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
综合考虑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特点及陕西气候特征,水土保持监测应覆盖项目建设全过程即施工准备期、建设期、林草恢复期三个主要阶段。
3.7.1 监测内容、方法和频次
输变电工程监测内容主要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影响水土流失因子监测、水土保持成效监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防治目标监测等[53].输变电工程应采用调查监测与定位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输变电工程的线路应以调查为主,定位观察为辅;变电站应采用样地调查和地面定位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工程施工期对地面扰动较大,变电站站区开挖平整及基础清理、牵张场布设、塔基施工、施工便道建设等活动对地表的开挖、扰动和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相对严重,随着工程的进行,对地表扰动相对缓和工艺,如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引起的流失强度明显减弱;在施工期末期和林草恢复期,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强度进一步降低,水保工程逐渐发挥作用,监测频次应递减[55].监测内容、方法及频次参照表 3.4.
3.7.2 监测原则
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是为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服务,支持水土保持监督的数据基础。输变电工程空间跨度大,地域环境差异明显,需要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及其水土保持工程效果等进行动态观测和分析。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本原则如下[55]:
1)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全面调查即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进行核实,并对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对照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监测初步方案,制定监测总体布局与安排。
2)定期调查和定量动态观测相结合。通过定期(一般按月),特别是雨季的月份,在塔基进行定期调查监测,在变电站进行定点定量监测和调查监测。定点定量监测要对土壤侵蚀形式、降雨量、泥沙量、工程实施进展与防治效果等因子,设置定期、定位的观测点。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月)进行观测记录,作为分析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和试运行期两个不同阶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指标。
3)调查、观测与巡查相结合。随着工程施工进度变化,场地水土流失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及时掌握各种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隐患,除上述调查与观测外,必须按监测实施方案进行不断的巡查。并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汇报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建设单位在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4)实际调查观测与模型分析相结合。对于变电站不同场所的水土流失应通过实地调查和定点定量观测获取相应的数据;对地面(平地)的水土流失通过实验区设置平地小区水土流失观测点测量流失模数来模拟站区平地和平地塔基流失量;从而推测难以设置收集地的变电站平地和平地塔基的流失量,通过利用当地水保站相似小区监测结果进行推测。
5)监测分区与监测内容相结合。根据水土流失不同分区及防治特点,确定相应的技术经济可行、操作性强的监测内容和方法。
3.7.3 监测点布设
在进行实地监测时,选择好标段后,结合监测样点布设的规定,就可以确定具体的监测点位。
(1)监测样点的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监测样点应有代表性,可集中、或突出反映所处水土流失类型区和防治责任分区的特点,同时可选择类似的样点作为对比监测样点。
② 各种试验场地应适当集中,不同监测项目应尽量结合。
③ 尽量避免人为活动的干扰。
④ 交通方便,便于监测管理。
⑤ 平地模拟观测场应保持与施工场地水土流失因素保持一直。
⑥ 简易沉淀池应避免周边来水对沉淀池的影响。
(2)点式工程监测点布设
26点式工程监测重点是对变电站进行地面定量监测。站内主要是确定其防治责任范围、扰动土地面积(土壤流失总面积)、扰动土地整治面积(永久措施)主线内、外防治面积。在进站道路边坡骨架护坡工程上布设若干个个简易沉淀池(不同坡度)收集土壤流失量,对进站道路及变电站墙外边坡进行监测,在荆门变电站内临时堆土场设置临时监测点位,对临时堆士场进行监测.
(3)线状工程监测点布设
输电线路的建设属于线性工程,架空线路跨度大,穿越地形地貌类型较多,水土流失特征随时问而变化。一般的输变电工程分为不同的标段,为了监测结果的准确全面,每个标段均应该设置监测点。
塔基基础分为全掏挖基础、岩石嵌固基础,斜柱插入式基础,现浇阶梯形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柔性大板基础,不同的塔基基础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不一样。
塔基类型分为平地塔基和高低腿塔基,另外输变电线路不可避免要经过河流,经过河流的大跨,扰动面积大,应该考虑设置监测点。
将一个标段看成一个整体,假设该标段存在所有类型的塔基,来设置监测点位。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某个塔基类型不存在或重合,可以取消或合并该监测点。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设参照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