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传统家训对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传统家训对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作用很大,同时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社会教育的基础。从本质上讲家庭教育就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良好品质的体现,是成才成功的前提。但是,在目前很多初中学生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长的言行对中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中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
所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孩子不是天生的,家庭教育的成功都是家长精心培育的结果,作为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是人从儿童到成人的过度时期。在心理方面,随着自我意识增强,想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追求独立,心理学家称之为“第二次断乳期”,容易导致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所以又是学生发展中的“危机期”,同时也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职业、婚姻等问题的“定向期”.因此,了解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合理施教,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家训对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远大而合理的人生目标
儒家伦理教化的重点任务与宏伟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环节之一,“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是“齐家”,“修身”又是“齐家”的首要条件是“修身”.修身之本是“孝”,那“孝”就成了家庭伦理和国家伦常的核心。历代家训,经常会提到“孝悌忠信敦宗睦族”.孝悌是传统家训教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父母的敬重是孝;对兄长的友爱是悌。孝悌要求每个人在家庭中做到尊敬长辈,长幼有序。颜子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风化这种东西,是自上而下的,是自先而后的。所以如果父亲不慈祥,那么孩子就不会孝顺,长兄不友好,那么弟弟就会不恭敬。
孝悌是专用于家庭、家族内维护人伦关系的规范,忠信观念把这种规范原则扩延到了社会,成为维护社会关系的规范。古代,“忠孝”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孔子的学生季康子向他请教“忠”的问题,孔子告诉他:“孝慈,则忠”⒀。陆游在《放翁家训》中写到“孝悌行于家,忠信着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这些家训文化为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辩护和宣传,体现了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宗主制封建社会,“家”与“国”是紧密相联,密不可分,不可分割的。所以,调整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道德规28范“孝”和“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结果。自古“忠臣出孝门”就是这个道理。古人们还十分注意培养子孙“敦厚忠信”的品格。这种忠孝观念还常常渗透到家训着者所在的宗族当中。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宗法社会,大都聚族而住。因此,许多家训也往往成为大家族的族训,这就大大拓展了教化对象的范围。孝敬长辈、友爱兄长、忠于祖国、与人守信这些优良品德,今天看来依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初中学生进行家训家风教育,有利于他们树立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出现意味着自主性的增强,是作为主体的个体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家长或教师不安就里,横加干涉,会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或其他心理问题,从而阻碍个体的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还不够成熟,常常出现过分夸大或贬低自我的倾向,表现出盲目的自尊或者自卑,因此,家庭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关键。
《袁氏示范》中讲“人行有长短,人质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⒁就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又讲“人之德性出于天资者,各有所偏。君子知其有所偏,故以其所习为而补之,则为全德之人。常人不自知其偏,以其所偏而直情径行,故多失。《书》言九德,所谓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者,天资也;所谓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者,习为也。此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也。后世有以性急而佩韦、性缓而佩弦者,亦近此类。虽然,己之所谓偏者,苦不自觉,须询之他人乃知。”意思是说,人的品德、性格从生下来就各有各的缺陷。有学问、修养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了。普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任意作为,率性行事,所以造成许多过失。《尚书》中说有九种德性,即“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这些是天生的;而“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这些是通过学习而养成的。这就是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而凭借的东西。这些优秀的传统家训有利于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3.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指导
传统优秀家训对青少年的益处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勉学”,指读书为学、学贵有恒、勤学苦读、珍惜分阴、熟读精思、业求博深、学以致用;“处世”,是讲洁身自好、礼贤待人、谦恭逊让、谨言慎行、居安思危;“从师”,是指择师必慎、敬师为要、不耻下问;“交友”,要做到知人择交、交友有道、待友以诚、绝友循则;“励志”,表现在志存高远、守志贞专、励志自强;“别类”,要求孩子做到劝解烟酒、抑恶扬善、家训格言。明末清初的《朱子家训》仅五百多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良好的习惯培养等,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比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从居家习惯到品性修养等说得很详细,类似这样的规劝在同类的家训中经常被提及,比如《姜氏后人别忘本》中所言:“孝敬父母,甘为人子。关心照顾,赡养细致。团结亲朋,和睦兄弟;相亲相爱,姑嫂妯娌,不贪富贵,人品大事”文字很直白,要善待亲情,爱护亲人,不贪图富贵等,这是一个人优秀品质之一。《袁氏示范》中“议亲贵人物相当,男女议亲,不可贪其阀阅之高,资产之厚。苟人物不相当,则子女终身抱恨,况又不和而生他事者乎!”强调谈婚论嫁不可以贪图对方的家庭地位高或者财产丰厚。这些传统优秀家训内容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成年以后的婚姻、家庭产生重要的影响。
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古人尤其强调“家训”和培育良好家风,在一个人的“幼稚之时”就对其训诫诱导,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家训的本质就是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指劳作上的勤奋和不懈的进取精神;俭,指用财上的节俭和生活中的淡泊习惯。勤可以丰家,俭可以长久,主张“节用有常理”,“丰俭随其力”⒂,量力而行,量入而出。他认为“不量财力而为之,或随财力可办,而过于奢靡,近于不急,皆妄费也”.宋人赵鼎进一步指出,持家要节俭,为官要廉清。崇尚节俭、廉勤,抑止浪费、奢靡今天看来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家训中的节俭观对于当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在我从教的这些年里,我发现成绩差的孩子有一个通病,就是习惯不好。不会预习、不会听课、不会写作业,不会表达等等,这些其实不是学生的错,是家长的错,是家长从小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想一想,三餐中最重要的早餐,作为家长是不是做的尽可能丰富,有没有陪着孩子一起吃,有没有营养?这些细节都会影响孩子,我们陪着孩子坐在桌子旁边吃,这是规矩,不能乱动,规矩打破了,就不是规矩了,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教孩子们放置东西也是一样,我在初中班级上课时经常看到有些学生上课连书都找不到,书桌的抽屉里又脏又乱。这些都是习惯不好的表现,家长在家没有注意这些,看到学生的书桌,你就能想象出来他家里写作业的桌子上是什么样的。在家里不乱丢垃圾的人,在教室里,在公共场合,也一定会注意卫生,不随手乱丢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