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观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21 共523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当今高校学生就业取向问题探究
【第一章】大学生就业择业就业观念研究引言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观概述
【第三章】大学生就业取向的现状
【第四章】大学生就业取向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优化大学生就业取向的措施
【参考文献】高校学生就业取向指导研究参考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取向概述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对其具体就业行为产生着重大影响,是其就业心理和就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树立科学的就业取向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确保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是推动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前提条件,也是体现高校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向的考察和研究,能够了解学生个体在实现就业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特征。就业取向代表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倾向性和预选性,是大学生就业主观能动性的具体反映。与此同时,全面反映了大学生个体在就业行为方面的价值认识和选择。因此,可以把就业取向和就业看成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深入地研究大学生就业取向必须首先对就业、就业取向、就业取向的构成因素等内容进行定义和研究。
  
  2.1.1 就业
  
  就业是社会劳动者参与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也是实现社会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进步的主要内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只能通过简单的体力劳动来保证衣食温饱。作为职业的社会劳动形式比较简单和单调,区分职业的社会分工比较粗陋,各种职业之间的区分和特点不清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社会分工,出现了以畜牧养殖、商业买卖、农业种植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为了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满足社会发展对社会生产的需要,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越具体。职业作为各种社会分工的具体代名词得到了社会认可和确立。可见,职业的出现是指代社会劳动、社会生产等具体社会实践形式的历史需要,是以社会劳动实践为基础推进社会发展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马克思在其着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中提到“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职业不光对年轻人成长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社会而言也是大家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进步的必须途径。职业对于社会个体而言,是其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桥梁,一个人如果不能从事一份正当的职业,那么就无法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就业是实现某一职业或社会劳动实践的具体过程,是决定社会个体劳动者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中,形象地指出就业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提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等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①的观点。西方就业理论在早期就涉及到了关于社会失业的内容,西方新古典和新自由经济学派都认为,西方社会存在的失业问题是社会就业的一个鲜明的特征。然而,失业问题不会在社会中一直存在下去,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会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失业现象是自由市场环境下社会成员间自愿性和经济运行中结构性摩擦失业。这些失业情况的存在,不仅不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相反对于经济的调整和促进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尽管西方就业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已不同于我们今天的现实情况,但是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就业和失业的论述,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而言,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我们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和原因,更好地提出对策。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建立在深入研究西方资本主义生产领域和以社会化大生产为背景的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指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的劳动形式,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②”马克思对于就业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是依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进行的。
  
  这种建立在早期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就业研究过多地结合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特征,往往过多地关注于社会失业状况。这种不同的研究角度,也决定了马克思与西方就业理论的不同特征,为我们研究就业问题和劳动力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一般而言,就业可以直观的理解为得到职业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就业就是“劳动力资源与社会物质资源结合创造财富并进行社会分配的过程④”;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来看,就业是指“通过劳动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一种桥梁和纽带关系,使劳动力和劳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过程。⑤”无论学界从什么角度来对就业进行界定,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些定义的共同点:就业是具备劳动能力和从业愿望的公民,为了获得生存、发展所需的生活、生产资料所从事的特定的劳动生产活动。而且,就业行为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要素要求:首先,社会就业者必须合乎社会主义法律所规定的条件要求,即达到了法定就业年龄;其次,一切就业行为都有依照社会主义法律规定进行。即必须满足就业内容的合法性、就业行为的合法性、就业环境的合法性。
  
  2.1.2 就业取向及构成
  
  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形成,必然要受到现实环境和社会背景的重要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表现出的内容、动机、目标,决不能超越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因此,考究大学生就业取向必须从现实社会需要出发,必须结合社会现实物质条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考究。就宏观因素构成而言,主要反映的是实现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就业理念、行为方式和就业心理等主观因素内容,这无疑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向的重要组成内容和体系构成。这些因素具体反映为大学生个体的爱好、兴趣和认知能力等方面内容。因此,综合上述要件进行系统分析,是研究和掌握大学生就业取向的重要内容。就业理念所反映的是大学生个体在就业过程中对从事职业基本的判断和看法,是大学生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就业行为上的具体反映。就微观因素构成而言,诸如家庭环境、父母影响和用人单位影响等外部环境构成了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微观因素。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形成是学生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变化也反映着大学生个体内在思想观念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变化。
  
  2.2 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形成
  
  大学生就业取向的产生、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统包分配的时期、过渡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后双向与自主选择就业的时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由于高等教育事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促使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向在这三个阶段形成了互不相同的体态特征,着重对这些特征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整理,进而掌握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向实质,将是论文研究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2.2.1 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取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建国之初,出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考虑,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高校大学生就业模式一直实行国家统一招录和计划分配的单一模式。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就业模式仍然主要延续着这种模式。尽管在文革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大学生实行推荐入学,但在就业环节仍然延续了统一分配就业的就业模式。而“统招分配”就业模式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迎合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在大学生就业分配环节严格实行以计划分配为主。这种人才的就业分配有着严格的自上而下的计划编制方式,一般由国家计划部门负责大学毕业生分配计划的编制工作,然后根据用人编制具体由各学校进行执行。在此过程中,主管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的人事部门首先会汇总学生情况,包括生源地、毕业院校、专业、人数和就业志愿等各种学生情况,并进行整理和归类。进入高校毕业季后,由各地人事部门和教育部门向国家计划主管部门提出分配计划和申请。由计划主管部门综合上述情况,及时编制本年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计划,然后将分配计划下达到各高校,然后由各高校根据本校毕业生情况落实分配计划,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即所谓的派遣,各单位按照分配计划做好接受工作。可以说,大学生“统招分配”的就业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模式的主要方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国家“统招分配”,大学生就业取向比较简单,即“服从分配、服从国家需要”.大学生普遍有服从分配的就业心理和思想,而且,现实中除了国家分配也不可能有其他的办法实现就业。这个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向突出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强调个人服从社会需要和国家需要,在强调服从的条件下满足个人对就业的意愿和要求。这个阶段,大学生就业取向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他们往往认为进入大学之后就已经确保正常就业,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实现了就业。在就业取向上没有更多的要求,对职业的追求没有过多的从个人主观意愿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出发,没有对就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2.2.2 过渡时期大学生就业取向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治理模式也在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的“统招分配”就业模式有了改变。从九十年代末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渐转向了“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主要模式。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已经开始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尤其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实行了全面改革,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条件。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的社会整合和配置,最大化地发挥高等教育行业的人才培养效率,使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能够在最需要他们的岗位上发挥才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目的,国家教育部门开始着手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分配工作进行调整和改革。因此,“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就业分配模式得以确立,这种模式在突出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计划安排的过程中,强调要扩大学生自主择业的范围,逐步放开搞活毕业生就业。其着眼点和立足点在于改进和调整了原有的计划管理思维,彻底改变了政府主管分配计划和落实分配计划的套路,扩大了学校参与毕业生就业分配的权力和工作主动性,并赋予毕业生个体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与此同时赋予用人单位更多更大的选择权和用人权。通过双项选择尽最大可能减少计划分配的不合理性,推动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最大程度实现科学化和市场化。
  
  但是,此时的大学生就业取向仍然显现出保守的一面。由于市场环境下人才劳务市场还不健全,大学生完全依靠社会进行自主择业的行为无法得到实现。还必须依赖学校实现有范围的“双向选择”.因此,依赖心理、等靠心理仍然明显存在。所以,即便是过渡时期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就业分配工作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但是由于就业工作仍然以学校隶属关系在本行业、本地区内选择为主,所以局限性依然存在。
  
  2.2.3 双向与自主选择阶段大学生就业取向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形成了以“市场需要为主、强调政府调控、允许学校推荐、鼓励个人和单位双项选择”的新就业模式。从1993年开始,经过初期试点后,全国高校普遍开始着手建立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模式。
  
  在这一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呈现出最鲜明的特征是注重了市场现实需要和大学生个体发展最大化需求。各级政府已经不再具体担负大学生的就业安排工作,各地高校也不再做出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承诺。各级政府开始逐步发挥以宏观调控为主要手段的就业政策指导职能,通过政策引导和专项帮扶来鼓励和支持高校大学生实现就业。而各地学校则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特色逐步确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平台,更加注重平台建设和环境建设,这些工作都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提供了条件。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必须以市场需要为导向,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满足市场的现实需要,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宏观调控作用,学校推荐、鼓励个人和单位双项选择。这种就业模式的特点是结合了市场需要和大学生个体自主择业两者的共同需要,各级政府和学校不再承若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工作重点已经逐步转变为政策引导、政策调控。如何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高校就业生服务保障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平台,这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学校新的任务。
  
  在这个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观。一方面,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得大家对于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体最大化发展有了新的明确的认识。大学生群体纷纷解放思想,逐渐转变观念,形成了一种主动、积极、乐观的就业思维,自主择业逐渐成为大学生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就业模式;另一方面,伴随着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地方保护主义、性别歧视和就业不正之风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容忽视,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的主要因素,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