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扭转道德冷漠问题的伦理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25 共1452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社会道德冷漠问题的伦理学分析 
【引言】道德冷漠的原因与治理研究引言 
【第一章】道德冷漠的内涵、类型及影响 
【第二章】当前道德冷漠现象的表现及成因 
【第三章】扭转道德冷漠问题的伦理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道德冷漠现象的矫正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三、 扭转道德冷漠现象伦理对策

  (一) 基本原则

  1. 人本原则

  对于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本原则既是一个阶级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本原则与社会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人本原则,是指一定阶级或政党,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尊严,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人民群众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的。人是社会的主人,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的作用。尊重群众的尊严,为群众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并积极促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目标。因此,解决社会上出现的道德冷漠问题首先要坚持人本原则。要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在进行任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贯彻人本原则首先要考虑到人民的利益。以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注重教育的平等性,既要保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又要保证普通社会成员间的平等。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人民群众的地位,才能使各种道德规范和原则得到群众的认同。

  2. 关怀原则

  关怀原则强调主体的情感和关系,关爱和同情是公民在个体行为中所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关怀原则是基于公正性基础上的一种有限的差别原则,是对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却给予相应的关怀。这种关怀不是施舍和同情,是为了使弱势者过上有正常尊严的生活。坚持关怀原则有利于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从而解决道德冷漠的问题。坚持关怀原则,要尊重人的差别,把握人的需求,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价值。要承认人的个性,承认每个人是有差别的;要妥善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承认人的正当利益;要法律赋予人自由、平等、民主的基本权利,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也同样不能侵犯;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人自身价值实现提供可能。

  3. 信任原则

  信任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是一种对彼此诚实、可靠的期待。坚持信任原则,个体要坚信他人和社会的真诚、可靠与忠实,相信他人或社会做出的保证或承诺,没有怀疑。信任在人际交往的道德实践过程中产生,以主体间共同的利益为基础,以彼此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为支撑。彼此间信任的丧失,往往导致共同利益的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可以缩小人际间的距离,减少陌生感,可以促进人际间的交流与沟通,而缺乏信任则会将人与人的距离拉远,人们日渐孤立,减弱人们本应具有的道德热情。

  只有坚持信任原则才能激发人类的道德情感,才能促使人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如今社会中出现的欺骗、尔虞我诈等现象,破坏了信任的基础。不信任通常表现为,不相信、猜忌、怀疑和戒备。这些具体表现也正是道德冷漠现象的表现,因此,扭转道德冷漠问题必要要坚持信任原则。

  4. 责任原则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同样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人。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坚持责任原则里说的责任,指个人应当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比如履行职责和义务、负责任等。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每个人都与外界社会密不可分,没有人能脱离他人与社会单独存在。个人在向他人和社会索取的时候不能一味的注重个人利益,也要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对社会和对他人的责任。当今社会道德冷漠现象频发,当他人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很多人选择冷眼旁观、麻木不仁。但笔者认为他们的麻木并不是良心的泯灭,而是责任的推拒。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很多人认为会“与我何干”,这实际上是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没有这种责任与义务。因此,想要扭转道德冷漠现象,需要坚持责任的原则。不同的人,因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承担不同的责任。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一个负责人得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其次,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自觉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 转变道德冷漠现象的具体对策

  1. 夯实道德建设的基础

  (1) 强化道德意识

  第一,提高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它是个体道德的基础,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道德认知不仅单纯的作用于道德知识体系,还可以引导主体行为,进行道德教育。只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认同社会道德规范,进而指导主体进行道德行为选择。没有道德认知作为理论依据,道德行为主体就失去了行动的基本准则,就会失去行动的目标和方向。“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的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27]而道德认知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必须在以道德认知为基础的前提下,强化道德准则,以达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目的。提高道德认知能力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参与社会实践,从了解社会开始。道德主体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感受社会、了解社会。一个人只有先认识和了解了世界才能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道德主体通过观察、感受和分析社会中的各种道德现象,分辨是非善恶,从而了解社会道德规则,明确社会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这样不仅可以促使道德主体明辨道德的是非善恶,还能在责任感和道德义务的驱使下进行正确地行为选择,这样才能完成道德认知的全过程达到道德认知的提高。二是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道德认知教育。众所周知,教育可以启人心智,培养人才,而道德教育也可培育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社会公民。因此,通过道德教育可以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对此,我国古籍《大学》中开篇这样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德实际上就是培育道德认知的过程。对于道德认知的教育主要应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进行。家庭应该对道德主体进行基本的道德教育,使道德主体从小了解道德规范、明确道德责任;学校教育应该改变教育教学模式,集中对道德主体进行道德认知的强化。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为道德主体明确责任和义务。

  第二,培育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包括同情心、义务感和荣辱感等情感,它不仅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还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道德实践。道德情感是一种表现为喜爱或憎恶、尊敬或轻蔑、热爱或仇恨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是人们在道德认知基础上产生的。道德情感对个道德品质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强化人们的道德认识、促成道德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选择的必要环节。纵观当今道德冷漠事件,其中的旁观者中并不缺乏具有理性和知识的高智商人群,如大学生、富商、政府公务员等,他们不但具有理性思维和认识,还具有高出常人的知识积累,更了解当今时代对社会公民的道德要求,然而当突发事件发生,他们却选择冷漠、旁观。

  由此可以看出,具有理性和情感不可等同,一个掌握了相应道德知识且具有丰富理性的人,如果没有对他人没有关切之情,也很难做出正义之举,因此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扭转道德冷漠的重要途径。

  对道德情感的培育不仅可以促进道德认识的深化,还可以帮助人们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同时有利于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首先,培育道德情感有利于道德认识的深化,道德情感是伴随着人们的道德认识产生的,道德情感产生后又可以进一步推动道德认识的深化,促使人们将道德认知内化并产生道德之行。当道德知识真正的成为了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才能深入人心,才能保证个体道德行为选择的正确性。其次,培育道德情感对于道德信念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道德信念是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规范或道德原则在内心的确信,道德信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个具有稳定道德信念的人,会自觉的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信念,这种道德信念可以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再次,培育道德情感有利于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规范体系,对他人或自身行为做出的是非善恶、道德或不道德的价值判断。道德主体对自己的道德评价是否正确,往往取决于道德情感。最后,培育道德情感有利于人们自觉地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人的活动都是在情感状态下进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也会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当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一致时,人们会很快根据自我情感和认知做出道德选择,反之则不然。

  培养道德情感主要通过道德教育的方式,道德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因此,在培养道德情感时要根据情感的内在规律进行。在进行道德情感培育时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要系统的进行道德知识的相关教育,道德知识是产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前提,一个人的道德知识越丰富,道德情感就越深刻。因此,我们应该在道德教育中给予受教育者丰富的道德知识。其次,加强人们的同情心、义务感和荣辱感的培养。人们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同情心、义务感和荣辱感等,才能保证有更高的道德素养,才能有效的扭转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再次,大力开展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任何情感都对实践有引导作用,道德情感的深化需要实践。要因人、因时、因地地展开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以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

  第三,强化社会主义道德信念。道德信念作为一种强大的、可靠的和稳定的道德动机,能够把人们的道德需要、道德意识和道德意志等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动。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知识与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不同。人们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如果遗忘,就不会去使用,而对于道德知识人们通常不会忘记,因为他们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但人们并不一定去自觉运用,因为道德的东西更需要人们认同和信服。因此,在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个“信”的问题,实际就是我们说的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的确立不仅有助于实现人际交往的和谐,还可以成为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性的价值规范和共同信仰。当社会公民树立了正确的道德信念后,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就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要求或者说一种自觉,此时的道德信念促使个体形成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又给了个体行动以强大的内驱动力,引导人们进行“善”的道德行为选择。当这种道德信念在全体公民中被认同后,当今社会上那种见死不救、见义不为的道德冷漠现象就会大大减少,良好的社会风尚成为必然。因此,引导个体树立健康的、坚定的和符合社会文明需要的道德信仰,是扭转道德冷漠现象的重要途径。

  正确的道德信念是受理性指导的,“道德理性是人们道德生活中用理性来规范自己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是一种正确认识和对待诸种道德关系的理性能力或思维能力”[28]道德情感需要理性的的引导和规范,在理性的作用下,人们对社会的某种道德要求和道德义务真诚的信服,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进而摆脱道德冷漠思想的控制,义无反顾的帮助他人。正如上文中所说,如今见死不救、见义不为等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并不是人们不知道自己触犯了道德规范或法律要求,而是一种“明知故犯”,是由于缺乏坚定的道德信念导致的道德自觉性的降低、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丧失,久而久之就导致了道德冷漠的发生。因此要扭转道德冷漠现象必须要教育社会公民树立正确而坚定的道德信念。

  人的道德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不断地道德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道德信念是具有可塑性的,对人进行道德信念教育也是具有可行性的。首先,要用外在灌输的手段强化道德信念。“道德灌输既是道德知识的传达,又是道德信仰的引导,是认知导向与价值构建的有机统一。”[2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道德信念的确立成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而恰好用这种外部灌输的方式可以使人较快地接受这种道德信念。其次,道德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人的道德信念与其所处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人密不可分,对道德信念的教育也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周围的人,因此,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要在不断的道德实践中使人们感受现有道德体系的合理性,并使其信服。

  第四,培养坚强的道德意志。道德意志可以克服外部的各种障碍,并努力执行已经做出的决定,同时使人们克服错误的道德观念,完成道德行为,履行道德义务。道德意志受道德认知和道德观念影响,又反过来对道德认知的深浅和道德信念的强弱进行反映。一旦道德主体在内心将社会的某种道德要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坚信其正确性,便会在个体内心形成实现道德义务的信念和达到某种目的的精神力量,这种信念和精神力量正是道德意志。它可以帮助人们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明确道德目的,调节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的转化。坚强的道德意志可以协助道德主体迅速果断的做出道德行为选择,变道德认知为道德行为,并使其持续,进而形成道德品质。由于道德意志的本性是善的,因此道德意志支配下进行的道德行为也应该是向善的。这种向善的道德意志在我们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良心,它是我们心目中最重要且最坚定的道德意志。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道德主体道德意志薄弱和良心缺乏。因此我们要积极磨练和坚定道德意志。

  对道德意志的磨练不仅需要投入到社会道德实践中去,还要不断地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抵御各种诱惑。首先,磨练道德意志要以实践为基础。道德意志的形成和发生作用都是在社会基本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所以磨练道德意志也要回归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去。

  道德主题要以道德实践为基础,不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道德主体不仅要积极参与实践,还要把实践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当做磨练意志的宝贵机会。其次,提高自控能力,持之以恒的进行道德意志的磨练。任何习惯和品质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在道德意志的磨练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此时更需要我们有强大的自控能力,使内心摆脱诱惑,从而坚定信念。

  (2) 加强道德教育

  “没有公民道德,社会就会解体。”[30]可见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公民道德教育就是国家、社会或某个群体组织对公民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情感能力,增进公民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道德教育对道德品质有积极作用,他曾在书中说“哲学家的天赋如果得到合适的教导,必定会成长而达到完全的至善,但是,如果他像一株植物,不是在所需要的环境中被播种培养,就会长成一个完全相反的东西。”[31]

  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许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东西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但这些并不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道德刚好可以弥补他们的不足,道德不仅涉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涉及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道德教育既可以促使社会成员的内心信念得以巩固,也有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开展有效的公民道德教育,对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引导公民积极正确地参与社会生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良好的道德教育也可以提高社会公民的道德水平,扭转道德冷漠现象。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因此,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所传授的道德观念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并牢记。父母的行为和家庭环境对孩子道德品质养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家庭教育应该对道德教育引起重视,将优良的道德传统传授给下一代,并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孩子进行道德实践。

  第二,学校道德教育要注重实效性。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规范道德行为,学校道德教育也不例外,道德教育不仅要进行理论教育还要进行道德实践教育。如今的学校道德教育习惯性的给学生灌输大量的道德知识,而缺少由“知”到“行”的实践过程。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中不可忽视道德实践。另外,学校应该由一个行政机构转变为学习共同体,减少行政机构本身的科层制的冷漠,这样一来使学校变成一个充满人性关怀,随处可见美德的场所,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完善社会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主要以提供道德环境、进行道德宣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在良好的道德环境和社会风尚下,道德规范为公民所认可并遵守,久而久之就能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样道德不仅维护了社会秩序,也促进了个人的发展。同时,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等内容发扬光大,积极引导道德主体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才能将道德知识扎根于人们的内心,才能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品质,缓解道德冷漠现象的现状。

  2. 保障道德建设的发展

  (1)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的目的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政策倾斜来帮助那些没有生存能力或生存困难的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和普遍建立可以有效的缓解道德冷漠现象的蔓延。从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制度来看,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有相对完善的政策,有比较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较为系统的工作体系。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救助覆盖面小、相关法规不健全、工作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办公不规范等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逐渐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必然成为有效控制道德冷漠现象的重要方式。

  社会救助制度的普遍建立,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道德主体的构成。道德主体主要包括个体、社会和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可以扩大社会性和国家性道德主体的范围,进一步增加道德主体的力量。社会中个体的主体行为通常是自发的受自我情感和道德意识引导的行为,而社会性、国家性的群体道德主体的行为通常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社会救助制度作为社会或国家意志的体现,可以将道德主体从不确定、不稳定的状态,引导进入确定、稳定和积极的状态,成为一种积极稳定的社会道德力量,使道德活动可以有相关组织、社会或国家的支撑,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道德力量,并逐渐使人崇尚和信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对遏制道德冷漠的发展有积极意义。道德冷漠者中的受助者和施助者两个主体,都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当危机情况发生时,如果有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有专门的社会救助部门,在第一时间能够对那些遇到困难的人给予专业的、积极的救助,那么那些作为社会成员的普通个体的责任就相对减少了,不仅保障了危难中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救人反被污的受助者冷漠现象的发生。同时,对社会中出现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要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不但要肯定英雄的善举。而且要对流血英雄给以相应的帮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不仅会让救人英雄对自己的善行感到后悔,挫伤其见义勇为的积极性,还会给人们带来心理负担认为救人的风险过高不愿意帮助别人。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善待”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保障英雄流血不再流泪,才能净化社会风气,让人们救人没有后顾之忧,扭转见死不救的道德冷漠现象。

  (2) 建立健全道德赏罚机制

  所谓道德赏罚实际上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赏善罚恶,其目的是根据道德上的赏罚来规范主体的价值行为选择。现代社会,人们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上很难统一,很多情况下,明知是不道德的行为而故意为之,道德的行为却不为,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人们道德冷漠心态。“当一个人缺乏了道德自裁的力量,个人行为就会流于利己,并导致非道德的出现”[32]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道德赏罚制度的约束。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和蔓延,也是由于社会道德赏罚机制不健全,因此,建立健全社会道德赏罚机制有利于改善道德冷漠现象的蔓延现状。

  道德赏罚可以防范违反道德规范的现象,可以维护道德的权威,还可以宣扬良好的道德风尚。道德赏罚是对符合道德规范或原则的行为进行奖赏,把违反道德规范或原则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就使得人们在心中有一个概念,即遵守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会得到奖赏,反之则会受到惩罚。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的,对于可以给自己内心带来欢乐的事情人们会继续重复,对于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事情人没就会尽量避免。这样道德赏罚机制就会起到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作用。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受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控制,一是受道德规范权威的约束。道德赏罚可以维护道德规范的权威性。规范的权威性在于社会舆论和一些权威人士的肯定和支持,以及道德规范在人们内心的神圣地位。“如果规范受到侵犯,那么规范就不再是不可侵犯的;被亵渎的圣物看上去已经不再是神圣的,如果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发展出来,去恢复其属性的话。一个人不会信仰一个平民百姓举手就打而不受惩罚的神。”[33]

  当人们看到大家都在遵守道德规范,那么人们就认为它是强有力的,反之,则认为其是缺乏控制力的。道德赏罚正是这样一种具有权威性的社会意见的表达,它表达出了道德规范的不可侵犯性,同时也表现的规范的权威性。道德赏罚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实际就是通过奖惩的方式扬善抑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低级的社会趣味,倡导了高尚的道德风尚。我们不难发现,道德奖惩机制可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因此也有利于消解社会上的道德冷漠现象。

  建立健全道德赏罚机制,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奖惩,也包括舆论上的褒贬。物质上的奖惩是对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物质惩罚,对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并作出突出贡献,如见义勇为者进行物质奖励;舆论上的褒贬是从社会舆论上对善的肯定和支持,对恶的否定和谴责。建立社会主义赏罚机制不仅要求我国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还需要保证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在坚持惩恶扬善的原则基础上,利用道德赏罚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人们的道德素养,进而扭转道德冷漠现象。

  3. 维护道德建设的持续稳定

  (1)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观念,这些传统思想对当今社会中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密不可分,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积极思想又有与道德冷漠相对立。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取舍应该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那些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在今天依然可以闪现光芒。我国古代极其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道德的血液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等观念深深的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中。这些优良传统依旧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道德生活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惟利是图、缺乏诚信、道德冷漠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传统美德在现代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重视个人的自身修养,倡导通过内心的自省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主体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促进自我品格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其最高境界就是“慎独”.慎独就是在没有他人在场,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道德主体仍然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行事。道德冷漠现象通常发生于“陌生人”之间,这时候人们的行为更多的受自律去规范。因此,要倡导公民以“慎独”修身,促使形成民族性的高度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这样无论个体处于何种复杂的情况下都能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这不仅有利于减少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更有利于整个培育整个社会的良好道德风气。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代替了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将经济生活中的等价交换原则用于道德生活领域,出现了“天价捞尸”等道德冷漠现象。我国传统文化中充满了强烈的正义感,强调不某不义之财,倡导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原则。对我国传统义利观的倡导,有利于扭转这种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从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改善道德冷漠的现状。

  对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首先,要组织有关的专家学者,探求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实质和内涵,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情况进行甄别,寻求那部分对现代社会发展仍有意义的内容。其次,要加强对传统美德的培育的力度,品德的形成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对于我国传统美德的培育也要从小抓起,将对传统美德的教育融入义务教育中去,让学生从小了解并认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部分。同时还要再社会上大力宣传那些有利于我国道德建设的传统美德,让社会公民心中形成文化认同并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开展传统美德宣传教育工作时不仅要注意宣传教育的内容还要注意其形式,要紧扣时代主题,使我国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实现统一。在教育的目的上不仅要注重对传统美德内容的掌握,更要引导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积极得去践行并自觉的遵守。

  (2) 发挥道德榜样模范的作用

  “道德榜样,就是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境界、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富有道德魅力和道德吸引力而令社会大众所景仰、学习和模仿,从而对提升社会大众的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产生重大影响的先进人物。”[34]

  道德榜样需要兼具“道德”与“榜样”两个条件,在道德实践中,通过不断的磨砺出来的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和完美的道德人人格的人,是可以为社会成员认同并效仿的人。道德榜样可以体现出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还为人们践行这种原则和规范提供了现实的模板。人的本性是向善的,道德榜样可成为人们的道德目标和参照,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学习和借鉴。道德榜样体现的是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可以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激励人们坚定道德信念,规范个体的道德行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无形的保障。

  每个人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多的优秀道德传统,道德榜样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道德榜样的力量在日趋减弱。特别是在道德冷漠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那些道德榜样离我们的视线越来越远。由于对经济发展的过分追求,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物化严重,社会上一些人在心中已经悄悄将曾经激励我们道德榜样换成了致富的榜样,对“善”的追求,变成了对“财”的追求。人们已经不再将道德榜样作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曾经的道德楷模雷锋,已经成为人们的笑柄,学习雷锋也成为了一种笑谈。因此,要想扭转道德冷漠现象我们必须要重新树立道德榜样,重视榜样的力量。

  首先,要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榜样。要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首先要有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榜样,所以树立道德榜样是首要目标。在树立道德榜样时要注意既要体现道德性又不能忽视时代性,既要保证可以引导社会公民的价值导向,又不要“高不可攀”.

  道德榜样所呈现给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应该是普通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其次,要加大社会舆论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对道德榜样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让群众感受到榜样的魅力,进而努力提升自己道德素养。在宣传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宣传效率,增强宣传的时效性。同时还要注意对道德榜样宣传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避免“假、大、空”现象的出现。 最后,在整个社会进行道德榜样教育。进行道德榜样教育要以学校为主要阵地,要在学校有目的的进行道德榜样教育,将榜样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德育教学中。在教学要注意理论和实践想结合,同时要注意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以达到使学生有感触、受感染、的目的。

  (3)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看法,它是人们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念、信仰和理想是其具体表现形态。”价值观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概念,有许多层次,既有一般的又有核心的,既有特殊的也有普通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处于支配地位并且可以统领其他价值观的是核心价值观。2012 年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全新概括,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规定性的直接反映,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规范和引导的作用。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人坚定道德信念、树立道德理想,正确的选择道德行为。道德冷漠的产生,与冷漠者价值观的扭曲密不可分,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价值观念随之动摇,以往的那些带有传统美德的价值观被人们抛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在这些价值观的错误引导下,当他人陷入困境,一些人便会摆出那种“与我无关”的冷漠态度,此时,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道德冷漠现象。因此,培育道德主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然有利于减少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

  首先,要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要使价值观发挥作用,首要任务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并接受。价值观的东西并不是人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逐步形成的,对价值观的培育要先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大力宣传,使群众对其有基本的了解。

  其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整个国民教育中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从小抓起,从学校入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通过加强课堂理论教育、组织社会实践等手段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并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氛围。

  4. 改善道德建设的环境

  (1) 保证新闻媒体的正确方向

  保证媒体的正确方向。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社会各群体对于某特定人或事的评价和态度,可以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的利益。社会舆论在社会中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力,正如古人所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街谈巷议,电视新闻、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的评论,成为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社会舆论之所以具有强有力的道德调控能力,是因为其具有广泛性和权威性。在社会中只要有人存在,就有社会舆论存在,它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社会力量,这就是它的广泛性所在;由于任何人都不能离开他人而生存,社会舆论体现众人的意志,可以给人带来“荣”、“辱”之感,这就迫使人们在进行行为选择的时候,必然要考虑社会舆论对自己的评价,这就是社会舆论所具有的权威性。社会舆论强大的道德调控力量要求我们大众媒体一定要坚持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然而,如今背负着社会舆论引导作用的大众媒体,却经常为了提高收视率,过度报道一些负面社会现象,有时甚至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就进行大量的不实报道来争夺所谓的“头条”.大众媒体的这种行为会无限扩大负面现象的社会影响,给人们带来消极影响,甚至会改变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彭宇案的社会影响,以及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与此密切相关。大众媒体的这些行为是导致道德冷漠的主要原因一,为此我们必须要要坚持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

  如何保证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首先,加大对道德榜样的褒奖和宣传。如今,出现于新闻、报纸和网络上的“最美医生”、“最美教师”、“最美环卫工”等称号渐渐走红,这是对那类具有楷模作用的人的宣传。我们都知道,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这不仅可以使人们学习这些道德榜样身上的道德品质,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并在人们的行为中发挥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36]

  这种内化的自律可以促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积极地履行道德义务,这样道德冷漠现象必将逐渐较少。其次,培养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坚持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提高新闻舆论的质量,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专业人才队伍。这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不能仅仅寄托于学校的培养,在新闻媒体人工作中开展相关的学习和竞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强化新闻人的责任意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新闻报道,坚持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可以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他人遇到危难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同时,还可以强化社会上的正能量,从而扭转道德冷漠的现状。

  (2)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捷,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这项技术带给我的美好生活的同时,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目前,网络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人隐私暴露、语言使用不规范、知识产权不明确方面。近年来网络个人信息暴露和信息被泄露的报道时有发生,不仅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引起了相关专家学者对网络道德的关注。语言的基本功能是提升人们交流的稳定性和流畅性,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很容易导致人们因为一些较小的矛盾而产生较大的冲突,而此时道德对行为主体的约束力较小,出现严重的网络“斗争”,人们在网络社会的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蛮不讲理、自我发泄、危言恐吓、哗众取宠等不道德行为。知识产权是对人们智力创造成果的肯定与保护,如今由于网络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现象,表现为网络主体对现实社会知识产权的侵犯,网络主体相互间知识产权的侵犯,现实社会侵犯网络生活主体的知识产权等。这些网络问题的产生,使网民间互相防备、互相猜忌,缺少了应有的信任和真诚,这种情感蔓延到现实生活必然会导致人际间的隔阂与孤化,进而产生道德冷漠现象。因此,要扭转道德冷漠现象的现状,必须要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首先,要构建实用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建立,可以约束网络社会中的个体行为,为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判断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不仅要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网络生活现状,还要考虑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充分考虑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不可控性,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规范。其次,要完善网络相关法律法规。道德和法律是互补的,道德可以规范法律涉及不到的地方,法律比道德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因此网络道德建设也离不开法律的支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为网络行为主体的网络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为不良行为的奖惩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就我国目前的网络法律法规而言,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199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37]

  此类法律法规的制定对网络道德的维护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主要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教育和监督,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生活。学校和家长应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拒绝网络不良信息,不接受和传播网络不实言论,提高学生的健康的网络意识。

  (3) 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社会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环境,同时,社会环境的好坏对社会公民的道德品质有直接影响。良好的社会氛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良好的道德氛围应该是与社会价值导向相适应,并且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因此,这种社会氛围中的正确社会价值导向有利于人们净化思想和提高觉悟,进而提成道德品质。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可以为道德冷漠者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从道德主体内在心理层面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偏差,并根据社会道德要求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社会公德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一种最低层次的基本道德要求。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爱护公务、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内容。积极培养公民的公德精神,不断激励公民的公德行为。良好的社会公德可以培育出社会公民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对道德冷漠现象的改善有很大帮助。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使从业者遵守本行业的基本道德要求,恪尽职守,主动承担社会义务。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警察见死不救、医生见死不救等道德冷漠事件与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不无关系。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有利于扭转当今社会的道德冷漠现象。最后,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家庭中的公民应当遵守的处理夫妻、长幼和邻里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大力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正确处理家庭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家庭美满幸福,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和家庭道德教育,可以帮助社会成员树立基本的道德观念,培养道德责任感,对扭转道德冷漠现象有积极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