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地域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和恋爱心理压力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调查了500名大学生, 收回有效问卷480份。结果:不同性别或不同地域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5个来源上其恋爱心理压力基本相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上进行不同地域和不同性别的对比研究, 在父亲的惩罚和严厉维度以及在母亲的偏爱被试的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余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在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和否认、惩罚和严厉、过分干涉几个维度上和在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拒绝和否认、惩罚和严厉几个维度上表现出相关 (P<0.05) 。结论:不同性别或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在恋爱心理压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在恋爱心理压力的压力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在惩罚和严厉、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拒绝和否认这几个维度上相关。
关键词: 大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恋爱心理压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in parenting styles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love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areas and of different sexe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love. Methods: 500 students were surveyed by questionnaires, 480 of which were effective.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love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areas and of different sexes ( P > 0. 05) .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was the same in five source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In terms of parenting styles, a contrast study was made in students of different sexes and from different areas.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the father's punishment and severity and the mother's favor ( P < 0. 05) .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other dimensions ( P > 0. 05) .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love in the father's over protection, refusal and denial, punishment and severity, and excessive interference and in mother's emotional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over protection and excessive interference, refusal and denial, punishment and severity ( P < 0. 05) . Conclusion: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love in terms of different sexes and areas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ources of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love.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love in punishment and severity, over protection and excessive interference, refusal and denial.
Keyword: University students; Parenting style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love;
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最早接触到的小社会, 不同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同, 造就了他们独特的人格和接人待物的方式。国内外心理学家很早就关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国内研究者发现青少年的归因方式与早期所受抚养方式有明显关联[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良好情绪的培养起着一定的作用[2]。当儿童长大走向社会时其自尊水平仍然受到幼年时期父母的影响[3], 而个体自尊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到其恋爱选择。父母之爱的品质决定了家庭生活的品质, 而家庭塑造着人的个性, 影响着人格成长、情爱能力的发展[4]。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恋爱对象选择、恋爱问题处理、恋爱心理压力的缓解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问题的关注度还不是很高, 也很少涉及到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因此, 本文探索了父母教养方式和恋爱心理压力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涉及安徽省和江苏省6所高校。共下发500份问卷, 除去无效问卷共回收480份有效问卷。其中农村学生占70%, 城市学生占30%;男生占48%, 女生占52%。
1.2、 研究工具和材料
采用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5], 由27个项目组成, 以SCL-90量表为基本工具参照。分为5个压力源:能力相关、家庭影响、人格特质、相互感受、价值倾向。采用5级评分法, “无”记1分, “几乎没有”记2分, “有时有”记3分, “大多时间有”记4分, “经常有”记5分。被试得分0-45 (不含) 为低压值 (区) , 45-75 (不含) 为常态值 (区) , 75-105 (不含) 为显压值 (区) , 105-145为高压值 (区)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6], 共115个条目, 父亲分量表有6个维度:情感温暖、理解, 惩罚、严厉, 过分干涉, 偏爱被试, 拒绝、否认, 过度保护;母亲分量表有5个维度:情感温暖、理解, 过度保护、过分干涉, 拒绝、否认, 惩罚、严厉, 偏爱被试。量表采用四点评分方法, “总是”记4分, “经常”记3分, “有时”记2分, “从不”记1分。各个分量表所含条目得分之和即为各个分量表的总分。
1.3、 研究程序
问卷调查采用匿名网上调查的方式, 结果用excel 2007和SPSS 16.0进行统计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和地域的学生恋爱心理压力
男生压力平均分为69.50, 女生为69.24,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90, P=0.928) 。城市学生压力平均分为67.54, 农村学生为70.16,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38, P=0.403) 。结果说明不同性别学生或不同地域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不同性别和地域学生恋爱心理压力
研究发现, 在5个来源上不同性别或不同地域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和地域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对比
2.3、 不同性别和地域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比
不同性别或不同地域的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上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大部分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只是在父亲的惩罚和严厉维度以及母亲的偏爱被试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和地域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比
2.4、 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影响因子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影响
将母亲和父亲教养方式的不同维度与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做相关分析发现, 在母亲和父亲的偏爱被试这个维度上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能是因为所选择的被试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 没有多子女也就没有偏爱的产生。在父亲和母亲的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这3个维度上均表现出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相关 (P<0.05) 。在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这个维度上无相关 (P>0.05) , 而在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维度上却表现出了相关 (P<0.05) 。见表3。
3、 讨论
3.1、 性别、地域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影响
国内研究者发现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的恋爱观有很大差异[7]。这就意味着地域不同会导致成长环境不同, 从而对大学生恋爱产生影响。同时性别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女大学生恋爱观正确者大于男生[8]。上述研究结果多是针对大学生的恋爱观以及恋爱选择问题而得到的。但当恋爱出现问题产生心理压力时是否还存在上述的地域和性别差异。首先通过对恋爱心理压力的总体分析, 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域的学生均没有表现出差异。然后再将恋爱心理压力细化为5个压力源, 在5个压力源上进行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域的对比研究, 仍然发现没有差异。这意味着不论男女、不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 面对恋爱问题时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没有不同, 没有受到地域和性别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专业宣讲和主题班会的形式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恋爱问题、如何处理恋爱心理压力。
表3 父亲、母亲教养方式的不同维度与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3.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
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 各方面都受到父母的影响。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评价量表上只是在父亲的惩罚、严厉维度上存在差异, 不同地域的学生在此量表上母亲的偏爱被试维度上存在差异, 在其余各个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研究者发现, 青少年母亲依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其恋爱关系的发生[9]。影响青少年恋爱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和社会因素, 其中人际关系因素中包含家庭因素[10]。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此量表分为母亲和父亲两个子量表, 通过对父亲和母亲不同维度的研究, 结果印证了以往的研究结论。除由于被试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导致在偏爱被试这个维度上没有出现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相关, 在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拒绝和否认、惩罚和严厉这3个维度上均表现出了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相关;在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这个维度上没有出现相关, 而在母亲的这个维度上却表现出了相关, 可能由于父亲平时不太善于表现温情的一面, 对恋爱心理压力没有产生影响;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多于父亲, 对于孩子的婚恋问题更为关心, 经常的关心会导致学生产生相关的恋爱心理压力。国内很多研究都验证了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力,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发展有密切联系[11], 大学生孤独感的各维度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大多因素相关[12]。这意味着要想解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问题就有必要将其与父母教养方式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减轻学生的恋爱心理压力不仅是个人问题, 父母和家庭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4、 结论
不同性别或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在恋爱心理压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在恋爱心理压力的压力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在惩罚和严厉、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拒绝和否认这几个维度上相关。
参考文献:
[1]李旭, 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 8 (2) :83-85.
[2]王才康, 何智雯.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6 (11) :781-782, 785.
[3]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v15 (3) :7-11.
[4]孟莉, 段鑫星.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冲突的家庭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21 (1) :72-75.
[5]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76-79.
[6]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167-174.
[7]苏红.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朱志珍, 吴华, 杜文东, 等.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研究[J].中国性科学, 1998, 7 (3) :31-33.
[9]刘文, 毛晶晶, 俞睿玮, 等.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倾向发展特点及其与依恋的关系[J].心理科学, 2014, 37 (3) :593-600.
[10]杨林佩, 石伟.青少年恋爱关系:研究取向、方法与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1, 19 (3) :372-381.
[11]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J].心理科学, 1999, 22 (5) :389-393.
[12]邓丽芳, 徐慊, 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 (3) :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