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培育黑龙江省青年农民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5 共65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转型期如何培养黑龙江青年农民价值观
【第2部分】青年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与培育绪论
【第3部分】青年农民价值观研究相关概念
【第4部分】黑龙江省青年农民价值观的变迁状况
【第5部分】黑龙江青年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原因
【第6部分】 培育黑龙江省青年农民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第7部分】促进青年农民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培育黑龙江省青年农民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5.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5.1.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其作为核心思想,主导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①是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在引导以及调节农民多样化的价值观方面要投入更多精力,要融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并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党中央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上,尤其指出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其中,并且使之成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如何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其内容、要求人人熟知、家喻户晓,关键是要根据农民自身的特点以及实际需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在教育总体规划中加入 “三个倡导”,对农民普及教育规划,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重点是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学习、实践、节庆、纪念等,加强农民的情感、理论和政治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农民的思想认识,内化为农民的行为规范,从而帮助农民辨别是非,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5.1.2 注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在全社会形成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使广大的农民群众可以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浸染,就需要在教育、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时刻贯穿这一原则,最终通过精神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以及传播各方面体现出来。要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农民群众,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汇集力量,用民族和时代精神鼓舞农民群众的士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潮流,富集社会共识,壮大主流舆论思潮,继续巩固农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鼓励农民继续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做事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体化到实处,把目标任务项目化,做到细致而具体。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为农、利农、惠农,脚踏实地谋发展,做实事、讲实效。在工作中要将重心向农村地区倾斜,把更多更好的资源带到农村地区,为农村提供更好的服务。要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5.2 以经济发展促进青年农民生活风尚转型

  5.2.1 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高青年农民的收入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①新农村的建设的基础和内容就是生产的发展,为加快农村的发展,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其首要任务就是新农村的建设。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的生产发展目的就是能让青年农民丰衣足食。最近几年,青年农民工资入不敷出的现象不断扩大,青年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不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持续了一定长的时间。若要解决该问题,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制定合理的方案来完善农村的经济发展,实现富裕的青年农民生活。一方面,农村建设应该加重培养青年农民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为加强青年农民之间合作,还可以转移部分财政。

  另一方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青年农民在医疗、教育、养老上的难题,将城市中过剩社会资源引到农村。组织青年农民进行互助性的合作,其中的某些地方可以参考城市社区所建立的公益服务模式。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方面的投资,而且还可以互利共赢,既可以使劳动的效率大大提高,又可以改善青年农民的生活。

  5.2.2 进一步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保障和改善民生”.①这对我国所有的青年农民来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处理的是他们最重视,最实际的民生问题,同时也让青年农民不再因为贫穷而碰到无法上学、看病、工作等难题,这反映出社会事业的普惠以及公正性,而且也显现出党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外也验证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事业发展速度非常缓慢而经济水平却在快速提高,所以,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中出现很多冲突和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维护保障以及改善民生问题就变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对农村民生问题进行改善需从下面几点着手,首先是对农村教育目前所处的困境加以改善,将更多的资金放在教育上,推动义务教育快速稳定发展。

  其次是处理青年农民由于贫穷而不能看病的难题,在落后地区创建公正同时有一定保障的医疗服务。三是创建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处理青年农民普遍面临的养老难题,进一步推动青年农民养老保险机制的发展。四是处理青年农民的工作问题,想尽各种方法提供工作岗位,提升他们的薪资水平以及收入。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为贫穷青年农民改善居住环境提供帮助,处理他们的安居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期间,将民生问题当做重中之重,确保和谐,才能让所有人民有优质的生活环境、受良好的教育、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进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以此不断推动青年农民生活风尚的现代转型。

  5.3 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发展环境

  5.3.1 改善收入分配机制

  十六届六中全会颁布的《决定》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以及目标任务分别是公正主义和确保与推动社会公正主义,同时还提到,社会公正主义最重要的保证就是制度,一定要加快创建对确保社会公正主义有突出作用的机制。①怎样在机制建设上确保社会公正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收入分配机制的落实以及在农村地区实行是打造农村公正主义社会环境的基本前提。所以我们必须要增强农村的收入分配机制的建设,确保收入分配领域的公正。

  一方面,在分配中必须重视公正。现如今,我国收入分配有很大的差距,这一方面反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另一方面还反映在农民群众之间。贫富差距在很多农村地区都非常明显,在某个村子中,有的人是百万富翁,而有的人却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导致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目前我国从之前的“初次分配重视效率,再次分配重视公正”向“初次以及再次分配必须解决好公正和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改变。这反映出国家非常注重分配领域的公正。即使目前已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不过还要不断优化这种机制。

  一方面要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要想处理社会分配领域所不能处理的分配难题,例如老弱病残的社会和离退休保障问题,政府就必须制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几年来,黑龙江省创建了农村特困户救助机制,同时颁布了很多农村低保政策,贫穷青年农民的温饱问题因为这些政策的落实而得到了有效解决。也是由于该制度的慢慢改善以及优化,才为低收入群体享受改革带来的成果提供了保障。目前特别要注意的是政府需要长时间贯彻和落实以及改革这些政策。尽可能做到创建稳定的资金筹集途径,增强农村低保资金的应用监督,严禁私自使用农村低保资金,为农村低保户使用低保资金提供保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