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改后初一生物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19-12-11 共2995字

  初一生物论文(范文8篇)之第八篇

  摘要:当今时代, 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作为大家极为关注的一项事业, 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在新课程改革中, 素质教育是其核心内容。生物素质教育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初一生物为例, 论述了新课改后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新课改,初一生物, 素质教育

初一生物论文

  新课改后, 初一生物教材的内容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 不管是从知识的内容、结构, 还是从知识的连接上来看, 都做出了很大的改变。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如何在初一生物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 本人仅发表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实行因材施教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教师应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关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 观察学生的特点, 认真分析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根据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可以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学习, 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取长补短实现互补。在教学过程中,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找到问题的答案, 使学生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科技时代, 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 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而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则是当代青年不可或缺的能力。新课改后的初一生物学科教材, 知识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不再是单纯的名词解释、抽象的科学知识, 其内容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更加贴近自然, 使的生物学科不再是枯燥无味, 充满了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的改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 还帮助学生认识了客观世界,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大自然,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 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生物科学是神秘的, 丰富多彩的, 它是最贴近大自然的一门学科。如果在授课时教师只是用文字来将这些自然的奥秘解释给同学们, 其中少了很多的乐趣, 显得枯燥乏味, 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生物的世界本来应该是鲜活的、多彩的, 这时,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将这些展现出来。在网络发达的今天, 互联网+走进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通过信息化手段, 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教学,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 死气沉沉变得异常活跃。课上运用生动的图片、flash动画等, 使学生们身临其境,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例如在讲解海洋生物时, 可以播放各种鱼类的视频、图片, 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 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 通过实践, 加强学生对生物的认知

  新课改中提出的素质教育, 其和传统的应试教育是相对应的,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关注学生的分数, 而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更加人性化, 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心里活动等。新课改后, 在教学中, 教师指导学生多参加实践, 参加课外活动, 可以将课堂搬到室外, 使学生真切的看到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 这样做,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及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奠定了基础。此外, 生物是一门科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充分的讲解, 还要对书本上的结论进行论证, 而不是叫学生死记硬背, 那么就要加强实验, 通过实验室进行实验对书本的结论进行论证, 使的教师的讲解更有说服力, 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3. 通过在教学中引入生物学发展史, 培养学生求知的态度

  从以往使用的生物教材内容来看, 其内容过分重视研究的成果及结论, 而对于生物学家在探索过程中的艰苦卓绝、为寻求自然规律而奋斗的精神阐述的少之又少, 生物学史上着名人物的事迹也只是停留在表层, 不能使学生体会到那种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在生物课堂讲解知识点时, 应该结合生物学的着名历史事迹, 通过这些事迹为学生讲述生物学家为寻求自然规律而奋斗的忘我精神, 还可以讲述建国以来我国老一辈生物学者不计个人得失, 默默无闻地从事科学研究, 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求知的态度,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发现、提出、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新的方法和策略, 促使学生完成探究性学习, 使学生获得文化知识, 发现并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在初一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是贯彻新课改的重要方法之一, 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是全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新课改纲要中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 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要处理好知识传播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

  1. 正确引导, 师生和生生间进行有效交流

  以往的生物教学中, 学生仅仅是一个聆听者, 只要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就可以了。但是在初一阶段的生物学习中, 还采用这种教学, 则是不可取的。初一的学生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在对知识的领悟上, 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而且是不同学生都有不同的想法。此时, 若还是一味的灌输, 那么就会大大击退学生学习的欲望、积极性及开创性思维, 严重时还有可能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我们在生物教学课堂上, 要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 使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 活跃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使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我们每个人, 都希望自己的想法、意见被他人接受认可。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受到教师的赞扬、同学的认可, 对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有着重要作用。为了鼓励学生更好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出的新想法、新思路进行评价, 对于标新立异的思维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师的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获得满足感,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获得肯定的同时, 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极大的乐趣, 这就更加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的良性循环, 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样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见解, 从中总结出最佳的解决方法, 集思广益, 完善自己的想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当今时代,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 都需要与人配合。在日后的工作中, 也需要团队合作, 因此, 课堂上的合作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助于学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

  新课改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不只是对分数的重视。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就要改变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贾云涛.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一生物教学中的实验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C].2018.
  [2]向昌琼.新课标下初一生物探究式教学应用的研究[A].《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 2017.

点击查看>>初一生物论文(范文8篇)其他文章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