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商务管理论文

我国高铁产业国际竞争战略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4-19 共658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探究
【第一章】 我国高铁产业国际竞争战略研究绪论
【第二章】中国高铁发展及其输出现状概述
【第三章】中国高铁输出的内部条件分析
【第四章】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外部环境分析
【第五章】中国高铁输出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中国高铁国际市场战略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的经济形势、政治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经济也因此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在这次危机中,以美国、欧盟区为首的发达经济体遭遇重挫,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然而这些国家一直以来是中国的主要贸易出口国,低迷的经济形势,使得需求急剧下滑,我国的贸易出口不断下滑,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导致我国人民币面临来自国际上的升值压力,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迅速下行。发达国家经济的低迷以及我国劳动力优势的减弱,使得中国的海洋贸易战略得到了重挫。如何发展中国经济,制定全新的贸易战略,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课题。

  在海洋贸易战略缺乏优势甚至面临受到发达国家遏制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另辟蹊径转而将贸易的重点投向陆路贸易。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走廊,及中国与西亚国家巴基斯坦之间的经济走廊,已成为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全新的贸易发展战略,将与以往的海洋贸易战略形成一个鲜明对比。在这次贸易战略的转变中,高铁的作用是提供发达的现代运输。

  1.1.2 选题意义。

  随着高铁计划的实施,我国的高铁网络不断发展,中国的高铁也逐渐走上国际舞台,开始承接国际项目,致力于打造全新的贸易格局。通过高铁产业的输出,可以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通过我国高铁的输出,可以改变我国的贸易结构,从而使我国的出口商品从低附加值的产品向高端贸易产品转变;通过高铁的输出,必将加大我国高铁产业的发展,由此带动几十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高铁的输出,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高铁的输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贸易出口、产业结构等方面影响深远,高铁输出战略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战略。在 2013 年 12 月 14 日中国高铁走出去论坛中,将中国高铁的输出确定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并为此战略从多方面进行了讨论设计。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意义重大。

  1.2 相关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铁的迅速发展,高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也成为我国新兴战略型产业。近年来高铁逐渐开始走出国门,承接来自国外的订单,如承建工程、输出整车、高铁系统的输出成为目前高铁发展的趋势。"一带一路"战略改变了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思维。高铁产业走向国际化需要一定的战略指导,这就通过对高铁输出现实状况的研究,得出应该采取何种战略。文献相关资料的研究,可以大体分为:高铁产业及其发展-高铁输出的优势与困境-高铁输出研究。对策高铁的输出基本上仅只中国高铁的输出,所以参考文献大部分来自于国内。

  1.2.1 关于高铁产业及其发展的研究。

  高铁产业的发展促使其价值链不断延伸,深入到不同的行业中,与不同行业相互融合。在高铁产业链的研究方面,江怡曼(2010)研究得出,高铁产业可以带动多个关联产业的发展,从中受益大小行业依次为基础建设、机车生产、整套车辆、以及相对应的配件行业。除此之外,信息系统等技术在高铁产业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朱晓莉(2011)的研究表明,新的经济状态下,新技术对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高铁作为新技术下的产物,将会带来其他产业的发展,并为其他产业提供坚实的运输保障。而高体不仅仅涉及运输,还将会涉及基建科技等众多产业,对经济的未来影响比较深远。高铁产业的高速发展,必将带动一整条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使中国的钢铁产业、机车企业、材料行业等迅速发展,当然模具产业也将大幅扩张。随着高铁产业链在国内发展趋于成熟,高江虹(2014)认为,我国高铁企业可以通过向海外转移,通过在其他的国家建立生产厂商与经营厂商,建造高铁全球产业链,可能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高铁产业链在全球不断推广扩张,除了带动技术的输出外,还将带动与之相匹配的过剩产能输出,张立君(2015)认为,高铁对外输出,从而走上国际舞台。事实上是我国过剩的产能往外输出,这样就可以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又能促进我国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高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涉及上下游产业链众多,因此对经济的发展作用广泛。在研究高铁产业发展方面,段满珍、董博、李铮、曹会云(2012)的研究得出,高铁产业发展首先面临节能与环保问题,其次是安全性问题,我国高铁在发展中很好地应对了这方面问题。并且得出高铁发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其一,中国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发展不存在技术障碍;其二,高铁产业具有经济带动作用,也对一过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其三,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高铁的发展不仅能解决大国的交通问题,还能解决对石油地过度依赖。发展高铁产业,将会是未来众多国家的一个必然趋势。

  高铁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成为我国的新兴战略产业。李政、任妍(2015)认为,高铁产业是中国赶超型自主创新成功的典范,这也是一个具备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对提高我国的制造业的科技含量非常重要。高铁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在产业结构方面,赵庆国(2013)认为,高铁作为一个产业链长,产业涉及范围广泛的新兴产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加速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孙健韬(2012)认为,高铁不仅作为一种运输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还对区域之间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步深化,柴小春(2014)认为,高速铁路主要通过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和改善生产生活观念两方面影响着区域经济,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通过以上文献研究,高铁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较为深远。在高铁产业链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更会涉及更多的新兴技术产业,如智能信息技术等,这将会激励我国更多的新兴产业不断兴起,从业我国的产业结构。除此之外,由于高铁产业链在国内的发展趋于成熟,高铁产业会面向全球寻找供应商,产业链全球化是一个更高的发展方向。然而,作为一个系统的产业,高铁产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只有进行自主创新才可以发展新兴的战略产业。

  在高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众多部门以及企业,单方面很难形成有效的发展,而政府将在其中起主导性作用。在高铁产业的发展中,高铁产业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优化,区域经济的影响,城市空间的改变,都是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由于国内高铁项目发展良好,而国外相对缺少相关技术等原因,未能实施高铁项目的发展。所以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国外实际案例,无法有效的延伸到国外区域经济研究。

  1.2.2 关于高铁走出去的优势与困境研究。

  随着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高铁承接来自国际的建设项目,这代表高铁对外输出的条件和是非常明显的。叶檀(2015)认为虽然高铁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张名片,且中国高铁在技术方面占有足够的优势,由于高层规划带来的成本优势,是其他国家成本的三分之二。李继宏(2015)认为,我国未来将会有更好的机遇,技术比较成熟经验更加丰富,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于高铁项目需求比较旺盛。并且,我国高铁的成本优势、经验优势、技术优势等足够支撑高铁走出国门,承接国际建设项目。这是我国高铁走出去的机遇。高丰(2015)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政府对我国高铁输出提供的政策支持,也是我国高铁的又一个优势。由于高铁基建项目所需资金巨大,我国高铁的成本优势及我国丰富的外汇储备的支持,是我国高铁输出的另一个竞争优势(张锐,2015)。刘君(2015)认为,中国已具备技术成熟、成本低、全产业链等优势,高铁输出成为一个趋势。并且,中国国内高铁网络的快速形成,显示了中国高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国内完整的高铁产业链的支撑,也是我国高铁产业的优势所在。高铁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是高铁输出的基础,高铁的营销与宣传也是至关重要的。沈祎(2014)提出,李克强总理在外交中,对我国的高铁技术进行宣传,寻找合作意向。高铁的发展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基础设施,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高柏(2015)在接受玛雅的采访时,表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应对新的形势下海洋贸易的萎缩,从而发展陆路贸易。发展陆路贸易必须有便利和廉价的交通运输作为支撑,这样才可以实现边界贸易。

  高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是为其提供交通保障,只有交通顺利,贸易才有进行的可能。因此,开通中亚东欧地带的铁路通道,建立良好的基础运输设施,才能为亚洲和欧洲建立起陆路交流的通道。高铁的建设与"一带一路"计划互为表里,高铁建设为此计划的实施联通了内陆交通,"一带一路"为高铁的输出提供了机会(纪明葵,2015)。宋薇萍,王宙洁(2015)分析得出,我国国内的高铁也在积极筹划高铁输出,为成功实施高铁输出而不断提高装备的技术升级。高精密的产品将会成为高铁输出的核心竞争力。金星宇(2015)认为,现阶段中国筹划的四条国际级的高铁线路分别是:泛亚、中亚、欧亚、中俄加美。将这四条线路规划进行研究发现,这个建设规划与"一带一路"战略非常契合。

  高铁的输出并非一帆风顺,在对外输出中遇到了诸多障碍。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有机遇才会更有挑战。熊海鸥(2015)研究指出,中国已经与多国进行了高铁建设项目商谈,中国实际参与的仅有 3 个项目,这也说明中国高铁在输出的过程中受阻。并且,在与墨西哥的合作项目上,墨西哥毁约取消中国的中标。中国的高铁起步晚,国际认可度不高,是我国高铁出口的劣势。目前中国高铁项目合作大部分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建设资金确实一个突出问题。

  因此,在进行高铁输出时,融资问题以及合作方式问题必须重视。姜洋(2015)提出,高铁战略虽然我国在新世纪的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但也面临各种实际问题,如建设资金、融资模式、等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在高铁的发展中,除了面对建设资金的困难外,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也是一个重大难题。张锐(2015)提出,就目前全球形势而言,高铁的需求海外市场巨大,这是我国高铁面临的优势。在抓住优势的基础上,推动高铁输出的同时,积极推出中国标准的输出,加大国际认可度。我国高铁的成本优势及我国丰富的外汇储备的支持,是我国高铁输出的另一个竞争优势。虽然存在优势,也需要对高铁的输出提高档次,在解决融资问题、实施中国标准方面,还需要改善。在融资与资本回收问题上,韦森(2015)认为,高铁是由各国的政府进行买单,债务的偿还必须是靠政府的财政收入作为支撑。在当前形势下,许多政府债务危机严重,我国高铁必须注意债务偿还问题。高铁输出面向国际,管建华(2015)从实际意义出发,对高铁输出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研究。我国高铁在国内面临无序竞争的问题,这将会削弱高铁输出的实力。从国际上讲,对国际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缺乏了解,并且在实施输出时往往存在国际铁路壁垒。因此,高铁输出不容乐观。

  通过对高铁输出优势和障碍的研究,得出高铁在输出的过程中挑战与优势并存。对高铁优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铁本身的特点、与"一带一路"战略结合、海外市场广阔、外交营销。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宏观层面,政府对高铁产业的扶持,因此需要加强对高铁微观层面及相关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在高铁输出的障碍方面,对融资问题、资本债务回收问题、法律法规标准问题、国际认可度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一般局限于国际整个层面的研究。在高铁输出时,还应该加强对目标输出国特征进行研究,基础具体问题。

  1.2.3 关于中国走出去对策研究。

  中国高铁产业正在积极地走向国际化道路,高铁输出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

  因此,推动高铁的海外输出,必须积极面对高铁输出面临的障碍。

  高铁的基础建设资金投入较大,因此在高铁项目合作时,融资问题是首要问题。叶檀(2015)认为目前中国高铁项目合作大部分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建设资金确实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在进行高铁输出时,融资问题以及合作方式等问题必须受到重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问题,李继宏(2015)、张锐(2015)认为,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中国标准认可度不高以及融资困难等都是我国高铁走出去的挑战。在分析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就如何面对挑战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中国高铁战略意义重大,徐宝成(2015)认为,从国家层面讲:有条不紊落实机制协调,加强宏观调控;开展高铁展览,加大国际对我国高铁的认可;多点宣传,并且具有针对性报道,以实现高铁更大的影响力。

  从企业层面上讲:加强技术创新,突破技术壁垒;对行业以及未来具有预见性,形成良好的危机意识,促进产业融合。在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方面,高丰(2015)通过实际案例来研究,中国高铁"走出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许多的障碍。因此政策鼓励、技术创新、融资方式、政府协助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张晓通、陈佳怡(2014)通过对高铁当前发展状况和高铁输出面临问题的分析,认为应该从实施国家层面的"外交"推销高铁,加大国际对我国高铁的认可度。

  在国际标准上,积极参加制定国际新标准,有效促建中国标准升级。高铁技术的创新和进步都需要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要加以重视。为了推动高铁持续稳定的发展,重视应对地缘的政治风险。高铁输出建设过程比较长,这对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有一定的要求。目标国的政治环境对高铁的输出有重要影响,梅新育(2014)通过研究得出,确定合适目标国,以及目标国的东道国的外资政策、其他相关政策及其发展演化趋势也需要重视。由于高铁的认可度不高导致高铁输出进程迟缓,崔颖(2014)从营销的角度上提出,高铁作为一种商品,要想获得更多的国际订单,也需要从营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可以从商品定位、目标国家、推广渠道等方面着手,从而设计出适合中国高铁的营销方式。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总结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高铁产业已经成为一项优势产业,也已经完全具备输出海外的能力。但是,海外输出不同于国内高铁项目的建设,受到更多因素的干扰和阻碍。目前国际高铁市场的需求扩大,中国如何抢占市场先机,如何应对来自国际高铁产业的竞争,以及解决目标国家的各种环境问题,是目前高铁输出海外面临的首要问题。所以,需要从国家的层面对高铁产业的输出实施战略规划,保证高铁产业能够顺利的走出国门。

  1.3 论文结构。

  目前我国对高铁"走出去"战略已有初步规划,但是在学术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我国高铁产业的发展状况、高铁输出的案例分析等,而本文是集中于对高铁输出战略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高铁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从整体上把握我国高铁输出的背景与意义。再次,通过对我国高铁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以及中国高铁输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最后通过 SWOT 分析法对高铁输出的战略进行分析,对后得出我国高铁输出需要实施的具体策略。

  本文的具体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陈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揭示对高铁输出分析的重要意义;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得出高铁输出,对我国经济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是对我国的高铁发展历程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的高铁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行总结,然后对高铁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得出高铁的发展方向。其次,通过对高铁海外输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中国高铁输出面临的现状。然后,得出中国海外输出的规划及战略意义。

  第三章是对竞争环境与自身优劣势进行分析,通过对高铁输出面临的内在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是对中国高铁输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发现高铁对外输出的问题。

  第五章是对高铁输出的发展对策研究,根据 SWOT 分析的结果,针对高铁输出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

  第六章是结论,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高铁在当前面临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应克服自身的劣势,发展其优势,将会取得一定成果。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国内众多经济产业下滑,而高铁产业却在迅速发展,国内对高铁的研究正在逐渐增多。但是主要针对高铁产业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大部分局限于高铁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对高铁的海外输出状况,只是从个别的高铁海外输出案例情况进行报道与评述,目前没有对高铁输出形成完整的系统研究。而本文,创新性的选用 SWOT 分析法应用于高铁输出的分析,对高铁输出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研究比较系统全面。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因为受到阅读论文范围的限制,对全世界范围高铁企业的发展状况缺乏详细的数据,这导致论文在我国高铁面临的挑战方面多有欠缺;(2)受到学术水平的限制,在对中国高铁产业的输出战略方面,对应该采取的策略可行性分析有所欠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