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环保禁止令制度设计原则与内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28 共277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环境保护禁止令建设问题研究
【第一章 第二章】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概述
【第三章】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第四章】域外禁止令制度考察及启示
【第五章】我国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的具体构建
【结语/参考文献】 环保禁止令制度设计原则与内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制度探索,有助于禁止令这一救济措施在我国的发展和推广;有助于促进环境侵权纠纷案件的解决,及时高效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虽然目前在我国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但随着试点的成功实践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必将推动关于环境保护禁止令的理论研究和制度构建。
  
  明确环境保护禁止令的内涵是构建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的基础,从“令”到“禁止令”最后延伸到环境保护禁止令,并结合我国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定义。通过与民事诉讼法上相关概念比较,进一步解读环境保护禁止令的内涵。
  
  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通过《环境法》确立,但并不否定其程序规范的性质,让程序性规范通过实体法进行表达,具有制度创新的示范效应。
  
  公平正义和权利救济理论为构建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环境保护禁止令试点的成功实践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为其构建提供了实践基础。二者证明在我国构建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是正当的。公平正义原则和利益衡量原则指导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的构建,内容设计围绕禁止令管辖、申请的审查、禁止令审理、禁止令执行、禁止令救济五个方面进行。
  
  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的构建将填补我国禁止令制度在环境法领域的空白。但研究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需要充分考察域外禁止令制度立法状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论证。由于笔者学术水平有限,某些理论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许多地方论述较为粗浅,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探讨。


  致 谢
  
  光阴似箭,岁月匆匆,三年的硕士学习生涯转瞬即逝。随着硕士论文的开题,到写作,到最后定稿,眼看离校的日子越来越近,内心充满了对校园、老师和同学的不舍。再多的不舍,最终也要挥手告别,满怀信心和希望,向着新的人生征程出发。
  
  我要向导师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三年来,导师从学业上耐心指导,多次抽出时间帮我点评论文,教我写作方法,让我取得了巨大进步;生活上给予慈父般的关怀,遇到困难时的鼓励都让我牢记心间。导师严谨的学术风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都深刻地影响着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谨遵导师教诲,踏踏实实做人做事。
  
  感谢法学院其他老师的教导。重大法学院七年求学生涯,你们孜孜不倦的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是你们让我拥有了法律人的思维,是你们让我走进了法学殿堂,让我的人生从此开启了新的视野。
  
  感谢我的家人,谢谢你们给我鼓励;无论是我的生活还是学习,谢谢你们给我充分选择的自由;无论喜悦还是烦恼,谢谢你们与我分享。谢谢我的男友,七年来,像哥哥一样关心我,给我支持,成为我最坚强的后盾。感谢我的同窗,一起奋斗的青春,你们带给我无穷的欢乐和幸福。
  
  回首即将结束的学生生涯,不经意间,已收获满满,是老师的关怀,同窗的情谊,智慧的启迪,品性的修养。无论前路如何,它们都将伴随我一生,给予我力量和勇气。
  
  最后,真诚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参考文献
  
  [1] (古罗马)优士丁尼着。法学阶梯[M].徐国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第 517 页。
  
  [2] (古罗马)盖尤斯着。盖尤斯法学阶梯[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260 一265.
  
  [3] 吴登楼。知识产权中的禁止令制度[J].研究与争鸣,1997,(7):第 49 页。
  
  [4] 徐祥民,刘卫先。环境损害: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J].现代法学,2010,32(4):41-49.
  
  [5] 项焱,张烁。英国法治的基石--令状制度[J].法学评论,2004,(1):第 118 页。
  
  [6] 杜颖。英美法律的禁令制度[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15):第 49 页。
  
  [7] David W. Raack. “AHistory of Injunctions in England before 1700”. Indiana Law Journal,Vol.61, Fall 1986.539-592.
  
  [8] H.D. Hazeltine, “The Early History of English Equity,''in Paul Vinogradoff, Essays in LegalHistory Read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tudies Held in London in1913,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3, pp.261 -285.
  
  [9] 沈达明。衡平法初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2.
  
  [10] 肖建国。论诉前停止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以诉前停止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为中心的研究[J].法商研究,2002,(4):5-7.
  
  [11] 崔建远。关于制定合同法的若干建议[J].法学前沿,1998,(2): 36.
  
  [12] 肖建国。论合同法上的证据规范[J].法学评论,2001,(5)。
  
  [13] 刘超。擎制与突围: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动力机制的缺陷与重塑[J].河北法学,2012,(6): 146-148.
  
  [14] 李祖军,王世进。民事诉讼法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440-445.
  
  [15]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EB/01].
    
  [16]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77-278.
  
  [17] 黄锡生。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83-84.
  
  [18] 殷鑫。论生态正义的法律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
  
  [19] 于宏。英美法救济理论对我国权利救济机制建设的启示[J].比较与借鉴,2010,(10):44.
  
  [20] 杨柳。行政诉讼中禁止令制度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
  
  [21] 杨良宜,杨大明。禁令[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23.
  
  [22] BryanA. Garner:Black's Law Dictionary, West Group, 07, 2009.
  
  [23](美)杰佛里·C·哈泽德、米歇尔·塔鲁伊。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张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64.
  
  [24] 白绿铉,卞建林译。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02-103.
  
  [25] 谢怀栻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239.
  
  [26] (美)布赖恩·比克斯。牛津法律理论词典[M].邱昭继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56.
  
  [27] (加拿大)欧内·斯特·温里布。私法的理念[M].徐爱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4.
  
  [28] 易军。民法公平原则新诠[J].法学家,012,(4):68-69.
  
  [29] 董少谋。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86-188.
  
  [30] 邓明。试论利益衡量论,2005-08-23.
  
  [31] 梁上上。利益的层次结构与利益衡量的展开--兼评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论[J].法学研究,2002,(2):56-58.
  
  [32] (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林剑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07.
  
  [33] 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8.
  
  [34] 齐树洁。环境诉讼与当事人适格[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5.
  
  [35] 陈贤贵。现代型诉讼与当事人适格理论的新发展[J].河北法学,2012,(9):78.
  
  [36] 邹士超。 环境保护禁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0-45.
  
  [37] 刘玉龙。论行政诉讼禁止判决之建构[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4):62-63.
  
  [38] 李仁春。民事保全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20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