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讨论
4.1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
大学生手机持有率较高,其中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高达98.2%,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54-56].根据相关报道,至少 59个国家的手机普及率已高达100%,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高达13.06亿,普及率94.5%,而相比2010年我国手机用户数为8.53亿,而在一些高等院校内,手机的普及率则达89%以上[57].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的原因除了手机的便携性外[21],手机功能的多样性也方便了各类群体的实际需求、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但若使用过度,则学习和生活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中,由于本次调查对象为大一到大三的学生,而手机使用年数大于4年的学生占比29.7%,说明至少有近30%的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在使用手机,这是学校、家长的监督不力导致的,高中时期是学生的关键时期,手机的使用不仅分散学生的精力,还会耽误学习时间,造成不良后果;超过一半的同学,每月手机使用费用小于50元,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现今手机的功能多半是使用网络的,如各种社交APP、娱乐APP等,而多媒体的发达使wifi随处可见、流量便宜包月,科技的发达固然方便了大家,但是其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如在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聊天并不如网络社交上聊天愉快;22.9%的大学生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超过7小时,人一天除去吃饭睡觉的时间也就是十个小时,也就是说接近1/4的学生不仅在晚上课余时间使用手机,白天上课期间也在使用手机,可见手机的过度使用现象是不容小视的;睡前关灯后仍使用手机的学生占比77.6%,即有4/5的大学生在关灯后睡觉前仍然使用手机,不仅刺激眼睛,还会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58].
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功能多样化。本研究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功能还是以通讯为主,占37.1%,其他功能依次排序为看电影或听音乐、浏览网页、看电子书、玩游戏、学习或工作、拍照或摄影和其他。这与崔丹丹[59]的研究,手机用于上网的比率是45.9%,用于打电话的比率是27%有所差异,本文研究显示手机用于打电话发短信的人数比上网的人数多[60].这说明手机的日常打电话发短信功能是大学生使用的主要功能,这里也包括在线语音、聊天等,如今手机功能的强大,使得网上聊天更加方便,也更加经济实惠,所以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学生的交友需求与渴望也促使了手机社交软件的过度使用。
4.2 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分析。
4.2.1 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
国外关于手机成瘾的检出率为30%左右[59],本次调查显示,被试对象中手机成瘾倾向高分组人数为279人,占总人数的25.2%,与国内的研究一致,目前国内关于手机成瘾的研究对象多是在校大学生,检出率约在17%-29.84%之间[27, 37, 51].
本研究中手机成瘾倾向平均水平为2.34,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的手机成瘾整体状况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预防工作需引起重视。在四个维度得分中,逃避性维度得分最高,说明大部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不方便与人分享的事情,不仅可以在手机的虚拟社交中可以得到满足,手机上的各种APP(娱乐类或日常实用类)也可以满足有各种需求的人。
4.2.2 手机成瘾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手机成瘾与性别有密切关系。具有手机成瘾倾向的女生多于男生,手机成瘾总得分也高于男生,这与国内部分研究有所不同[61, 62].可能原因如下,女生在学生、生活上的压力要高于男生[63],更偏爱线上交流寻求支持,在手机功能逐渐健全、手机越来越便携性的时代,其照相和娱乐等功能也越来越受女生欢迎,而男生大多会选择网络游戏或与兄弟畅谈。导致与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还包括调查工具不同、调查地域和对象不同等。手机成瘾各维度中,戒断性和低效性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女生使用手机主要是为了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她们情感更加细腻,同时也容易受他人影响,更为情绪化,她们的含蓄与人际需求,也使她们更容易体验到负性情感上的困扰,用在手机上的时间也更多,而男生本身的特性导致其较少会有情感困扰,体验到的手机带来的负性情绪也就更少。
大学生不同年级仅在手机成瘾的低效性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且大一的得分大于大二。虽然不同年级在手机成瘾总分上并无显著差异,但是从结果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是大一学生的效率要低于高年级学生,与其他年级相比,大一的学生虽然学业课程不如大二的多,但对于刚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外界的新奇事物给了太多的诱惑力,刚刚脱离了紧张压抑的高中生活,对大学校园环境还未完全适应,与社会、人际和环境的疏离感,致使大一新生感受到无意义感和约束感[64],这也表明了大一新生应从大一开始积极规划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生手机成瘾及其各维度在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居住地上并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手机的便携性,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满足对手机使用的需求,并且如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手机等多媒体的应用广泛,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否为独生子女、无论家庭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在手机成瘾水平上并无多大差异。张燕贞[65]等也认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使用的交流工具,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都有机会使用手机上网。
4.2.3 手机成瘾的手机使用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手机使用年数越长,手机成瘾总分越高,但不同的手机使用年数学生的手机成瘾程度并无显著差异,说明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与使用年数并无关联,使用年数长的人并不一定会有手机成瘾倾向,这与国内部分研究结果一致[66, 67].但是在戒断性维度上,手机使用年数大于4年的得分高于使用时间小于2年的得分,这说明手机使用年数越长,越不容易脱离手机,虽然不至于出现成瘾的症状,但是使用手机年数大于4年的学生,当不能正常使用手机时,更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等症状。
每月不同手机使用费用在除低效性维度得分上差异无显著意义外,在手机成瘾总分及其他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每月手机使用费用越高,手机成瘾总得分、失控性、戒断性和逃避性维度得分越高,这说明手机月消费越高,越容易出现手机成瘾症状,通常手机费用高的人多用在手机游戏的道具和流量的消费上,消费越高,其使用手机的频率比其他人高,也更容易在手机使用上失去控制,不能自拔。
每天使用时间超过7小时的学生手机成瘾程度及其各维度要显著高于3小时之内的学生,说明学生每天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则其手机成瘾程度越严重,这与国内陆润泽[68]、梁娜[69]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可以理解为当一个人的社会网络越来越大时,他的社会交往就会越来越频繁,就越有可能通过获得的社会资本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使用时间越长,对手机的成瘾程度就越大。
睡前使用手机的学生手机成瘾及其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睡前不使用手机的学生。睡前使用手机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7.6%,这不仅是因为学生自控力差、对其危害的认识不深入,还因为宿舍的WIFI环境使原本自控力就差的学生无法控制自己[70].临睡前,使用率最高的是社交类应用软件[71],若在临睡前不使用手机则会产生不适应、心里不塌实等症状。
4.3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身体健康的分析。
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经常颈椎疼痛的人占8.3%,经常眼睛酸涩的占到23.6%,总是头痛的占8.5%,白天经常嗜睡的占25.3%,睡眠质量差的占19.5%,一年内记忆力明显下降的占21.4%,对自身健康评价差的占16%,偏瘦的学生占20.0%,偏胖的学生占13.8%,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中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为活跃、健康的群体之一,但是如今大学生的身体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这样的结果应该引起重视。大学生眼睛酸涩、头痛、日间嗜睡、睡眠质量、记忆力和主观身体健康评价在不同手机成瘾程度上有显著差异,手机成瘾高分组学生比手机成瘾低分组的学生更容易出现以上身体不适症状。手机对人体尤其是头部的危害最大,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容易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72]1[73],此外也有研究发现手机产生的辐射还会对大脑产生一定的干扰从而推迟人的入睡时间,造成头疼、眩晕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睡眠质量[74].
进一步相关性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总分与颈椎疼痛、眼睛酸涩、头痛、日间嗜睡、睡眠质量、记忆力下降和主观身体健康评价均呈正相关,即手机成瘾程度越强,以上身体不适症状越严重,而手机成瘾各因子也多与各身体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手机成瘾程度与各身体健康状况的Logistic回归分析,同样可以发现,手机成瘾与各身体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手机成瘾高分组对眼睛酸涩、头痛、日间嗜睡、睡眠质量、记忆力和主观身体健康评价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4.4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分析。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手机成瘾高分组的抑郁、焦虑、压力和述情障碍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国外也有研究认为,手机依赖的青少年普遍存在抑郁、焦虑和低自尊等表现[75].MasahiroToda和Satoko Ezoe[76]对139名医学生的研究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症状均与手机的过度使用有关。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与学习等各方面容易遭受到各种不良生活事件,使其心理承受着较大压力,从而导致各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产生,所以他们会选择一个既能提供虚拟环境又方便携带的手机来释放这些压力与不快,方便随时翻看朋友圈或玩小游戏来给自己解压。根据国内林杭和杨德省对三所高校570名在校大学生的研究可知,手机依赖与述情障碍显著相关,并认为手机依赖如同网络成瘾,随时间的增长,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表达情感的能力。述情障碍作为一种特殊并且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反映了个体对情感的认识和调节的缺陷[77],而过度的手机使用是人们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情感的交流,因而加重了述情障碍的现象。
进一步相关研究发现,手机成瘾总分及各维度与各心理健康症状均呈显著正相关,即手机成瘾程度越强,越容易出现各种心理不健康的症状,外向性思维与逃避性维度并不相关,外向性思维指缺乏透露内在的态度、感受和欲念的能力,执着于外界事物的细枝末节,与逃避一词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手机成瘾程度与各心理健康状况的线性回归分析,同样可以发现,手机成瘾程度与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关联性,手机成瘾高分组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述情障碍及其各维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4.5 建议。
4.5.1 提高学校对健康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普遍缺乏健康意识,而学生自身存在一定的惰性,学校在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广泛宣传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手机过度使用的危害,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宣讲、培训活动,加强学生对手机成瘾及身心健康的认识,使健康意识扎根于每位学生的思想中;不断建全完善体育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多组织一些体育锻炼、课外活动,增加大学体育课的上课次数。
适量的体育活动能够较好的刺激身体的各部分器官和各生理系统,从而促进我们的身体机能产生良性反应,长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放松心情、强身健体,又能避免用手机消磨时间的情况,久而久之便能降低手机使用时间,预防手机成瘾。
教师也应在教学及教风上进行改进,不仅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同时也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秩序。即学校不仅要增强意识、统一思想、强化管理,更要从生理及心理、社会学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干预。
4.5.2 提高父母自身素质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大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及身心健康状况与家庭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父母不仅要及时与孩子沟通,给孩子充分的发言权,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行为,还应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相互尊重、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还应做到及时跟进孩子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在孩子考上大学后,由于不在身边就对孩子放任不管,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加之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对家里报喜不报忧,家长甚至连孩子的身心状况都不能及时掌握,因此父母应多跟学校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4.5.3 大学生自身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生活物质的提高以及科技产品的快速发展,不难发现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发生了质的改变。大部分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也有很多大学生购买了其他各种电子产品,如电脑、ipad、PSP游戏机等,当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容易沉迷于网络虚拟环境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因此出现长时间低头、不按时睡觉、上课期间低头玩手机、上课迟到等现象。这种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仅影响学习,同时对自身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应学会时间管理、自我控制,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并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做到与他人和谐沟通。
4.5.4 政府应加强对手机文化的监督力度。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手机成瘾的原因包括大学生对社会资本的需求、为维系在社会中的关系等,从社会方面考虑,移动、联通等公司可以通过短信像大学生提供积极信息,而政府则应出台系列对手机的专门的法律法规,与各大运营商联手对不良信息进行监督管理,并重视手机过度使用的危害,以政府形象进行宣传,建立和谐的手机文化环境。
4.6 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研究样本和研究者自身等条件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以下局限性:
4.6.1 研究样本的局限。
本次样本的来自于吉林省某高校,对于数据的研究结果仅代表该地区,缺乏推广性,可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延伸,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及影响因素的范围。再者,本研究虽采用了一系列的数理统计说明问题,但也仅是横断面研究,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在后续的研究中会考虑采取追踪调查的纵向研究方法做进一步研究。
4.6.2 研究工具的局限。
尽管本研究采用的都是经过前人验证过的标准化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但是难免受到研究本身的影响,并且由于条件限制,本研究采用的便利抽样法,现场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这种方式可能会使回收的数据质量有所降低,在今后的研究中可结合访谈法等进一步研究论证。另一方面,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表中关于手机使用的问题多为客观选择题,缺乏一定的划分依据,在今后的研究中弥补不足、合理划分。由于精力有限,本研究虽然旨在研究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但研究变量却仅选取了个别人口学变量及头痛、眼睛酸涩、抑郁、焦虑、述情障碍等几个变量,进一步研究可控制更多的额外变量,更多有意义的变量,也可考虑进行中介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