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传统家训对家庭教育的历史价值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10 共9308字
  二、传统家训对家庭教育的历史价值分析
  
  (一)传统家训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社会发展和个人修身发挥着重要的18作用。一个国家的形成往往经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早期的氏族、家族为了维持稳定的秩序,就制定出一些制度和规范限制和约束家族中的人,这就有了最早的家法家训。
  
  国家一旦处于不稳定的时候,阶级统治的工具法律不健全不完善的时候,家训就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家训着作。这些家训,不仅凝结了我国历代家庭教育的经验,也是我国历代家长智慧与教育方法的结晶。《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俗语中说:“富不过三代”,也有人说:“成就一个富翁,只需要一夜;成就一个贵族(有修养、有知识、有财富的人),则至少需要三代。”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到臣民,多少有识家长为孩子深谋远虑,欲家业经久不衰,使子孙永为“贵族”,在茫茫古籍中苦苦搜寻适合孩子阅读的家训故事和语录经典。家训着作随着朝代演变越来越丰富多彩,历史资料中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父母教育孩子的素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节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⑷的勤劳,在今天的教育意义仍然很大。《周易》讲先有男女,然后才有了夫妇,结婚生子才有了父子关系,由父子关系到君臣关系,君臣有上下之分,就有了礼仪和秩序。古人认为,先确立家内秩序,才能建立良好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
  
  因此,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维护家庭内的礼仪制度,才能拥有正常的社会秩序。基于这种社会责任,古人不但强调整个家族社会地位的稳定和巩固,也重视良好家训的维护,重视家族对于社会的贡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承担着守护价值观的责任,家庭为道德礼义的实践提供了人生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爱孩子,无论是小学家长、还是中学家长、大学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出息。而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成了很多家长头疼的对象,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让孩子能健康成长,初中生家长的付出很多。家庭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很多家长发现,原来在小学很听话的孩子,上了中学后却大不一样了。敢同父母顶嘴、不愿意搭理父母了,情绪不稳定了等。这些让父母很伤脑筋,对孩子的教育也不知道如何抓起。有的家长放任不管,有的是无情管理,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些问题源于初中生教育的特殊背景,初级中学的学生年龄在 12-15 之间,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被称之为“心理上的断乳期”,是充满危险、反抗、矛盾、困惑、躁动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变化,他们往往以成人自居,但是由于生活阅历,教育程度的不同,又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是“闭锁心理”、有的是“逆反心理”等。概括起来,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独立性增强,二是自我意识增强,三是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其实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青春期心理问题并不可怕,这些孩子思想单纯,容易激动,心理活动丰富,好奇心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父母和老师只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借助传统教育的力量和现代的管理教育理念,就一定能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并有所成就。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⑹按照现在的说法,要想在 15 岁以后“志于学”,十五岁之前必须有良好的习惯和德行。初中生的年龄范围一般是 12-15 岁,15 岁以前的初中几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中华传统家训的一些教育方法,一些经典语录,名人名言,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家训的文化价值,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这种转型, 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而且也发生在文化教育领域。这种具有根本性意义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现代学生的精神、理念、品格、功能和使命的深刻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不都是令人振奋和乐观的。其中,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当今初中生的道德现状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很多初中学生意志薄弱,不能接受挫折和失败,一旦生活不顺就迁怒父母或者老师,有的甚至因为生活不合意就自暴自弃;自控能力差,对不良诱惑难以拒绝,很多未成年人行为举止不文明,有的行为根本不是中学生所为,“初中学生操场接吻求婚”这样的事情,怎能不让家长老师担心;缺乏公共意识,在公共场所呼朋唤友,抽烟喝酒,公交车不给老人让座,随地吐痰,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懂;优越的生活条件,初中生正在发育,饭量大没关系,但是嘴巴不能刁,在以前我所在的初中学校,中午食堂的饭菜很多学生根本没动筷子,就整盘倒掉,节俭朴素的作风荡然无存;在父母和家人的关爱下,对亲人的亲近感,对社会的责任感越来越淡漠,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远,缺少最起码的社会良知与正义;初中学生看问题不全面,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成人自居,但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有限,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走极端,“江湖义气”对初中学生毒害很深。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这些必然对家庭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家长和孩子也会面临新的问题,比如“手机问题”,“早恋问题”、“网瘾问题”等。现在的初中学生大部分是 00 后,属于个性思想比较多的一代,当今家庭教育方法比较单一枯燥,影响了初中生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展现。“哈韩”、“哈日”,美国的民主制度等文化变迁,给当代初中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增强初中生的时代责任感,填补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缺失,造就积极向上的青少年,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消除家庭教育的认识误区,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的根本途径。
  
  初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总是诞生于一个特定的家庭,一定会受父母行为,受家庭规范的影响。最近网上有一段视频,美国家庭一个一岁半的孩子,被父母关在家里,自己24 小时内,可以起床、穿衣、洗澡、吃饭,睡觉等,让人称奇。再看看国内,初中孩子的袜子还不会洗,饭不会做,我以前班里有个学生,初中了,还不认识钱,不会自己坐公交车,这样的孩子在学校,成绩也不好。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道德的培养,是社会和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因此,初中阶段的德育为先,首先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当今初中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不成熟的中学生, 这就决定着初中教育工作中必须要注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也应该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新视角与突破口。最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受教育者自身内在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需要。因此,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家庭教育,而传统家训中的教子方法可以给更多的家庭提供直接的借鉴。
  
  传统家训能解决初中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创立具有新时代精神的中国家庭教育内容,构建和谐家庭,让初中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发挥其伦理教化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家训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身垂范,潜移默化
  
  人们最早最直接的生活环境是家庭。人从家庭环境中开始慢慢社会化,人的自我意识首先也是在家庭环境中萌发和形成的。家庭是孩子长时间生活的环境,他们接受教育,并受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就是家庭,在这里儿童可以获得生理发育的必要照顾,还可以在与家庭成员的交往中学会学习、生活,这是很重要的。可以说,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古代家训虽然很多就是训诫子孙后代的条规,但是不乏家长以身垂范,躬身自行的内容。父母长辈的模范作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意义。今天的家庭,更多的是三口之家,父母和一个小孩共同生活。父母需要工作,小孩更多的是交给社会教育机构,从孩童脱离了哺乳期就基本上开始进入托儿所,乃至到幼儿园和学龄期。实际上小孩不再像古代的时候,能够和家中长辈长时间相处,父母缺少时间与孩童共同生活,体验小孩的世界,这对于孩童来说,父母的教育才是最关键的。今天,对于各个年龄的孩童,我们有数不清的教材。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再自己花时间为我们的孩童写一些“家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每一篇“训”,每一句能保留下来的言语,都是作“训”的人的反映。在为子孙作“训”的时候,应该是把自身的人格魅力贯穿其中的。像曾国藩的《诫子书》实际上已经是这位文正公的遗言了,把自己一生为人向、兄弟子孙垂范。而这才是我们应该加以发扬的。做好自己,能够为子孙做一个模范,比任何的教材和教育手段都要有效。
  
  2.孝亲敬长,长幼有序
  
  传统教训中的“孝亲敬长,睦亲齐家”在今天仍有其时代意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作为对《周易》开篇的重要的解释,讲述了万物应该有其运行的自然秩序,而不管在“家”或“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是深刻的,历代君王都践行儒家的“以孝治天下”的信条,以长幼尊卑为基础,“不孝”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儿子在家不能随便和父母、长辈顶嘴,在社会更不能随便越位不尊敬上司。现在社会小家庭单位的出现代替了原来的家族式的大家庭,在道德、传统权威的教育上有着不可避免的缺失。笔者认为小家庭教育最大的矛盾就是在小孩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没有形成对权威的认同。纵观现今的社会,因为独身子女问题,父母祖辈普遍过分溺爱孩子,父母只从经济上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而忽略对他(她)的做人教育;过于宠爱,不懂艰苦,不能遭受挫折,一旦遇事不顺,使精神脆弱,没有直面人生的勇气;个人意识过强,缺少宽厚恭谨,自我中心强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我们现在提倡团队精神,提倡个人的协作能力,都可以在传统家训中找到有用之处。如果小孩从小在家都能做到敬父母、亲兄弟、睦邻齐家,长大走入社会就必定会尊敬师长,善于合作。
  
  3.刻苦学习,志存高远
  
  传统家训中的“进德修身,力戒恶习”、“立志清远,励志勉学”对我们现在年轻人的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许多家训都详细的阐述了关于立志的问题,古人认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有高远的志向。三国时的嵇康把立志作为做人的先决条件,认为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家诫》中说“人无志,非人也。”明代杨继盛认为,是否立志将决定一个人的成长方向。人有了志向,就有了奋斗目标,才能有信念和动力,去战胜各种困难。如果不能在少年时期定下志向“便为天下之小人,众皆贱恶”.明代姚瞬牧在其《药言》中指出,人都要先立志,不立志,一生都是虚浮的。清代左宗棠告诫儿子,读书也好,做人也好,先要立志,并进一步指出志向不怕不立,就怕不能坚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古代,立志往往并不是像今天明确的说,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而是往往从家国的未来着眼而努力。“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一脉相承,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品质的积累,能够恪守道德准则的民族才能与时俱进,健康发展,这才是我们重提“家训”的必要。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作用无可替代。学习的大忌就是骄躁,父母从生活细节上入手,循循善诱,熏陶感化,遵循循序渐进式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立志高远、勤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孩子也就能从小慢慢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对自己的人生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对于孩子的培养,督促其努力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孩子的天性不能被磨灭,志向的作用在于引导小孩对于自身进行思考,应该说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个部分,这些在现代家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
  
  4.勤俭节约,养成习惯
  
  古代家训中节俭和量入为出的治家理财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由于古代社会经济上是自己自足的农业经济社会,所以勤俭持家几乎是所有家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司马光在《家范》中就屡屡提及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⑺一个人生活中奉行节俭,则其物质欲望就少,精神生活会变得充实。一味地追求生活上的奢侈享受,经济条件不容许时,有可能会做出违法的事情或者造成心理畸形。正因为此,宋代家训作者将节俭视为做人的美德。赵鼎曾说:“惟是节俭一事,最为美行。”《尚俭素》中也讲:“俭,美德也,古人之所宝也,禹圣人也,帝舜称其德曰:‘克俭于家。’人君富有天下犹以俭为德,况民庶乎?”《颜氏家训》中的大多数篇章对于治家之法都有所设计。颜之推认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所以长辈必须以身作则,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的榜样。他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⑻。他还主张,治家应宽严适度,持家应“施而不奢,俭而不吝”⑼;并晓谕子孙慎于结友,“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⑽。这些论述,都可为当今说借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训的重要性还在于修身与齐家。
  
  古人正是利用这些这时候的习惯细节,去慢慢实现更远大的目标的。在《曾国藩家训》中,曾国藩教育儿子曾纪泽“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物。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身之短处,故特谆谆戒之。”“八者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⑾“三者曰僧巫,曰地师,曰医药,借不信也。”“劝弟勿夜郎自大,除去骄傲习气”、“切勿恃才自傲”、“满招损,谦受益”、“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尽其在我者而已。”
  
  这些都是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家庭和睦,文明和谐自古以后,人们一直很关注家庭教育问题,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把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把它当做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讨论和研究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想通过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联手营造文明和谐的环境,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家庭中儿童比喻成大理石,把母亲比喻成雕刻家,认为家庭中最细致和最有才干的是母亲,她会让这块大理石具有灵性,体现出人的理想。传统家训主要是维护家庭的良好秩序,促进家庭和睦,讲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也好,讲妯娌和睦相处也好,甚至讲到佣人的选用,都是为了让家庭文明和谐的。初中生的父母,大多数是在四十岁左右,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子女需要养育,身上的担子很重,很多父母把时间放在了家庭之外,忽视了对孩子和家人的照顾,影响到家庭关系,夫妻不和睦,吵架,甚至离婚,最后受伤害最深的还是孩子。我曾经对班级里离婚的孩子做过统计和分析,这些孩子女孩子大多很内向,成绩也很差,男孩子一般很难管理,成为学校的问题学生。一位成绩原本很好的女生,因为家庭问题,整天无精打采,无心学习,成绩下降很快,原本的开朗活泼也变得沉默寡言。家训中关于调节家庭矛盾、解决邻里冲突的一些观点,很值得现代家长的学习。家庭和睦,文明和谐的氛围,恰恰能提供这个时候的初中学生所需要的东西,他们需要理解,渴望被关注,也希望有人关爱和信任,需要一个倾听者等。没有了家庭的保护和教育,这些孩子就像大海里的一艘小船,只能随波逐流。
  
  无论是中国的家训,还是国外的家训,传授的东西都是关于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一个人在童年接受的学习习惯、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将受益终身。曾经有人问诺贝尔奖获得者:“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里学到的?”白发苍苍,已经年过花甲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好奇又问:“在幼儿园?那您学到了什么?”学者回答:“用完东西要摆放整齐;如果做错了事就要表示歉意;学习时要认真,多思考,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科学家普遍都认为养成良好习惯让他们终生受益,而这些习惯有很多是在幼儿时期受到启蒙和教育的,中国传统家训的作用也正是这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西方也有这样家庭教育经典,比如美国的《哈佛家训》,在三百余年的时间内,哈佛大学培养出总统 7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34 位,世界级财富精英更是数以百计,贡献了无数成功人士和时代巨子。哈佛大学家训教育思想精华在这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学习态度,到为人处世,从经济科学到政治制度。家训文化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认可的东西,其他优秀民族也有他们的家庭教育范本。犹太人为了让孩子喜欢读书,在书的封面上抹上蜂蜜;他们还从小教理财,从小培养经商的头脑,这些是全人类家庭教育的财富,这也政治犹太民族受其他民族尊重的重要原因。
  
  (二)传统家训对家庭教育的历史局限

  
  传统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认真研究、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对家庭美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应看到,传统家训文化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糟粕,存在着一些陈腐的、落后的思想观念,这就需要我们批判的继承和发扬。这方面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有严重的等级观念
  
  金字塔式的政治统治结构,宗法式家庭中的父权权威,形成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上下级关系,这种关系必然导致尊卑观念。家中吃饭,一般是家长坐中间,男家众与女分坐左右两边。吃完饭,男女家众起,向家长施礼,从左右悄悄退下。这就可以看出来,家长的权威,在吃饭的时候,都存在着尊卑观念。另外中国有句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等到儿媳妇坐在婆婆的位置的时候,又会像她的婆婆对待她一样去对待儿媳。外国人很难明白,理解不了,在他们看来人人平等。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基本能看出在封建社会大家庭里,家长与家众存在着严重的等级观念,是不平等的。小家庭中也一样,我们父兄与子弟之间有着严重的等级观念,有上下尊卑之分。宋人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讲,父亲对于儿子,兄长对于弟弟,就像将帅对于兵卒,雇主对于奴婢,不可能看成平等的人,每件事情都要找出谁对谁错⒁。如果父亲或者兄长言行有过错,不可掩饰的时候,儿子或者弟弟也只可能笑着说几句提醒的话,不能跟长辈争辩。这样的尊卑观念,在司马光的言论中显得尤为突出,他说,只要是小孩子,或者地位低下的人,事无大小,不能自己做决定,一定要先给父母说,父母生气了,不高兴打了孩子,哪怕是流血了,也不能有怨言,还要继续尊敬和孝顺。他还说,如果兄弟两个发生了争执,两个人都有罪,弟弟的罪更大。明人杨继盛教导小儿子应箕时说,敬兄长要十分小心,和敬父亲一样的敬才对,若哥哥有什么计较,不但要给他赔礼,而且还要跪拜。这种严重的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使我国国民长期丧失个性,缺乏自信,进入社会也很难适应。在封建社会,这样的等级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地位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对人性约束的影响是极大的,对于这种观念,我们要坚决予以批判。
  
  2.在对待妇女问题上,有严重的性别歧视
  
  在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不高,受到歧视,这主要表现在婚姻上。传统家训只强调女性贞节观。汉代班昭在《女诫》中说,丈夫可以再娶,妇女不能再嫁,丈夫就是天,人不可逃出天,所以妻子也不可离开丈夫。清王相母在《女范捷录》贞烈篇中说,忠臣不会为两个国家做事,烈女不可侍奉两个丈夫。明人杨继盛在临死的时候,对其妻说妇人家有夫死就应该同死,活着无用,应该随夫一起死。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女人最耻辱的事情是失身。可见他们对女性的所谓的“贞节”是多么重视!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我国传统家训认为在婚姻上妇女应该守贞节、男子可以多妻多妾。这种观念是二者婚姻上的不平等,更是对妇女的贱视。正因为这样,所以他们宣扬女人不能学文化,清蒋伊在《蒋氏家训》中说,只让女子能识字就行,要教给她们懂得孝行礼节,没有必要多读书。明代温璜之母认为妇女识字不但没有益处反而对家庭不利,妇女只许粗略认识一些常见的数百字,多识字没有,反而有损害。从上边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家训对女性在婚姻上不平等的,她们被限制在家庭诸如纺织、洗衣、做饭类的琐事上,失去了自由,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妇女本身以及社会都是有害的。到现在这种思想仍然存在,有些单位或者岗位只招男的,不招女的,就是这种腐朽思想留下来的印记。
  
  3.在职业的选择上,看重读书仕官,鄙弃杂艺
  
  由于我国传统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主要生产方式是农耕,这种方式虽然落后,但并不是腐朽。宋朝是一个界线,我国传统家训中所体现出的职业观前后有一些不同: 宋朝以前的家训大多只重视读书仕宦,诸如音乐、美术、医学等杂艺较少提及,对这些杂役持鄙弃态度;宋朝以后的家训略有不同,这个时候并不只重视读书走仕途,对其他职业也提到了不少,基本上不鄙弃杂艺,但还是重仕官和农业的。这说明在封建社会,人们受小农经济观念及正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这样的择业观念,不利于我国传统经济冲破小作坊家庭生产方式,很难转向社会化大生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人们思想的开放是一种桎梏。
  
  4.对世界的认识,缺乏科学的解释,迷信思想严重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慢慢提升的,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迷信可以解释人们对世界的困惑。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的一些书籍材料中随处可见,家训文献中也有很多迷信的思想。在我国传统家训中,迷信思想大致表现在宿命论和因果报应两个方面。宋陆游说,官到公卿是命中注定,退而为农也是命,明人顾宪成在《示淳儿帖》中说,人生的穷苦富贵,聪明愚钝,在人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清左宗棠认为能否考取功名,命中已定,不在于你的文章和文字有多好。上面这些家训中体现的思想都是宿命论。清康熙帝在《庭训格言》中说,人要心存善念,上天一定会以福禄来回报你。郑板桥在《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中说,一个人善良就会富贵,一个人经常做坏事就会贫贱等等,这些是因果报应论。无论是最高统治者皇帝,还是封疆大吏,甚至一般官僚地主,他们有的叫子孙们安于现状,不要企求功名富贵;有的叫子孙们做善事,不要作恶,家庭才会幸福。在他们看来人的贫富贵贱是前生有定的,不可强求,如果不遵守这些东西,一味的强求反而要招致报应。袁了凡的《了凡四训》中,“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命由己作,福由心生”、“修身立命,积德祈天”、“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积德之人鬼神钦仰”等。这种迷信思想源于对自然力的无知,歪曲理解,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引以为戒。
  
  总之,传统家训思想中既有我们传承和认可的精华,也有一些腐朽的东西,所以我们在研究这些思想时,要分别对待,全面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辩证的分析问题,理性对待传统家训,不同的成长时期,对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初中学生的成长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正确引导。对于传统家训文化,应当淘沙拣金,为我所用,让其在初中生家庭教育中的发挥重大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