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评价
6.1 信息系统评价的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开发完成投入运行之后,根据预定的系统目标,需要对信息系统的技术性能、信息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比、以及对企业各组织部分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为进一步对信息系统的改善和使用提供依据,这都是工程项目信息系统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系统评价是指按照既定的指标体系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测试、分析和评审的过程,通过比较信息系统的实际指标和计划指标确定其实现程度。对于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评价主要应考虑以下 9 个方面的内容:(1)系统对用户和业务需求的相对满意程度。(2)系统的开发过程是否规范。(3)系统工程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完备性;(4)系统的性能、成本、效益综合比;(5)系统运行结果的有效性或者可行性;(6)结果是否完整。处理结果是否全面地满足各级管理者的需求;(7)信息资源的利用率;(8)提供信息的质量如何;(9)系统的实用性。
本文以顾基发教授提出的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为指导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在物理阶段:理解工程项目信息系统项目的最基本的特征和属性,详细全面地掌握各种相关信息和数据,根据整个信息系统评价的目标建立能够呈现信息系统特征属性的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做为整个信息系统的评价活动的基础;在事理阶段:
运用合适的方法筛选并确定影响信息系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的权值,并创建评价理论,并在其提供的过程和准则的基础上开展评价;在人理阶段:各参与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和沟通,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信息系统评估工作主要是要从这三个方面努力,工作思路上要明确,理性地抓好每个环节,其中沟通协调是关键。可以说,信息系统的评估实际上就是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理论实践原则,实现物质世界,系统组织和人的动态统一。
6.2 工程项目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6.2.1 信息系统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对信息系统进行准确有效的综合评价,为开发者和使用者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提供数据依据,进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要实现对信息系统、准确、有效的评价,就需要设计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一般是靠一些指标来进行测量,指标的选取在复杂系统中是一个不好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方面,如果指标多了,在评价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冗余的信息,增加分析和计算的难度;另一方面,指标少了则会出现信息不足的问题,影响分析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因此,在关键指标的确定上需要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在实事求是、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充分征求、反复求证各方面专家意见,最后确定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制定的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协调、完整的有机系统,有合理的层次构造和指标构造,能够全面地反映评价目标。
(2)全面性原则。指标的选择应该涵盖面广,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行业广度,这样的体系指标反映的内容才能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3)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是对评价对象客观实际的抽象描述,设计评价指标的关键是在抽象的概括中描述评价对象的本质,描述的准确,科学性就越强。
(4)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需要系统全面、客观的反映信息系统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撑程度,因此,体系内各个指标不仅能反映某一方面的特征,而应具备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征,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主导性原则。企业的信息化涉及范围很大,有主有次,这就要求设计选取评价指标时需要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避免主次不分,突出表述主要评价内容,简化或者省略那些与评价目的相关程度低或者无关的因素。
(6)通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通用性,即体系内各指标应该不仅能够反映不同行业领域的信息化的特性和共性,而且当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这也要求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发展性。
6.2.2 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系统建设评价指标
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系统建设评价主要从以下 9 个方面进行:(1)规划目标实现度;(2)系统整体先进性;(3)技术首创程度;(4)企业再造程度;(5)系统实惠性;(6)资源利用率;(7)开发效率;(8)系统建设规范性;(9)管理科学性。
6.2.3 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直接经济效益,包括 4 方面内容:(1)一次性投资包括系统硬件、软件的购置、安装,信息系统的开发费用及企业内部投入的人力和材料费。(2)系统投入使用后的软硬件系统的后续更新维护费用、各种系统耗材费用、人员培训费用及其他保证使信息系统得到正常运行的费用。(3)系统运行新增加的效益由于信息系统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主要反映在人工费的减少,库存量得到严肃哦,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使流动资金周转加快,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了供货时间,使销售收入和利润增加等。由于影响企业效益增加和减少的因素很多,因此,准确的计算信息系统带来的新增加效益有一定的困难。
(二)间接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提高等方面,这种效益很难用具体的统计数字进行计算,但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要超过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制进一步合理化。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克服了企业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使企业各职能部门业务联系得到了加强,在分工与合作上更加得协调一致。(2)管理方法科学化。信息系统的建立提高了企业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效率,实现了企业的实时动态管理,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定量化,从而使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3)管理基础数据规范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跨行业、跨部门的特征,需要标准化、规范化的的基础数据。对企业工作规范、有关标准计量和代码等基础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企业管理基础数据向规范化发展。(4)提高管理效率。信息系统代替人工处理信息,使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调查研究等更有创造意义的分析和决策工作。信息资源的共享也使得各部门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在分工合作上也更加协调。
6.2.4 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
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性能评价主要从技术的角度评价系统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1)系统效率,包括周转时间、响应时间、吞吐量三个方面;(2)系统可靠性;(3)信息可维护性;(4)系统可适应性;(5)信息可扩充性;(6)系统可移植性;(7)系统安全保密性。
6.2.5 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用户评价指标
用户评价指标主要从信息系统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评价此系统的可操作性,分别从使用单位和操作人员两方面进行评价。使用单位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1)体制合理性;(2)方法更有效;(3)工作标准化;(4)效果最优化;(5)管理工作上档次;操作人员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1)用户友好性;(2)及时性;(3)操作容错性;(4)界面设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