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测评
一、测评方法与步骤
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融合度测评方法。学者普遍认为技术是产业间发生融合的基础,利用这一论断,有学者通过赫芬达尔指数法测度农业与相关产业专利的相关系数来测度这两产业间的融合程度。但这一方法高度依赖于专利技术的获取。而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源于产业间的特性和专利数据的难以获取,这一方法并不适用于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程度的测评。
(一)测评方法选择
投入产出法是专门研究国民经济领域内各个生产部门之间投入和产出的相互关联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运用的工具是投入产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投入是指一个部门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投入的数量,包括了原材料、燃料、劳动力等;产出是指某个部门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即某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结果。并再次分配使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积累和出口等各个方面。
投入产出表是指把国民经济每一个部门的投入及其具体的产出去向排成表格,此表格按顺序排列。通过交叉分布的数据来反映出国民经济每一个人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总的来说,表中的投入是某行业正常生产所需要的花费,而表中的产出是此行业产出的产品的使用和再分配。由于各个部门之间在投入与产出、有着非常紧密的技术和经济联系,因此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网络。在同一个表格中将各个部门间的投入与产出比例都囊括其中,以此来分析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上的规律,即是投入产出表[9]。投入产出表的格式如下图。
因此,把投入产出表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联立起来,很容易得到一下平衡关系:纵向上,从某个部门流向其他部门的产品流出量加上最终产品等于该部门从别的部门得到的产品增加值。横上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量等于对应同名称的纵列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品价值;1.直接消耗系数.我们可可以利用直接消耗系数来产业间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它等于部门的总产量与该部门所消耗的其他部门产品数量的商,也可以表示为各个部门总产品价值与各个投入要素的商,即:
在这个式子中,aij为直接消耗系数,理解为单位产品 j 所消耗的产品 i 的数量。通过计算可以看出,直接消耗数字的取值在[0,1]之间,如果计算的结果,系数越大,则说明 j 部门对第 i 部门的直接依赖程度越强,反之则越小。这一定程度山个可以反映出两产业的融合度。
作为编制和应用投入产出表基础的直接消耗系数,受非常多的因素的影响。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为例,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的创新引起消耗量的变化。例如旅行社由原来的纸质广告宣传转变为微博营销和网络营销。第二。产业组织趋于合理化引起消耗量的变化。例如,旅游企业通过上市使企业组织法制化、合理化,提高了组织效率。第三,劳动力价格、原材料、税金等变动引起消耗量的变化。例如,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旅游景区资源维护费用的增加势必引起相关物质部门消耗量的变化。
第四,部门内部产品结构的变化。例如随着文化产业内文化资源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融合过程中,旅游资源产品结构也会随之变化,变化引起的消耗量也必将改变。
2. 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是相对于直接消耗系数而计算的。它的值等于直接消耗系数加上间接消耗系数。即在计算第 j 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等单位最终使用时,需要计算出对第 i 产品部门的直接消耗及其间接消耗系数,然后两者求和额即可得到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3.融合度计算
两化融合的一方是旅游产业,其主要依托于是住行游购娱,而两化融合的另一方是文化产业,其主要是依托于内部的艺术、旅游和体育业。因此,论文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认为旅游和文化两产业的融合程度取决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各部门向主要的旅游部门渗透程度之和。所以,可以根据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文化产业的重要部门投入额在总产出的比重,并以此数值作为文化产业各部门向旅游业各部门渗透或者延伸的程度,这样就可以测算出旅游和文化两产业的融合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在表中找出隶属于文化产业部门在产品生产中归类于旅游部门的中间投入数值,并将这些数值求和。数值越大说明业融合度越深,反之则说明两产业未出现明显的融合趋势。计算公式为;
其中,coni表示融合的程度,数值 Ci表示文化部在旅游业的总投入量,Ti表示旅游产业总产出。产业融合度的取值在[0,1]之间,当 coni=1 时,表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完全融合;当 coni=0 时,表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完全不融合;coni值越大说明融合程度越好。
(二)测评步骤
利用投入产出表法来测评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可以分为五步:
1.数据的获得。本文的投入产出表数据(2007)来源于中国投入产出学会(ChineseInput-Output Association)。
2.数据整理。由于我国统计年鉴和我国投入产出表对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没有明确的标识,因此本文根据应用的需要,将统计年鉴和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进行了合并。将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纳入到文化产业内;将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纳入到旅游产业内。
3.直接消耗系数 aij、间接消耗系数 bij、产业融合度 coni的计算。根据整理的数据计这三个评价指标的数值。
4.产业融合的综合评价。根据 aij、bij、coni的数值,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判断出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程度。
二、融合度测评的运算与结果
(一)数据的获得与整理
通过登录中国投入产出学会(Chinese Input-Output Association)网站获得 2010年我国 42 部门生产者价格投入产出表。根据两产业的具体内涵,将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纳入到文化产业内;将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纳入到旅游产业内。获得数据如表 4-2 所示。
(二) 融合度运算结果
1. 直接消耗系数 aij的计算.通过运用投入产出表法,计算出这七大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结果如表 4-3 所示:从表中的数值来看,个部门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较低,都低于 0.05。
2. 间接消耗系数 bij的计算
根据直接消耗系数 aij的数值,通过运用投入产出表法,可以计算出这七大部门的间接消耗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表中的数值来看,个部门之间的间接消耗系数较低,都低于 0.06。
3.产业融合度 coni的计算
在前文中笔者已经论述,将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纳入到文化产业内;将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纳入到旅游产业内。
由表 4-1 可以计算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中间投入总和。如表 4-5 所示:
可以计算出文化产业内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对旅游产业的中间投入为C10=1762610+ 733857+ 305723=2802190(万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旅游产业的中间投入为
C29=459325+236298+2624503=3300126(万元);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对旅游产业的中接投入为 C21=3448158+663181+400191=4511530(万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旅游产业的中间投入为 C41=988093+557579+328208=1873830(万元)。由于旅游包含于文化,在总投入上需加入旅游各部门对其自身的中间投入,即表 4-6 所示。则C旅=144185490+10185394+101287564=255658448(万元)。所以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中间投入总和为 C= C10+C21+C29+C41+ C旅= 268146124(万元)。同时可以得到旅游产业总产出,如表 4-6 所示。
三、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程度的整体评价
(一)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处于低融合水平
上述旅游、文化产业的消耗系数结果表明,aij与 bij的数值皆低于 0.05,这说明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并不是特别强,即融合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在对融合度 coni的测算中,我们得到 coni=0.369,这极低的数值说明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仍处于低度、初级融合阶段。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低的原因分析
胡金星(2007)认为,产业融合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它的深层次发展离不开相关要素共同推动。产业间只有在达到这些条件,融合才有可能发生。源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各自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两者都具备了产业融合的基本条件,但事实上两者的融合程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经过深入的分析,阻碍两产业融合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能力上的不足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能力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创新力、核心力刚性和资源的整合能力。在产业融合的进程中企业会面临诸多的障碍,而能力上的障碍则是企业较难以克服而又必须要克服的难题之一。由于所属不同的产业,处于融合过程的企业在自身能力上存在着难以匹配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短时间难以克服。随着经济、技术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若想在竞争中取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要随之变化,而核心力刚性则是这一变化难以实现的阻碍系统。如果在产业融合的进程中企业核心能力难以与时俱进,那么不断上升中的其他企业就会取代其多年所积累的竞争优势。这一论断同样适合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的培养。现阶段,旅游产业内的企业竞争日益加剧,如果企业难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和资源的整合力,那么即使其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且占据了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亦会逐渐被淘汰。以我国文化产业为例,虽然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文化企业的核心能力仍然发展不足。尽管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支持,并具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但由于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创新力都较为薄弱,受限于上述要素,融合的效应难以显现。
2.制度上的缺失
阻碍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障碍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即政府的政策管制、市场上存在的垄断和管理体制。以我国大部分自然景区为例,实行的都是分权管理的体制,所有权和管理权并不共属于同一方,难免会出现政策不衔接的情况。同时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并没有形成专门的组织进行协调,处于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的要求,产业间的政策互相独立,并没有对拥有共同内容德尔产业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相关企业想要参与产业活动时,必然会遇到较高的行业壁垒,这就阻碍了融合的深化如若不客服这些制度上的缺失,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就难以推进。
3.市场需求障碍
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即使企业认识到这一过程的重要性,且具备了较为匹配的企业能力,企业还会受到来自于市场需求上的障碍。企业的需求障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消费者能否接受新的产品、具有该产品消费能力的顾客数量、消费者能否改变固有习惯。
两产业融合的结果是产品的创新,因此作为一种全新的兼具旅游和文化属性的产品在走向市场时必然会受到来自于消费者需求难以改变的挑战。如果在新产品推出的难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或者超出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那么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将会缺乏市场的支持这一关动力因素,两者的融合也将会就此中断。目前,相对于其他市场,我国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还较为薄弱,如何改变消费者固化的消费理念是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综上论述,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融合面临着来自于制度、企业自身和市场这三个方面的阻力。虽然,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力不同,但要推进两产业的深度融合,就必须克服来自这些因素所带来的阻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推进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