000(4)。

  [102]闫洁。建构生态型经济伦理观的路径探析[J].南方论刊,2010(3)。

  [103]李里特。弘扬科学与先进饮食文化[J].饮食文化研究,2006(4)。

  三、学位论文:

  [104]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

  [105]刘春友。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D].上海师范大学,2005.

  [106]白莲蓬。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107]王茵。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

  [108]潘红。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