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人口红利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28 共491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人口红利对城乡收入的作用探析  
【第一章】人口红利下城乡收入问题探究绪论 
【第二章】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定方法及人口红利影响 
【第三章】人口红利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第四章】人口红利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基于人口红利的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人口红利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3.1 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判定

  自 1970 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逐步呈现下降趋势。有关我国 1978 年-2012 年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具体情况如下表 3.1.根据上表 3.1 制作出我国 1978 年-2012 年人口自然变动图,更直观的看出该期间我国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动情况,如下图 3.1.

  上述图表显示了在 1978-2012 年间,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的大致状况。在此期间,我国出生率是大体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1970~1980 年,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得到全面推行,有效的抑制了接下来几十年的出生率。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在 1970 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将人口的发展计划也并入其中。在该期间内,政策规定一对夫妇最好生一个,不能超过两个,并且两个孩子的生育间隔要 3 年。自 1980 年开始计划生育进一步抽紧,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作用出生率在 1988 年之前依旧是上升,出生率一直维持在20‰左右,在 1987 年达到最高的 23.33‰。但是在 1989 年开始之后,计划生育的效果开始体现,我国人口出生率逐渐得到控制。在 1988-2002 年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逐渐产生了效果,出生率产生了从 1988 年的 22.37‰降到 2002 年的12.86‰。此后一直到 2012 年,我国出生率一直很稳定,维持在 12‰的水平左右。通过上表直观看到,我国在 1978-1993 年间出现了一次生育高峰。在这个高峰中出生的人群,经过 20 年左右的成长,开始顺利走进劳动市场,该人群成为了过去 10 年内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死亡率自 1978 年开始再也没经历过大幅波动,一直维持在 6-7‰之间。并且,自然增长率的大致走势和出生率是趋于一致的。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顺利完成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结构的转变。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实现上述过程的变化,各阶段年龄比和人口年龄结构都在不断转变。按照国际上的划分标准分为少儿人口、适龄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三类:14 岁及以下的人口归为少儿人口,14-65 岁的人口归为适龄劳动人口,65岁及以上的人口归为老年人口。在下图 3-2 中,清楚描绘了在 1982-2012 年间我国三类年龄组别人口数量的变动情况。在三类年龄组别人口的折线图中,三段年龄的人口数量一直没有相交,老年人口数量最大值没有超过 2 亿,人口数量一直处于最低;人口数量排第二的是少年儿童人口,该数量值在 1982 年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也没有超过 4 亿,在 2012 年达到最小值;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一直不断增长,从 6 亿开始直至 2012 年的 10 亿人口数量,该阶段年龄人口数量一直处于最高。从各层次年龄人口数量总体的变化趋势看,老年人口数量和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大致呈现相同的趋势,总体上都是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老年人口数量增长的幅度小于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与此不同的是少年儿童人口数量,该阶段人口数量是一直下降的走势。因此,可以大致看出目前我国需要抚养的总人数是比较低的,并且适龄劳动人口数量逐渐增长,在 2012 年达到了 71.42%.在这种特殊的人口年龄结构下,我国很容易收获到人口红利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如下图 3.2 可以看出这三类年龄组别人口数量具体变动趋势。

  目前学术界关于人口红利期的确定主要以瑞典在 1957 年的生命表人口为标准。选择该表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瑞典关于生命统计很科学很严谨,相关统计质量在全球范围的比较中,一直是世界上统计质量最高的;二是在瑞典的生命统计中,并没有十分明显的性别偏好。因此,瑞典统计所得的死亡率可以排除掉人为的干扰因素;三是在瑞典 1957 年的生命统计表中,男性的预期寿命为 70.8岁,女性为 74.3 岁,并且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 72.5 岁和中国目前的预期寿命接近。

  观察我国 1982-2012 年的抚养比数据,对比上述表格的标准来判断我国人口红利期的起止时间。各类抚养比的数据如下表。

  依据国际上对老年人口判定标准,选择 65 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始年龄。对照人口红利类型判定表,我国的少儿抚养比数值一直高于表中所界定的范围,直到 2007 年才进入到人口红利的范围趋势内。相反,老年抚养比数值一直很小,远远低于表中的规定范围。因此,对照标准可以看出,自 1982 年起,我国总抚养比开始逐步下降;直到 1987 年开始,少儿抚养比达到 43.5%,老年抚养比达到 8.3%,相加所得总抚养比为 51.8%,说明我国正式开始进入人口微利时期。随着总抚养比的进一步下降,在 1993 年我国的总抚养比达到 49.9%,从此我国正式走进人口红利期;对照人口暴利的标准,总抚养比小于 44%则进入人口暴利。

  依据上表,我国从 2000 年开始总抚养比达到 42.6%,并且人口暴利一直持续至今。对照 1957 瑞典生命统计表的人口红利类型的划分,我国从 1993 年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另一方面,虽然现在的适龄劳动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变成老龄人口,但是由于少儿抚养比的数值一直居高不下,意味着在未来时间里我国将会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但由于数据有限,暂定人口红利期为 1993 年开始,2012 年结束。所以,我国的人口红利期为 1993 年开始直至 2012 年。

  3.2 我国人口红利期的特征

  确定我国人口红利期起止时间之后,本文将继续从抚养比和适龄劳动人口比重来介绍我国人口红利期的显着特点。

  (一)低抚养比

  根据上部分的判断,我国自 1993 年起正式步入人口红利期。总抚养比从 1993年的 49.9%开始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少儿抚养比从 40.7%也是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老年抚养比却是从 9.2%一直稳步上升的趋势。沿着总体下降的趋势,在2000 年我国达到人口暴利的情况下,总抚养比的数值为 42.6%.其中,少儿抚养比逐年下降到 32.6%,老年抚养比则通过小幅上升到 9.9%.在这段时间内,总抚养比下降使得人们需要拿出来用来养老、少儿的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少,人口红利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直到 2010 年,我国的总抚养比更是达到了 34.2%,该比值是我国进入人口红利期以来总抚养比的最低点。

  在 1993-2012 年期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年龄比重大,非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偏小,人口年龄结构符合“中间大,两头小”的形态,是属于人口红利期典型的人口年龄结构。但是随着老年抚养比呈现出一直上涨的趋势,而总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的却逐渐降低,导致三条折线相交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在人口红利期过后的未来期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会发生改变,劳动力将会出现短缺的现象,并且现在的适龄劳动力将会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社会的抚养负担将会越来越重。

  (二)高劳动参与率

  人口红利期存在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劳动力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关于充裕的劳动力可以由适龄劳动人口比重来反映,其中适龄的劳动人口比重是 15-64 岁的劳动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可以很直观的展示出该地区现有的劳动力资源情况。下图 3.4 能够很直观的看出我国自人口红利期以来,适龄劳动力每年的人口比重。

  上图形象展示出了我国自1993年我国走进人口红利期一直到2012年这段期间内,适龄劳动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在此期间内,适龄劳动人口比重有升有降,但是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在 2001-2004 年之间,适龄劳动人口比重虽然出现了小幅波动,但是其所占总体比重依然在 70%以上;从 2004 年至今,适龄劳动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继续不断增长,直至 2010 年达到最高值 74.5%.拥有如此充裕的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凸显了我国人口红利期高劳动参与率的显着特征。

  3.3 人口红利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变动趋势

  由第三部分第一节的分析可知,我国人口红利期是从 1993 年开始一直至今。在该期间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GDP 由 1993 年的 35260.02 亿元增长到 2012 年的 516282.06 亿元,2012 年的 GDP 总量是 1993 年的近 15 倍,经济水平发展非常快。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城乡都享受到了这一增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有大幅度增长。其中,在这 20年间,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577.4 元增加到 24564.72 元,在绝对值水平上提高了 9.5 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从 921.6 元增长到 7916.58元,在绝对值水平上提高了 8.5 倍。总体看来,城乡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值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但是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要远大于农村居民。

  首先,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差和收入比来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情况。伴随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可是我国城乡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值差距却越来越大。在我国刚进入人口红利期的 1993 年里,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577.4元、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人均纯收入为 921.6 元,两者绝对值之差为 1655.8 元;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这两者之差是呈现出不断扩大的现象。直到 2012 年,两者绝对值之差更是达到 16648.14 元,该差值为从 1993 年至今最大差值。各年份具体差距如下表 3.4.

  由上表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比是在数值比为 3 的附近波动。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在 1993-2012 年的波动中大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缩小-扩大-稍微缩小。根据 2013 年统计年鉴数据可以算出,1993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0,城乡收入差距比接下来几年小幅下降,直到 1997 年该比值下降到最低点为2.47.过了1997年的最低点,城乡收入差距比就开始不断扩大。直到2002 年,城乡居民相对收入比首次突破 3 的关卡,数值达到 3.11,2009 年该比值上升达到最大值 3.33.随后的三年的城乡收入差距比有所缩小,2012 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3.10.具体情况如下图 3.5 所示:

  其次,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关于基尼系数和贫富差距的规定,运用第二部分中有关基尼系数的公式,运用基尼系数来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通过所得到的每年基尼系数能够更直观的分析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具体所需要的数据和得到的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如下表 3.5.

  从表 3.5 能够明确的看出,随着 1993 年以后,城镇居民的人口比重和收入比重是越来越大,农村居民的人口比重和收入比重却是越来越小,这方面的变动情况跟农村居民不断转移到城镇有很大关系,由于劳动力流动,农村居民手中的财富通过城市偏向政策和劳动力需要在城镇中付出更多的生活成本逐渐转移到了城镇,使得城镇居民人口和收入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但是为了更直观的看待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还是要通过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由上表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先缩小,再扩大,最后稍微缩小,总的大趋势和城乡收入差距比是相同的。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动趋势图 3.6,可以看出图3.6 跟图 3.5 大致趋势是一样的,具体表现都为:缩小-扩大-稍微缩小。

  最后,根据上述不同方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其中,关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的具体细节和最大值、最小值是处于不同的年份。关于城乡收入差距比最低值是于 1997 年达到 2.47,最高值是在 2009 年达到 3.33;而不一样的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是在 1996年达到最低值 0.1943,在 2003 年达到最高值 0.2824.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0.2-0.3 表示收入比较平均,然后一直降低,直到 2012 年跌到 0.2490,可见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仍然是比较大。

  虽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和基尼系数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是不一样的位置,但是可以看出在 2003-2007 年之间,其实这五年的两种数值差距都不太大,一直都保持着挺均衡的状态,都是处在一个波峰值之内。例如,在 2003 年城乡收入差距比为 3.23,在 2007 年为 3.33,并且这几年之内的数值都在 3.21 以上,差距并不太大;关于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 2003 年达到最高峰 0.2824,而 2007年为 0.2796,这五年之内都是 0.2786 之上。两种不同的算法算出来大致的城乡收入差距是朝着同一种方向在走,只是细微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年份不一样,都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波动,但是都说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处在一个不断扩大的情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