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私法论文

外国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执行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01 共4867字
  结语
  
  随着安道尔在 2015 年 9 月 17 日正式加入《纽约公约》,该公约迄今为止已经有 156 名成员国。毫无疑问,作为国际商事仲裁领域最为成功的国际公约,《纽约公约》在国际贸易的争端解决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回顾中国加入的这三十年光景,我国法院在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上有着巨大的进步,最高人民法院仅支持了 64 例中的 24 例由地方中级人民法院上报的拒绝执行裁决的案件108.此外,加入公约也对我国的仲裁法以及民事诉讼法立法与修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直接推动了诸多立法改革。
  
  总体而言,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正当程序以及鼓励支持仲裁原则的前提下,我国法院在处理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问题上严格符合了公约的精神。尤其,在公共政策问题的处理上,我国法院用严谨保守的解释态度消除了外国商人对中国滥用公共政策以偏护地方保护主义的担忧。
  
  然而,诸多弊端仍不可忽视。例如一些地方法院法官在处理公约相关问题时办案能力欠缺、内部报告制度往往导致过多的审判拖延、以及对中国法相关条文的解释过于僵硬。此外,我国仲裁制度相关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之间的较大差异往往导致公约在我国难以顺利执行,例如中国国情的“非内国裁决”问题。针对内部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应当在以立法手段明确该制度的时候完善制度中当事人的参与权利以及明确时限规定。针对非内国裁决问题,我国应当明确仲裁地概念,将其视为国内裁决,继而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在我国的处境,亦或是直接通过明确我国非内国裁决的标准来解决。虽然我国在公共政策问题的整体把握较好,但在具体内涵上存在较大模糊性仍需通过立法明晰,并应在审慎适用的原则下处理公共政策在我国的应用。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交往的不断开展,《纽约公约》将会在中国扮演愈加突出的角色。届时,不断积累的司法实践与日益成熟的仲裁体制将会成为我国贯彻于执行公约精神的最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一、着作及译着类
  
  1、赵秀文着:《国际商事仲裁法原理与案例教程》,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
  
  2、赵秀文着:《国际商事仲裁现代化研究》,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
  
  3、杨玲着:《仲裁法专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13 年版
  
  4、陈燕红着:《“非内国化”理论及其对国际商事仲裁一体化的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
  
  5、宋连斌着:《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6、[英]艾伦·雷德芬、马丁·亨特等着,林一飞、宋连斌译:《国际商事仲裁
  
  法律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二、编着类
  
  1、宋连斌主编:《仲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2、孙巍编着:《中国商事仲裁法律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3、王虎华主编:《国际公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4、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年版
  
  5、刘晓红、袁发强主编:《国际商事仲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三、杂志类
  
  1、陈力,《ICC 国际仲裁院在我国作成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兼论<纽约公约>视角下的“非内国裁决”》,《法商研究》,2010 年 06 期
  
  2、李迅,《中国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发展展望--从第一例承认与执行在中国做出的外国仲裁裁决谈起》,《仲裁研究》第 22 辑
  
  3、李健:《外国仲裁机构在中国内地仲裁不可行》,《法学》,2008 年第 12 期。
  
  4、刘晓红,《非内国仲裁裁决的理论与实证论析》,《法学杂志》,2013 年第 5期
  
  5、杨玲, 《国际商事仲裁公共政策司法界定的实践与发展》,《政治与法律》2010 年第 11 期。
  
  6、张炳南,《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瑕疵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仲裁与法律》,2014 年 7 月 127 辑。
  
  7、赵秀文,《论<纽约公约>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兼论我国涉外仲裁立法的修改与完善》,《江西社会科学》,2010 年 2 月。
  
  8、何其生,《国际商事仲裁司法审查中的公共政策》,《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 07 期。
  
  四、案例及批复类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德国旭普林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与无锡沃可通用工程橡胶有限公司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一案的请示的复函,[2003]民四他字第 23 号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比利时产品有限公司确认经销协议仲裁条款效力的请示的复函,[2009]民四他字第 5 号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申请人安徽省龙利得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与被申请人 BPAgnati S.R.L 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案的请示的复函,[2013]民四他字第 13 号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麦考?奈浦敦有限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一案请示的复函,法民二[2001]32 号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英国嘉能可有限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仲裁裁决一案请示的复函,[2001]民四他字第 2 号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香港享进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申请执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裁决案的复函,[2003]民四他字第 9 号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加坡益得满亚洲私人有限公司申请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一案的请示的复函,[2001]民四他字第 43 号。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是否裁定不予承认和执行英国伦敦“ABRA 轮 2004 年12 月 28 日租约”仲裁裁决的请示的复函,[2006]民四他字第 34 号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不予承认日本商事仲裁协会东京 04-05 号仲裁裁决的报告》的复函,[2007]苏民三他字第 0002 号
  
  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美国 GMI 公司申请承认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仲裁裁决案的复函,[2003]民四他字第 12 号
  
  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邦基农贸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申请和执行英国仲裁裁决一案的复函,民四他字[2006]第 41 号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马绍尔群岛第一投资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英国伦敦临时仲裁庭仲裁裁决案的复函,[2007]民四他字第 35 号
  
  13、某申请承认及执行蒙古国家仲裁庭仲裁裁决案,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四他字第 33 号复函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ED&F 曼氏(香港)有限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伦敦糖业协会仲裁裁决案的复函,[2003]民四他字第 3 号
  
  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海口中院不予承认和执行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仲裁裁决请示的复函,[2001]民四他字第 12 号
  
  1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GRD Minproc 有限公司申请承认并执行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仲裁裁决一案的请示的复函,[2003]民四他字第 12 号
  
  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不予承认和执行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裁决的请示的复函,[2008]民四他字第 11 号。
  
  18、达利特商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沧州东鸿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2006)冀民三初字第 2-1 号;(2007)民四终字第 15 号。
  
  19、TH&T 国际公司与成都华龙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裁决案,(2002)成民初字第 531 号。
  
  20、德高钢铁公司与宁波工艺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案,(2008)甬仲监字第 4号。
  
  21、Bergesen v. Joseph Muller Corp.
  
  22、Gueyffier v. Ann Summers
  
  23、P.T. Reasuransi Umum Indonesia v. Evanston Ins. Co., 1992 WL 400733(S.D.N.Y.)
  
  24、MGM Prod. Group Inc., 573 F.Supp.2d at 775, aff'd, 91 F.Appx. 716 (2d Cir.2004)。
  
  五、外文论着类
  
  1 、 Alan Redfern, J. Martin Hunter, Redfern and Hunter o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Fif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Jingzhou Tao, Arbitration Law and Practice in China,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12.
  
  3、Kun Fan, Arbitration in China: A legal and Cultural Analysis, Hart Publishing2013.
  
  4、N. Blackaby and C. Partasides, Redfern and Hunter o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OUP, Oxford 2009.
  
  5 、 Mistelis and Di Pietro, Concise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10.
  
  6、Marike R. P. Paulsson, The 1958 New York Convention in Ac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16.
  
  7、Erik Sch?fer, Herman Verbist, Christophe Imhoos, ICC Arbitration in Practice,Kluwer/St?mpfli 2005.
  
  8 、 Herbert Kronke, Patricia Nacimiento, Dirk Otto, Nicola Christine Port,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 A Glob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York Conven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10.
  
  9、Marike R. P. Paulsson, The 1958 New York Convention in Ac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16.
  
  六、外文论文类
  
  1、Albert Jan van den Berg, The New York Arbitration Convention of 1958:Towards a Uniform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Kluwer 1981.
  
  2、Albert Jan van den Berg, The New York Convention of 1958: An Overview,Cameron May 2008.
  
  3、Albert Jan Van Den Berg, When is An Arbitral Award Nondomestic under the New York Convention of 1958, Pace Law Review 1985.
  
  4、E. Gaillard and J. Savage, Fouchard Gaillard Goldman o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Kluwer 1999.
  
  5、Ignacio Suarez Anzorena, The Incapacity Defense Under The New York Convention, Gameron May 2008.
  
  6、Javier Rubinstein, Georgina Fabian, The Territorial Scope of The New York Conventio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Common and Civil Law Countries, Gameron May 2008.
  
  7、Michael Pryles, Reservation Available to Member States: The Reciprocal andCommercial Reservations, Cameron May 2008.
  
  8、Patrick Zheng and Philippe Billiet, ICC arbitration in China: A pandora's box or an opportunity? Chinese Arbitration, A Selection of Pitfalls, Maklu 2009.
  
  9 、 Randall Peerenboom, Seek Truth From Facts: An Empirical Study of Enforcement of Arbitral Awards in the PRC,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2001.
  
  10、Robert Briner and Virginia Hamilton, The Cre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Arbitration Agreements And Foreign Arbitral Awards, Cameron May 2008.
  
  11、Robert Briner and Virginia Hamilton, The History and General Purpose of the Convention: The Cre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Arbitration Agreements and Foreign Arbitral Award, Cameron May 2008.
  
  12 、 Paulsson, Rediscovering the N.Y. Convention: Further Reflections on Chromalloy, 12(4) Mealey's Int'l Arb. Rep. 20 (1997)
  
  13、Paulsson, The Case for Disregarding LSAs (Local Standard Annulments)Under the New York Convention, 7 Am. Rev. Int'l Arb. 99 (1996)。


  后记
  
  硕士研究生三年的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首过往,不仅感慨时光飞逝,也感恩能在华政校园与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善良的同学结下深厚的情谊。
  
  以《纽约公约》下外国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作为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也是源于我在硕士研究生二年时赴比利时根特大学攻读国际商法 LLM 的学习与研究。仲裁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今国际商事领域最为重要的争议解决手段,世界各国通过援引《纽约公约》极大地保障了已作出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随着中国更多地参与到国际贸易往来当中,我国对于《纽约公约》的司法实践与态度就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重点。虽然一方面我国较好地执行了公约的精神与要求,但是同时我国立法体制与《纽约公约》的冲突也暴露无遗,尤其是外国仲裁机构在我国仲裁的问题。我国目前也正在讨论仲裁法的修改,相信诸多问题包括外国仲裁机构在我国仲裁,内部上报制度、公共政策等问题也会一同在未来得以解决。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家人、老师、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爱与信任,尤其是全力支持我出国留学,在国外学习遇到挫折时总是第一时间给我以温暖。感谢我的导师林燕萍教授,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一直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帮助,在繁重的行政事务下,仍然帮我解答各种学习问题与困惑。在论文写作期间,也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治学严谨的风范真的让我十分感动。此外,还要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稿和参加论文答辩的专家们,感谢对本文的意见与建议,这样我才能更快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得以提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