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应用价值。
何谓超级英雄,是那些拥有超越普通人的特殊能力,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壮举和英勇的行为,保护人民,勇于同恶势力搏斗的人,例如会飞的超人,一发怒就变身的绿巨人等等。这些幻想中的英雄角色,早期多为日本和美国的漫画所创作,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在电视以及电影中大放异彩。2008 年美国漫画出版业巨头,漫威漫画公司(Marvel)推出了"漫威电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缩写为 MCU,是由漫威影业基于漫威漫画出版物中的角色独立制作的一系列电影所构成的共同的架空世界)计划:2008 年起,依次将钢铁侠、绿巨人、雷神托尔、美国队长等超级英雄搬上大荧幕,随后通过《复仇者联盟》将他们集结起来。在第一阶段,漫威凭借 6 部影片,以总计 10 亿美元的成本换回了高达 37.4 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如今第二阶段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以《复仇者联盟 2》的上映为标志),第三阶段也将进入拍摄阶段。这些高票房的电影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惊人的数字。由美国漫威公司制作发行,在 2012 年 5 月 5 日上映的《复仇者联盟》(TheAvengers)内地票房 5.68 亿美元,全球票房突破 15 亿美元,成功跻身全球影史总票房第三(截止到目前);同样由漫威公司出品,2013 年 5 月 1 日上映的《钢铁侠 3》(Iron Man 3)以全球 12 亿美元的票房紧随《复仇者联盟》之后,成为全球第六大最卖座的电影;更有甚者,今年 5 月 20 日内地上映的《复仇者联盟 2》已在全球拿下 15 亿美元的票房,并有望继续攀升。此外,除了惊人的票房成绩,漫威公司近几年推出的这些超级英雄电影还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大众文化。商场里随处可见的超级英雄电影衍生品;报纸的头条;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超级英雄们已经深深地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当中。所以,本文选取"漫威电影宇宙"计划中的超级英雄电影进行分析,一是电影数量大,制作精细,是超级英雄电影中的上乘之作,具有代表性;二是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们风格迥异,在创作上不拘泥于一格,有利于文本分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三是这些电影都是近几年推出的,最早的一部也是在 2008 年,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研究数据以及研究资料都炙手可得,并且这些影片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以及关注度,能够反映出时下人们的生活、心理状态,具有研究价值。
众所周知,对于电影中女性的研究早已不是一个新奇的课题。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事实上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兴起的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分支。它利用女性主义在文学形象分析、社会分析等领域建立起来的方法,以电影和电视这些现代社会普通人接触最频繁的传播媒介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作为焦点进行分析批评,试图对凝结于整个电影观影机制(在某种意义上主流电影的生产机制也是围绕着观影机制来运作的,可以看成是其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中的男权中心主义进行揭示和清算。
上述说到的漫威公司推出的超级英雄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影片中所体现或者是暗含着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力中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它的受众。那么这些影片所塑造出来的女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符合大众文化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将继续巩固这一形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不能不说女性角色塑造的优劣程度在这种具有影响力的影片中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超级英雄电影以及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这两者都非常感兴趣,所以想在本论文中研究超级英雄电影中女性到底是以何种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通过观影,笔者发现这些超级英雄电影中的主角基本都是男性,而女性一般身为配角,作为英雄的情人或是助手出现在电影中。通常,她们美丽知性又单薄羸弱,需要英雄们的保护,此种女性形象我们屡见不鲜;同时也有身手敏捷勇敢顽强的女英雄们与男英雄们并肩作战,惩恶扬善。她们虽然具备像男英雄们拯救世界的力量,但却始终逃不出作为配角的命运。漫威公司至今也没有推出一部以女英雄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笔者不仅带着对男性超级英雄们的深厚喜爱,却又对此种情况深表遗憾。那么在收视率、影响力如此巨大的超级英雄电影中,是否存在着女性歧视?是否对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探索与思考有了新的方向?是否还像劳拉·穆尔维所说的"他是主体(The Subject),是绝对(The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The Other)"那样吗?
文章欲借助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对超级英雄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揭露电影文本中女性角色成因的社会动机以及当代文化中女性的地位与权力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探索分析,试图为女性电影角色塑造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措施。笔者深知在父权制社会中想要改变荧幕上女性的形象是非常艰难的,但我们不应只顾批判,而应该拿出理论勇气,提出解决办法,立志于为电影事业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笔者所能查阅到的关于超级英雄与超级英雄电影的外文书籍,均是将流行出版物中的超级英雄们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研究这一群像背后的深层话语权力关系以及他们所反映出的美国现当代大众文化。在约翰·谢尔顿·劳伦斯(John SheltonLawrence)与罗伯特·朱厄特(Robert Jewett)共同著作的《美国超级英雄神话》(The Myth of the American Superhero)一书中,作者探讨了当代流行文化中超级英雄神话的精神与文化本源,认为超级英雄神话是约瑟夫·坎贝尔提出的(JosephCampbell)元神话中的反民主成分,他们证明了此隐藏着的反民主叙事是如何撷取受众的忠诚并以批判的态度呼吁读者重新考虑超级英雄神话与传统宗教、社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由罗伯特·G·韦纳(Robert G. Weiner)主编的《美国队长与超级英雄的挣扎》(CaptainAmerica and the Struggle of the Superhero)一书收录了大量关于"美国队长"这一漫威代表性漫画人物的研究著作或文章,这些研究探讨了纳粹文化对超级英雄文化生成的重大影响;"美国队长"与"英国队长"(Captain Britain)、第一位非裔超级英雄"猎鹰"(Falcon)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当时社会民众的心理做出深层次的分析。
由杰森·迪特莫(Jason Dittmer)著作的《美国队长与民族超级英雄》(CaptainAmerica and the Nationalist Superhero)一书中,作者通过对漫画书中的超级英雄形象(美国队长等)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超级英雄对当下人们形成权利、国家身份等概念认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从多元文化论以及地缘政治秩序等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丹·H·福斯特(Dan H.Forest)在《资本主义超级英雄:自由时代中穿着斗篷的十字军》(Capitalist Superheroes: Caped Crusaders in the Neoliberal Age)一书中认为"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的形象代表了 9·11 后的布什主义,并独创性地研究了后 9·11 时代的美国政治与同时期风靡全美的超级英雄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意识形态、政治、娱乐之间相互联系、媾和的关系。
纵观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对于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研究,对相关文献的研究范式进行整理,有以下三个主要研究范式:第一种是界定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和类型电影研究的框架内,讨论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类型属性。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Richard J.GrayII、Betty Kaklamanidou:The 21st Century Superhero--Essays on Gender, Genre and Globalization in film(《21 世纪电影中的超级英雄:性别、类型和全球化》)提出,超级英雄是一种新的电影类型,有自己的属性和风格。VincentmGaine:Genre and Super-Heroism:Batman in the New Millennium(《类型与超级英雄:新千年的蝙蝠侠电影》)提出超级英雄电影最关键的类型特征是电影中超级英雄的边界阀域,并以诺兰的蝙蝠侠 电 影 系 列 为 例 阐 释 这 一 阀 域 的 概 念 和 界 定 . Guardsman Genres andSub-genres--Redefining the Superhero Movie:Where do superhero movies fit?(《类型或亚类型:如何界定超级英雄电影的类型?》)认为超级英雄电影按照不同作品的风格,可以归入科幻、奇幻、动作、甚至喜剧电影的亚类型中,本身并没有一种固定和统一的确定风格,不是一种电影类型而更接近于一种主题。
第二种是基于时代变化、社会动因对超级英雄身份的再阐释,以文化批评方式,对后 9.11 时代电影中超级英雄的身份和叙事变化作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Dittmer, Jason:American exceptionalism, visual effects, and the post-9/11 cinematicsuperhero boom.(《美国例外论,视觉效果和后 9·11 时期的超级英雄电影热潮》)以《地狱男爵》(2004)、《超人归来》(2006)、《钢铁侠》(2008)和《地狱男爵 2》(2008)等影片作为文本,分析在后 9·11 时代,超级英雄电影是美国地缘政治视野自我意识的显现。Moody, KyleAndrew ":Why so Serious?"Comics,Film and Politics,or the Comic book Film as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Identity andNarrative in a Post-9/11 world.(《"为何如此严肃?"作为后 9·11 时代身份和记录的动漫、电影和政治或漫画改编电影》以法国理论家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后现代理论中的模拟(simulations)和拟像(simulacra)观点阐释后 9·11时期的超级英雄电影。
第三种是历史性地总结美国超级英雄的形象特征,挖掘超级英雄形象的时代变化特征,或对同一超级英雄形象作系统研究,探究超级英雄形象与国家身份之间 的 关 系 .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文 章 有 : Jessica Lynn : Superheroes for asuperpower:Batman,Spider-man and the Quest for an American Identity(《超级英雄源于超级大国:蝙蝠侠、蜘蛛侠与寻找美国身份》)对二个不同的超级英雄形象进行分析,对应超级英雄形象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分析其代表的美国身份。
Julian·C·Chambliss,William·L·Svitavsky:From Pulp Hero to Superhero: Culture,Race,and Identity in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从低俗英雄到超级英雄:文化、种族和美国大众文化的身份界定》)中整理了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间美国大众文化中英雄形象转变的过程,分析超级英雄出现前的英雄形象所具备的共性特征、社会象征意义和惯用题材,指出美国大众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等严重社会、经济问题后的精神需求是促使超级英雄产生的根本原因。基于该范式的研究,为探讨美国超级英雄形象与美国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文化背景和时代阐释,但其不足之处是,研究视角偏重于早期漫画中超级英雄形象的嬗变和发展,忽略了美国电影中超级英雄形象的时代特征和变化。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超级英雄电影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能见到相关学术专著或博士论文。现将能够查阅到的文献资料整理为三种研究方向:第一种研究方向是通过对美国超级英雄电影进行深入地文本分析,剖析了在此类电影的叙事结构中,隐含着的、对电影传播起到关键作用的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颇具代表性的文章有:《从漫威英雄电影看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一文中,通过对美国漫威漫画公司出品的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形象进行分析,运用了文化帝国主义相关理论,分析了电影中所包含的普世主义、个人主义、白人至上、保守主义、危机意识等美国主流价值观,并强调了超级英雄电影作为文化侵略的有力武器所具有的隐蔽性和渗透性。论文《美式漫画改编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与保守主义》中,从题材与人物两个角度入手来研究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并以保守主义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背后所隐含的美国主流价值观;作者认为无论超级英雄的身份、个性及其行动元会发生何种变化,它们都无法摆脱美国保守主义核心价值的影响。
第二种研究方向是在电影叙事的架构内,分析超级英雄身上所具有的神话原型以及文化价值,探讨在新世纪的电影创作中,原有的神话叙事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新的视觉奇观下所创造出的新一轮"神话".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新神崛起--超级英雄电影神话研究》一文运用了神话学、美学、伦理学和文化性等理论对超级英雄角色身上的神话原型进行深入剖析,对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伦理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还从亚文化圈和受众接受的角度揭露了超级英雄电影造就新消费神话的过程和实质。《"英雄无力"的言说--经济危机下好莱坞超级英雄神话的结构衍变》一文着重分析了"神力、家庭、社会"这三个叙事元素,探讨了它们在商业经济的下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认为超级英雄电影一成不变地承担着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作用。《美国神话的日常性解构--<守夜人(Watchmen)>中的超级英雄》一文则主要通过分析《守夜人》中的超级英雄来证明现实生活是如何解构神话的,并指出人性的局限必然导致英雄主义的没落这一观点,基于神话原型所创造出的超级英雄及其代表的文化精神必然会被残酷现实所击败。
第三种研究方向则着眼于超级英雄电影的类型化研究,分析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社会背景以及类型化叙事的特征、模式、规律等等元素,以期对中国的同类型电影做出适当的建议与期待。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如:论文《传统与突破--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类型化叙事研究》中,研究了超级英雄电影的起步、发展到繁荣各个时期的叙事特点,分析出此类电影成为好莱坞新的叙事类型的确立过程及其特征,并且还对此叙事类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以及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启示。《从漫画到电影--好菜坞超级英雄题材影片的类型模式和文化策略》一文中,作者从情节、制作、文化取向等方面对超级英雄题材影片的类型模式进行了梳理,并且作者认为此种电影模式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电影市场,应从电影技术以及营销方面采取积极学习的态度,对其强势的文化输出现象予以抵制。
综合上述研究范式,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外对超级英雄电影的研究,国外更注重超级英雄电影与漫画文化的渊源,常常将所有载体的超级英雄形象作为一个总体来研究其蕴含的哲学、文化、政治意义;国内的研究较为零散,缺乏对超级英雄电影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研究很少有只针对电影中的女性或女性英雄做研究的文献。本文不仅将着眼电影中的女性超级英雄,并且将非英雄女性列入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影像视觉背后的时下女性形象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以及造成这种文化意蕴的社会背景、社会心理等。因此,本论题在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全球化和美国超级英雄电影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女性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意欲为超级英雄电影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1.3 女性电影理论批评方法。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事实上是 20 世纪 60 年代后兴起的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分支。它即与二战后的女性解放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意识形态理论等思潮重新激活早期女性主义思想的结果。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借用了社会学、精神分析学、雅克·拉康(JaquesLacan)的"镜像阶段"理论等等研究理论与范式,主要目的在于解放电影叙述主体,使女性银幕表现客观化。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可以被称作为女性主义的急先锋,她于 1975年在《银幕》杂志上发表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Cinema)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重要文献。这篇论文将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和电影风格学三个领域清晰有力地连接起来,围绕争取关涉女性身体的权利,发展出一条新的战线,即女性身体的形象也是一个压抑之场,因而也是一个对抗和竞争之场。作者认为女性是作为"缺乏"或"阉割"的形式存在于父系文化当中的,是作为"他者"而被永远放逐于法律和语言的视域之外的。在代表了"男性生殖器中心"电影的好莱坞大片中,女人在"看"与"被看"的原始欲望中被编码为色情符号,而男人则成为主动的看的消费者。劳拉·穆尔维还提出女人在作为"被看"的对象还引发了男性的阉割焦虑,而男性逃避焦虑的两种途径则是窥淫癖与恋物。但此篇论文只是提出了男性观众观看快感的来源,而没有讨论女性观众以何种方式获得快感。
穆尔维在 1981 年发表的《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的反思》一文中对女性观众的观影立场做出了阐释。她认为女性观众在观影中并非缺席,而是表现出更加复杂的心理特征,要么站在被虐式的女性立场,认同女性作为欲望客体的存在,要么从男性的视角出发,成为主动的观淫者。
1996 年出版的《恋物与好奇》(Fetishism and Curiosity)一书更加详尽地重释了穆尔维的观点。作者涉猎广泛,研究包括大众文化、化妆后的女性身体、让-吕克·戈达尔(Jean Luc Godard)的电影以及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的摄影作品等等多种多样的对象,将对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批评方向从"窥淫癖"转向"好奇".她认为女性对好奇性观看的主动性与男性窥淫的主动性如出一辙。这种"好奇性观看"打破了穆尔维早期对于男性主动/女性被动之间对立的论述,使核心主题变为恋物和好奇之间的对立,如果好奇再现的是女性的求知动力,那么恋物再现的便是男性不看的想法。
在发表于 2006 年的《24 倍速的死亡:静止与移动的形象》一书中,劳拉·穆尔维通过审视了受众在观看数字技术电影(包括 DVD 数字电影)与胶片电影行为上的不同,揭示出在数字电影时代,受众可以通过暂停、慢放、回放等按钮将对女性的窥淫快感转变为恋物快感,据此,她认为,电影不过是否认每格"真实"的"每秒 24 格的死亡".
性别领域的英国杰出学者休·索海姆(Sue Thornham)在《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Passionate Detachments: An Introduction in Feminist FilmTheory)一书中基于时间顺序,对 70 年代至 90 年代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发展过程的阐述,收入了所有重要理论家的观点,包括符号学、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后殖民主义等各种重要的批评策略,并且有条理、有逻辑地呈现了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论争,向读者展示了一条清晰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其他理论接轨的发展脉络,并且还指出了应用这些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可能的途径。
国内学者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有较为权威研究的是戴锦华与秦喜清。戴锦华在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上有十分清醒的立场,她在各类期刊中发表了大量的极具女性主义视角的研究论文,不仅关注女性在影视创作中的地位,还包括文学写作、日常生活中女性的地位变化。在《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1993)、《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1995)以及《电影批评》(2004)三本著作中均有章节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做出了详细的阐释;并且作者还结合西方的精神分析理论、结构主义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等理论对中西方的影片进行深入剖析,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创新出了别具一格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范式。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如发表于 1992 年的《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作者在文章中,首先将女性置于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女性地位进行了比较,并认为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进程中不自觉地经历着缓慢的堕落;随后,作者对第四代、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归纳总结,得出女性的形象始终逃不开"女战士/女英雄""母亲/地母"这两种经典范式,并指出女性在影像中的实质作用就是满足男性欲望和消解男性文化困境。最后,再通过分析中国女性导演的作品,指出这些电影虽然带有女性主义视角,却未能建立真正自觉的女性立场。
秦喜清对西方女性电影以及中国电影有着多年的研究,她在《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一书中,以线性时间顺序梳理了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对各种不同流派、不同理论、不同研究范式做出了理性的描述、分析与概括。同时,秦喜清也在各大学术期刊中发表了自己对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在现当代文化中的产生的影响的理解。
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如《从女性主体到阳刚特质--马俪文作品的性别表达解析》,文章从两性差异的视角出发研究马俪文导演的作品,指出其作品先锋性地揭露了男性内部的差异性,同时还保持了对女性形象的正面刻画;作者认为在现如今电影商业化气息浓郁的氛围下,如何保持电影人独立自主的思维方式,如何应对传统性别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在笔者所能了解到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的文献中,研究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研究方式是以劳拉·穆尔维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或是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的某一个术语或是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分析。《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解析》一文详细解读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的先驱者劳拉·穆尔维的最能代表其观点的文章,阐述了穆尔维对于快感产生机制、男性逃避阉割焦虑的途径的论证,指出她站在精神分析以及后结构主义的结构理论中对父系话语机制中的电影叙事进行了有力的批评,但此篇文章只是穆尔维早期的研究成果,不能代表其全部的理论观点。《电影与恋物:劳拉·穆尔维的影像理论》一文对劳拉·穆尔维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梳理了其电影批评理论的三个脉络:站在女性主义立场解码商业电影的观看机制,以好奇的姿态克服资本主义商品恋物癖,用延宕影像挑战完整电影的神话;指出"反恋物"是穆尔维用来抨击父权社会中"阳物崇拜"奇观的有力武器。《"他者"与"解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关键词解读》一文运用了拉康的"镜像"理论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哲学介绍了"他者"与"解构"两个词的由来和意义,指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作为"他者"的形象实质,如若想要摆脱此种处境,就必须通过"解构"来完成电影影像对女性形象的重新建构。这两个关键词不仅丰富了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并且还为女性主义电影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相似研究方向的论文还有《劳拉·穆尔维的"凝视理论"探析》、《劳拉·穆尔维及<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新读》等等。
第二种研究方式是按照线性时间顺序,对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进行整体的梳理与阐述,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述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一瞥》、《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等等。
第三种研究方式是通过对某一部电影或者是某个导演的作品进行研究,运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对电影中出现的女性角色进行批评,从而指出角色背后所代表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意义。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关照下的当代女性电影--由<时时刻刻>谈开去》一文分析了多部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认为这些角色都是用来哗众取宠、娱乐搞笑的,并且指出了那些打着"女性电影"旗号的电影大卖色情,虚假轻浮;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一些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只是为了争夺消费者而出的权宜之计,女性角色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视角下的<迷失东京>》一文运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分析了女导演索菲亚·科波拉(Sofia Coppola)指导的电影《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 2003),从性意识、性别定位、婚恋观三个方面着手考察了影片中对女性形象的构建,对现实社会当中女性的地位进行了关照。
论文《论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李玉电影》中,通过分析女导演李玉指导的几部电影中的人物塑造、主题意义、艺术风格等方面,指出这位女导演在实践过程中,将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同中国的特色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的女性电影。相关论文还有《关锦鹏女性电影文本研究》、《简·皮埃恩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再现》、《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下关锦鹏电影创作解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