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安机关警力资源配置相关概念和原理概述
2.1、公安警力资源的含义
"人"到"人、财、物的集合体",再到"组织系统发挥整体作用,即在先进的管理理念下人、财、物等诸要素优化组合,发挥合力的动态综合力量"。现代人力资源的观念发展经历了H种不同阶段。"警力"概念的发展亦是经历了此H阶段,由单一个体至群体,再至整体。我们可认定其发展过程为,从狭义到广义,从具象到抽象。这种过程是伴随着化会文明的推进而不断外延的。具象的"警力"如早先研究者配比研究中所关注的人员"数量",此种观点笔者认为适用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抛去战术层面,在开阔地靠士兵数量决定战场优势;亦或者是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警力"观念发展得意于其概念的外延,将人员数量、个体素质、装备及后勤保障有机结合,形成集合化概念。当然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此两种观念亦有其局限性,广义的"警力"概念也就应运而生。"警力"概念的广义性其实是将原本的具象问题抽象化,由原本对单纯数量、装备器材的追求到对警察职业效能发挥至最大化的认识。将能够达到公安机关行政效能目的指向的所有资源,均视为警力。简单点说,只要能有助于公安机关发挥职能,一切可以辅助维护社会治安的有利因素,均可被视为"警力"。因此我们再回过头来将此观念概念化,就是说将运用于公安执法行为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相关因素如人员数量、装备、技术辅助、战术支撑、后勤保障及政策支持等诸多相关因素统筹结合即成为警力,西方警学称为police force。警察编制人数只是警力资源的要素之一@。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将公安工作中实施警务工作方面所会运用到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统统纳入到一个大框架下,辅以对各项资源的优秀调配,所有这些资源融合成的总和,是为"公安警力资源"。
2.2、公安机关警力资源配置的含义
我国《人民警察法》明确地指出了警察的职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警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直接决定了行使使命的优劣程度。在公安机关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人员调配、装备使用等为达到公安执法效能所使用的充分、有序、科学的布置和配备情况,我们称之为公安机关警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其因人、物、财、信等多维度结合亦可以看做一部庞大的行政机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警力资源的自主性、两重性及专业性H个方面。1、警力资源的自主性,其属性不等同于自然资源及资本。警力资源在自主性在于公安执法行为实施环境需要行为实施个体,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发挥创造力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各类执法、服务等各类工作。2、警力资源的两重性,表现为主客体区分不明显。在公安执法行为实施的过程中,警察及时执行主体,同时又是目标指向中的元素个体。是行政行为的实施者,又是行政行为实施的组成部分。主体性与对象性特点鲜明,又界限模糊。
3、警力资源的专业性
源于公安执法行为的特殊性,其业务特点决定了其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职业化规范理念。从筛选标准的严格,到制度法规建立的完善无不说明国家对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视,故而对警察业务素质、技能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从宏观层面看即为对警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要求。公安机关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人力资源与其他行政单位有着较大的不同,它本质上属于专业性人才资源,送是因为:公安工作的具体特殊性就必然要求对特殊的工作具有配套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因为公安行业具有行业特殊性。在这个前提条件下,需要对于入警人员进行严格筛选,在对警员的日常管理中要严格按照科学的规范的制度来进行,在这些都做到后,可以不断的提离公安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由此整个队伍的专业结构就会突显并得到不断的改良。
2.3、警力资源配置理论基础
(一)无增长改善论
上世纪六屯十年代,欧美国家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誓务革命",送次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增加警察编制并提升警察的现代化水平。其中英国警察在25年间(1976年至1991年)增加了 6万人以上,但是这巧年英国的人均发案数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调头暴涨,综合其他数据一起证明英国政府增加警察数量的措施在遏制犯罪增长方面没有起到效果。"无增长改善论"应运而生。英国警方以该项理论为依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警务改革。这次改革的出发点是最大程度地发挥当前警力的效能。措施包括:大量压缩总部编制,充实更多的警察到基层;缩短通信过程,对通信方法进行分类;采用各种手段,提升警察总部的敏感性和高效率;将警员手册进行重新编辑,在法律法规层面确定每一名民警的职权;等等等等。在改革完毕后,市警察局的各类基层单位具有了独立的运维能力,可以自成一体,自主行政。市局脱离基层的相关业务工作,仅仅是确定整个城市的警务管理大框架和大指导思想,于是将其基层的重点工作,放到了更具体的事务上,扩大了服务范围。送个理论的重要观点包括:一是,整个租会的税收有限,公务人员行政开支过高是不可持续和非良性的,而警察作为特殊的执法人员,其单位人员的耗费要远高于其他政府部口人员,因此,不可大幅增加其人数,甚至仅是增加其开支,都可能是没有明显收益的,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二是,警力现代化是警务发展的方向,但是并不是说要增加警察数量,最终使得警察数量与总人口的比值达到一个很高的百分比。H是,警力改革要实现新的模式,要能以最低的投入产出最多的产品,即低投入、高回报,而这就要求发展民众,将其拉入到警务工作的主体中,并结合英国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在英国城市应该努力构建社区警务来提高警察管理的效能水平。
(二)人力资本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率先提出。他在研究中注意到,是人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而不是士地、劳动力或金融资本的增加才使得美国的农作物产量迅速增长。巧60年,人力资本的概念被西奥多舒尔茨在一次知名的经济学会(1960年)讲演中首次明确提出,他给出了其定义,并主要讲述了它的巨大作用一重点说明了它的作用对象、作用形式以及资本属性,同时突出强调了是它的特殊的能力,即不断增值的能力,而送也是其与物质资本最大的区别。正因为此,西奥多舒尔茨指出,人的综合能力几乎都是对其投资的结果,因此,要想获得相关领域(他是经济学家,在送里侧重于公司或者政府管辖下的公司业绩或政府经济产出)的较快速度和较大幅度的增长,必须进行充足的科学的教育投资。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有如下经典内容:投资才能形成人为资本,人力资本是比物质资本和劳动者数量更有效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具有决定性的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手段不是别的而是教育,不断的提高受教育水平,就会不断的提高产出;人力资本的运行会产生各种损耗,需要考虑其经济性,并通过细致的科学的计算来得出人力资本的成本。
2.4、公安警力资源配置的原则
1.成本原则。警力资源配置应当用低成本去追求效益最大化。结合我国实际并参考无增长改善论,公安机关警员数量和经费是不可能无限增加的。所以,降低警务运行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原则。2.法制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委和政府均多次强调法的地位,公安机关也必须做到依法行政。用警必须依法,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才可以使用警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作为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重要为量,对其的调度,安排其处置事件的类别,以及各级领导决策用警的级别,都要严格遵循法律的框架。3.效率原则。效率原则与成本原则是对应的。在经济方面,要考虑成本。在产出方面,要考虑效率。所谓产出,是指公安机关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包括整体的治安管理水平、交通管理水平和舆情管理水平等。提升产出效率,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其实是进行公安警力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