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城镇化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09 共380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浙江瑞安城镇化发展探究
【第2部分】瑞安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绪论
【第3部分】 城镇化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4部分】浙江瑞安城镇化现状
【第5部分】浙江瑞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6部分】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借鉴
【第7部分】浙江瑞安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第8部分】农村城镇化发展探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城镇化"源自英文"Urbanization"(城市化)一词,我国学者根据中国国情,将之翻译为"城镇化".城镇化最早出现在 1867 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d 在其着作中提及城镇和城镇化,他认为城镇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镇化(城市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如社会、人口、经济和空间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不同专业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从经济角度,认为城镇化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吸引大量农村人口逐渐离开农业经济向城镇集聚,进而导致第一产业比重减少,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加的一个过程。从地理空间角度,认为城镇化是空间结构的重新分布,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而农村的数量不断减少。产业发展向城镇的外围扩展,集聚形成新的消费地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城市规模逐步扩大。

  从人口角度,认为城镇化就是人口不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即人口城镇化。这是学界已经普遍认同的观点,当前城镇化水平就是以城镇人口占比来计算的。从社会角度,认为城镇化带来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即生活方式从"农村性"向"城镇性"转变的过程。

  目前,对于城镇化的界定,尚未形成一个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标准,学者们对其理解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城镇化是资源、人口、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过程。城镇化源于工业化的推进,并涉及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业等各方面的发展。推进城镇化首要任务是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内部分配,增加居民收入来源,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之间资源与要素双向的流动。

  2.1.2.新型城镇化

  我国政府计划在未来十数年内将 2.5 亿农村居民转移到新建的城镇,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绝非现有的城镇化理论就可以套用。比如在大规模进城的过程中,很多人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但如何应对伴随大规模迁徙而来的失业以及包括教育、医疗在内的各种社会难题?我们必须根据改革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对城镇化理论加以创新,才能指导新一轮的城镇化改革。

  自十六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即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以来,研究成果丰富。但目前对新型城镇化也无一致的界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之进行界定。

  孙久文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过去一味追求速度的发展模式,注重质量的提升,坚持走集约节约发展道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基本的制度建设方向;建立和完善城乡协调的城市群规划体系;制定适合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城市发展政策;转变"移民就业"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模式.

  喻新安认为,新型城镇化,强调突出工业的拉动作用。认为新型城镇化,需要建立五级新型城镇体系(主城-副城-新城-新市镇-新社区 5 个层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把新社区单独一级体系纳入城镇体系建设与管理中来.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尚无统一界定,但学术界普遍认可,一般来说,新型城镇化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以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环境友好、集约发展、规模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与传统城镇化模式相区别,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城镇的集约发展,更加注重城镇化的社会性,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区域性,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协调性,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内涵的提升。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下, 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能满足社会发展一般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

  事实证明,城镇化是过去 35 年的中国经济变迁中最痛苦的转变之一。即使在瑞安这样一个相对发达的东部城市,土地纠纷每年也会引发大量的抗议事件本人在十多年的实际工作中经常要见证这样的事件,深觉"新型城镇化"理论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城镇化固然是我们必然的发展方向,但因为农村人口处于落后地位,常常无法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所以,在中国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城镇化改革中,作为研究者,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研究重点放在如何确保农村人口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福利和权利上面。

  2.2 城镇化的有关理论基础

  2.2.1 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新兴技术和事物一般产生于经济发达地区,即发展梯度图上顶端部分,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其他地区。

  从实践上看,梯度推移是区域经济发展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渐推进转移的过程。从理论上看,梯度推移具有下面 3 个趋势:1、向梯度差较小的方向推移。这里的梯度差较小的方向指的是技术上的差距较小,而不是地理上的差距。例如欧洲的汽车制造技术传到中国,会先传到技术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而不是与欧洲距离较近的新疆自治区,就是因为东部地区与欧洲的技术梯度差比新疆与欧洲的要小。2、向引力方向推移。引力是指地区或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产生的引进新技术的愿望的力量。技术会不断朝着引力强的方向推移,例如腾讯公司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是国内拥有发明技术最多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公司的引力相对较大。加拿大 Kik Interactive 公司的聊天方式由腾讯率先引入国内,正式推出微信。3、向技术方向推移,主要为人才的推移。人才是技术的载体,人才的推移必然带来技术的转移。发达地区人才聚集,过度聚集导致许多人因此不能发挥作用,如果这部分人才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则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因此,人才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为技术推移带来动力。

  2.2.2 核心--边缘理论

  该理论认为,核心和边缘两个部分共同组成区域空间结构,二者相互作用、彼此扩散。随着经济的发展,随时发生变化甚至转换,空间结构不断调整,最终实现核心--边缘空间动态稳定。

  1966 年,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n)在他的学术着作《区域发展政策》一书首次系统提出核心--边缘理论。弗里德曼认为,任何地区都是由核心和边缘两大区域组成。其中,核心区域主要为城市集聚区,例如大都市、城市商业圈、经济园区等。边缘区域位于核心区外围,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例如农村、郊区、城中村。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域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区依赖于核心区发展。核心区从边缘区获取剩余价值,使边缘区的人口和劳动力向核心区流动,促进核心区规模扩大。边缘连接多个核心区域,与核心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联系,受核心区的影响,经济不断发展,吸引劳动力向边缘转移,可能进化成为新的核心区。边缘区反作用于核心区:一种是边缘区经济增长,吸引了本属于核心区的资金、资源和劳动力,减少核心区的发展机会,对核心区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另一种是边缘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了核心区产品及原料市场,扩大就业机会,从而对核心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有利的影响。

  2.2.3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学说",是构筑城镇体系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该理论由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ristaller)于 1933 年先提出。中心地(Central Place),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中心地的等级由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级别所决定,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分布和服务范围:中心地的数量多、分布越广则等级越低,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越广等级越高。低级中心地往往依附高级中心地,一个高级中心地能同时附属多个低级中心地,从而形成中心地体系。

  1940 年德国学者廖什(A.Lsch)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认为,一个具有经济活动的区域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城镇具有行政、商业、科技、产业、娱乐、教育、文化等多种服务功能,为周围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形成一种经济空间凝聚力,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由于城镇大都位于区域的中心,因此将城镇称为中心地。

  2.2.4 卫星城及新城理论

  "卫星城"就是指位于大城市外围、具有一定数量人口规模、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并且同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有着密切联系的新型城镇,因为城镇围绕大城市而建,形似卫星,顾称之卫星城。我国典型的卫星城有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卫星城在空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位于城郊与中心城保持一定距离,但二者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卫星城建设的目的在于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分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卫星城在功能上具有独立性,但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等方面,同母城有密切的联系。

  卫星城理论起源于 19 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 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1919 年,英国规划设计--韦林市,初次采用卫星城的名称。1944年 P·艾伯克龙比主持编制的大伦敦规划中,提出在伦敦外围建设 8 个卫星城镇,以后通称为"新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城理论被广泛接受。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压力、规范布局为更多的人提供住宅等原因的考虑,进行声势浩大的新城建设运动。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全面进入城市郊区化的阶段,新城建设与郊区化发展相互联系,此时新城理论被赋予新的内涵--郊区化的城市。

  新城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新社区(又称为"新农村社区")都侧重于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新城、新社区不再是单纯的居住区概念,而是一种集生活、教育、休闲、消费、娱乐、工作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区域,是一种对城市聚居模式的深入探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