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新发展理念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27 共11542字
  摘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发展新理念是党基于准确研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破解新常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新难题,厚植发展新优势,以及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引导性策略。它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导,而且也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的理念变革,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当前,我国应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利用世界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在原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上,加快转型速度,补齐发展短板,克服经济增速下行、“三期叠加”等困难,跨越“刘易斯拐点”和中等收入陷阱,推动经济科学发展,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新发展理念是对以往经济发展方式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发展新理念源于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发展新理念作为引领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导向,是对世界乃至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更是对以往经济发展方式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一) 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熊彼特指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全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①并认为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内生动力作用。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创新是形成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和新的经济结构的决定力量。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实践证明,创新不仅是引起生产要素组合变化的变量因素,而且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促使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内生动力因素。多年经验表明,在国际竞争中,我国要赢得发展先机和争得战略主动权,必须依靠科技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先提出了“向科学进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响 亮 口 号 , 并 制 定 了 “ 科 教 兴 国 战略”,接着又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积极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党的十三大初步提出的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发展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上来,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展现出经济发展动力由依靠科技推动到依靠创新推动的思想提升。实际上,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到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演进的多年时间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展缓慢,除了经济结构失衡、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关键因素,它无法给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的主要推动力。面对当今创新成为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的核心要素和经济社发展的引领力量,必须把创新置于引领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核心位置。
  
  (二) 协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协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世界各国或一国不同地区均存在着资源要素禀赋优劣和区位优势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导致不同国家或一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在累积性因果关系作用下,“经济力和社会力的作用使有利地区的累积扩张以牺牲其他地区为代价,导致后者的状况相对恶化并延缓它们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将导致不平等状态的强化。”②这种强化必然会出现资本、人才和自然资源等资源要素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导致发达地区将面临人口密度过大引起的社会治安和公共服务设施紧缺,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不发达地区将面临人员流失、经济发展停滞、贫困等问题,这些均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原理同样揭示了即使在一国内部,不同部门和行业的经济发展不协调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统筹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的扩张效应,减弱回流效应,事关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大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总体任务,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总体上经历了由平衡发展战略到非均衡战略再到协调发展战略的历程。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按照统筹兼顾的方针,实行的是平衡战略。改革开放后,在重视经济发展速度与宏观效益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战略由平衡战略向非均衡战略转移,最终形成了东、中、西三个发展梯度。“十一五”期间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二五”时期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由于非均衡战略影响深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四化”建设不同步等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些均制约了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新常态时期要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整体性,以利于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三) 绿色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备基础
  
  绿色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绿色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对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和环境的损害。它是由世界银行针对传统GDP的缺陷,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绿色核算”和稍后提出的“绿色GDP可持续收入”演化而来的。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条件不仅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的其他因素相比较,资源环境具有稀缺性、整体性和地域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必然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经济发展史表明,自然资源的供给不足和环境的脆弱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瓶颈,绿色发展成为时代的呼唤。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既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和监管能力滞后,不仅资源消耗严重,边际收益日趋低下,而且形成了跨行政区域和跨流域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灾害,不仅给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而且经济可持续发展也面临难以为继的危机。新常态时期,在经济发展所需资源对外依存度逐渐升高和海外资源开发受到越来越多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中高速持续发展,除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外,还必须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贯彻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克服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经济发展与人、生态环境的和谐局面,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是党和政府经历多年粗放型经济发展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作出的理性选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