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低碳性农村建设问题探究
【第一章】破解农村“高碳难题”的路径探析绪论
【第二章】生态文明与低碳农村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生态文明与低碳农村的耦合逻辑关系
【第四章】我国低碳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优势与路径
【参考文献】我国农村低碳发展策略分析参考文献
3 生态文明与低碳农村的耦合逻辑关系
建设低碳农村既是我国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农村有走低碳发展模式的空间,是我国构筑低碳社会的重要区域,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低碳农村的基础之维,需要以低碳农村作为生态文明的基础空间、具体的实践样式和切实的落脚点;而低碳农村发展则需要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导,以生态文明理论指导农村发展,促进农村生态自然与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因此,可以说二者在理论及实践上皆存在着一定的耦合逻辑关系。
3.1 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3.1.1 建设低碳农村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国农村正经历着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对全国的资源和环境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目前,许多农村都面临能源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等问题。由于农村在节能、减排方面投入不足,低碳技术缺乏、发展方式粗放,生态脆弱,致使农村发展陷入困境。低碳农村以"低碳"为方向,寻求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地球的资源基础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来源,只有进行低碳发展,维持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人类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不赞成为了经济的发展而牺牲生态自然,也不赞成为了维护生态环境而不去开发和利用自然,而是注重能动地调控自然--社会--人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在不超越资源与生态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能源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低碳发展、绿色发展,调适发展与生态的平衡,达到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能将生态维持在允许的水平上,实现二者的协同进化。
3.1.2 建设低碳农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低碳农村应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不论农村怎样发展都应首先将农村广大居民的发展作为低碳农村建设的重要因子加以考虑。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农村发展的动力,又是农村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并非指以抽象的人为客观世界的本体,而是指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每个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低碳农村的题中之义。因此在建设低碳农村的过程中应该突出以人为本,将农村发展的出发点及归宿都指向人(村民),实现从唯经济的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物的发展转向人的发展,从高碳发展转向低碳发展,克服只重视 GDP 而不顾农村居民全面发展的局限性、片面性,注重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3.1.3 建设低碳农村是应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资源和生态系统正面临前所没有的压力,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加也使我国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中成为备受关注的对象,也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农村的情况来看,气候变化已对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首先,极端气候频繁出现可能对中国主要水系和大地水文条件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大面积、高强度洪涝和干旱灾害交替频发,如:2014 年全国大范围干旱,部分乡镇出现严重干旱,导致农田地块绝收,饮水困难,沿海一些地区却遭受强台风袭击;其次,由于人类盲目、掠夺性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耕地重用轻养、过度垦殖、灌溉耕作不当、滥伐森林、破坏草场等,造成耕地减量降质、盐碱化加剧,水土流失灾害的发生,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日益恶化。因此,如何扼制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面积的扩展及积极治理流失面积,人类当反思自己。另外,农村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饮水安全保障程度低,直接威胁村民健康,种植及养殖废物产生量大、利用率低,农药残留及使用不当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已经危及农村经济发展,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不重视农村出现的生态问题,农村就会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低碳农村也将无从谈起。故,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实现低碳发展已经成为 21 世纪农村面对的重大挑战。农村低碳发展不仅与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密切相关,而且也与消除雾霾具有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发展低碳农村,向低碳农村转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暖、解决生态问题的必然选择。
3.2 生态文明与低碳农村的逻辑关系
3.2.1 生态文明与低碳农村的价值同构
低碳农村和生态文明一样都是我们面临的共同的任务,虽然生态文明是国家发展战略,低碳农村建设侧重于农村发展战略,但是两种发展在目前我国社会同时出现并且交汇融合,绝不是偶然,既是人们的期盼,也是时代的要求。二者的提出可以说都是根源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与生态阈值在一定意义上相矛盾。低碳农村是在解决农村高碳发展方式所带来的能源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时诞生的农村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是人们认真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后果,继而提出的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综合性的发展战略,二者皆是为了破解我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能源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追求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力求人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时代发展的诉求。因此,二者的实践目标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具有内在统一性。
3.2.2 生态文明是低碳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是农村低碳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和理论基础。我国农村在现代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由于观念上的偏颇和部分农村地区指导思想上的失误等原因,农村曾一度片面追求经济的畸形发展,忽视了生态的保护,不但给自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同时也给人类自身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使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由此不仅造成人与生态自然关系的紧张,继而造成人与人的关系的疏离和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性破坏,使得人类社会难以持续发展,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生态文明理念,为我国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该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农村发展进入了生态化、低碳化的建设阶段,这也是我国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低碳农村应是本地区内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与其经济社会系统结构与功能相调谐的,并循着持续、稳定、优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地说,低碳农村就是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健康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进步,经济发达,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
3.2.3 低碳农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实现的,而低碳农村正是现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载体之一。这不仅因为低碳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与实践要求相一致,而且还因为低碳农村建设坚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原则,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首先,低碳农村中的低碳、生态的目标与生态文明中的共生、可持续、和谐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二者都倡导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较低能源消耗、很低环境污染,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创造更好的生活质量,体现了对人--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理性认知。其次,生态文明的实现也要求全国在经济社会、生态自然等各个系统中进行全面的改革与进步,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比例大,低碳农村的发展也涉及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要求技术进步、工农业生产、社会消费等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项活动都建立在天人调谐基础上。这与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是完全一致的。发展低碳农村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理想的发展模式。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低碳农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为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