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不同人格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2-10 共2007字

  研究 3 不同人格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3.1 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从表 3-1 可以看出,除网络物质支持外,现实社会支持及各维度,网络社会支持及其他各维度均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均有可能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

  且回归分析发现,现实社会支持中,除物质支持(β=-0.009 p=0.852<0.05)以外,信息支持(β=-0.174 p=0.000<0.01)、陪伴支持(β=-0.409 p=0.000<0.01)、情感支持(β=-0.1164 p=0.000<0.01)均可显著预测孤独感,即大学生获得的现实社会支持越多,孤独感越低。网络社会支持中信息支持(β=-0.183 p=0.000<0.01)、陪伴支持(β=0.106p=0.035<0.05)、情感支持(β=-0.276 p=0.000<0.01)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孤独感。即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均能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

  3.2 内向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及两者与孤独感的关系。

  3.2.1 内向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在内向大学生中,以孤独感为因变量,社会支持各维度为自变量做回归,回归分析显示物质支持 (β=-0.113 p=0.389>0.05)、信息支持(β=-0.078p=0.484>0.05)、情感支持(β=-0.123 p=0.164>0.05)对孤独感的影响并不显著,陪伴支持(β=-0.426 p=0.000<0.05)能够显著预测内向个体的孤独感。

  3.2.2 内向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对内向群体而言,网络物质支持、网络信息支持、网络陪伴支持、网络情感支持对孤独感的预测并不显著,即对内向大学生来说网络上的支持并不能降低他们的孤独感。

  3.2.3 内向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共同作用于孤独感的分析以网络社会支持、现实社会支持、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为自变量以孤独感为因变量做单变量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在内向人格群体中,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主效应及交互效应的 F 值分别为 17.691,2.694,2.394,对应的概率值 P均为 0.000,取显著性水平 α=0.01,由于 P<α,因此拒绝零假设,即可以认为网络社会支持、现实社会支持以及两种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均对降低孤独感有显著的作用。

  从另一角度说,就是现实社会支持对降低网络社会支持有显著的影响,网络社会支持对降低孤独感有显著作用,而两者的交互作用对降低孤独感同样有显著影响。

  为进一步检验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之间对孤独感的交互作用,将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分别以正负一个标准差区分高/低现实社会支持与高/低网络社会支持,发现并不存在现实社会支持水平较高而网络社会支持较低的被试。且交互检验(图 3-1)发现对于现实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被试,网络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且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当现实社会支持水平较高时,网络社会支持能够边缘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β=-0.346 p=0.053)。同时从上图可以看出,现实社会水平较高的被试,网络社会水平也较高,其孤独感的水平也远远低于现实社会水平较低的被试,就是说在影响孤独感的因素中,现实社会支持起主要作用。

  3.3 外向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及与孤独感的关系。

  3.3.1 外向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对外向群体而言,但除了物质支持以外,自变量现实社会支持总分、信息支持、陪伴支持、情感支持的 T 检验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表明除物质支持外,信息支持、陪伴支持、情感支持均能显著预测个体感受到的孤独感水平。该分析的非标准化回归方程:孤独感=80.035+(-0.787 陪伴支持)+(-0.410 情感支持)+(-0.366)信息支持。对外向个体来说陪伴支持对能预测孤独感的水平,其次是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也就是说当外向个体体验到孤独感时,周围的人为他提供陪伴支持和情感支持最能降低他的孤独感。

  3.3.2 外向群体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以网络社会支持各维度为自变量,孤独感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得到的表 3-6 可知,对外向个体而言,网络情感支持、网络信息支持、网络陪伴支持能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即大学生获得的网络信息支持、网络情感支持越高,体验到的孤独感越低。而网络物质支持(β=0.410 p=0.013<0.05)对孤独感的作用是正向的。

  3.3.3 外向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分析由表 3-7 可以看出在外向性格大学生中,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对孤独感存在显著的正向交互作用(F=3.815 P=0.000<0.01)。同样,为进一步了解在外向大学生中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影响,将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分别以正负一个标准差区分高/低现实社会支持与高/低网络社会支持,从图 3-2发现对于现实社会支持水平不同的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作用方向相反。

  现实社会支持低的大学生,网络社会水平高组比网络社会支持低组体验到的孤独感高,而对于现实社会社会支持较高的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高组比网络支持低组的孤独感低。即外向、现实社会支持高的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孤独感。但若是现实社会支持的水平较低,网络社会支持却可能会带来副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