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管理问题研析
【第一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提升研究绪论
【第二章】吉林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管理的问题及成因
【3.1】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计划
【3.2 3.3】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保证与控制
【3.4 第四章】教育项目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中小学心理教育项目质量优化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本章内容分别从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论文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与意义,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设计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从整体上建立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1 选题背景
国际上众多的社会家认为: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时,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将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化、城镇化、经济结构和消费类型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这种变化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将取代生理疾病,成为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最一杀手。依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2008年人均GDP为3414美元,2014年我国人均GDP为575美元。我们国家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大的经济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人们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正面临着巨大心理健康和精神压力的困扰和挑战。因此,在理论上我们面向全民开展心理健康普及工程,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
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着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四十年来努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尚未实现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和期待。社会学、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改革要最终成功需要回归人性的特点、回归人格发展的规律、回归现实生活本身才更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可能,而实现这一可能最需要的是在教育改革中关注心理学、社会学中的理论、技术、方法与现有的教育理论、方法、行为的结合。以此来实现教育本身从思维到内容上的发展。教育改革目标之所以发展缓慢且形式高于内容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教育项目的发展过多的以来于理论上和宣传上的提倡和呼吁,缺少行之有效且能落实到位的管理手段,缺少项目管理中诸多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用项目质量管理的思维和操作技术通过完成基础教育阶段某一项目质量提升,若能实现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这项研究活动必然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
教育部于2002年5月出台,并于2012年12月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十几年来国家也一直在呼吁大力发展全国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时至今日全国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依然严重的缺乏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尽管国家要求所有学校必须配备1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目前没有实现真正的落实;国家、省市要求每周0.5课时计划没有真正的贯彻,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应享受与班主任的同等待遇的政策,仍然停留在纸面和口头上。目前在册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专业理论底蕴和专业技能与现实需求差距甚远,大部分专兼职教师还不会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少数老师能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精品课和优质课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高水平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就更难了。教育现实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专业、系统、深入的发展是客观现实。着眼于社会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心理健康水平亟待提高,60%以上的中小学生都戴上了近视眼镜,50%以上的中小学生身体体能令人担忧。近40%左右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佳,20%左右的中小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教师和家长也在不同程度的经受着各种教育问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矛盾、心理冲突的。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的素质是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为能改进传统教育项目在规划、实施、评价、监督工作的不足。我们将成熟的项目质量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来必定会大大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质量。以上是我进行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1.2 选题意义
(1)改进教育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不足
以往的教育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活动中,绝大多数都是由教育行政和教育业务部门内部系统来操作完成,操作形式以自上而下的会议传达、文件落实等行政手段贯彻落实教育政策导向,再由上级教研培训和教育科研部门组织自上而下的相关教育培训活动,用相关活动的汇报和总结的方式方法进行项目实施质量检验和佐证。这种教育项目的操作表面具备了项目实施过程的完整性,但是由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环节过于简单和粗糙,所以实施的教育项目质量很难保证。国家近些年来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操作延续了这种项目管理模式,导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质量提高幅度未能达到预定目标。在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中充分借鉴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加强该项目在质量计划、质量保证、质量监控和质量成果管理的手段,回避教育项目传统操作模式中的不足和弊端,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全面提高该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一定会充分地实现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目标,为实现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质量保障。
(2)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的提升
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的质量目标是用5年的时间实施实现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程度。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操作模式。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以往的项目操作中相关理论研究依赖于高校中的心理教授和学者;应用研究依赖于医疗卫生系统的临床心理医生。前者缺少实践的经验对于基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指导力量还不够,正所谓: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后者过分强调的是针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患者而进行的补救性的工作,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严重缺乏发展性功能。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在对该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中,兼顾两股力量的理论优势优势,加强对用户(吉林市教育局)客观现状的了解、发展需要和所要解决问题的关注,以此为项目质量计划的起点进行项目质量体系的建设,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培训体系、技术培训体系、教师专业考评体系和专业科研成果鉴定和管理体系。配合用户完全按照以上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完成该项目的设计、控制和保证工作,按照这个思路操作该项目一定会能是该项目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收的将是吉林地区416所中小学校、617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更重要的是全地区十几的教师和几十万学生及家长都可以得到及时、专业、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可大大提高全地区师生家长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其意义广泛而深远,其价值不可估量。
(3)为素质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
心理学领域包含众多学科,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联系比较紧密的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团体动力学、咨询心理学等。该项目在进行项目质量设计、控制、保证的过程中会侧重于学校教育教学、师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侧重教师、学生、家长心理资源的整合。这一思路的质量管理操作在充分实现该项目质量目标和和计划的同时一定会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发展,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新的动力、新思路和新的发展途径。心理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
在该项目质量管理的中一定会取得项目质量管理理论、技术、方法与教育、服务类项目质量提高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应用必将会大大拓宽项目管理涉及的项目类型,更会找到提高教育项目、服务项目质量的科学手段,用这些工具去解决基础教育阶段中需要解决的其他项目必定会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和质量保障,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4)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可解决的 3 个问题
首先,运用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对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中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其次,运用项目质量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保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质量,保证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发展态势。
再次,该项目质量管理中引入了成果管理的理论和技术,项目结束时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这种案例必将会推动项目管理和教育项目质量的科学融合。可为为两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综合分析的方法
在项目进行质量管理的研究中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该项目是面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开展的项目,在质量计划、保证、控制过程中始终坚持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对质量控制的工作中多采取定量分析的办法。
(2)调研法
教育项目不同于工业项目和工程项目,教育项目主要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教育和培养,在项目质量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调研的方法了解这一人群的构成、专业水平、工作现状、专业成长的困难等因素,只有准确掌握了这些信息后项目质量计划、控制、保证才更有针对性。
(3)统计法
在项目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采用统计的方法监控项目运行是否正常。
1.3.2 研究内容
论文研究的内容是以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项目质量管理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对该项目的质量进行全程的质量计划、控制、处理、纠偏工作,保证该项目能够充分实现项目质量目标和计划,将传统的行政贯彻式的工作,用项目管理结构化的手段达到提高项目质量的研究。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论文的结构分为 4 章第 1 章内容为绪论,这章内容主要是研究论文选题的背景,北京分为理论背景和现实北京两部分,通过背景分析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阐明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项目可回避传统教育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不足、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的提升、为素质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通过要解决的问题来进一步阐述课题研究的意义。说明了课题研究的三个方法,明晰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 2 章的内容为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概况,澄清研究对象存在项目的特点,该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筛选,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为研究向质量管理计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成果管理活动充分实现该项目质量目标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理论基础。
第 3 章的内容是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管理方案设计,本章内容根据用户方的质量要求在质量计划部分完成各项质量目标及指标体系设计。在质量控制方面要解决的是如何使这些指标体系充分实现,在质量保证方面完成为充分实现项目质量目标所需要的各项保障措施。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成果管理,属于设计类的教育项目质量管理,教育项目实施后交给用户的是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专业人才及专业设施。在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质量管理中,用户期待的不是项目本身做了什么,更关注的是我们交付的产品(专业设施和专业人才)能做什么。所以本章内容分别从项目质量组织管理成果的应用、项目教研培训成果的应用、项目建筑装备成果的应用、项目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四个方面突出教育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这一章也是本课题研究意义最直接,最具体、最突出的部分。
第 4 章的内容是项目质量保障措施,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为充分实现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质量目标,为客户提供超出预期的项目产品所采取的有关措施,分别就组织机构、制度保障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改进传统教育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用项目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当前在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存在的问题。
结论部分主要总结在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中得到的结论,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和不足,为今后进行类似项目质量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提出未来美好的研究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