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环境工程硕士论文

药厂污水处理站异味气体整治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6 共416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某制药厂污水处理中异味气体问题探讨
【第一章】某制药污水处理站异味治理研究绪论
【第二章】某制药厂废水异味治理设施运行现状分析
【第三章】异味治理改造工艺选择及中试研究
【第四章】异味治理改造工艺技术方案
【第五章】废水异味项目技术及经济可行性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 药厂污水处理站异味气体整治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该制药厂异味治理系统主要治理废气为该制药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异味气体。排气排放标准按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执行。改造前拥有一套独立的异味处理设施,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异味气体进行处理,排气筒硫化氢浓度、氨气浓度及恶臭浓度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但部分有机气体仍产生异味,使人体感官有明显的异味感。本研究课题针对该制药厂异味气体的特点和目前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选择了改造工艺,开展中试研究,同时对改造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改造技术及经济的可行性,结论如下:

  1)针对该制药厂异味气体的来源及特点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对现有设施运行进行情况进行分析,对现场改造工艺进行比选,选择"生物法"及"碱吸收+氧化法"处理工艺。

  2)本章比选分析了目前主要的异味处理工艺,初步选择了生物法和碱吸收+氧化法作为改造工艺进行中试实验。

  分别建立了生物法和氧化法两套中试设备进行中试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好氧池采用生物法进行异味处理效果较好,硫化氢及氨气的处理效果均较稳定,实验风量为 1000m?/h,采用高效复合生物菌,负荷在 40~60m3/m2.H,接触时间 60s,硫化氢处理效率平均 98.06%,最高可达 99.36%,氨气处理效率平均 95.09%,最高可达 96.67%;其他调节池、酸化池、沉定池、污泥压缩单元产生的异味气体采用"碱吸收+氧化"法进行处理效果较稳定,实验风量为 2000m?/h,有效氯浓度 0.16%左右,接触时间 15s,硫化氢处理效率平均 83.31%,最高可达 88.67%,氨气处理效率平均86.28%,最高可达 95.15%,硫化氢处理效率在 PH 值 7.5-9,电位 700-850,液-气比在 4.7L/m?-6.0L/m?之间时处理效果最佳。

  3)根据中试实验,对药厂异味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工艺技术方案进行设计和说明,重点对改造项目目标、流程,工艺各设施设计参数、特点及工艺配套、电气配套部分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和说明。该制药厂异味治理改造项目设计由生物处理系统和氧化处理系统组成。生物处理系统主要构筑物为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好氧池的异味气体单独进行收集通过管道进入生物反应器内,通过投加营养盐来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从而对异味气体达到净化的目的;氧化系统主要构筑物为氧化喷淋塔,高浓异味气体通过碱吸收去除大部分的硫化氢后再通过氧化系统去除其他异味气体及进一步去除硫化氢气体,从而达到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两套系统均需要配套化学加药系统等及相应的泵、箱罐、管道、搅拌器、阀门及附件等。

  并分析了能源综合利用方面,积极响应国家节能降耗的号召。

  4)对生物及碱吸收+氧化工艺技术可行性进行了技术和经济分析,与现有碱吸收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改造工程投资690.9万元,改造后年运营费用在218万元左右,具有显着的环境社会效益。生物法处理系统营运成本0.003元/m?气,相比现有碱喷淋处理技术营运成本0.02-0.03元/m?气,降低50%以上;碱吸收+氧化工艺营运成本0.01元/m?气,相比现有碱喷淋处理技术营运成本0.02-0.03元/m?气,降低50%以上,可产生显着的经济效益。配套设备较少,操作方便。

  参考文献:
  
  [1] 曹文文,史建武,韩 斌,等。我国北方典型城市大气中 VOCs 的组成及分布特征。中国环境科学,2012,32(2):200-206
  [2] 唐小东,王伯光,何洁,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挥发性恶臭有机物的组成及来源。中国环境科学,2011,31(4):576-583
  [3] 徐晓军,宫磊,杨虹,等。恶臭气体生物净化理论与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6
  [4] D NOEL NEVERS.Air Pollution Ccntrol Engineering(second edition)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 薛璐,马俊杰。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河北工业科技,2013(5):371-376
  [6] 颜鲁春,刘杰民,伊芹等。混合物中阈值降低及异味活度应用研究。恶臭污染物防治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57-63
  [7] 李守信,宋剑飞,李立清,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化工环保,2008,28(1):1-7
  [8] 乔树峰,胡园桃,刘长青。炼焦生产过程恶臭污染与治理措施。能源环境保护,2005(6)8-9
  [9] 朱国营,刘俊新。污水处理厂生物滤池除臭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 王志勇。竹醋液的应用与其工业化生产概论。森林工程。2008,24(4):77-79
  [11] 蒋立荣,王伯铎,熊宇等。污水处理厂几种除臭技术的综合比较。地下水,2010,32(1)15-17
  [12] 李学,李长东,丁秀涛等。辽阳石化异味气体排查及治理措施。石油化工应用,2013(3)10-12.
  [13] D ANASTASIA,K SPYIOS GOLFINO POULOS,N MARIA. Kosto-Poulou,etal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surface waters and treated wastewater.Water Ressearch,36:2883-2890
  [14] 田森林,宁平。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及进展,环境科学进展。1999,12 增刊,11-16
  [15] 张宇峰,邵春燕,张雪英等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控制技术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25(3):89-92
  [16] P.H.LIAO,A.CHEN,K.V.LO.Removal of nitrogen from swine manure wastewaters by ammonia stripping.Bioresource Technology,1995,54(16):17-20
  [17] S.T.BOSSOS,J.ENZWEILER.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to scolecite.Water Research,2002,36:4795-4800
  [18] 孙学习,孙佩石,王洁。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技术研究应用进展。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29(5):115-119
  [19] 席 劲 瑛 , 胡 洪 营 . 生 物 过 滤 法 处 理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气 体 研 究 . 环 境 科 学 与 技术,2006,29(10):106-107
  [20] T LIN ,P ZHAN,C MAO.Gas-phas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benzene over titanium dioxide loaded on Bi12TiO20.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7(18):241-243
  [21] 杨萍。生物法净化挥发性有机废气动力学及过程模拟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1
  [22] 李杰,王安磊。纺织印染废水异味气体的污染与治理。安徽化工,2013(3):23-26
  [23] 钱珍余,陈梅。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5,32(3):83-87
  [24] 何毅,王华,李光明,等。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技术。江苏环境科技,2004,17(1):35-38
  [25] 徐涛。吸收-光助氧化法处理二氯甲烷废气研究。 2012
  [26] L A WALLACE,H K AI,S LAN.Personal exposures,indoor-outdoor relationships and breath levels of toxic air pollutants measured for 355 persons in New Jersey.Atoms Enciron,1985,19(11):1652-1661
  [27] P ROHDIN,B MOSHFEHGNumerical modeling of industial indoor environments: A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turbulence models and supply systems supported by field measurements.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1,46(11):2365-2374
  [28] L TIAN,Z LIN,Q WANG.Comparison of gaseous contaminant diffusion under stratum ventilation and under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0,45(9):2035-2046
  [29] 律国黎。制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性研究。硕士论文,河北科技大学,2013
  [30] 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2 版),2002:25-27.
  [31] 冯家荣。生物净化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科学之友,2011(24)37-41
  [32] H BACH .Schwefel im abwasser.Gesundheits-Ingenieur,2005,46:370-376
  [33] B Kim ,X Zhu ,M SUIDAN.Removal of a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in a Hybrid Rotating Drum Biofilte.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4,130(3):282-291
  [34] R D POMEROY .De-odorizing of gas steams by the use of microbial growth: US, 2006, 12(1):38-42
  [35] 秦娜。生物过滤法净化有机废气。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化工大学,2010.45-49
  [36] 谢国建,吴昊,朱英俊等。生物过滤法处理恶臭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因素。山东化工,2015(17):33-36
  [37] 王学英。生物过滤除臭工艺简介。中国环保产业,2010(1):33-37
  [38] 刘晓琳。生物滴滤法净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研究。科学之友,2013(4):8-9
  [39] 陆豪,吴祖良,高翔。吸附法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环境工程,2013,31(3):93-97
  [40] ACGIH.2012 TLVs and BEIs:Threshold Limit Values for Chemincal Substances and Physical Agents and Biological Exposure Indices,US: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2002
  [41] 孙为银。配位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2] P-j HE,J TANGANG.Release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und during bio-dry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Journal of Encironmental Sciences,2010,22(5):752-759
  [43] 朱世勇。环境与工业气体净化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4] 陈建孟,王家德,唐翔宇 . 生物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环境科学进展,1998,6(3):30-36
  [45] J RICHARD.How to comply with Clean Air Act.Chem.Eng,1991,98(7):121-130
  [46] 童志权主编。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7] K FOUHY.Cleaning Waste Gas Naturally.Chem.Eng,1992,99(12):41-46
  [48] 王玉婷,林大泉译 . 废气中恶臭物质的生物学脱除法 [.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院报,1995,8(2):48-49
  [49] G A SORIAL ,F L SMITH,M SUIDAN.Evaluation of trickle bed air biofiter performance for BTEX removal.J.E.ENG.1997,123(6):530-537
  [50] C LU,M-R LIN,CH CHU.Temperature Effects of trickle-bed biofiter for treating BTEX Vapors.J,1999,125(8):775-779
  [51] A MARTIN,S NOLEN.Control odors from CPI facilities.Chem.Eng.Progress,1992,88(12):53
  [52] 宜 华译。利用微生物高效脱臭处理技术。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2,(3):64-68
  [53] 郭静,匡颖,王召。复合生物床反应器处理恶臭气体和污水。中国给水排水,2001,17(9):10-13
  [54] 李敏。生物滤池处理甲苯废气的研究。天津:天津大学,1999.28-30
  [55] S MUDLIAR,B GIRI,K PADOLEY.Bioreactors for treatment of VOCs and odours-A reciew.Journal of Encironmental Managerment,2010,91(5):1039-1054
  [56] 姜安玺。空气污染控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50-252
  [57] 孙一坚。工业通风。第 3 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