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理论论文

抗美援朝志愿军主帅任命的历史过程(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0 共7865字

  第二,朝鲜北部所在的纬度与东北大体相近,两地气候、地形、风俗人情也有许多相近之处。林彪曾在东北指挥作战,深谙东北的气候、地形、风俗人情,一旦出兵朝鲜,应该能很快适应朝鲜战场环境。与其他5个将领相比,这是林彪的优势。

  第三,东北边防军由4野的第38、第39、第40、第42共4个军及3个炮兵师共25.5万人组成。虽然后来调第9兵团部队北上至山东津浦铁路沿线整训,作为边防军的二线部队。调第19兵团部队至陇海铁路沿线机动位置,作为三线部队。但先前调遣的4野部队处于一线位置,随时待命出征。毛泽东一贯要求部队作战要慎重初战,以求旗开得胜。这与林彪的指挥方式和性格很相符,由林彪率领自己指挥的部队出战,胜算的可能性较大。

  除以上原因外,林彪生于1907年12月,当时只有43岁,在6位将领中年龄最小。因此,后来邓小平在谈到林彪时说,"按说他是比彭德怀要适当的人选。"毛泽东曾与周恩来等中央书记处领导成员商量过,准备由林彪带兵出征,但中央并未将这一消息正式传达给林彪。

  林彪此时也心领神会。9月7日,时任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一等参赞柴成文(即柴军武)紧急应招回京,带回与倪志亮大使商定的《汇报提纲》,8日向聂荣臻汇报朝鲜局势。《汇报提纲》对朝鲜战争发展趋势作出评估,认为一方面人民军同敌军已形成对峙状态,难以再进;另一方面人民军在3面环海的一个狭长半岛上作战,既无制海权,又无制空权,长期下去,十分不利。《汇报提纲》估计美军可能会在仁川或其他地区登陆。因事关重大,聂荣臻当天把《汇报提纲》呈送毛泽东。毛泽东阅后批示,让周恩来约柴成文一谈。8日夜,周恩来听取柴成文汇报朝鲜战场态势和朝鲜后方有关情况。鉴于驻朝使馆反映的情况十分重要,周恩来指示军委办公厅将这份材料送林彪一阅,并指示柴成文直接向林彪汇报一次。柴成文在汇报时感到林彪已看过提纲。这说明林彪很关心朝鲜战况。

  在这之前的8月31日,邓华、洪学智、解方3名指挥员联名给林彪写了一封长信。这封信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志愿军参战时机、朝鲜半岛地形对志愿军的运动和后勤运输造成的困难。信中不仅预见到朝鲜战局可能出现逆转,而且指出敌军在平壤或汉城附近登陆的可能。

  林彪一边听汇报,了解战局,一边做带兵出征的准备。美军仁川登陆后,林彪把4野2局(技术侦查局)局长彭富久和政委钱江从武汉紧急召到北京,向他们交代:朝鲜战争很紧张,"中央正在研究出兵援朝问题,可能要我去朝鲜".同时,林彪要求他们以4野2局为主组建1支技术侦查队伍,准备随他赴朝工作,并嘱咐道:"此事中央正在讨论中,要做好准备,但暂不要对别人讲。"美军仁川登陆后,林彪对出兵朝鲜的态度变得谨慎起来。据有的纪实文章记述,9月下旬,林彪曾就中国派兵入朝参战问题与毛泽东做过一次谈话,认为在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极为悬殊的条件下,如贸然出兵,必将引火烧身,后果不堪设想。以后的几天毛泽东找林彪又谈了这个问题。

  这一材料的出处不明,尚不能作为毛林谈话的直接证据。但毛泽东与林彪之间就朝鲜战争局势及出兵援朝问题有过谈话的可能性较大,具体内容不得而知,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挖掘。

  那么,林彪为什么最终未能领兵出征呢?对此,学界和当事人回忆主要存在以下4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确实有病,不能出征;第二,托病推辞,不愿出征;第三,贪生怕死,不敢出征;第四,珍惜名望,不想出征。其中,第二、第四两种说法较多。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又得不到确证。

  "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美军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急转直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对人民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于1950年9月28日攻占汉城,29日进至"三八线"附近。与此同时,美国不断侵入中国领空,对东北边境地区的城镇、乡村进行侦查、轰炸和扫射;美国海军在公海上无理截击中国商船。面对美国的嚣张气焰,30日,周恩来发出"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的严重警告。

  为应对危局,28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认为由于人民军未能撤回,北方军力空虚,一旦美军越过"三八线",北朝鲜将无力抵抗。因此,政治局一致同意向苏联和中国请求直接军事援助。会议一致通过以金日成和朴宪永名义联名向斯大林的求助信。30日,朴宪永向苏联驻朝大使面交了求助信。10月1日,斯大林阅信后致电苏联驻华大使,要求他转告毛泽东或周恩来,建议中国出兵。

  当日,金日成、朴宪永联名致信毛泽东,请求给予他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金日成当即派特使朴一禹带着信件来到北京。

  10月1日中午,毛泽东收阅苏朝两国来信,听取朴一禹介绍朝鲜战况。随后,毛泽东临时召集书记处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紧急开会,讨论对策。2日凌晨2点,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高岗、邓华的电报,作出3项决策:一是让高岗接电后即刻到京开会;二是由邓华命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征;三是让邓华将部队准备情况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动即行电告中央。由此可以看出,此时出兵作战已如弦上之箭。

  危急时刻,志愿军主帅人选再次成为摆在中央面前的突出问题。2日下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朝鲜战局和中国出兵援朝问题。毛泽东认为出兵已是万分火急,但会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会议决定10月4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出兵作战问题。同时,毛泽东要周恩来派飞机到西安,接彭德怀到京参会。由此推断,可能就在这次会议上,中央放弃了让林彪赴朝作战的想法,临时改派彭德怀带兵出战。

  这一推断也可从彭德怀到京参会的过程看出来。10月3日,华北因天气不好,不宜飞机航行。接彭德怀的飞机4日上午才由北京起飞。当时,彭德怀正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室内埋头审阅西北地区3年经济恢复计划,准备赴京向中央汇报。中央派来的2名干部进来报告说:"毛主席请您立即去北京开会。"彭德怀一愣,问:"我已接到北京的电话,是原先通知的汇报会吗?"来人回答说:"不清楚。

  周总理交代说,飞机一到西安,就马上接彭老总来,一刻也不能耽误,还要严格保密。"彭德怀尽管不知道开什么会,还是叫秘书把西北地区各单位报来的经济规划方案、调查报告统统带上。

  到京后,彭德怀径直来到中南海"丰泽园",周恩来迎出来与之握手。进入颐年堂会议厅后,毛泽东首先发话:"你来得正好,美军已开始越过'三八线'了,现在正在讨论出兵援朝问题,请你准备谈谈你的看法。"彭德怀听了几个人的发言后,才知道会议对援助朝鲜有不同看法。彭德怀因不明情况,没有发言。第二天上午,彭德怀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毛泽东让他谈谈对出兵的看法。彭德怀说,"主席,昨天晚上我反复考虑,赞成你出兵援朝的决策。"毛泽东问,"你看,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彭德怀问,"中央不是已决定派林彪同志去吗?"毛泽东谈了林彪的情况后说,"我们的意见,这担子,还得你来挑,你思想上没这个准备吧?"彭德怀沉默片刻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泽东让彭德怀在当日下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谈自己的看法。彭德怀在下午的会上作了支持出兵的发言。会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