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绘画论文

日本绘本早期形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11 共982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绘本早期形态的演化过程研究
【第一章】日本绘本形态的本质探究绪论
【第二章】绘本的概念及其延伸
【3.1】绘本形态内涵
【3.2】 日本绘本早期形态
【第四章】绘本形态演变的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绘本早期形态中的中国文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2 绘本早期形态。

  要想了解绘本的源起,还需要追溯绘本的最初的形态。以图言物,应该说是人类最初的语言传播方式之一。如果就图形语言的理论来分析绘本的早期形态,首先必然要提到古代埃及墓室壁画、两河流域的石碑与文字,及后来的古代波斯和古代印度的经文插画。但是,那些辉煌的文化在经历过千年的变革发展过程中,基本上呈现出的文化是中断与无续的状态。今天对这些"绘本"早期形态与文化现象的分析与梳理,其实更促使我的研究,重点必将落在中国的文字与绘画,是如何在经过两千多年的有序传承发展中,直接影响到日本现代绘本的形成与发展。

  3.2.1 古代埃及绘本早期形态。

  人类历史的发展进入到古文明时期之后,出现了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除去中国之外,其余三个国家的文明早已中断,因此以"古"区分,而论文中的"古代"则是以时间先后为广义区分。

  尼罗河贯穿中间的埃及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约在公元前 3350 年就有了象形文字。古代埃及的文字中表形、表意和表音相结合,其意符和声符都来源于象形的图形。埃及人是凭着记忆来作画、图形、图像是用来给外界事物分类的一种视觉符号。有时候这种符号还可以同象形文字互换。多出现在神庙、纪念碑和金字塔的铭文雕刻,以及石板或莎草纸上。例如,古国王时期的浮雕《纳米尔石板》记载了第一王朝创始人纳米尔统一埃及的历史。石板上的纳米尔王头戴王冠,手挥权杖,抓住屈膝投降的敌人,他的对面右上角是一组象形文字,一只鹰站在人头底座的六根纸草上。鹰是上埃及的保护神,纸草是下埃及生盛产的植物,象征上埃及俘虏了下埃及人 6000 名。纳米尔身后有一个随从在为他提鞋,他的脚下则是两个落水的敌人。

  至今所知,有史以来最早的书籍插图,就是古埃及人画在《死者书》(Book of Dead)中的图画,它是古埃及人给死者的陪葬文集。最早的《死者书》大约在公元前 16 世纪埃及第十八王朝就已经编修完成,内容是符咒、祷文和赞美诗等,较晚近的还包括献给太阳神的颂诗,大多都付有大量彩色插图。只可惜古埃及文化没有传承下来,对绘本的发展没有长足的影响。

  3.2.2 古代印度绘本早期形态。

  印度的佛教文化繁荣,古代印度书籍自然多以佛经故事为主。除此之外就是印度两大民族史诗《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堪称经典。以他们为题材的壁画、雕塑艺术也不见少数。古代印度早期绘本形态多以书籍带有插图为主,而其中特有的就是细密画。细密画(miniatures)是一种小型绘画,多用于装饰书籍的插图,有时也作为独立的画幅。西方细密画起源于中世纪抄本插图,在东方,波斯细密画享誉世界,印度细密画也颇负盛名。

  印度细密画大体可分为印度本土宗教细密画、莫卧儿细密画和拉杰普细密画三类。印度本土宗教细密画包括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抄本插图,公元 11-16 世纪在印度北方流行。现存最早的印度本土宗教细密画是公元 11 世纪的佛教插本插图。

  波罗时代孟加拉的一部《般若波罗蜜多经》抄本(约 1090 年),在木质封面和棕榈叶书页上都画有插画。可以看出运用图文互补关系,不仅是装饰作用,更是扩大信息传播的方式。

  耆那教的带有插图的手抄本被称作古吉拉特画派,这些插图最初也画在棕榈叶或木质封面上,1370 年以后才逐渐普遍用作纸画,其中主要记载耆那教祖师大雄的生平传说的经典《劫波经》和耆那教图的故事。这些插图多半是经文的图解,构图简明,线条流畅,色彩浓郁而单纯。

  中世纪流行的印度教抄本,既有印度教经典,又有梵语抒情诗集。印度抄本最多的是9 世纪成书的《薄伽梵往世书》与 12 世纪北印度孟加拉诗人贾亚德瓦的梵语抒情诗《牧童歌》。其他抄本还有《乐调之环》、《时令之环》《男女主角分类》等。现存最早的印度教插图本出自 15 世纪后半叶古吉拉特,与耆那教抄本插图传统有关。苏黎士里特贝里博物馆藏的古吉拉特印度教经典《薄伽梵往世书》抄本插图(约 1450 年)。

  3.2.3 古代波斯绘本早期形态。

  在伊斯兰社会,手抄书是由拥有图书馆和作坊的统治者赞助的,穆斯林在历史上一直十分重视文字和书籍,因此装饰书籍的方法和插图在伊斯兰艺术中显得十分重要。虽然 10世纪起穆斯林就懂得了印刷术,但是他们依然固守着对手抄本的偏爱;又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古兰经》里是不会配有插图的。所以大量装饰封面和插图出现在供上层权贵和富裕人民消遣及欣赏的手抄书籍中。这些插图通常描绘非宗教的波斯或印度的寓言、传说、爱情诗篇及帝王、英雄的传记,塑造出丰富的人物和动物形象。

  在阿拔斯时期,画家叶海亚·本·瓦西提 1223 年所著《丝绸商的领地》共 99 页故事集里有 99 幅 37cm×28cm 的插图。这些插图与书中所写的文字配合密切,相得益彰。13 世纪上半期绘制的《加林手抄本》是现知最早的波斯细密画之一,巴格达风格,藏于维也纳国家图书馆。描绘传奇故事,画面采用红色为底色,人物造型稚拙、僵硬,动植物的造型和人物服饰上的装饰明显几何图案化。文稿、书籍中的插图或说明图与文稿的内容相关联,是文字的补充和解说。

  然而,还有一类受波斯文化影响流行的手抄本的非宗教插图--细密画。细密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 3 世纪至 7 世纪波斯帝国的萨珊王朝时期。细密画一般是以手抄本的装饰画或插图为主,其特征是画面小,笔法细腻华丽,题材则以世俗的描绘居多。

  波斯细密画追求平面空间视觉享受,充分运用阿拉伯几何纹饰和植物纹饰,还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山水技法,装饰性极强。在表现空间手法方面,与中国画相似,不囿于焦点透视,突出平面超自然构图,画面想象力丰富,精细华丽。[26]

  3.2.4 古代欧洲绘本早期形态。

  在中古世纪,可以看到在圣经或祈祷书上的手抄本都是装饰画,也多为宗教书籍。除此之外,许多动物寓言、本草书、医学和天文学书籍中都会有插图。无论是出于宗教信仰的需要还是为了阅读或是自娱身心,书籍十分受欢迎,只是由于制作成本高昂,除了君侯,一般人得不到羊皮纸的书本。这就有了君侯资助发展书籍出版事业。到了十五世纪,约翰内斯·古腾堡(Johannes·Gutenberg)发明活版印刷术以后。手抄本才渐渐被替代为印刷本。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需求,插图书的出版主要是在教化识字不多的大众。当中的插图是对文字解释说明,强化内容。在知识传播以及社会教化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这也和日后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绘本,有着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在 1658 年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编写成一本属于儿童的百科全书《图画中见到的世界》(如图 10)3全书主要在跟孩童介绍世间事物和各种与自然、社会相关的基础知识。夸美纽斯为了配合儿童认知,在抽象的文字描述外,添加了具体的图像说明,这在历史上,不论从教育的观点或是从教育儿童的角度来讲,都可以称得上是创举。由于它的形式有图有字,又能考虑到儿童的需要,所以有人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绘本。不过如果论这本书的说明性、教育性的内涵与图文形式来看,它和现今绘本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或许只能说,它是一本供儿童学习用的、较不枯燥的教科书,唯在形式上略具绘本的雏形罢了。

  《图画中见到的世界》的编者夸美纽斯被誉为是第一个看见儿童的教育家。这种考虑到儿童需求的举动,在普遍不重视儿童的时代氛围里,终究只是昙花一现。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十七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Locke),洛克在其《教育漫话》(Thoughtson Education)书中提出儿童书必须放入插图的论点。1744 年纽伯瑞(Jhon·Newberry)于英国开设最早的童话书店,处办了内页配有木刻插画的口袋书。纽伯瑞延续了洛克的观点,基于想要让儿童易于阅读,童书附插图几乎成为其出版的一种常态。1789 年英国的诗人兼画家威廉·布雷克完成了一本雕版印刷彩色儿童书《纯真之歌》。在英国小贩贩卖的chapbook4(如图 12) 开始盛行,所谓的袖珍书,是由正反两面皆有印刷的一张纸,折叠过后所形成的小册子。它的页数皆为 8 的倍数。一般最常见的是 16 页,也有 24 页或 32页,甚至是 64 页。其内容包罗万象,有冒险故事、民间传说、道德或宗教教训、民谣、歌曲等等,是当时贫民小孩最重要的精神食粮。纵使木刻印刷的品质甚为粗糙,但因为价格低廉,广受一般大众的喜爱,从其图像搭配文字的简洁形式,以及以娱乐儿童为主的出版动机来看,对绘本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 18 世纪中到 19 世纪初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有闲阶级颇盛行自制书。在儿童书的部分,也有极尽精美的彩色插图书出现。不过因为彩色印刷技术尚未问世,若要展现华丽的插图,势必要由人工上彩。故在价钱高昂的情况下,这精美的彩色插画书便仅限于上流社会的小众珍藏了。绘本的原貌大部分是手工绘制的,就像经典的绘本《蓬头彼得》在1844 年,海因里兹·霍夫曼博士给三岁的儿子写下这个故事,并且配上了图。还有阿特丽克斯·波特的《彼得兔的故事》;《小象巴贝尔的故事》;《小蓝和小黄》等,最初都是作家为自己的孩子或孙子手工制作的书。[6]

  1830 年代后期,英国出现了六至八页的廉价彩色书(toy-book)。虽然彩色印刷技术仍在初期阶段,使得画质与之前的珍藏版有着天壤之别,但它始终是流传于大众间最受欢迎的儿童读物。受到技术的制约,到 1860 年代后,由于雕版彩色印刷技术的逐渐精进,到了 1870 年英国印刷品走向了"彩色革命"的巅峰,在之前"toy-book"市场的带动下,绘本(picture book)这一新的形式,才得以在艺术性、经济效益兼得的出版条件推动下问世。1878 年前后,沃尔特·克莱恩(Walter Crane)、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和凯特·格林威(Kate Greenaway)与雕版师傅爱德曼·伊凡斯(Edmund Evans)合作,出版了《小小孩的歌剧》、《小小孩的花束》、《窗下》(如图 13)、《约翰·吉平的旅程》、《捷克盖得房子》成功地开创了 19 世纪末英国图画书的黄金期。

  技法。并且文字也是以汉字为主,书写形式也是学习中国传统的书法、已及传统的毛笔、绢、纸、天然矿物色、墨为材料。绘画形式也是透露出不少中国绘画样式。值得注意的是,从收藏在正仓院的屏风画《树下美人图》可以看出,它已经明显地接受中国绘画的影响。

  7-9 世纪,"唐绘"从中国传入日本。平安时代,唐文化在日本大规模普及,使得唐风绘画被大量制作。在日本,有 8 世纪时佛教东传的《观音经绘卷》(如图 14)5,是现存最古老的绘卷。共八卷,全长约 15.4 公尺。由于当时能够阅读汉字的人有限,要传布佛教必须要靠图画。多采用上图下文的形式。[27]

  "大和绘"相当于当时来自中国大陆的唐代绘画而产生的。唐绘和大和绘的风格差异不是在技法表现上,而是在绘画主题的不同。大和绘也称之为倭绘,是日本民族绘画的最初形态。其是日本画师通过对唐代绘画的摹写学习,提取复合日本审美情趣的因素而形成本民族特有的绘画风格。

  日本现代"绘本之父"、著名绘本创作大师松居直在《绘本之力》一书中讲到绘卷物如前文所述,是大和绘的主要种类,是表现文学作品的绘卷的总称,是集绘画、书法、装帧、工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通过画面来表现连贯的故事内容,并附有解说词。

  绘卷物是大和绘的主要种类,是表现文学作品的绘卷的总称,是日本独特的绘画形式。

  它通过画面来表现连贯的故事内容,并附有解说词。平安时期的绘卷,把重点放在绘画上面,重视绘画本身的绘画价值,使绘卷有了新的面貌和风格。

  日本的绘卷物可以分为男绘、女绘和草纸绘。是平安后期大和绘的另一种重要的创作形式。其中草纸是当时的笔记小说而绘草纸是笔记小说的图解,以画为主,文字为辅,内容有佛教和世俗生活两大类。11 世纪,日本的物语文学和佛教文化十分繁盛。起初,由仆人读故事,主人自己翻阅配套的画册,后来,画师们为了方便人们阅读并适应时代对这种艺术和文化的需求,把二者结合在了一起,于是就创造出了这种通过画面的连贯性表达故事内容,并附有解说词;以及以画为主,文字为辅的笔记小说的绘画形式。这与现代绘本图文交融,以图画的连动性叙述故事情节的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10 世样式纪的平安时代中期,日本画坛诞生一种图说故事的绘画样式──"绘卷物",又称绘卷物,是在横向展开的卷物上绘画,有绘画和词书组合,通过连续的画面变化,表现一个完整故事。与其他的表现形式一样,绘卷可以从输入日本的中国作品中找到它的源头,据源于中国的"卷子本"."绘卷"脱胎于 8 世纪奈良时代传入的中国佛典插图和图解典籍。插图它的表现形式可以追溯到佛教绘画中的《绘因果经》。另一方面,物语文学的产生的同时,人们开始了对这些故事进行图解,也就是开始了绘卷的制作。物语文学的发达为绘卷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时间上说,绘卷艺术的发展与物语文学的兴起也大致在同一个时期。

  日本"绘卷"从奈良时代创始以来,一直流行至十七、八世纪的江户时代,成为"大河绘"的主体组成部分。日本"绘卷"艺术的最盛期是在 11 世纪平安时代中期,主要分宗教性和非宗教性两大类。非宗教性的"绘卷",又分"文学性绘卷"、说话性绘卷、"风俗性绘卷"三大类。尤其是"文学性绘卷"在整个日本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绘画与文学交流而形成的一种日本独特的绘画形式。这种文学性的"绘卷",又分为"物语绘卷"、"日记随笔绘"、"歌绘"、"战记绘"等。其中"物语绘卷"在"绘卷"中尤其重要。"物语绘卷"一般是由宫廷画师绘制、书家书写优美而简洁的词语,这些词语反映了物语的文本,是帮助在"绘卷"中了解物语文本的。也就是说,词书是根据"物语"各段不同的内容而书写的,再配以丰富多彩的绘画,以加深"物语"的文化底蕴,既可以满足人们对文本的审美需求,也可以扩大审美的空间,让人们在图文并茂的"物语绘卷"中得到更大的愉悦。

  经过镰仓初期一直到室町时代完成的《鸟兽人物戏图》6(如图 15),据说是由鸟羽僧正负责指导完成的作品。这部绘卷的特征是以轻妙的笔致描绘出兔子、青蛙等景象。这部绘卷富有幽默感的内容,到现在都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并且它没有文字,也就是说,这部绘卷真正可以说是绘本的原型之作。

  绘本作为江户庶民文化的中心,从手绘绘本演变成木板印刷,有所谓"赤本"、"黑本"(红色、黑色的书)等绘本的印行。"赤本"是以桃太郎、猿蟹之争、开花爷爷等等民间故事及传说为主,为儿童出版的绘本。书封是红色的。而黑本则采用黑色书封,内容关于歌舞伎的故事、历史、传记等等,是以成人为对象的绘本。

  在这之后,足以代表江户时代的绘本"黄表纸"(如图 16)登场。可以说是以图画为主,以成人为对象的绘本。例如日本古典通俗小说"草双纸"盛行于京沪时代中起到后期,草双纸按封面的色彩和装订格式,又分为"赤本","墨本","青本","黄表纸","合卷"5 种。"赤本"最早出现,大多属于儿童启蒙读物,因以绘图为主,作者多不署名。"墨本","青本",继而出现,也多是用文字配合图画,依附于绘图。"黄表纸"对取材于生活,采用写实写法,文字作者开始凸显。19 世纪初,草双纸采用新的装订方法,内容也经过改观,成为"合卷".草双纸的发展多与町人的时尚、爱好相联系,以讽刺滑稽为特色,甚至包括政治讽刺。如,《金先生荣华梦》、《江户生艳气桦烧》、《心学早染草》等。[28]

  大约在二十世纪初期,绘本开始在世界上开花结果。以英国为中心,欧洲各地都有优秀的绘本创作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0 年)的战火虽然一时压抑其发展,1920 年后半再次呈现盛况,美国也开始盛行绘本。此一时期开始对儿童文化有全面深入的关注。许多绘本相继出版,也培育出读者。

  明治末期,日本最早的绘本杂志《儿童》及《幼儿画报》接连创刊。进入大正时代后《儿童之友》(子供の友)、《孩之国》创刊《讲谈社的绘本》系列也开始出版。由此影响绘本也可以说是图画书被认为儿童读物的范围。

  3.2.6 古代中国早期绘本形态。

  中国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文字与书写,从陶器刻符算起,中国文字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从象形造字的甲骨文到在器物上刻字的金文发展到书写阶段的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是凝结中华民族的凝聚和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中国文化的最基本的符号元素。而在书写方法也是由工具而决定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国绘画的特性。比如与纵式书写方式主要起源于甲骨文,而后经摩崖、壁画等的一再认同最终发展为自上而下的书写方式。长卷的起源最早应追溯到简牍书法和一些器物上的铭文,由于它们受到向上发展的制约,故只能横向展开。中国古代图书原来都可以舒卷的。例如《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帛书。1942 年在长沙子弹库战国楚暮中出土的在白色丝帛上书写的的文字与图绘。此图书近似长方形,长 38.7厘米,宽 47 厘米,中间墨书文字九百有余,字体为楚国大篆,有两段,书写方向相反,一段 8 行,内容有关天象灾异,一段 13 行,内容是传说中的帝王名及四时、昼夜形成的神话,四周绘有 12 个奇像,帛书四角有用青红白黑四色描绘的树木。其次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出土共 28 件,大多是西汉初年抄写的。其中《导引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地理、气功等方面的文献。《彗星图》、《五星占》是两幅星图,其造型奇特又不失趣味,描绘细致,黑线红彩。

  中国画形态特征与中国人的阅读方式息息相关。卷轴画的形式直接影响了中国早期的长卷画的发展。而长卷画的出现,特别是与书写故事的结合,就是日本早期"绘本"形态的原形。例如晋代顾恺之的《列女传》、《女史箴图》(如图 17),7横向长卷分段构图,左图右史,每幅图都配有相应的文字,图文互补,各自独立又是一个整体。开创"绘本"先河。顾恺之的《洛神赋》原作已失佚,其线条造型如春蚕吐丝,气韵生动,其出现的山水背景,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画面采用工笔重彩设色,浓丽精细,不仅上承先秦两汉艺术传统,影响魏晋南北朝壁画,下启隋唐图文艺术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是早期绘本的一个艺术高峰。据考以故宫博物院所藏宋摹本最接近原作。是根据曹植文学作品《洛神赋》改编绘制的。画卷分段描绘曹植落水遇宓妃的故事情节,是十分典型的文学与美学相结合的多幅连续故事的长卷画。辽宁博物馆藏摹本一卷,每段有《洛神赋》题字隔开,自成段落,计有九段。同样《女史箴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九段。张华当时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讽谏晋惠帝贾皇后,规劝后宫的妃子们遵守道德礼教。《女史箴图》的画面也都是按照原先的文字以图表意。可见早期"绘本"以图文形式已经可见一斑。

  东汉时期所出现的画像砖实现了图书由文字符号向视觉形象的转变,是造型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完美结合。还有敦煌壁画的经变故事,例如:《九色鹿本生》《阁肉贸鸽图》等佛本生故事画。敦煌遗书中的保存了大批的疑伪经,例如《佛说十王经赞》(敦煌纸本)(如图 18)就是很好的图文结合的长卷形式。反映了七七斋与十王信仰的结合。之后魏晋时期的卷轴画就已经具备了现代绘本中信息传达的特点,有了一定内容的连续性并立意去表现一段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把文学和绘画艺术集于一身。这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绘本的形式十分相近。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是连环画发展的早期形式,不可否认,在此可以看到"绘本"早期形态。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文化、艺术不仅自身全面发展而且深深影响着日本的艺术文化。期间发明了雕版印刷复制技术,从此以后中国和世界的图书就分书写本和印本图书两大类。我国印刷术至迟出现在 7、8 世纪之间,图书从手抄、传拓发展到雕版印刷。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论证过:"雕本肇始于隋,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 唐代具有早期图文形态的作品都集中发现于敦煌石窟。敦煌遗书内容极为广泛,主要有宗教典籍、官私文书档案、四部经典等。其中具有图文形态的是佛经。

  大致于晚唐时期成画于南诏蒙舜华贞中兴二年的一幅卷轴画,故又名《中兴二年画卷》它以连续性的画面表现了南诏第一代王蒙细奴逻及其子逻盛为观音所化梵僧点化并接受赕白大首领张乐尽求禅位的开国神话故事,故又称《南诏国史图卷》。作者是白族之先民王奉宗和张顺。全卷纸本,线描彩绘。画面主要分 12 段,每段都有文字说明,人物旁注身份姓名,故事性很强,是我国唐代南诏流传下来唯一的云南少数民族的卷轴画。[29]

  北宋嘉佑八年(1063 年)建安余靖庵勤有堂堂刻本《古列女传》形态已为看印的册页本。题"汉护天都水使者光禄大夫刘向编撰,晋大司马参军顾恺之图画".另《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南宋嘉定三年(1210)刊本,署"临安府众安桥南街东开经书铺贾官人宅印造".绘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佛弟子刊记之童蒙读物。可认定为中国最早的绘本。

  有图五十四幅,作上图下文形式。《天竺灵签》,南宋嘉定间刊本。今存残本,第五签至九十二签。每签上图下文,图释签意。在现有的资料中,从其形态上看,该刊本已经具备以图文传达讯息的书,[30]

  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往往是横向多面连式,宋元两代雕版印刷术发展,书业发达,图书装帧形式由卷轴改为册装,图文版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的多面连式像单页插图形式过渡。在建安时期,图书版式、版型、风格上不断变化。除了传统的上图下文版式外,还出现了双面大图、单面大图、文中嵌图、文旁出图、多面连式、月光版等诸多形式。图文并茂的版式,构建了中国书籍图文版式早期的语言风格。这和现代常见的绘本版式并无大的差异。

  南宋郑樵《通志?图谱略?索象篇》云:"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从资料中可以分析,唐、五代时期的书籍一向有着图文并茂、"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的传统。

  随至宋、元两朝雕印技术发达,版印插画已渐渐走出佛像之外,出现官刻、坊刻、家刻三大系统。还出现了卷首冠图、书中附图,以及连环画形式的插图本。还出现了"绣像小说",鲁迅先生在《连环图画琐谈》一文中说:"宋、元小说,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留,就是所谓'出相';明、清以来,有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最早的绣像小说见于宋梁本《列女传》。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就说:"绣像书籍,以宋《列女传》为最精,顾抱冲得而翻刻,上截图像,下截为传。到了元代,不仅继承了前代制版的优秀传统,在雕印技术、表现内容及题材上亦不乏推陈出新之。举套版技术发明,其文学作品会以单幅图、插图、冠图、连环画这样形式开始出现。宋元时大量"纂图互注本"、本草药书和日用书本,皆为建安刻书,大多采取上图下文的形式,还有一些插图平画小说本,如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刻的《全相平话五种》是典型的上图下文,总计图 228 幅。

  每种三卷,由吴俊甫、黄叔安镌图,这时期的的图的版式比宋本相比更加节约版面,文字行格更加密集,画面只占版面的三分之一,但通过对页相连使画面更加扩展。

  改变了单页小图画幅窄小不宜展开场景刻画的不足。故事情节更加紧密连贯。是研究中国"讲史"小说的祖本。也是研究元代图文书籍的绝好材料。下图上文在图文排版上虽然不是主流,但也不乏有一些精品: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 年)建本双峰堂文台余氏刊刻的《新刻芸窗汇爽万锦情林》每页分上下两栏,图文各占一半,图文之间用装饰性的辞名标题予以分割。

  到了明清之际,在农业、手工业新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井文学繁荣发展,出现了市场经济。人们希望通过历史题材和现实生活的描写,表达当代人的思想情趣,要求用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给人们以精神享受。曲本的刊行成为必然的趋势,给图文书的出版更带来了生机。而明清在前期沿袭了元代图文并茂的技艺、风格和形式等方面,少有心意,题材也仍以宗教为主;中期以后,随着新兴市民文化的兴盛,戏曲、小说、传奇等文艺故事题材艺术作品活跃,促进"无图不插画,无图不精工"的图书形式在明中晚期逐渐形成。如《仇、文合制西厢记图册》(如图 20),9此图册系仇英绘图,文征明以蝇头小楷书文,文前都有小标题,左图右文,共 20 幅,图文并茂可称佳作。而明弘治戊午刊本的《西厢记》全书页页有图,上图下文,内有单面图 96 幅,双面连图 31 幅,三面连图 14 幅,四面连图 7 幅,五面连图 3 幅,六面连图 2 幅,七面连图 1 幅,八面连图 2 幅,是一本"唱与图和"的早期戏曲"绘本".[31]

  明正统九年(公元 1444 年)监察御史张楷依据《史记·孔子世家》中的孔子史事,旁采《论语》、《孟子》,辑成刊本《孔子圣迹图》,即孔子画传,介绍孔子生平中的 29件大事,刻本很多。据说《圣迹图》宋代就有了,但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是明初版本。比较多见的是万历刻印本。还有翻万历二十年(公元 1592 年)石刻的木刻本。《圣迹图》

  是一部传记性连环画,图 50 幅,左图右文,且具有独特的格式。这足以证明,在中国,绘本这种通过图文传达信息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很早就以经出现并延续至今,既非空穴来风,更非一些人所说的是一种商业时代的炒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