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是当代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无论是学习任何专业,教育心理学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小学教育心理学则是心理教育学在小学阶段的实施,通过对它的研究,既可以使学习者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心理活动规律,提高他们的从教技能;又有利于加强自身建设,形成现代的教育理念。下面是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第一篇:不同年级小学生的性别意识现状与教育建议
摘要:通过对不同学段的104名小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情况的调查,探讨小学生性别意识现状并以结果为依托,科学设计学校性别教育以及性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采用《国小中高年级学童性别意识与图像性别表征之调查研究》中的“国小学童性别意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群体整体性别意识较弱。其中,各个学段的学生性别平等意识较强,高于临界值;但性别特性、性别认同、性别角色和性别理想意识较弱。以四年级学生为代表的中段学生性别意识最强,女生的性别意识显着强于男生。这些结果为小学生性别意识的培养与教育提供了一些依据与启示。
关键词:小学生; 性别意识; 性别教育; 性别刻板印象;
An Investigation and Educational Reflection on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in Each Grade of Primary Schools
Fangfang Zhao Xiaotong Li Guangrong Tang
性别意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指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分别承担的不同责任、义务,拥有的权利,社会赋予的价值,工作、生活中的地位的认知和评价。其核心是两性关系,也就是从男性、女性不同的角度出发去认知社会,理解社会行为和现象,进而适应社会文化,找到男女两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从属的地位和价值。其他学者从另一个层面解释性别意识,认为性别意识就是男女平等的意识,而“追求两性平等”是性别意识的核心内容。性别意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问题提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也将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纳入进来。他认为个人成长过程中经历着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事件的影响,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在人格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青少年期对应的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个体的生理身份与社会身份矛盾会带来同一性混乱,当事人就会产生“性别焦虑”,并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安感和各种混乱的感觉,影响个体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所以这一时期个体需要确定自己要承担的角色,把自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与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人统一起来,因此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最关键环节,这个时期也是青少年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个人认同的性别意识的形成对于人格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性别意识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对个体产生了长久的根深蒂固的影响。虽然社会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迁,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性别意识固有的刻板的认识依然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并影响支配着个体相关的认知和行为,例如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男性不管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都是中坚的、核心的力量和支柱,是主要的劳动力,负责从外部获取资源,是强壮的,理性的,主动进取的,而女性则更多扮演附属的角色,依赖于家庭中的父兄或者另一半,日常生活中主要负责家庭内部的事务,是敏感的、柔弱的、服从的。基于传统固有的性别意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视。在学校教育中,如校园软环境建构中的性别角色引导(对女生服从规章制度的表扬,对男生知识广度的认同);阅读书籍中呈现的性别刻板印象(男性被刻画为是喜欢冒险的,自信的,创造性的,而女性被刻画为是被动的,依赖他人的);教育活动中不同的性别偏向(男生踢球,女生缝纫),课程学习偏好上的错误性别标签(男生擅长数学,女生擅长语言);教师本身的性别刻板认知思想及对教学行为的影响(数学竞赛更多选择男生),这些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逐渐形成了校园中的种种性别偏斜和性别刻板印象。尽管这些现象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但却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学业成绩等个体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直接的或潜在的阻力,并妨碍了教育平等的实现。
Bigler的“性别教室”实验中将儿童分别分在性别教室组与无性别教室组(对照组),前一组Bigler要求老师频繁强调性别分类,比如教室里太吵的时候,教师大喊:“所有的男生坐下!”后一组中则要求老师按照学生的名字整体对待男女生。四周之后,“性别教室”组中6—10岁的孩子比对照组更认同性别刻板印象。他们对同性别群体持有更加正面的评价,对不同性别的群体持有更加负面的评价。姜新华等人(2016)的研究中采用GNAT发现小学8—13岁的儿童认为女生具有能力强,热情度高的品质,而认为男生热情度低,存在内隐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且男生女生都表现出了偏爱内群体而贬抑外群体的现象。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性别刻板印象存在性别间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刻板印象逐渐缓解,而男孩的性别刻板印象逐渐增强。可见,对男生和女生进行区别化对待导致了两性对于自己性别的不同认知,以及对同性和异性的不同评价。性别刻板印象使得儿童将许多活动、个性特点等与性别联系在了一起,导致他们僵化地认为某些活动只属于女孩,某些活动只属于男孩。特别是在学龄初期,儿童还没有掌握复杂分类技能,这样的性别归类增加了儿童的性别偏向思维,阻碍他们对所有潜能的探索和全面发展。
袁莉的研究中发现,小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对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较大的影响。男生和女生受到自己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在选择玩具和期待未来的职业时,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烙印。学生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方式也受到了自己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女生的成功更可能被归因为好运气,女生的失败更可能被归因为能力问题;而男生的失败则会被归因为外部的、非个人的原因,男生的成功则被归因为个人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同时,性别的刻板印象更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男生更不被允许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且外界对他们在学业和工作上的要求更高,使得他们的压力更大,而女生则容易出现过度宣泄情绪,更多用哭闹等不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
性别意识的偏差和失衡对学生人格发展、职业规划、身心健康、学业成就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基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青少年身上,关于各个学龄期学生性别意识的表现和教育缺乏系统的研究。小学阶段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雏形期和基础奠定期,也是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巢昕和李娟的研究中发现,7—8岁时儿童的性别角色适应性显着提高。这一时期儿童性别意识的塑造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青少年期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对于相关性别问题的自我认知,比如性别认同、性别角色扮演学习等,从而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心理健康水平、学业成绩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基础教育阶段中对于学生性别认知的教育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小学不同学段的儿童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的性别意识发展特点,并据此提出科学实施小学性别教育的建议和策略,以期促进小学生性别意识的健康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方方面面的生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参照台湾黄凤娟《国小中高年级学童性别意识与图像性别表征之调查研究》中的“国小学童性别意识量表”。该量表包含性别认同、性别理想、性别特质、性别角色、性别平等五个分量表,共计36个项目,釆用五点评分。1—5分别代表“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得分越高表明“性别意识”越强。
(二)研究被试
为考察小学生的性别意识情况,共收集了104名小学生的数据,其中二年级(小学低段:1—2年级)共38人,其中女生19名,男生19名,平均年龄为7.39±0.60岁;四年级(小学中段:3—4年级)共34人,其中男生16名,女生18名,平均年龄为9.33±0.60岁;六年级(小学高段:5—6年级)共32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8人,平均年龄为11.07±0.45岁。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
三、研究结果
(一)小学生性别意识情况分析
为考察小学生的性别意识状况,对104名学生在性别意识各个分量表中的得分进行了平均数及标准差的统计,进而对不同学段小学生的性别意识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小学低段学生共38名,占总人数的36.5%,中段共34名学生,占总样本量的32.7%,高段共32名学生,占总样本量的30.8%。量表采用5点计分,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小学生性别意识的总体平均分为2.77,略低于临界值3,说明小学生的性别意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性别平等分量表得分高于中等临界值,说明小学生性别平等意识较强;性别认同、性别理想、性别特质、性别角色分量表的平均分略低于临界值,说明小学生在这四个性别意识维度上的水平较低。
(二)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小学生性别意识情况分析
表1 小学生性别意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统计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性别意识五个维度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性别层面来看,男生和女生在性别认同(p<0.01)、性别特质(p<0.01)、性别角色(p<0.01)、性别平等(p<0.05)四个维度均存在显着的差异,女生在这四个维度上的性别意识显着强于男生。
如表2,从学段层面来看,三个学段的学生在性别意识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边缘显着的差异(p=0.06),多重比较后发现,低段学生在性别意识五个维度上的得分显着低于中段和高段学生;中段和高段的学生在性别意识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着。总体的性别意识发展表现为,低年级学生的得分显着低于中、高年级,中、高年级之间并无显着的差异。这说明性别意识的发展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尤其在低年龄段与高年龄段之间。
四、小学各学段性别教育建议
(一)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性别教育的主题、内容和目标不同
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而言,无论是整体的性别意识,还是性别认同、性别理想、性别特质、性别角色、性别平等意识都低于中段和高段学生,这是由低段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所决定的,是客观的发展现象。横向比较结果显示,低段学生在性别理想维度的得分比他们在其他四个性别意识维度的得分均低。低段学生对于自我性别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生理层面,整体而言,性别意识较为模糊。据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制定具体的、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性别教育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实施好不同学段儿童的性别教育,一方面尊重各学段学生性别意识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性别意识。
(二)淡化固有观念,培养具备两性性别优势的学生
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性别特质意识比较薄弱,这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机遇却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小学开展科学、适宜的性别教育,一方面要克服传统的性别教育观和家庭中刻板的性别教养方式带给学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学生的性别特质意识弱,为科学合理的自我性别认知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双性化人格理论认为,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体现为男性以男性气质为主,如阳刚,坚强,同时又兼备女性气质,如柔软,细心,体贴;女性则以女性气质为主,如柔弱,温和,同时又兼备男性气质,如独立,进取,主动。Girbert的研究也表明,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更有吸引力的,是理想的两性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讲,培养其既具备男女性别的共性,又具备其个性,既可以摆脱性别角色标准的束缚,又不失自身的性别本色,是我们基于双性化理论的性别意识教育目标。在反思传统的性别观念、承认男女有别的基础上,培养集男女两性优势于一体的学生,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社会自由度,使得学生获得多种社会角色的体验,让他们对男女优秀的人格品质“兼收并蓄”,使个性得到充分、全面、和谐发展。
表2 不同学段小学生性别意识情况统计
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对两性的认识比较刻板和僵化,在8-9岁这个阶段,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儿童开始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且在11岁左右达到最高灵活水平,具体表现为儿童不再把所有的事物都与性别建立联系,但儿童对于女生参加男性化活动,跨越性别界限的认同度更高(如打篮球),而对男性参与女性化活动,跨越性别界限持负面态度和评价(如缝衣服)。这说明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依据存在的性别差异进行“双性化”性别模式的培养,鼓励女生积极参与男性化活动,发掘自己各方面的潜质,尤其要注重培养男生的“双性化”模式,通过表扬,提倡等正向强化的方式培养男生细心,周到,体贴等传统认知中更偏向女性化的品质,从而淡化男生对参与从事女性化活动的错误认知与评价,促进两性之间优秀品质的融合与共同发展。比如学校在组织各类竞赛等性质活动时,均衡选派不同性别角色的学生参加,在安排各类兴趣小组(如科技组,手工组等)时,也平衡性别人数的分配;选择更多呈现科学化性别模式的阅读书籍;在课堂中教师有意识的示范和培养多元化的性别角色行为,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专门就性别角色的形成,历史渊源,刻板印象等进行讨论。通过多种活动,不同形式,将科学合理的性别模式养成贯穿于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性别意识教育和潜移默化影响的重要场所,是儿童早期性别认知的重要来源。家庭在性别教育活动中具有学校不可替代的优势,开展科学的家庭性别教育活动有利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培养,为青春期性教育奠定良好基础。父母所表现出的适宜的性别角色行为和日常生活中渗透的性别意识为儿童提供模仿的榜样和耳濡目染的环境,所以要促进家庭性别意识教育与学校性别意识教育的结合与互补。
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对于三个学段的学生而言,性别特质和性别理想意识比其他几种性别意识更弱。而就这两种意识的培养,家庭中的同性父母是最好的榜样和教科书。儿童可以通过对自己同性和异性父母的观察与学习,从而了解男性和女性各自的性别特质,树立自己的性别理想。比如想要成长为像妈妈一样独立、温柔的女人,或者像爸爸一样事业有成、有责任感的男人。同时要着重强调的是家庭中性别教育更多是隐性的渗透的教育,开展需要父母的大力配合,父母首先要有意识的淡化固有的性别刻板印象,从自身做起,不“重男轻女”,不随意贴性别标签,努力营造平等、支持的良好家庭氛围。
除了隐性的教育外,家庭中也可以开展显性的系统的性别教育,充分利用亲子间的沟通与互动,通过和性别角色性别,性别认同与理想等相关的视频、书籍、社会事件、新闻报道等媒介,有意识的引导儿童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培养健康合理的性别行为,帮助儿童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形成符合新时代社会对两性期待和要求的性别理想。除此之外,学校可以聚集和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形成三方教育合力,通过学校专业性别教育的引导,加上家庭的配合实施,凝聚社区广泛的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儿童性别教育的开展,形成校家社一致的、系统的、流动的性别教育模式。
(四)四年级是性别意识教育的关键期
从调查中发现,四年级学生的性别意识比其他两个学段的学生都强烈,这与已有的研究一致:缪周芬发现儿童的性别认同关键期在四年级,其研究发现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很明确的意识到自己的性别以及不同性别所代表的社会属性,知道将“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相匹配,明确知道与性别角色相适宜的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较为重要的现象,小学四年级的女生可能正处于性别角色较为混乱的时期,她们对于典型的女性化的行为特征、性格特征没有什么具体的认识,并不完全表示赞同和喜爱,或者并不认为自己具有这些特征。但是小学四年级男学生则并没有出现性别角色混乱,有相对明确的性别观念。
受调查样本所限没有进行具体的性别差异的分析,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性别特质和性别理想意识较其他几种性别意识更弱。这与上述的研究存在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对四年级学生着重进行性别意识教育,尤其是引导其树立健康、阳光的性别理想,帮助其认识同性和异性的性别特质,重点要关注四年级女生的性别意识培养。
(五)通过性别意识教育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异性交往
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无论低学段还是中高学段的儿童,其性别平等的意识都较为强烈。这与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关。新时代背景下不管职业发展还是家庭分工,都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性别平等现象与行为。性别平等意识有利于异性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但异性冲突、异性合作和异性竞争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小学中高学段会逐渐出现。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性别平等的含义,性别平等指的不是男生可以做女性化的活动或者女生可以从事男性化的活动,而是指两性都不受传统不良性别观念的束缚,没有“男尊女卑”的认知偏见,可以不受性别限制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质,从事自己擅长的事。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和异性间的冲突,增加两性间的合作,发展良性竞争,从而逐渐学会和异性交往的方式,提高同伴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国华.人类性别意识的演变及趋势[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3).
[2] 张晓玲.性别意识与参政决策[N].中国妇女报,1996-7-9.
[3]姜新华,杨峰,李秀丽,王美芳.8—13岁儿童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4).
[4]游贝贝,袁军,姚春.小学儿童对自己及他人刻板印象的性别差异[C].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5]Bigler R S. The role of classification skill in moderating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gender stereotyping:A study of the functional use of gender in the classroom[J].Child Development, 1995, 66(4).
[6]袁莉.性别角色刻板观念对小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7]Cleary P D, Mechanic D. Sex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married people[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83,24(2).
[8]巢昕,李娟.儿童性别角色认知的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9(1).
[9] 黄凤娟.“国小”中高年级学童性别意识与图像性别表征之调查研究[D].新竹市:台湾新竹教育大学,2013.
[10]Ashmore R D, Sewell A D.Sex/gender and the individual[M]//Advanced personality. Springer US, 1998.
[11]马艳,傅根跃.学校教育对小学生性别刻板印象发展的影响与塑造[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2).
[12]缪周芬.小学儿童性别认同与异性交往发展[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6.
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第二篇:小学语文中学生逞能型心理障碍与疏导策略
摘要:心理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容易忽视的一个因素,加强其科学疏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会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从逞能型心理障碍视角出发,就其表现与疏导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逞能型心理; 心理障碍; 疏导对策;
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与学校等各方面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使得他们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学习中容易出现眼高手低、骄傲自大等心理障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果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这些心理障碍,就容易使他们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甚至会对他们的正常社交活动等带来不利影响,变革与创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不良心理障碍是当下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逞能型心理障碍的表现
逞能型心理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傲慢自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语文学习成绩比较好而出现傲慢自大的行为,无法以正常、平等的心态开展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其二,盲目自负。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无法看清楚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不能够准确地定位自己的学习水平,使得他们在平时的语文知识学习中常常存在眼高手低等问题,这种自负的心理严重影响了自身的语文知识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逞能型心理障碍的疏导策略
1.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形成正确人生观念
小学生伴有的自负、骄傲、自大与傲慢等逞能型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所以为了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心理,帮助他们突破心理障碍束缚,就需要首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当下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大量有关德育思想的内容,如有关诚实守信、虚心进取、平等待人等,这些人生价值观念的渗透可以帮助那些伴有自负等逞能型心理障碍问题的学生意识到自身行为本身是不正确的,所以要及时加以改进,确保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与健康的心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地挖掘语文教材的内容,找出其中有关诚实守信、虚心进取、平等待人等人生价值观念的内容,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教育。
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故事的时候,通过寓言故事的讲解,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看懂这则故事,更要能理解其深层次的寓意,力求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以做到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认清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能够受到外界的诱惑而迷失自我,更不可因为别人的夸奖而变得自大起来。又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期间,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与把握这则寓言故事的含义,使他们意识到喜欢吹牛皮的人虽然可以逞一时之勇,但是本质上是最为虚弱的,所以必须要实事求是,不能够盲目自负或自大,否则是无法成为一个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人。
2. 引导学生自我调适,形成积极乐观心理
为了可以有效地克服小学生伴有的自负等逞能型心理障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教学指导,引导他们平时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确保可以形成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同时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促使他们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念,这样可以降低他们出现逞能型心理障碍的发生概率。
例如,在平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可以正确开展自我评价,明确自身的优劣势、特长与不足等,避免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盲目自负、骄傲自大等逞能型心理障碍问题。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以身作则,平时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或教学方式等向学生渗透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与方法,如可以通过自我测评等方式摆正自己的学习定位。如此一来,可以使学生养成不骄不躁、平和谦虚的心态,平时可以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与思想,逐步消除他们伴有的骄傲自满、自负等不良心理障碍问题,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盲目自负、骄傲自大等逞能型心理障碍是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克服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逞能型心理障碍,教师可以从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入手,平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评价与调适,促使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助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68-69.
[2]王智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谈[J].学周刊,2019(1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