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乡村旅游社会排斥现象--李坑村案例的质化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05 共8448字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由于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丧失其公民权利,无法参与正常活动或参与不足,导致被边缘化及情感疏离的机制和过程”.个人或群体在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互动活动中的无法参与或参与不足都可能被认为是社会排斥的存在。
  
  关于社会排斥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作为贫困、剥夺、劣势等词的替代性概念,人们对其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对社会排斥的定义不仅涉及收人贫困和物质资源的匮乏,也涉及一些个人或者群体在社会中被边缘化的过程。1999年,作为欧洲国家中对社会排斥问题关注得最全面并切实采取应对措施的国家之一,英国在开展的“贫困和社会排斥调查”中将社会排斥分为四个维度,包括被排斥在充足的收人或资源之外、劳动力市场排斥、服务排斥、被排斥在社会关系之外。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排斥分析中心则认为,社会排斥包括消费、生产、政治参与及社会互动四方面的排斥。我国的学者也有类似的讨论,如曾群等提出了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和福利制度排斥五个维度的分析框架。21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排斥概念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美国学者特温茨和鲍麦斯特等认为个体在遭受社会排斥后往往会形成心理上的感知,他们的大量实验证实,“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只要个体认为自己受到了他人的排斥,不管是真实存在或是臆想的,都会带来独特的心理变化,进而导致自我控制行为的改变”,“即使只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个体感觉到了没有确定来源的忽略和排斥,都会导致明显的归属感降低”,因此,社会排斥不单纯指物质层面,而且拓展到精神心理层面和符号层面。由于认识到“各种社会排斥过程无不导致社会动荡,终而至于危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社会排斥概念在各国政府制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人们将社会制度目标逐步转向“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包容,实现社会融入”.
  
  将社会排斥概念纳入到旅游研究视野是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其关注重点为旅游开发或旅游产业政策制定等带来的社会排斥现象。例如,奥尔威格对美属维尔京群岛土着圣约翰人的描述就体现了欠发达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较典型的权力悬殊状况:当美国国家公园组织在洛克菲勒财团的资助下占据大半个岛屿建立国家公园后,岛上的居民完全丧失了依靠传统谋生手段--放牧、游耕继续生存的机会,他们如同“乞丐无法成为一名选择者”,除了服从毫无办法。1998年,阿特金森和劳迪尔撰文讨论了1996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国际海洋节期间两个流浪者露营群体被驱赶的社会排斥现象,他们的存在被认为会侵犯旅游者和节曰参与者,破坏布里斯托尔希望建立的海洋遗产地形象。2005年左右,默尔度和阿加瓦尔不约而同地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社会排斥问题,所不同的是,默尔度重点探讨的是边缘群体在参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被排斥问题,而阿加瓦尔关注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被排斥现象。造成这些社会排斥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方面而言,社会结构及制度设置为社会排斥提供了可能空间,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型、全球化竞争加剧、旅游生产方式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等因素被认为与社会排斥现象的产生存在一定的关联;从微观个体而言则有缺少工作机会、缺乏技能、缺乏政治和社会参与、身体健康因素及学历低等因素,导致个体丧失社会关系网络而陷人边缘化的困境。另据研究发现,虽然城市、乡村、海滨、岛屿等各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都存在社会排斥现象,但其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例如,邵特尔探讨了乡村发展项目中的社会共融与社会排斥问题,而那卡加瓦则将研究视角锁定在城市社区的社会排斥现象之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调查指出,被排斥人群的住房问题在城市地区表现为质量不佳,他们大量集中于贫民窟,在乡村地区则表现为住房短缺;就业问题在城市地区表现为长期性失业,而在乡村地区则表现为季节性失业与低工资。
  
  由于乡村旅游强调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旅游活动的大量渗透必然会对社区施加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的主要承担者是社区”.旅游人类学者和社会学者已用许多详尽的案例说明乡村旅游发展在给社区发展带来某些正面影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些消极影响,诸如地方民俗文化面临变质和消失的风险、社会文化冲突加剧、犯罪率上升、贫富差距拉大等,尤其是在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不断得到调整、综合和博弈的过程中,乡村社区的居民总是无一例外地处于被动与弱势的地位,从而导致其挫折感、文化仆从感、自卑感增强,社区文化认同感衰落,但鲜见社会排斥方面深入而翔实的本土化案例研究。本章所提供的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长期以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小农经济格局为主导,旅游开发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笔者试图在质化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该村居民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旅游开发背景下乡村社区居民社会排斥的感知维度,以社会排斥为概念工具对其旅游开发所形成的影响进行系统解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