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陇川县户撒乡汉族服饰文化探析
【第一章】户撒阿昌族自治乡汉族服饰发展探究绪论
【第二章】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文化背景
【3.1 3.2】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男子服饰
【3.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女子服饰
【3.4 - 3.6】户撒乡汉族服饰特征、包头及鞋分析
【3.7】特殊汉族服饰的装饰方法
【4.1 4.2】陇川县特殊汉族服饰结构特征与审美分析
【4.3】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服饰材料
【5.1】清代汉族服饰
【5.2 5.3】户撒大包头汉族服饰与清朝汉族服饰异同
【6.1】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概述
【6.2 6.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与周边阿昌族服饰异同
【第七章】现代文化背景下传统服饰的发展与保护
【结语/参考文献】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4.3 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服饰材料
户撒乡大包头汉族传统服饰所有的服饰材料都是当地人通过手工自织自染的方式制作而成。当地人不纺线,织布用的是买来的棉线,然后通过理线、梳经、织布、染色等步骤,使其成为可以制作服装的材料。每一寸面料、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了当地人辛勤的汗水,饱含了当地人的心血。因此,他们对待自己的服饰,都格外爱惜。
4.3.1 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材料染色技艺
在历史发展中,古老的服装染色方法多为对天然植物、矿物进行加工、处理,再对面料进行染色这种建立在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上的染色方式。这种传统的染色方式都是以母女相传的模式进行延续,从原材料的选择到颜色的提取,到染色的方式,再到色度的掌握等,都为母亲口传身授,代代相传。
4.3.1.1 传统染色方法
户撒乡大包头汉族很好的延续了天然物质染色这种古老的染色方式。他们的传统服装都为黑色,他们的黑色与我们平时理解的黑色不太一样,他们的黑色是一种偏褐色的颜色,现代还有些发红。由于传统的染色方法是运用天然物质进行染色,易掉色,所以,最后的服装会呈现一种深蓝色。当地人对服装面料进行染色的传统技艺与现代所使用的方法不同,传统的染色方式相比现代更为环保、健康,但是染色过程复杂。
a.原料户撒大包头汉族所使用的天然染料为植物,不用动物或矿物等作为染色的原材料。它主要的染色原料被称为“大靛”,是蓝草的一种。以前是用山上的野生靛叶,为大叶;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后来开始采用自己种植的方式获得靛叶。自己种出的靛叶为小叶,虽然二者叶片大小不同,但染色效果基本相同。
b.染媒染媒,又称媒染剂,是一种在染料色素对面料纤维没有亲和力的情况下帮助染色的载体。我国民族在染色时有意无意都会在染料中加入染媒。染媒是女人在染色过程中从无意中发现到总结经验后固定使用的一种物质,以至于现代已经将染媒的添加作为染色步骤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染媒不是固定的一种物质,染媒的种类有很强的地域性。黎族多使用螺蛳壳粉作为染媒;彝族会在染黑的过程中加入核桃皮使黑色加深等;在染料中加入酒也会对颜色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酒还能加强染料的渗透作用,对于染色和固色都有一定的效果。户撒大包头汉族在染色过程中也会加入染媒。它的染媒使用的是草木灰,当地人将其称为“灰水”.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柴灰。它的制作方法是收集柴伙灼烧后的柴灰,然后在用来盛放染媒的容器上面铺数层蒿子作为过滤的阻拦物;将柴灰平铺于蒿子上;用冷水在上面浇,透过蒿子沥下去的水即为所需的染媒--灰水。
c.染色过程在了解了户撒大包头汉族的主要染色原料后,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下它的染色过程。大包头汉族传统的染色方法是一个冗长且繁琐的过程。首先,将作为原料的靛叶放在大缸内,用水浸没后放于阳光下暴晒,使其腐烂,之后对其进行挤压、揉搓;待其颜色由黄绿色变为蓝黑色后,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用棍子上下杵,再将其搅拌均匀;待其沉淀后,把多余的水份滤掉,剩下底层蓝黑色的泥状沉淀物,这就是蓝靛泥;随后再将沥好的灰水加入其中;待其发酵后将织好的布放入蓝靛液中用手揉捏,大约揉捏半小时到一小时,直接拿出去晾晒;这就是染一次布的过程。一天一般对布进行两次染色,大约一星期左右就能得到一个想要的颜色,不过染布没有固定的次数,气温、气候、靛液发酵程度等多种因素都会对染色效果产生影响,所以一般染色的次数是根据布料染后的颜色决定。每染一遍颜色都会再深一层,女子服饰中假袖的蓝色一般为染 1-2 次的效果。
传统的植物染色一般在每年的六、七月份,靛液较易发酵,染色更容易。不染布的时候,一般是将灰水倒入缸内,以保持染料的活性,使得染料在第二年还可以使用。
4.3.1.2 现代染色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已经不再使用传统天然植物染色的方式对面料进行染色,而是采用化学染料对其染色。染布所用的化学染料是由两种化学物质根据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发生反应后形成的,一种为硫化蓝,一种为硫化碱;染布前会根据要染布的多少对每种配料进行称重。具体的染色方式是:先把硫化碱倒入装有沸水的锅里,使其融化;再把硫化蓝倒入一个桶中,用少量锅里的水把硫化蓝搅匀,使硫化蓝和硫化碱发生反应,产生泡沫,然后再将其倒入锅内,染料即配比完成。其中硫化碱有固色的作用。配好染料后先将未染色的布放入锅内,在白布快染好的后期,可以将曾经染过色但对色彩不是很满意的布再放入锅内与最初的白布一起煮,从放入白布开始算起,大约需要煮 20 至 30 分钟(图51)。待布染好后,在锅上架几块长条形木板,把染好的布捞出放在木板上,再用一块相同的木板放在布上面,由两个人将布中多余的染剂挤出(图 52)。挤完染剂的布要放到粗糙的石头上揉,这样可以使颜色变得更均匀。之后拿去晾晒。
在晒的时候,要晒布的反面,以防止脱色或变色。待布晒到半干就可以进行洗涤。
一开始将染过的布放入水中,水会呈现很浓的蓝色,经过几次洗涤之后沥出的水为清清的紫色,这时洗涤即算完成。洗涤的过程中也要边洗边揉搓,使颜色均匀。
若不对染后的布进行洗涤,晒干后的布会变硬,且颜色浑浊,经过洗涤的布颜色会变得更清透。这样的染布方式已经不是个人在家完成的,而是在统一染布的地方根据布的长度进行收费染色。染布的化学染料被当地人称为“黑药”,一般只煮一遍就能得到一个比较深的蓝黑色。当地人一般对统一染的布颜色不太满意,还要拿回家自己再染一遍。此时自己染布也已不再使用传统的染色方式,而是使用化学染料。同统一染布的地方一样,也是用煮的方式,锅内的热水里加的是被称为“紫药”的染剂,先经过黑药染色再经过紫药染后的布会微微发红,呈现偏黑的棕褐色。当地人普遍较喜欢最后的这种颜色。
4.3.1.3 漂白方法
大包头汉族除了穿着黑色的服饰,少量情况也会穿着白色服装。例如大包头汉族的男子在干活或赶集时会穿着白色的服装;去世后所穿的三件衣服中,中间一件也为白色。一般刚织出来的布为本白色,想得到纯白色的布还需要对其进行一个漂白的过程。
当地人对布料的漂白有一套很特别的方法。他们会将织好的布用新鲜的马粪揉搓,这样面料会微微发黄,然后再用灰水浸泡,晾晒,这样面料就会变白;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达到满意的白色为止。到此还未结束,已经漂白的布还需要经过开水烫,并对其进行敲打;后用木棒将布卷起,再敲,这样会使布面发亮,更加好看。
4.3.2 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材料织造技术
织布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手工艺,户撒乡大包头汉族目前仍在使用这项古老的手工艺在制作其服装的面料。其服饰中所用到的面料都为自己手工织造,织布机也都为手工打造。
我国最早的织布机是席地而坐的踞腰织机,它是将经线用腰和脚固定来织布的一种古老的织布方式。它的使用方法是用脚踩着缠有经线的木棍,一手添加纬线,一手手持打纬机刀打紧纬线。踞腰织机没有机架,织物完全靠腰部与脚部的力量抻平。用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两层,用提综杆将经纱提起,形成可张合的开口,用骨针引纬,再用打纬机刀打纬。这种织机虽然简单,但是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引纬以及前后打紧 3 个方向的运动,它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
户撒大包头汉族使用的织机较踞腰织机先进,它已经有了机架(图 53),人坐在上面,布幅的一头固定在织机上,另一头仍固定在腰上。脚下有许多的踏板,通过对踏板的踩踏提综,手脚并用,大大的加快了织布的速度(图 54)。户撒地区的服饰面料按照织造工艺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提花,一种为平织。下面就以提花为主体,对这两种工艺方式做详细的介绍。
a.平织平纹布在户撒大包头汉族的服装中主要用于裤子与女子的围裙。平织是最简单的一种织布方式。它是经线与纬线互相交织得来。相邻的经线被分为上下两层,织的时候先将上层提起,加入纬线,用打纬机刀将纬线打瓷,使其与经线更好的贴合;再将上下经线层交换,将下层经线提到上方,再添加纬线,如此交替进行,就能形成一个平整的布面。通过打纬机刀,可使纬线紧紧的嵌入经线之中。
b.提花户撒大包头汉族多与阿昌族混居,通过服饰面料的花纹就可区分这两个民族,可见服饰面料也具有民族识别作用。户撒大包头汉族制作上衣的服饰面料有两种,一种为粗花(图 55),一种为细花(图 56);两种花纹都为多层的菱形,被当地人称为“四麦形”,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花纹的凸起程度。两种花纹的织造都通过提花的工艺。提花,是纺织物以经线和纬线交错组成的凹凸花纹。据考古发现,河南安阳殷墟墓葬铜器上保留的丝织物痕迹中,不仅有平纹组织的绢,还有提花的菱纹绮。这说明提花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提花的工艺方法源于原始腰织机中的挑花,汉代时这种工艺方法已经用于斜织机和水平织机。也有专门的提花机,提花机作为纺织工具,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
一般的织机只能织出平纹的织物,带有复杂花纹的织物只有提花机才能织出。
提花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脚下的脚踏板来控制织机上的提综杆,从而控制花纹的走向。一般两片综框只能织出平纹组织,3-4 片综框能织出斜纹组织,5 片以上的综框才能织出缎纹组织,所以为了织出复杂的、图案循环较大的花纹,就必须把经纱分成更多的组,增加更多的综框。只有多综多踏板的织机才能织出丰富多样的花纹,所以这种织机也随之形成。据《西京杂记》载:有巨鹿人陈宝光妻所织散花绫“机用一百二十蹑”,这么多的综蹑织造起来十分烦琐,到了三国时马均“旧绫机丧功费日乃思绫机之变”改六十综蹑为十二综蹑,采用束综提花的方法,既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效率。
当地汉族使用的就是这种多综多踏板的提花机。一般有 6 个提综板,分别控制不同组的经纱;提花机下面有 5 个踏板,每个踏板都控制相应的可以拉起不同综板的机头;织平纹时踩最右边的踏板与最左边的踏板,通过对踏板的交替踩踏来控制经纱的起落张合。织造粗花与细花时则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踩踏织机下方的五个踏板,踩踏板的方式都是从小由母亲细心教授的,当地懂织布的老人早就牢记于心。在织的过程中,也会仔细关注布面花纹的走向,通过布面上花纹的变化,就可得知该踩哪一个踏板。
织布是一个繁杂的过程,首先要先理线,这个过程一般需要 2-3 人共同来完成。理线的日子一般在每年的农历 3 月,此时的天气风小,线不易飘,较容易打理。理完经线后一般就将其固定在织机上,待织布的时候直接使用。当地人不是理完线就织布,理线的月份天气较干燥,线发涩,在织布的过程中容易断开,所以在理线与织布期间一般有几个月的间隔。织布的时间一般为秋天,在每年农历的 7、8 月份,那个季节雨水较多,空气较潮湿,线比较滑,不易断开,比较适宜织布。而且为了防止线的断裂,在织布前一般都会先将线浆好再固定于织机上。
当地大包头汉族织的布幅宽是固定的,但长度会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当地人每次织布的长度要可做两件上衣或两条裤子与一个围裙。上衣、裤子与围裙的长度都是根据穿着者的身高、胖瘦程度而定,所以当地妇女在理线时就会对其长度进行计算,取刚好的长度进行织布。
4.3.3 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刺绣艺术
刺绣,俗称“绣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布上进行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妇女抒发内心思想与寄托感情的一个载体,是存在于织物上的一门艺术,是一种没有文字的语言。刺绣作为大包头汉族传统服装的主要装饰手段不可或缺,主要分布在腰带及鞋上。其工艺精湛、图案线条优美,配色艳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大包头汉族的刺绣相比其他民族绣品图案题材较单一,多为花卉与几何图案。其花纹主要有五种,分别是豌豆花、水草花、五叶梅、狗牙和斜字(图 57)。当地人称这些装饰图案都为祖宗传下来的纹样。其中豌豆花、水草花、五叶梅与斜字都使用刺绣的手法,狗牙是用布拼成的装饰图案。刺绣种类多为平绣,给人光鲜平整之感。有些会在图案的边缘用银线勾勒出外形,还有些会在刺绣图案上缝制亮片(当地人称为“亮钱”)作为装饰。其刺绣的过程都是先在腰带支撑物上附彩色的缎子做衬底,用线固定好后再进行刺绣。中间大的花卉,例如豌豆花与水草花都是先用纸剪出图案的形状,附在缎子上要刺绣的位置,然后按照已剪好图案的形状,在其上用平针的针法进行刺绣,剪纸最后就留在绣线的内部。一般先绣颜色较深的部分,采用由深至浅的顺序来绣。斜字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些线段组成的图案,但其刺绣过程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它是先用长直线将斜字图案的基底勾勒出来,然后再从起始端在直线的上方用小短线将其包住,使整个纹样显得十分饱满。鞋子上的刺绣针法相较腰带则多一些。鞋子上的图案仍旧使用平绣的方式,但在鞋子后方及左右鞋片相接的位置则采用乱针的针法。其中,左右鞋片接缝的乱针绣还有将毛边包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