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东方文学论文

关于栈道文化与纤夫文化的记叙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08 共8289字

  3 三峡历史文化

  近代来华日本人,在考察三峡时,并不只是关心三峡地区的地理、经济、民情等,他们对三峡地区的文化也尤其关注。如前所说,竹添进一郎、山川早水皆受过良好的汉学教育,有深厚的汉学功底,再加上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儒慕,所以在亲身感受中华文化之时,他们往往格外重视,表现出浓烈的热爱和眷恋,且有颇多感触。

  3.1 栈道文化。

  3.1.1 孟良梯。

  栈道,又称纤道、阁道、复道,一般分为木栈道和石栈道。三峡古栈道多是在绝壁危岩上开凿的纤道,全长一百九十五里,其中较着名的有孟良梯栈道、瞿塘峡栈道、偷水孔栈道、大宁河栈道等。近代日本人游记中则对其中的孟良梯栈道、瞿塘栈道进行了重点记载和描述。

  如,《栈云峡雨日记·下三峡》:诸山皆以石为体,其色有粉壁者,有赤甲者,随色各得名。又有叠成数十极如可拾而上者,曰孟良梯。

  又如,《巴蜀旧影·入蜀》:沿风箱峡上行,经倒吊和尚滩(江右侧),至孟良梯。孟良梯是峭壁的名称,在江右侧,在崖壁上可见排列着一些四五寸见方的小孔。这些方孔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延伸到崖顶。《夔州志》上说,这是孟良过关时,架木为梯的痕迹。

  孟良梯栈道位于瞿塘峡南岸粉壁墙的绝壁之上,全长约一百三十六米,现存方形石孔六十一孔,由下而上呈"之"字形延伸,至绝壁中央戛然而止。石孔宽约 8 寸,高 7 寸,深 1 尺,孔距为 3 尺左右。按道光年间《夔州府志·古迹》载:
"孟良梯在瞿塘峡山,与粉壁相连。孟良欲过关,架木为梯,形迹犹存。"故名孟良梯。相传北宋名将杨业死后尸骨埋于此绝壁之上,杨家大将孟良欲悄悄盗回杨业尸骨,深夜来到瞿塘峡,在绝壁上凿出石孔,架木为梯,攀援而上。半夜一和尚学鸡叫,孟良误以为天亮,仓皇离去,故石孔凿至山腰而终。后来孟良得知被和尚戏弄,一怒之下将和尚倒吊在江边的绝壁上,天长日久,和尚与石壁合二为一,成为瞿塘绝壁一景。

  事实上,孟良梯栈道应是南宋末年抗元战争的遗迹。何竹君《白帝城》记载:在江南的白盐山上,那排列成"之"字行的石孔,也是令人神思飞越的地方。

  石孔呈正方形,孔距三尺,孔深一尺,宽八寸,高七寸,自下而上一直凿至山腰。

  在起点孔的悬崖上有石刻,现今还隐约可辨"宋开庆路元帅臣"……等字样。人们称这列石孔为"孟良梯".

  据郑敬东在《长江三峡交通文化研究》一书中考证,"栈道系南宋末年所凿,是当年连通夔峡与阳口城的南岸陆路通道,是蜀中军民为抵抗蒙古军队所凿,因而属于抗元遗址。"此外,山川早水记载:"这些方孔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延伸到崖顶。"当属臆断。过峡江者,乘船从江中看孟良梯,或有直上云霄之感,但实际上孟良梯之方孔只至山腰而止。

  孟良梯属于凹糟式栈道,是在崖壁上钻凿出的石路,凝聚着古代三峡人民的智慧和辛劳,是长江三峡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观。近代日本人在游历考察过程中,不仅注意到这条栈道,并且详细地记录了下来,为我们研究三峡古栈道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依据。

  3.1.2 夔峡纤道。

  除孟良梯外,山川早水还记载了另一条重要的三峡古栈道--夔峡纤道。按《巴蜀旧影·入蜀》载:北岸崖壁脚下有一条小径,下可以通向大溪口对岸的白菜背,上可以到峡谷以外的瀼溪口,那是纤夫的通路,名叫纤道。以前峡中有大石沿岸矗立,犬牙交错,水不能直流,行船极为艰难。道光三年(1823 年)湖北省的某官李本忠捐资万余两,把大石凿掉,据说纤道就是在那时修成的。

  山川早水提及的纤道是由李本忠修成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因为三峡纤道并非道光年间才有,李本忠之举应是修补而非修成。但此记载却为我们梳理、研究夔峡纤道的开凿、修补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故仍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古代长江三峡交通多依靠舟楫往来,三峡江水险急无常,暗礁密布,险滩、明岩皆对过峡船只造成阻碍。按《光绪·巫山县志》载:川省险滩,栖比而数,不可枚举。其最奇险者为三峡。夔峡起奉节白盐山为三峡之首,即古瞿塘峡。当峡口者曰滟滪堆,冬则出水二十余丈,夏则没于水中,亦二三十丈。势险溜急,人力难施。巫峡在巫山县东,水经注云是杜宇开凿,以通江水。沿峡一百六十里,峰峦峭削,即巫山十二峰也。在湖北宜昌归境者曰巴峡,即古之西陵峡。凡此三峡,峭壁插天,悬崖千仞,并无山径可通。蜀道之难,于斯为最。

  为了三峡航运的需求,纤道应运而生。自古三峡行船,大型船队若无纤夫拉纤相助,很难通过三峡天险,小型船只在遇到险滩时,亦需要盘滩起驳,靠船工和纤夫拉船才能平安渡过。故此,三峡地区自古以来形成其独特的舟楫文化,其中纤道、纤夫即舟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峡纤道自古有之,其最初的形式只是悬崖绝壁间零星的、断续的、不完整的小道,供纤夫或行旅之人行走其间。按《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载:"遣田戎及大司徒任满、南郡太守程泛将兵下江关,破威虏将军冯骏等,拔巫及夷陵、夷道,因据荆门。十一年,征南大将军岑彭攻之,满等大败,述将王政斩满首降于彭。"此战,汉光武帝派岑彭讨伐公孙述,岑彭溯长江而下,破荆门,大败公孙述部将任满。而自古以来三峡航运艰难复杂,要想溯江入川,非纤夫挽船相助不可。所以,此记载亦可作为三峡纤道汉时已有之的参考依据。

  另,《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后十余日,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

  刘备兵败之后,从步道逃回鱼复县,此"步道"即为三峡纤道。

  明成化十七年(1481),四川参政吴彦华开凿瞿塘纤道。此事《乾隆元年·江南通志》有载:"吴彦华,字汝和,江宁人。成化辛丑进士,历户部郎,出守荆州。州多水患,筑堤二十余里,户口岁增,百亩加辟。擢四川参政,开瞿塘三峡古道,人得陆行,无风波患。"后《嘉庆·四川通志》》亦引《江南通志》记录此事。

  道光三年(1824),湖北盐商李本忠私人出资,修补夔峡纤道。按光绪《归州志·险隘》载:"本忠,汉阳人,其祖溺于滩,父亦覆舟,于是故立誓为此,竟以贾致富,得赏其志,或亦奇孝所感也。"可见他开凿纤道、治理险滩的动机是希望"凿治险滩,永绝后患".李本忠于嘉庆十年(1805)至道光二十年(1840)的三十六年间,共整治了川江一带险滩 48 处,开凿纤道 54 处,并辑成《平滩纪略》和《蜀江指掌》两书,共六卷,合十六万八千字,记载了他治理三峡航道的经验,对后世影响极深。山川早水所记载白菜背至瀼溪口的纤道便是李本忠所开凿的纤道之一。

  此外,山川早水称:"道光三年(1823 年)湖北省的某官李本忠捐资万余两,把大石凿掉。"此说似乎受到《峡江图考》的影响。按《峡江图考》载:道光三年,湖北职员李本忠捐资万余两,将黑石滩内燕须漕、石板峡一一凿去,并将白菜背纤道一一划平。现在水势较平,挽纤得力,商民赖之。

  山川早水入峡之前即购买了《峡江图考》,上下三峡皆以此书为指南,在经过夔峡纤道之时,山川早水以眼见之实加上他对《峡江图考》的理解,对夔峡纤道做了详细记录。

  清代道光之后,夔峡纤道还经历了多次修补,其中工程最浩大、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应是光绪十四年(1888),夔州知府汪鉴对夔、巫纤道的治理和修补。

  汪鉴,据周询《蜀海丛谈》载:"字莜潭,安徽六安州人。清同治乙丑进士,官御史。考满,授四川夔州府知府。"在任夔州知府期间,汪鉴有感于夔峡之间航路难行,遂决定加以整修,以通行旅之便。

  《蜀海丛谈·汪筱潭太守》对此有翔实的记载:夔峡峭壁对峙,古无人径。时川江轮舶未通,木船之溯流而上者,至此皆坐以待风。风顺始可张帆上驶,否则舟至水滨,束手无法……公莅夔后,即以所得,于夔峡壁间凿开一路。广二丈余,凡百余里,所费巨万。自此溯流者,乃有施纤之地,不专侯风矣。

  《蜀海丛谈》中还记载了周询步行于夔峡纤道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余戊戌会试回川,苦舟中郁久,与同船者登峡,缘此路步至夔城,历六十余里。见所凿之道,尽作医字形,颇宽广。惟一俯视大江,则下临数十百丈,不禁战栗。相与叹其施工之不易。至今绝壁上尚有'开辟奇功'四大字以纪之,非虚誉也。

  此亲见亲历的记述,再加上周询客观真实的写作态度,可以看出夔峡栈道的修筑对三峡航运条件的改善有着极大的帮助。光绪《巫山县志》卷七则详细记载了夔峡纤道修建的具体时间、起止地点、栈道长度、开凿方法等细节:光绪十四年九月间,夔州府汪鉴立志捐廉廪请开修,经臣批准,先从夔峡开工。自白帝城起,下至大溪之对面状元堆止。曲折纡回约三十里。施工之始,工匠无所凭借,乃对壁凿孔,层累而上,每开一大窦,实以火药,然引线而炸之。

  旋炸旋凿,使千仞峭壁之腰,嵌成五六尺宽平坦路,纤、轿可以并行。其中,分造沟涧平桥十九道。自状元堆至巫山县城九十里中,造平桥二道,拱桥四道,并开土石山麓,亦成宽平坦路。

  夔峡纤道工程竣工之后,三峡航运情况由过去的"一线川江,急湍奔流,上下行船,绝无纤路。每当夏季水涨,舟行辄覆,每岁遭覆,溺毙者不下数十百人"变为"当盛涨封峡之时,行人往来山路,肩挑背负络绎称便,而舟行有纤路,亦少覆溺之患。"此纤道修成,有利于行人往来,也有利于纤夫拉船,减轻了过往船只覆舟之患,是造福于民的壮举。山川早水以细致的眼光,实证的精神,留下了关于夔峡纤道的宝贵记载,为我们研究、梳理夔峡纤道的开凿、修补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3.2 纤夫文化

  纤夫,从三峡航道兴起开始,便存在于三峡一线,在上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纤夫文化。近代日本人出于勘察研究的目的,行经长江三峡时,不仅对沿途的天险、地势尤为关注,更着眼于峡滩的苦力、纤夫等。他们详细记叙了三峡纤夫拉船、苦力做工的场景,并由此引发了对中国社会民生的思考。而这些有关纤夫文化的描绘生动详细、纤悉无疑,其视角也十分独特,相比之下,中国游记关于此方面的记载,则显得相对简略。因此,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记叙的纤夫文化,便有了很高的价值,值得我们关注。

  纤夫,是指专门以拉纤为生的人,"他们是长江人力木船航运时代在峡江两岸专以拉纤和划船为生的人, 其主体来源是川江河谷沿岸的贫困土着山民, 习水性、会游泳,较为熟识峡江险恶的地理环境, 其存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千年前的巴人时代。"纤夫这一社会角色的历史十分古老,其发展兴衰与航运业息息相关。

  "清代川江航运业发展,刺激了对水手、纤夫、背驼夫等劳动力的需求。航行川江的客、货船之若要顺利通过险滩,需要雇佣当地熟悉滩情的水手驾船、纤夫牵挽。"山川早水在过空舲峡时用了大量笔墨详细记载了纤夫拉船的场景:

  此后老板一声令下,船夫六人一齐划桨。另有十几个苦力将绳子搭在船的桅杆上,在岸边拉船。总共二十余人合力,逆流而上。可是船只是左右摇摆,每次摇摆都发出与暗礁搏击的声音,响彻水中。如此过了半个时辰,船搁浅于峡的上游。此时绷紧的拉绳与崖角摩擦而断裂,船失去了控制,旋转三四圈后,像脱弦的箭一般眼看就要被冲走。刹那间,船头的六人急忙操起长竿拄向河崖欲控制住船。其中一人只身跳入波涛中,游到岸边,靠拢崖石,连接断了的缆绳。缆绳结好后,按照互应的信号又开始拉起船来。船上五人也调整方向开始划桨。这次顺利地穿过了危险区,这当然是船夫们技术熟练的结果。另一原因是船体小。操纵起来较自如。

  中野孤山在《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峡江》中亦有生动描绘:船行艰难,船夫肩挎纤绳,攀爬巨岩,跨越怪石,牵引着船只。偶尔有纤绳被暗礁挂住,船夫便赤身跳进汪洋一片、浊流千寻的江中去解开纤绳,宛如水獭跃入江中捕鱼一般。

  这两段描写是极具代表性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过峡之舟,需要划桨之人与拉纤之人相配合,合众人之力逆流而上,且随时都有可能遇到纤绳断裂、船只失控的情况。因而纤夫的工作,往往也是充满危险的,比如在日本人来华之前,英国人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于 1883 年过三峡时,便有记录道:当他的小船过泄滩,船老大不想在五六十艘大帆船后面排队等候过滩,决定走滩头主流外侧的一个尖岬靠纤夫拉纤上去。但船进入激流后,舵突然失去作用,下冲的激流将船如箭一般向江心射去。岸上拉纤的两个纤夫被拽倒,来不及解开的纤绳将他俩拖过岩石,摔倒在江边乱石堆上。向下射去的小船虽然得救,没有翻沉,但岸上那可怜的两个纤夫,一死一重伤。

  其实,相比山川早水所见到的由于纤夫在危机关头不顾生命危险跳入汹涌的江水之中,实施了补救行为,最终幸运地无人伤亡"顺利地穿过了危险区",中野孤山所记载的船夫在触碰暗礁时,跳入水中,顺利解开了纤绳等情况,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经历的"可怜的两个纤夫,一死一重伤"则更能说明纤夫的悲惨命运。也正因此,三峡沿线经常可见堆积死难船工尸骨的"白骨塔".

  当然,中野孤山所记载的纤夫赤身裸体,也同样说明纤夫的命运悲惨。而据孙敏《川江的英雄时代》中记载的三峡老纤夫谭邦武所说,其实一般不穿衣服的纤夫是湖北人,四川人则大多穿一件长衫:"是脱了裤子拉的,冬天也这样,因为拉不得好远就得过河。四川人跟我们湖北人不同,他们穿长衫,里头不穿裤子,所以俗话说,四川人本爱假,穿长衫,打条胯。"这也可以从以下几幅百年前拍摄的珍贵的纤夫图中,得到侧面印证。

  其实,不管纤夫赤身裸体还是只穿一件长衫,都是因其经济状况普遍不好所造成的。按山川早水所记载:以前苦力搬运货物没有一定的约束,任意要价。近来地方官制定了条款,规定一担行李力钱为四十文到五十文钱,雇轿子一乘为-百二十文。

  而问其酬劳,最多有四五百文钱,为如此低廉的酬劳而不顾生命危险,中国的劳工实可敬畏!

  从最初的苦力自行定价,到后来的官方统一定价。这一方面反映出清政府严苛的官制对劳动人民的无情剥削,另一方面同样也是普通百姓艰苦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以致于当山川早水在了解到纤夫仅为了四五百文而拼上性命时也产生了敬佩之情。当然,不仅仅是在清代,而后的民国时期,纤夫的酬劳也是极为微薄的,这在叶圣陶先生的散文《桡夫子》中有过详尽描绘:"我们下来的时候,从重庆到宜昌推一趟,每人拿得到四五万元。""桡夫子们说:'牲钱(工资)拿来有屁用!不办点'捎带',回来扯不成洋船票,还走不到路呐。'"可见,或许赤身的湖北纤夫认为,拉纤时衣服会不可避免地被纤绳磨坏,为避免损坏衣物,故而索性不穿衣服。当然,赤身拉纤在遇到像山川早水所见的,船只触碰暗礁,需要纤夫跳进水中拉船助航的危急情况时,便可立即跳下江中。

  而据近年来的相关报道,三峡纤夫不仅有男性,还有少量女纤夫,男女皆赤身,且处之泰然,并无禁忌,这或许是三峡纤夫文化的独特现象。

  日本人对纤夫拉纤时的身形也格外注意,如中野孤山在《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平善坝》中所说:"拉纤的船夫,如猴子、似蜘蛛,在重叠参差的乱石岩脊上奔跑。"因为常年拉纤,纤夫们对三峡沿线的地理环境已十分熟悉,故而可以在旁人无法行走的险域奔跑、拉船。这是三峡纤夫的独特之处,非其余运河纤夫可比。

  中野孤山以"猴子"、"蜘蛛"比喻纤夫,从字面上看,或许多多少少带着对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尊重,但却也一语中的地道出了纤夫们工作时的形态特征。实际上,"船工自己用一些固定的语言形容自己驾船时的情形,'刮起风来像神仙',那是一帆风顺时船工们的逍遥,'拉起纤来像猴子',这是说纤夫们在岩石上抓爬时的艰难情形。"中野孤山或许在当地听说过这类船工的语言,或许仅仅凭借自己敏感的观察与联想写下这样的比喻,但不管怎样,这些都是极具认识价值的记录。

  此外,纤夫们拉纤所用的绳子是一种专门的竹制绳索,日本人的游记中也记载了这些细节,如《巴蜀旧影·入蜀》:凡逆峡而上的人,不论船的大小,遇滩一定要靠人拉。用来拉船的绳索,既非麻,亦非棕,只用竹制的绳索。因竹子富有韧性,竹绳索不吸水,便于挑拨。

  其制做方法是:将竹竿划成细条状,编成席筒,其径的大小由五六分至一寸左右。

  其材料产于重庆与万县之间的忠州,据说此竹为上品。甚至说一条竹绳即可拉动装载十余万斤的大船,竹绳的拉力之大令人吃惊。

  又如《入蜀纪行》:渡过南津关到对岸,六个力夫从岩上用百丈(一种用竹皮制成的网绳)拉船,他们上山坡下谷底,有时掠过百尺高的岩石拉着纤绳,笼子挂在岩石的棱角上几乎磨断了的事情几次发生。

  山川早水所见的"既非麻,亦非棕,只用竹制的绳索。"其实大多是用楠竹篾条编制的,纤绳编好后,还要放进石灰水中煮泡,以增强它的韧性。与纤绳配合使用的"搭布儿",日本人在游记中并没有提到,其实它只是一块比较长的粗布,没有特别之处,或许因此而被日本人所忽略,但它又特别重要,所以几乎三峡的纤夫人人肩上都有一块。

  纤夫拉船时通常有一指挥者,有的是船老板,有的是"滩头",即纤夫的组织者。近代日本人的游记中也有详细记载,如山川早水《巴蜀旧影·入蜀》:船上有一个像老板模样的人,在他嘶哑的厉声命令下,所有水手全部排成一排划桨,船头船尾鼓声咚咚。船则进寸退尺,不知是碰上岩石还是一侧偏重,船时而偏向―边,难以想象何时能渡过。倘若纤绳拉断,船沉没就在眼前,纤夫也会一个压倒一个地摔倒,摔个鼻青脸肿。

  再如《入蜀纪行》载:时下正是涨水期间,水路极其危险,身经百战的老舵手也为之蹙眉。数十个力夫在老板的督促下,合着敲打呼号的节奏匍匐着拉纤,但纤绳只是发出嘎嘎吱吱的不安的声音,还是寸进尺退,新滩的确是峡江中首屈一指的大难关。"指挥者对纤夫常常打骂相加,如《巴蜀旧影·出蜀》:此间,一大船由下游鼓噪而来,五六十个纤夫在对岸的石道上极力拉着船。

  船上一个船长模样的人扣樯打弦,嘶哑叫骂,好似阿修罗王之暴戾,水手齐摇十五六挺桨,一个劲儿地划。

  又如《栈云峡雨日记》:下午拔锚。船上舻一,桨四,皆须七八人之力方得操之。一长年执大竹条,左右指挥,勃如忿,口角吐沫,声如洪钟,舟人或懈,辄号乎挞背,皆隐然坟起,成紫黑色,倾之创痕层层交背,旁观亦为酸鼻。纤夫的生存环境如此艰难,令人感慨、同情。

  航行三峡间,船只遇到险滩时,不仅要将货物全部搬下船,连人也要下船步行。《巴蜀旧影·入蜀》:由下游来的船,都在此处卸下货物,减轻船体的重量。然后依次前进。因而得名为空舲。此处(新滩)和空舲峡一样,货物在岸上搬运。然后先到的船开始依次逆滩而上,这种搬运货物的方式名叫"陆运",俗称起驳。

  故三峡沿岸亦有居民依靠搬运货物、行李以谋生。山川早水注意到这一现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右岸略有些倾斜,上面有几户人家。有老少几人一起来到河边大石旁,将绳索搭在船上,希望能有搬运货物的事做。峡间最险之处尚不到五十米。要搬动那些好容易才堆积在船上的大货物真是太麻烦,但让船夫们划上去,船夫们又摇头不愿意。没有办法,只好拖出四个大行李,苦力等跳入齐腰深的水中,因担心行李浸水,所以即刻扛在肩上向岸上而去。

  长江三峡一带,地形崎岖陡峭,土地亦相对贫瘠,除传统农业之外,沿岸居民不得不寻找另外的谋生之计,纤夫与背驼夫都是随三峡水运而衍生出来的职业,山川早水的记载正是这种衍生结果的反映。

  不同类型的船只所需要的纤夫人数也是不同的,如山川早水入蜀选择的是十人左右的小船,故只需十余个纤夫即可拉船,《巴蜀旧影·入蜀》:因我们的船是仅有十人左右的小型船,没按顺序紧靠岸边。纤夫、船夫合在一起十二三人,再加上我们一行人,暂时被拉上滩外一个较平缓的地方。我们的后面是一艘像―座房屋似的大船,风满船帆,陆地上有五六十人近乎是爬行着拉纤。

  山川早水在出蜀途中还曾目睹一艘装载量五十多吨的大船,岸上拉船的纤夫有五六十人:此间,一大船由下游鼓噪而来,五六十个纤夫在对岸的石道上极力拉着船……然而又是逆风又是怒涛,船不进寸步。忽然纤绳中间拉断,无可奈何。岸上的五六十个纤夫连锁向前倒下,装载十多万斤的大船似陀螺般旋转三四转之后,以极快的速度,毫无阻力的旋转而去。

  中野孤山从汉口至宜昌之间的行程搭乘的是日本大阪商船会社的轮船"大元丸",装载量为一千六百九十五吨,极其庞大,故拉船时所需纤夫也更多:操铁钩的人要接近岩石,撑竹竿的人要避免船只撞上岩角,把舵的人负责绕开浅滩。船上系几条竹纤绳,在岸上拉。一条绳子需要几百个苦力,又要一人喊号子进行指挥。鼓、钟、炮分别是小、中、大滩的信号。此乃险滩逆流而上的状态。

  此外,《四川盐法志》中也有相关记载:"凡盐船行大江皆顺流,惟滇、黔常有转江入小河者多逆流,水浅滩多,艰险尤甚。一船须纤夫数十人腰负纤绳,高者攀援严壁,低者匍匐沙际,两手据地而行。"纤夫拉纤,通常是在三峡两岸的荒无人烟之地。而这些地方,本没有路,但为方便纤夫行走,历来均有当地政府或民间自行开凿纤道的记载。山川早水在《巴蜀旧影·入蜀》中记载道:此时上方传来打击石头的声音,抬头望去,发现一群苦力像蚂蚁般并排在山崖间挥槌凿路。身上既没有保险绳,也没有设置防止坠落的设施。即便是身轻如燕的猿猴,恐怕也要退避三分。

  山川早水所见的牛肝马肺峡纤道属于西陵峡纤道的一部分,而此部分还包括南津关、兵书宝剑峡、石牌灯影峡等处,大约 20 公里。它与巫峡纤道、瞿塘峡纤道一起,构成了整个三峡纤道,是三峡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