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是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的负责对外贸易的商行,代表官方管理对外贸易.其间,在天朝上国的传统国家观念和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下,清政府制定了...[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17
贾谊道:教者,政之本也.[1](P117)鉴于此,我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地位,皆重视对其治下黎民百姓的社会教化工作.尤其在宋代,为了能...[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16
1930年代,中共领导的苏区政府①鉴于复杂而严峻的社会形势,颁行了一批以惩治反革命罪为中心内容的法律文件,主要有《处理反革命案件和建立司法...[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10
一、民国以前矿业立法状况中国矿业立法活动大致与近代中国采矿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开始由商品输...[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19
从法律社会学的视阈出发,国家法在任何社会都不是唯一的行为规范,国家法之外还广泛存在着类型多样的其他社会规范,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19
一、中西刑罚起源-意义及目的我国关于刑罚的起源,通说认为刑起于兵且《汉书刑法志》中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的记载,...[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11
一、我国死刑复核制度现状及不足死刑复核权下放至省高院的这段时间,出现了诸如赵作海案,杜培武案、佘祥林案等冤假错案,极大刺激社会公众原本...[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02
在中国近代史上,华侨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孙中山先生称华侨为辛亥之母,而国民党元老詹菊似先生则指出华侨无论哪个时期,都是革...[全文]
添加时间:2014-08-27
自古以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纠纷,解决纠纷的方式有很多,诉讼、调解、谈判、仲裁.而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无讼成为中国古...[全文]
添加时间:2014-08-22
民国时期与清朝时期相比,国家在雷公山地区苗族聚居地方的司法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是不承认苗族习惯法的法律地位,取消了关于民族隔离的...[全文]
添加时间:2014-08-22
法治的构成除制度层面外,还包括精神观念层面,即法治既表现为一种制度,同时也表现为一种思想和精神。关于法的精神的研究,孟德斯鸠的《论...[全文]
添加时间:2014-08-18
保密范围是中国现行保密法规定的一项主要法律制度,指国家对于国家秘密事项范围及其密级作出的具体规定。依据我国现行法律,保密范围包括基...[全文]
添加时间:2014-08-18
一、由封建士子到立宪领袖之变汤化龙本是传统封建士子的后备者。只因遭逢国势大变,他借助时代推力而主动参与,从传统士子转成宪政的鼓吹者...[全文]
添加时间:2014-08-11
立法,是一个国家民族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在列强侵略和国家图强的双重交织中,近代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全文]
添加时间:2014-07-18
清朝在土地制度上大体承袭了明朝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试图通过不断地颁布法律来解决,当一个具体问题...[全文]
添加时间:2014-07-14
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十三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宣布仿行宪政,但又称规制未备,民智未开,须从官制入手,以廓清积弊,明定责成,为立宪基...[全文]
添加时间:2014-07-12
一、元初蒙古《大札撒》绝对地位的强化亨利梅因对习惯概念作过解释:由于我们的现代联想,我们就先天地倾向于以为一个习惯观念必然是先于一...[全文]
添加时间:2014-07-12
招赘婚作为与嫁娶婚形式相异的婚姻形态,虽然与传统礼法相悖,却又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素为婚姻史、家庭史的研究者所重视①.民国时...[全文]
添加时间:2014-07-12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随着西方民法的一夫一妻制理念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女权运动的兴起,妾制越来越受到舆论的抨击,被认为是封建糟粕的表...[全文]
添加时间:2014-07-12
对于宗族而言,财产掌控是维系宗族发展的核心,明清时期的山东宗族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分家析产的过程中,从本族长远利益考虑,财产的分配权...[全文]
添加时间:201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