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30 共7308字

  4 D 银行重庆市分行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现状

  4.1 D 银行重庆市分行简介。

  D 银行最早成立于 1912 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D 银行先后行使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国际贸易等专业银行职能。始终将民族大义放在肩上,致力于保证国家金融秩序稳定。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D 银行长期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主要管理国家的外汇,参与管理国际外汇业务,保证国家外汇储蓄。同时 D 银行在新时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大力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维持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科学使用外汇资金,经营外汇业务。D 银行长期经营外汇外贸业务,在国际中享有盛誉,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多个国家开设分行或子行,面向 37 个国家开展全面金融服务。

  重庆分行是 D 银行在重庆市的分支机构。抗战期间的 1939 年,D 银行总行内迁至重庆市办公,直到 1945 年迁出。重庆分行在抗战后的一段时间,无论是机构近年来,重庆分行本着"锐意改革,勇于担当,为建设最好的银行努力奋斗"的目标,打好"外、合、优"三张牌,协助政府对前沿领域业务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在担当社会责任的同时借机突出经营优势,业务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获得了市政府金融贡献二等奖和投资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银监局"银行业金融机构先进单位"等荣誉。

  截至 2013 年末重庆分行共设有 36 家分支机构,员工接近 30000 人,资产总额25165515 万元,负债总额 22397359 万元,全年实现净利润 256554 万元。D 银行长期致力于经营国际结算以及贸易融资业务,截止 2013 年 12 月,重庆分行全辖累计国际贸易结算量 130.5 亿美元,同比增幅 35%,市场份额在当地银行中稳居第一。

  4.2 D 银行重庆市分行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管理模式。

  4.2.1 管理架构、主要管理制度及融资流程。

  D 银行重庆分行下设贸易金融部、市场营销部、风险管理部、信贷审批部。其中,贸易金融部和市场营销部由分管营销的副行长统一管理,信贷审批部和风险管理部由分行风险执行官统一管理。

  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D 银行已形成完善的授信管理制度。具体而言,D 银行重庆分行办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时,涉及的管理制度主要有:《D 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办法》、《D 银行授权管理办法》、《D 银行风险政策指引》、《D 银行贸易融资授信管理办法》、《D 银行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授信业务管理办法》等。

  根据上述管理制度,D 银行办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的主要流程为:由市场营销部发起授信申请,报送信贷审批部进行授信审批,由贸易金融部对该业务进行协审,审批完成后由风险执行官根据权限签发授信批复(如授信金额超过分行权限,需报送总行审批)。授信获批后即可根据客户实际用款需求进行放款,放款完成后由风险管理部进行贷后管理。

  4.2.2 各部门工作职责。

  ①客户关系部门职责(市场营销部)。

  D 银行重庆分行客户关系部门主要负责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客户的开发与客户关系的维护。主要包括目标客户前期合作关系的建立,客户信用评级及客户准入分析,贷前调查,贸易背景调查及贷后管理等。

  ②产品开发部门职责(贸易金融部)。

  D 银行重庆分行产品开发部门主要负责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产品的开发与管理。

  主要包括根据总行相关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操作细则,出口单证审核,出口应收账款管理,操作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对接本地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向总行申请占用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同业额度,配合其他部门做好贷后管理等。

  ③信贷审批部门职责(信贷审批部)。

  D 银行重庆分行信贷审批部门主要负责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客户主体资质的审查。主要包括根据客户关系部门提供的信贷调查报告独立分析客户是否准入,独立分析客户过往交易记录及财务报告,决定是否给予客户授信及授信额度的确定等。

  ④风险管理部门职责(风险管理部)。

  D 银行重庆分行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客户的贷后审查和评估。根据客户关系部门定期提交的贷后管理报告及产品部门提供的客户回款记录,判断融资主体违约概率,及时发现风险并防控风险。

  4.3 D 银行重庆市分行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的风险分析。

  贸易融资的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领域。银行一般性贷款与贸易融资业务一样都是属于银行资产类业务,二者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还有操作风险。与一般性贷款一样,当贸易融资发生风险预警后,也会导致融资银行产生不良贷款。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属于贸易融资领域内的一种特殊产品,由于与银行结算类产品结合紧密,保险公司对买方信用的承保又从一定程度上对缓释了银行融资的风险,第一还款来源较其他贸易融资产品有了更好的保障,由此大多数银行将其归类为风险相对较低的贸易融资类产品。正因如此,银行对于此类业务的风险意识和风控手段相对较为单一,分析 D 银行的实际情况,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风险事件,已严重影响到 D 银行的资产质量。

  2011 年至 2014 年,D 银行重庆分行全辖共叙做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 4252 笔,合计发生额 6.1 亿美元,其中发生逾期的业务 793 笔,金额 0.55 亿美元,占比分比为 18.65%和 9%.

  从表 4.1 中看,2011 年至 2014 年,D 银行重庆分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逾期笔数占比在 2014 年最高,达到 25.12%.同时,2014 年总笔数较前两年有较大回落,原因是由于 2014 年下半年开始,总行回收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审批权并于四季度停止该类业务的新增融资。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与其他类似的贸易融资产品对比,逾期率处于较高水平,本章主要结合实际业务情况对 D 银行重庆分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4.3.1 D 银行重庆市分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分析。

  2011 年,D 银行重庆分行有 10 笔业务发生逾期 60 天以上的情况,授信主体均为同一出口企业,发生逾期的主要原因是境外进口企业延迟支付货款,出口企业在出险后未能在 30 日之内向保险公司提交《可能损失通知书》,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此为由拒绝赔付,虽然逾期 60 天以后,授信主体使用自有资金归还所有融资本金和利息,但是出口企业未严格履行保险合同规定义务,使得融资款项丧失保险赔款保障,银行融资出现预警。

  从 2011 年-2014 年,累计出现 18 笔由于出口企业未严格履行保单规定义务的风险预警事件,其中出口后未按时申报共 2 笔,境外进口企业延迟付款后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共 5 笔,出险后未按照约定时间申请索赔共 11 笔。D 银行作为融资银行,为有效防控融资资金风险,可以监督和督促出口企业严格履行保单规定义务。

  出现上述情况,一定程度上暴露出 D 银行在贷后管理过程中的漏洞。

  对 D 银行重庆分行近年来(2011 年-2014 年)发生过逾期的业务进行综合分析,由于信用风险引发的逾期业务共 401 笔,占比 50.5%.信用风险引发融资逾期的主要因素。

  ①由于境外进口企业延迟支付造成的逾期占比最高,达到 45.4%,针对逾期业务的结算类型做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赊销结算方式下发生逾期的占比最高,达 74%,D/A 托收次之,达 16%,D/P 托收和信用证结算占比 10%.在结算方式为 D/A 托收和赊销的情况下,进口处于强势地位,在买卖合同中要求出口企业发货后一段时间再付款(如提单日后 90 天付款或见票后 180 天付款)。出口企业对货物丧失掌控权,货款是否可以及时收回主要取决于进口企业的商业信用。如遇商品市场行情不佳或进口企业经营恶化等情况,往往会导致出口企业延迟收到货款甚至收不到货款。

  ②出口企业未严格履行合同义务或履约能力不足,是造成逾期收款的第二大原因,占比达 33.2%.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企业往往更注重价格和销量而忽视进口企业对产品质量及交货周期的要求。合同签订后,由于技术实力、产能或其他主观因素导致出口企业出现违约,甚至可能会被进口企业诉诸法律。2013 年 12 月 ABC 公司向德国某公司出口服装,结算方式为赊销(提单日后 90 天付款),金额为 56 万美元。货物出口后,ABC 公司向 D 银行重庆分行申请出口信用保险融资,融资比例为 80%.货物到港后,德国公司提出拒付,原因是服装上的纽扣没有使用合同要求的样式。ABC 公司收到拒付通知后立即向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保险公司调查后认为德国公司反应的情况属实,出口企业未严格履行合同义务,根据保单免赔条款拒绝赔付。最终,ABC 公司与德国公司协商一致后,采用降价一半的方式对货物进行了处理。发票到期后,德国公司按照补充协议的约定按期支付货款,ABC公司用自有资金补足差额后归还了银行融资。案例中,虽然银行融资最终没有出现风险,但是因出口企业履约能力可能造成的风险在实务中不容忽视。

  ③出口企业自身资质是造成融资出现逾期的核心因素,占比达 14.7%.银行实务工作中,当发生逾期时,银行可直接向出口企业追索。然而在实际业务中,出口企业往往会出现无力偿还或不配合的情况,而向保险公司索赔的时间一般会很长。

  究其原因主要是融资银行在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认为有保险公司"兜底",放松了对出口企业自身资质的审核,从而导致融资出现逾期。此外,信用证结算项下,开证银行无理由拒付导致的逾期风险占比 6.7%,因此对出口企业交易对手及交易银行的审核也至关重要。

  4.3.2 D 银行重庆市分行面临的操作风险及法律风险分析。

  ①回款路径控制风险。

  多年实践发现,付款路径的控制是操作风险中最难的环节,也是造成融资出现逾期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付款路径失控造成的逾期占比高达 25.7%.回款路径的控制难点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出口企业为重复使用并延长资金使用时间故意为之;二是进口企业习惯沿用之前的付款路径,忽视了银行指定回款的要求;三是银行内部分工及操作系统控制不到位,将融资回款当作一般出口收款处理。融资项下回款的要求是贸易融资落实第一还款来源的重要手段,融资银行有权要求出口企业变更之前的回款线路,并针对出口企业配合程度做好后评价。一旦出现未按要求回款的情况,应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时暂停客户的融资放款。

  ②融资资料审核风险。

  2011 年至 2014 年期间,D 银行重庆分行在业务审计中发现共有 40 笔融资放款资料存在缺失的情况。缺失的资料主要有:客户提交的融资申请缺少公司印章或法人章、贸易背景材料未提交完整(缺报关单、提单等)等。照成融资放款资料缺失的原因在于银行业务人员能力或者责任心不足。

  例如 2012 年期间的受理的一笔业务,融资发放时出口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出差在外,没有在银行融资申请书上进行签字。由于融资金额较小(仅 5 万美元),为了维护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银行业务人员在客户没有提交有效申请书的情况下为客户办理了放款。虽然该笔融资最终并没有发生逾期,但是银行业务人员的放松融资审核的做法却有不妥之处。在融资放款的资料审核上,银行业务人员应按照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不应掺杂过多个人判断在里面,以防出现不必要的合同纠纷或者是道德风险。

  认真分析 D 银行重庆分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出现纠纷的原因,除了操作引起的风险外,与保险公司的法律纠纷也不容忽视。由于对产品的理解不够透彻,业务人员没有认真审阅保单中的免责条款,错误地认为有保险公司为银行融资"兜底",银行的资金相对安全。但是,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保单条款通常比较苛刻,通过约定除外责任、赔偿比例、保险扣除款项、适保范围、最高赔偿限额和免赔是由等,尽最大可能规避保险责任。上述条款的存在,给银行融资带来很大的法律风险。2011年至 2014 年期间,D 银行重庆分行共向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提出 31 笔索赔,仅 5 笔获得赔付,其余 26 笔由于触发免赔条款,保险公司拒绝赔付。

  4.4 D 银行重庆市分行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风险成因分析。

  纵观 D 银行重庆分行近几年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的发展历程,在曲折中前进,依托新型贸易融资产品,D 银行重庆分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4.4.1 宏观经济形势疲软导致出口企业商业纠纷增多。

  近些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世界经济疲软的态势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潜在的金融危机仍旧存在于发达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当中,D 银行重庆分行的重点业务之一就是外汇融资业务,美国是 D 银行近年来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中进口企业所在地最多的国家,由于美国经济尚存在很多不安定的因素,总体的经营风险预警增多,对于中国制造的贸易保护有增无减,中国出口企业风险识别能力急需提高。除美国之外,欧洲地区的经济近年来萎靡不振,大量的失业人口以及难民问题阻碍了这些国家地区企业的发展,中国在对这些地区的出口企业报损和保险公司赔付的金额增加。亚洲地区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亚洲地区由于经济主体不够明确,各类风险多样化,风险形势比较复杂,例如香港以及东南亚国家利用其进出口法律程序的漏洞,使得部分出口企业编造虚假贸易来骗取保险资金和银行融资。非洲地区经济整体比较落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拖欠风险较高,社会治安较差,当地政府不作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安哥拉由于持续外汇紧缺甚至规定运抵安哥拉的进口货物可以无单放货,出口安哥拉的业务会面临钱货两空的巨大风险。拉丁美洲地区的金融市场依然受到美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信用担保时间较长,而且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环境不稳定。其中进口企业推迟付款或者延期付款使得银行第一还款得不到相应的保障,银行需要依靠保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赔款来进行还款,从而会产生融资逾期的风险。综合分析各个地区的金融市场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较多,而且整体经济趋势出现下滑,我国作为这些地区的主要出口国家,企业面临商业纠纷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4.4.2 风险控制能力与业务增长速度发展不均衡。

  D 银行根据信用保险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总结以往信用保险融资业务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推出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产品,各地分行积极推广,切实落实保险项下融资措施,保证该措施在出口企业中获得多数受众。一方面解决了出口企业融资难、审批难、还款难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融资风险,提高了银行的综合收益,D 银行也依靠此项政策,在出口企业中获得良好的口碑,其品牌效益得到了推广,同业市场地位得到巩固。D 银行重庆分行依托产品优势以及重庆市政府对于银行金融业务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研发金融产品,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满足不同企业切实需求的金融服务方案。比如对于涉及到境外的关联企业的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采用签署三方协议的方法,将境外关联公司、银行、国内企业绑定到一起,通过约定债权关系以及收账方式,将应收账款由境外关联公司转让至境内企业,然后境内企业再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这样使得银行可以对境外进口企业行使追索债权的权利,实现"三方双转让".这些金融产品的推出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产品使用范围,扩大目标客户群体,进一步巩固 D 银行在重庆地区的市场份额,提升 D 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D 银行的业务规模。但是另一方面,D 银行重庆分行在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领域风险控制措施存在不足,与 D 银行总体业务增长的大趋势相比,表现出明显缺陷,出现风险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准入门槛过低,为了获得业务量,获得更多的客户,盲目扩充客户群体,没有对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调查和了解,很多客户背景资料的审查工作缺失,一些高风险的客户群体使得 D 银行的信用保险融资业务风险增加。另一方面,业务办理人员以及产品操作人员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匮乏。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是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与银行出口融资业务紧密结合的产物,要求业务操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与传统的银行业务存在很大的差别,其背后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也与传统的业务有所不同,相关业务人员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深入,使得对于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相对薄弱。

  4.4.3 相关工作人员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识别控制能力欠缺。

  目前来说,银行的各项指标逐年增加,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赶任务,超指标,有些缺乏国际业务知识甚至没有做过国际业务的客户经理,未经过任何培训就开始办理业务,他们对国际结算规则不了解,对其融资业务风险程度更是知之甚少,办理业务前未能对客户整体状况进行充分了解,也未确定其贸易融资的真实性,在总、分行各项任务压力和团队利益的驱动下,贸然进入自己不熟悉的业务领域。风险审批部门相关人员对国际业务不熟悉,只有一、两个人有过从事国际业务的经验,有些人员会凭感觉,以前做过这样的业务就可以做,没做过则咨询国际业务单证人员,而事实上国际业务单证人员在业务技能上较精通,但从风险把控方面相对欠缺。国际业务单证人员通常只对业务技术层面熟练掌握,基本没有从事业务经营或风险管理工作的经验,在业务风险防范等方面也是局限于一些已发生过的人人皆知的风险案例,而对业务流程各环节的风险了解程度还很欠缺。另外,近几年银行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加大,很多岗位(包括:客户经理、风险管理、国际业务产品经理)都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导致相关业务管理要求不能得到持续有效的落实,从而出现风险隐患。

  4.4.4 风险防范手段相对落后。

  虽然 D 银行有风险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规定,但由于制度不够完善,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制度执行比较随意,缺乏实质内容,起不到主动风险管理的效果。

  完善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须利用科学的手段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需协同作战避免相互推诿。但截止目前为止,D 银行虽然已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但其功能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并未完全起到风险管理的作用。尚处在半人工的管理状态,在贸易融资业务的办理流程上各环节的协调和配合不到位。例如:国际业务人员只看单据条款,对企业总体情况了解甚少;而业务经营人员为达到尽快办理融资业务之目的,只负责将资料准备齐全,而并未认真审核相关单据,甚至一无所知,对国际业务人员过分依赖;风险管理审批人员侧重于贷前审查,重点审核企业经营状况,而对业务单据情况,贷后审查等管理不够谨慎。总之,各部门各环节独立行事,缺乏统一协调性和信息共享,可能造成某环节被忽略或重复劳动的局面,从而出现风险隐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