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论文专业推荐10篇之第七篇:戏剧教育和电影教育的不同之处及融合
摘要:在中国艺术教育历史上, 戏剧教育和电影教育经历了平行式发展, 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诸多相似和不同之处, 形成了当下比较复杂的格局。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映证, 存在矛盾, 存在争论;这些实际情况事实上促进了二者的共同进步。融合是曾经经历的历史, 也是正在形成的新途。伴随着学科评估、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概念的产生, 戏剧教育和电影教育又将面临新的课题。
关键词:戏剧; 电影; 教育; 平行式发展; 融合
戏剧教育和电影教育, 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手段、检验标准等方面都有诸多相近之处, 因其亲近性和兼容性, 培养的人才亦有不少进入对方的领域, 无论加入教学, 还是进行创作。融合, 始终处于进行时。
在若干历史时期, 戏剧与电影被人为割裂, 戏剧电影教育也在努力寻找和建构差异之处, 试图因差异而独立, 但却始终没有脱离血脉关系。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经过漫长的实践, 戏剧教育和电影教育再次走向融合, 这是教育规律起到的作用, 也是戏剧、电影等艺术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 艺术学脱离文学, 从原来的一级学科成为独立门类。戏剧与影视学成为一级学科, 下辖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二级学科, 一种崭新的艺术教育格局正在形成。随着艺术教育的深入实践, 艺术产业的不断发展, 艺术视野的持续开阔, 戏剧教育和电影教育被整合在一起, 再次走上融合之路。
源远流长
对于中国来说, 现代意义的戏剧和电影都是比较新生的事物。一般认为, 1905年, 电影诞生;1907年, 话剧诞生。电影是纯粹的舶来艺术;戏剧在新概念的话剧之前, 还存在着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这一源头。戏剧与电影, 经历了长期的平行化发展的历程。戏剧教育与电影教育, 在大部分时间内也在齐头并进。其间, 虽然经历了"离婚"事件, 但戏剧与电影的创作与教育却始终血浓于水, 源远流长。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在刚刚发端的时期, 电影曾经有过另一个名字"影戏", 这两个字高度概括了人们对于电影本性的认定, 对于戏剧和电影关系的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中国的戏剧 (话剧) 、电影创作者几乎就是一个整体。"社会大时代的背景变化, 让话剧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表演形式。而随着'新兴电影运动'的逐步开展, 这些话剧演员又纷纷进入电影表演领域。话剧舞台成为本时代 (电影) 重要的演员来源之一。" (1) 除了演员, 编剧、导演乃至美术、作曲等创作岗位的重叠度也相当高。
戏剧与电影教育, 依托创作一线的需求而出现, 规模不大, 实用性强, 教学者很多就是创作者本人。在各种院校、机构从事相关教育的教师中, 经常可以看到田汉、洪深、夏衍、欧阳予倩、曹禺、熊佛西、袁牧之、章泯、郑君里等创作大家的名字。在这个平行发展的阶段, 戏剧教育和电影教育相处融洽, 相互助力, 其教育成果--人才、观念、技术, 也为彼此所共同使用。
(二) 新中国至"文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艺术教育进入大学院校时代。针对戏剧教育, 教育资源和人才被整合成立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 以及部队下属的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院校。针对电影教育, 成立了北京电影学院。初创时期, 戏剧与电影教育的人才十分珍稀, 第一批教师来源, 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大学、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上海戏剧专科学校的教师、毕业生, 到来自于各个戏剧院团和电影厂的创作者们, 戏剧、电影跨界人物十分普遍。师生、兄弟、夫妻分别服务于戏剧、电影院校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戏剧电影教育顺利展开。这个阶段, 戏剧院校培养的人才向外辐射, 为主体现象。中央戏剧学院培养的人才, 成批次分配到上海戏剧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戏剧院校及北京电影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 尤以表演、导演、文学为主。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分配到戏剧院校任教的则比较罕见。
"文革"前期, 各个艺术院校的教学经历了数年的停滞。"文革"后期, 艺术教育重新恢复。当时, 北京电影学院被肢解, 表演系、导演系并入中央五七艺术大学, 在中央戏剧学院校区上班。这一段被合并的历史, 成为"文革"后"去戏剧化"运动的诱因之一。上海戏剧学院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一直兼顾承担着戏剧、电影人才培养的责任, 毕业生不仅进入戏剧院团工作, 也大批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等电影机构, 上影厂的资深人士又经常到上海戏剧学院授课, 使得上海戏剧学院一直保持着戏剧与电影融合的海派风格。
(三) 新时期
1976年之后, 院校教育逐渐正常化, 各校恢复招生。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均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 形成各校的"78班现象".进入80年代, 随着电影及电视剧的兴盛, 各戏剧院校普遍开设影视课程, 乃至开办影视专业, 其传统专业的冠名, 纷纷由"戏剧"改为"戏剧影视"或"影视戏剧".从这时起, 电影教育开始向戏剧教育辐射, 一批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师到各个戏剧院校授课, 如郑国恩、谢飞、郑洞天、司徒兆敦和当时还是青年教师的侯克明、张会军、谢晓晶等。这些教师也到北京广播学院 (现中国传媒大学) 授课, 将电影的基因传播到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中。
之后的三十年间, 各个院校培养出的电影导演, 普遍学习过电影课程。北京电影学院培养的毕业生, 因之前的历史传承, 也都曾学习过一部分戏剧课程。
(四) 新世纪
2000年前后, 随着利弊互见的"扩招"风潮, 各个院校普遍大规模建设影视专业, 一大批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分配到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任教, 各校拥有了自己的电影教学团队。随着电影教育的延伸, 这些院校培养的新一代毕业生又交叉到其他院校任教, 甚至分配到北京电影学院教学, 形成了交互融合的新格局。时至今日, 各个院校中, 普遍拥有来自于各个院校的毕业生;还有部分教师, 曾在多个院校进行不同专业的学习, 形成了血统的混杂和新观念的交汇。从创作一线回归教学岗位的创作者们, 同样带来了丰富的营养。"21世纪是一个变迁快速的时代, 各种社会、经济、政治力量正强而有力地冲击着大学的教学与研究的内容和课题。优质而'深化'的大学部通识教育, 正是加速21世纪大学教育转型的重要催化剂。" (2)
院校师资构成与特点
各个院校的发展路径大同小异, 均从原先的单一学科向多元学科迈进。对于原为骨干的学科, 秉承巩固、发展、提高的策略;对于相关学科的建设, 则引进相关学科人才, 依托原有学科, 逐步建设。在本体意识和门派观念作用下, 各个院校无论建设何种学科, 均极其重视原有学科, 将原有学科的办学思路和部分课程移植到新学科中。随着一代代跨学科教师授课的深入, 毕业生走向不同创作领域, 情况开始有所转变。
(一)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的师资力量, 构成比较单一, 即, 毕业留校。表演系、导演系的专业教师, 除声乐、形体课程教师之外, 绝大部分毕业于本校。这些教师一部分从本科、硕士研究生而博士研究生一以贯之, 一部分为各个院校本科毕业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后留校任教, 其最主要的来源为山东艺术学院。有趣的是,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导演系交叉学习的情况较多, 这和戏剧学科的特点及学院的传统有关。文学系、舞美系的教师构成也比较相似。中央戏剧学院的电影教学力量, 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系, 其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承担本系及全院相关课程的讲授。近年来, 中央戏剧学院由"小中戏"向"大中戏"发展, 连续组建了音乐剧系、京剧系、歌剧系、舞剧系, 致力于以戏剧为核心, 打造戏剧与影视学的大学科, 使得教师来源变得丰富。但传统老四系的教师构成, 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血统纯正。这种格局和学院的办学方针及发展方向相契合。同时, 中央戏剧学院连续聘请大批外国专家来校长期授课, 并开办多个中外合作2+2本科班,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走在前列。
(二)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的师资, 构成比较丰富。表演系、导演系、舞美系的教师, 大部分来自于本院及中央戏剧学院, 文学系部分教师来自于北京电影学院等院校。由于上海戏剧学院也从"小上戏"发展为"大上戏", 其下属之舞蹈学院、戏曲学院本身就是上海地区的老牌院校, 合并入"大上戏"后, 为传统各系的教学补充了新鲜血液。其下属之电影学院聚集了一批电影教学力量, 来源却并非仅只北京电影学院, 而是融汇了多所院校的毕业生。上海戏剧学院特别注重引进海外人才, 除毕业于各校后赴海外求学、工作的海归, 还因政策优势, 以"东方学者"等名义广泛引入各国人才。同时, 大批外国专家赴上海戏剧学院授课、开办工作坊、大师班。在外国专家国内授课方面, 上海、北京两家戏剧学院在全国艺术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三)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的核心优势学科是电影学, 教师血统复杂, 这可能与电影艺术的综合性有关。表演学院、导演系的表演、语言教师, 除出身于本校外, 不少来自中央戏剧学院;声乐、形体教师则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文学系教师, 除毕业留校者外, 有些来自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摄影系、美术学院、声音学院这样特殊的技术院系, 部分教师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 盖因其科技特性使然。电影学系的教师构成相当丰富,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毕业生均有多人在此间任教。北京电影学院的许多教师都有海外访学经历, 但引进的海归学者并不算多。外国专家赴学院短期交流案例很多, 但长期授课的比较少。此外, 一批批来自于一线的专业创作人才来校进行阶段性教学, 又将一批在创作一线经验丰富、成绩斐然的校友调回本校任教, 如田壮壮、赵非、敖日力格、霍廷霄、孙明、丁晟等, 使得教学的实践性、实用性稳步提高。
(四)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一所综合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师资来源最为丰富, 除本校及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的毕业生之外, 还广泛聚集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校相关学科的毕业生, 此外, 本校培养的新一代人才逐渐成为教学的主干力量。其戏剧与影视学之下的传统学科是广播电视艺术学, 原本拥有全国最强的教学、科研力量。戏剧戏曲学属于复建状态, 逐步引入若干相关专家和院校毕业生, 但实际教学并没有充分展开。电影学在20世纪末开创, 发展势头最为迅猛, 一大批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的到来使得电影学教学水平毫不逊色于电影院校, 在科研方面甚至有超越北京电影学院之势, 只是在实习实践方面短缺必要的硬件和组织。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方针是打造一流学术性大学, 其艺术学部下属除戏剧影视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之外, 还设有艺术研究院, 专门从事研究工作, 迅速拉升了科研指标。在兼收并蓄、容纳百川方面, 中国传媒大学是做得最为出色的。
(五)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解放军艺术学院已更名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这是一所部队院校, 本校毕业及来自于部队院团、机构的教师为绝对主体, 由于和中央戏剧学院的历史渊源, 该院素有从中央戏剧学院引进教师的传统;此外, 也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中招收了少数教师, 还有部分其他院校教师特招入伍。由于部队军改,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招收教师, 需要纳入全军统一考核, 对教师的要求极高。体能测试、五公里越野等军事素质考核, 使不少艺术院校毕业生望门兴叹, 新的裁军部署也让近期学院的转型方向尚不明确。
(六)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这两所院校具有与生俱来的人文学术优势。悠久的历史、巨大的体量使得他们在科研方面具备优势, 优质的文科学生资源, 使得他们的培养目标更加注重于科研人才。他们也正在尝试进入创作领域, 假如, 学术优势能够转化为创作营养, 中国艺术教育的格局, 将会产生新的一轮变化。当然, 这需要一个艰苦、漫长的建设过程。
(七) 其他院校
在上述院校之外, 还有一批表现出色的院校, 同样从事着戏剧电影的教育。
山东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院校的办学时间都很长, 历史上曾经培养出不少优秀的毕业生。现在, 他们也都在向戏剧影视学多学科教育体系发展。由于长年办学积累的经验和资源, 这些院校的学科建设很有成效, 有些单一学科甚至成为后起之秀, 如吉林艺术学院的动画专业, 发展非常迅猛, 教学成效可观。
浙江传媒学院、重庆大学美视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开办时间已经不短, 具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他们水平稳定, 不断提高, 从测评指标上看, 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建设势头不容小视。
一些新办院校, 努力以崭新的教学理念和组织架构, 开创戏剧影视教育的新格局。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温哥华电影学院、浙江大学电影学院是其中的代表。而部分名牌综合大学的戏剧、电影学科, 也因躬耕不辍和天道酬勤而获得了回报, 如南京大学的戏剧戏曲学建设, 令人耳目一新。
至于一部分借助"扩招"风潮开办戏剧影视学科教育的院校, 已经在近期被要求整改和暂时停办。大浪淘沙, 逝者如斯夫。教育, 毕竟要遵循教育的规律。
戏剧电影教育的融合
戏剧教育与电影教育, 本为一枝两花、相依相承的关系。经过曲折的发展历史, 今日再次论及融合, 不免给人以换了人间的奇妙感。事实上, 戏剧教育和电影教育从未真正地"离婚".在当下看来, 曾经有过的争论和分歧, 对于艺术与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反复检视, 也是一件好事。只要越过"利害变换线", 就可以在新的起点上获得新的进步。
(一) 本末之间
中国现当代戏剧 (话剧) 与电影几乎同时发轫, 在大戏剧的观念中, 中国戏曲是传统戏剧, 话剧虽为舶来品, 却在实践中继承了戏曲的诸多规范, 故在学科分类中合称戏剧戏曲学。电影也有前身来源, 如绘画、雕塑, 甚至走马灯、洋片等雏形, 但电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技术产物, 形成了与前续艺术截然不同的样式。故而戏剧历史悠久, 电影是新生事物。无论在创作还是在教育中, 电影免不了受到戏剧的诸多影响。
戏剧与电影均可以从文学处寻找源头, 但戏剧和口头文学的历史几乎同样悠长, 可以视为平行发生;电影"机械复制时期的艺术"的属性则尤为明显, 在产生之初, 即具备了叙事的功能, 并具有戏剧化的特征。从相当意义上讲, 在艺术的历史上, 戏剧确实属于本, 电影则为末。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 一百多年来, 戏剧的大量元素被运用在电影中, 成为电影的一部分;电影的部分观念和手段, 也被引入戏剧。戏剧艺术保持优长, 电影艺术发展迅猛, 这是后发优势带来的发展差异。"艺术在性质上的差异的形成, 并不在于艺术选定了一个能保持其自律的特殊领域, 也不在于它去寻找一个尚未被现存社会占领的文化领域……艺术在其本身的成分中, 依赖使它得以传递的文化质料, 艺术与现存社会共同分享这些质料。" (3) 在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现实与历史形成了一种想象关系。本末关系互为因果, 真正的大计, 当须放眼未来。
(二) 交叉互动
由于戏剧与电影创作之间存在普遍性的交叉互动, 戏剧与电影教育之间, 亦可缘法效仿。事实上, 这种良性互动早已普遍展开。与兄弟院校的教学取长补短、交流互洽, 本为教育正道。
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 关系原本相当密切。二者皆依托传统文学, 也都已成为文学的组成部分, 自然, 戏剧文学的历史更为悠久。戏剧与电影文学, 在情节、人物、矛盾冲突、语言等方面是非常相似的, 它们甚至拥有相同的场幕结构。戏剧文学的场幕在剧本和演出中是显在, 这是由戏剧演出的舞台特性所决定。电影文学的场幕似隐存, 实则在剧本中实实在在地存在, 在电影成片中也可以看到相当清晰的场幕结构。戏剧文学更多集中于人物和对白, 以及对场景的描述, 少量的动作提示。电影文学因为电影呈现技术的复杂性, 对于动作的描述更多。戏剧剧本的内容一般分为数场, 电影剧本的内容一般分为数十场乃至数百场。但这并不绝对, 无场次话剧和实验戏剧经常呈现和电影同样频繁的场景转换, 甚至因为戏剧场"空的空间"的特性, 能够实现电影科技手段反而不能实现的诸多假定性设定。当下, 戏剧与电影文学的教育, 均以诸多小说、戏剧剧本、电影剧本、叙事学著作、理论著作为知识库, 对于写作的训练法非常相似, 其培养的毕业生也普遍同时进行戏剧和电影的创作, 进入电影领域的则更多。由于这种融合现象的产生, 戏剧创作广泛吸取了电影的观念和手段, 一二十年前令人匪夷所思的艺术处理, 已成现代戏剧的常态;而电影正在再次从戏剧中汲取戏剧性和其他营养。在普通观众看来, 看电影就是看戏, 看具有物质图像复原性质的"影戏".
戏剧导演和电影导演。在导演领域, 戏剧与电影的差异几乎是最为巨大的。二者的工作内容如此的不同, 以至于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戏剧导演的工作目标是戏剧排演, 最主要的功力集中在文学和表演上。对于戏剧导演来说, 戏剧剧本是指针, 必须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 故而主要工作集中和演员的排练演出中。因此, 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学习内容大部分是演戏和排戏, 恢复了五年制本科的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在舞台平台上的训练量甚至超过了表演系。至于美术、灯光等舞台工作, 事实上仍是演戏的辅助。对于电影导演来说, 电影剧本是蓝本, 他们的"二度创作"是要将蓝本转化为工程图纸, 并组织领导全部工程建设。故而, 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集中在"工程建设"工艺上, 摄影、美术、声音成为他们学习的主体部分, 表演和排演成为一种辅助。随着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内容繁复, 电影导演不得不对电影的营销、传播深度介入, 这也成为一个新的学习重点。综上所述, 戏剧导演的培养专业集中度更高, 电影导演的培养专业覆盖面较广。戏剧学院培养的导演, 很多变身为电影导演;电影学院培养的导演, 进行戏剧导演创作的则凤毛麟角, 这又是一种值得思考的现实。
戏剧表演和电影表演,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 早已经合为一体。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几乎是一样的。从1949年开始, 他们就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人以为北京电影学院的"镜头前表演"是一种独家拥有的利器, 殊不知数十年来专门课程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镜头前拍摄训练上--在剧组拍摄第一部戏时基本能够达到同样的训练效果。只要初步适应了电影拍摄的要求, 戏剧学院的毕业生在电影拍摄中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差距。在西方世界中, 绝大多数电影院校没有表演系, 训练演员的工作大都交给了戏剧学院, 电影人和戏剧学院培养出的戏剧人合作中毫无芥蒂。在我国, 因校门不同带来的个人感受, 也很快在拍摄实践中被证实为一种虚幻。进入本世纪, 各个院校培养的人才, 只有水平高下之分, 没有戏剧演员和电影演员之分。几乎所有演员都同时参加过戏剧和电影的表演创作, 这是两门艺术中重合度最高的一个工作职别。戏剧演员热衷于拍摄电影, 电影学院表演院系毕业生不少进入戏剧创作, 是一种客观事实。值得一提的是, 戏曲、舞蹈演员也大量进入了戏剧、电影创作, 其中优秀者表现甚至并不逊于传统戏剧、电影演员, 这倒是艺术教育值得注意的一个课题。
戏剧美术和电影美术。实际上, 二者的学生来源相当统一, 都是学画者。在一定程度上, 戏剧美术的工作是在平面的世界呈现立体, 电影美术的工作是将立体的世界转化为平面, 这是戏剧和电影性质使然。由于其工作平台不同, 戏剧美术要将大千世界浓缩在舞台呈现上, 故而提炼能力很强, 且有更多的虚化能力。电影美术要将艺术追求落实在肖似于现实的场景中, 故而大气质与细节并重。在教育系统中, 戏剧美术注重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无限可能, 珍惜方寸间的每一处设计。因而, 近年来, 戏剧美术在不成为戏剧导演的情况下, 多有夺取导演、表演地位的尝试。电影美术则需掌握文学、导演、摄影、表演等部门的创作意图, 实现创作职能。电影, 毕竟是一门肖似现实的艺术, 其空间又接近于无限。电影美术也有不少人成为电影导演, 但在转换身份之前, 一般没有僭越的动作, 《卡里加里博士》等案例, 几乎为孤证。戏剧美术大规模进入电影创作领域, 电影美术则绝少参与戏剧创作, 这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课题。
此外, 在其他各个专业领域, 戏剧教育和电影教育亦存在众多相似和差异之处, 这种微妙的关系, 事实上促进了戏剧和电影形态的迭代, 教育手段的翻新, 人才培养的进步。
(三) 交流融合
伴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界的"去戏剧化"运动, 戏剧和电影产生了隔阂, 也产生了之后对于诸多事物的误判, 也延伸到了戏剧电影教育领域。"'去戏剧化'论者的错误, 源于艺术信息的匮乏, 简单粗暴的思维方式, 断章取义、制造矛盾的研究作风, 最终形成了片面的结论。同时, 其中也蕴含着时代造成的难言之隐, 隐含着种种复杂的心态。" (4)
戏剧历史悠久, 文本众多, 在演剧艺术的大领域中, 始终向电影输送营养。戏剧教育的经验、系统, 一直为电影教育所学习借鉴。
在历史上, 电影教育有过两次向戏剧教育的学习过程。1955年, 苏联专家经过各自各种干部班、进修班、师资班的教学检验, 于1955年, 正式确定了以表演系为样本的本科班招生、教学的模式, 并由文化部向全国推广。1956年后, 北京电影学院正式升级为本科教育, 为学科建设计, 向戏剧教育全面取经, 又有所增益和补充, 逐渐形成了中国的电影教育体系。1978年, "文革"结束后, 北京电影学院第一次大规模招收各个专业的本科班, 又一次向中央戏剧学院取经。由于"文革"中合并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 两校教师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交流十分顺畅, 1973、1974年联合招收的部分学生, 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再次学习和工作, 更是带来了直接的人才储备。
第三次浪潮正在到来。
2015年, 北京电影学院正式开办戏剧戏曲学本科、研究生的教学, 向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兄弟院校的再学习过程, 正在进行时。
相比于戏剧, 电影是新生事物。艺术手段不断翻新, 技术手段日新月异, 也在反哺戏剧的创作和教育。电影的叙事技巧、视听手段、蒙太奇观念, 不断影响戏剧创作, 也使得戏剧教育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 不仅仅广泛开设电影课程, 在传统戏剧课程中, 也加入了电影教育的观念, 大量原本属于电影的艺术与技术手段, 已经被广泛引入了戏剧教育和创作。伴随着视听成长的90后走入大学, 针对新一代学生, 各校都在调整教学思路, 努力将有益的营养引入现有的平台。
戏剧与电影教育的进步, 在相当程度上源于教师队伍中跨学科人才的"跨界".戏剧、电影以及电视人才的互动, 使得艺术教育的观念、手段、方法交流融合;从创作一线回归教育的人才, 使得艺术教育的技术、程序、操作得以提升。虽然存在若干争论、异见, 终究不违砥砺前行的初衷。
"大学本是大社会的一部分, 大学与社会中其他社群或成员, 应处于一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从一方面看, 大学既不是也不能成为遗世而独立的象牙塔;但从另一方面, 大学却也不能完全受市场经济的运作逻辑所宰制, 而成为经济部门的知识工厂。" (5) 戏剧、电影, 以及种种艺术形式, 就是在这种良性竞争中不断获得新的营养, 打开新的视界, 平行式发展。戏剧教育与电影教育, 在交流中互见, 在竞争中进步, 本是同根生, 春来发几枝。
结语
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这三个学科, 看似相近, 实则差异甚大。
戏剧戏曲学的本宗是西洋话剧和中国戏曲, 历史悠久。其艺术样式依托舞台, 包括话剧、京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诸多剧种, 在漫长的历史中,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戏剧戏曲是真人演给真人的艺术, 本格基本不会被突破。
电影学是百年学科, 说长不长, 说短不短。电影以及由其发展而出的电视剧、网络剧等艺术形式, 融汇了技术与艺术的高端成果, 以视听艺术的特征, 成为现代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 至今仍在发展变化。
广播电视艺术学包含广播和电视两大平台, 至今又拓展出了网络流媒体的新空间。其中内容杂博, 广播剧、音乐、新闻、综艺、专题、科教、播音主持、晚会、真人秀, 因平台而内容, 与各个学科有诸多竞争、融合之处。
三者血脉相承, 亲缘相近, 本已进入平行式发展的事实状态, 交融互通, 良性循环。但因学科调整和评估的要求, 三者都要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 削减原本最为突出擅长的专业力量, 抽调兵力转攻另外两个学科, 改一长两短为三项均衡, 客观上, 很容易使得原本来之不易的单一学科优势减弱, 而在向另外两个学科的前进中陷入"田忌赛马" (6) 和"滑铁卢之困" (7) .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布莱希特的一段话, 对于艺术教育现状有一定的对标意义:"在阐明一些新的艺术原则和创立一些新的表演方法的时候, 我们必须从被历史时代更替所支配的任务出发, 看到重新阐释社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正在出现。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应受到检验, 一切都应从社会的立场出发加以考察。" (8)
一专多能, 理想高于天。
大道至简, 术业有专攻。
注释
1 陈亮《中国本土电影表演观念研究》,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版, 第120页。
2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55页。
3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 李小兵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第234页。
4 赵宁宇《产业化生存:当代中国电影表演研究》,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版, 第11页。
5 同 (2) , 第13页。
6 田忌赛马:齐王与田忌赛马, 上中下三个级别的马比赛三轮。在同一级别中, 齐王的马的速度都要超过田忌, 但孙膑给田忌出策:以下马对上马, 以上马对中马, 以中马对下马。故而, 虽然田忌的马整体实力不如齐王, 但最终以二比一获得胜利。
7 滑铁卢之困:1815年, 拿破仑指挥优势法军进攻威灵顿指挥的劣势英军。因法军抽调部分兵力迂回英军, 遭遇普鲁士一个军阻挡, 未能及时赶到滑铁卢, 导致主战场法军兵力不足, 加之普鲁士另外三个军赶到战场, 拿破仑被击败受困。
8 [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第2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