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及高校扩招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而大学毕业生的规模急剧扩大,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天平“发生倾斜,以至于现在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
大学生就业现状
1.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
从 1999 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也急剧增加。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从 2002 年的133.7 万,增加到 2015 年的 608.1 万,10 年时间增长 4.5 倍,年均增长在20% 以上。
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由此带动国民受教育程度显着提升,统计数据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程度人口占比从 2002 年的不足 5%,增加到2015 年的 10% 以上。然而,社会并没有同时为大学生准备同等数量的就业岗位,”供需“失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2. 高校毕业生相对应的社会就业岗位需求增加幅度不大。改革开放30 年多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目前经济总量(GDP)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一直比较 高(1978 年 为 47.9%,2011 年 为46.6%),目前我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
经济结构决定就业岗位分布。统计资料显示,2015 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为 14413.3 万人,较 2003 年增加 3443.6 万人,其中”制造业“增加最多为1107.8万人,其次是”建筑业“为 891.1 万人,其他行业增加就业岗位均在 300 万以下。
从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上看,2015 年全国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为 12138.8 万人,较 2003年增加 7216.7 万人,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最多为 2710.4 万人,其次是”制造业“为 1206.3 万人。
由此可见,增加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以蓝领为主,而非大学生向往的白领岗位,这也就不难理解工厂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奇特现象。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的比重,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增加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岗位,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
3. 地域发展不均衡制约人才向中小城市流动。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平均每年增长超过一个百分点,从 2002 年的城镇化率 39.9% 逐年增加,截至 2015年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51.27%.
然而,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代表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人口只占全国的 18.82%,”经济总量“和”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则超过 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全国的一半,”货物进出口总额“和”执业( 助理 ) 医师人数“接近全国的 60%,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根据河南省高校对 2010 级、2011 级和 2012 级毕业生首选就业城市调查显示,虽然首选到县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呈现上升态势,但总体看仅占 5.77%,但是到省会城市 22.17%和直辖市 57.74% 就业依然是毕业生的首选,提及率达到近 80%.目前在大城市各类资源相对集中,而中小城市工作机会、配套设施相对较差,大学生更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这就造成大城市就业难,而中小城市招人难。
存在问题原因及分析
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很好的与社会就业对接。进入信息社会后,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填鸭式、死记硬背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需要培养有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河南省高校对近三年毕业生调查显示,近半数 44.64% 的毕业生认为大学期间课程培养的水平对不能满足目前初级职位要求,并且这一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知识的更新换代成为必然趋势,高校教学要与时俱进。
在毕业生对教学改进的建议显示,实践环节不够提及率最高为40.57%,其次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为 32.17%,再次是学生课堂参与不够和培养分析思考能力不足,分别为25.24% 和 22.14%,最后是填鸭式教学方式和课程数量和类型不合理,分别为 19.60% 和 17.74%.目前大学期间授课方式还是以”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填鸭式教育方式,课堂上提问、互动较少,大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在学习;课堂上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教授的知识多是过时的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少,社会上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少,高校教育应该朝着社会需要、用人单位需要、科研需要的方向培育高素质大学生队伍。
2. 毕业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对社会了解较少,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从近三届毕业生在校实习经历情况来看,41.24% 的毕业生有过与专业相关的实习,且比例逐年增加;有 34% 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有过于专业无关的实习,甚至有24.77%的毕业生没有实习过。
对于大学生而言,书本上的知识,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多参与实习,才能真正了解实际工作处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今后就业做好准备。
从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渠道来看,自己找工作占大多数,为 43.10%,家人或亲戚推荐的比例高达 35.37%,目前 90 后,自主意识差,等靠(家长)心态严重。老师或学校推荐的为12.90%.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要想方设法,搭建平台,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3. 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目前,用人单位多倾向用熟练工,而不愿意培养新人。根据河南省高校对用人单位调查显示,”跳槽频率太高,不稳定“”培养周期长,不划算“”个性强,不好管理“是用人单位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的主要原因,分 别 占 70.5%,65.2% 和 52.6%. 其中,有 69.77% 的毕业生表示更换过工作。应届毕业生培养周期长,培养成本高,也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 90后开始步入职场,个性张扬、忍让意识差、团队合作意识差在此群体中表现突出,这也无形中给用人单位管理带来的极大的挑战。另外,”不踏实,眼高手低“和”吃不了苦,浮躁“的工作态度也让用人单位大伤脑筋。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用人方面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能直接上手的熟练工无可厚非,大学应届毕业生本身存在的”小好管理“”浮躁“”眼iu手低“问题,除了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引导外,整个社会需要对大学生培养有更加全而系统的规划,从中暴露出目标更加明确、自我意识更强。
4.社会就业观念需要进一步风新。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由国家”包学费“”包分配“,逐步转变为”供需见而、双向选择“,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新机制确立已经有十几年了,然而”铁饭碗观念“”学而优则仕“观念依然在部分大学生中间大行其道,特别是家长,总希望子女能到进机关、当公务员,这在无形中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
根据河南省高校对近三年毕业生调查显示,期望就业单位是政府机关(公务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比例依然较高,而真正能容纳较大规模就业的私营、民营企业的提及率较低。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这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有意向创业的比例也超过 30%.因此,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高校、家长、学生的共同合力,逐步解决。
对策与建议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高校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广泛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2. 加强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从社会层面看,社会和政府要进一步建立专门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机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程服务,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有效就业信息。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畅通大学生就业的渠道。从高校方面来看,学校也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对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和服务,使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并及时发布招聘信息。
3. 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通过典型引导、搭建舞台、建立基地等途径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锤炼胜任基层工作的过硬本领。着力与地方政府联手构建以”专业无缝对接“,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从而拓展大学生的就业领域,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创业实践、构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体系。大学生在资金、技术、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社会和国家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必要的政策导向和支持,需要社会各界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所需的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