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庄子》与《荀子》的性朴论对比(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18 共11667字

  四、返朴与文朴

  从上一部分的论述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道家性朴论倡导返朴,而荀学性朴论主张文朴。在道家看来,既然人类文明使朴的天性受到污染,返朴就是必然的选择。而荀子一派则选择"文朴",这是笔者据荀子的"礼者,文理隆盛"而造出来的一个词,其意思是让一些东西作用于朴之性,使之更完美。道家返朴回到初生之性,而荀学文朴则让性朝前走。老子早就提出"复归于朴"(《老子》第 28 章) .

  《庄子》也说: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山木》) "无为复朴,体性抱神。"(《庄子·天地》) 作为性善论者,道家与孟子的思路是一致的,即设法回到最早的、最原本的善。老子用赤子来象征这种情形。

  因为赤子是最朴的,所以老子用"复归于婴儿"(《老子》第 28 章) 来形象地描述返朴。老子在赤子身上寄托了太多的美德,如天纯无邪、洁正无伪、自足无贪、自然无忧、恬静无躁、平和无霸……这些美德都意味着朴,也意味着真。晚明李贽说的童心与老子说的赤子之心很接近: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 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 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 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抵; 着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盖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有言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似文乎? 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 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再。

  ---《焚书》卷 3《童心说》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道家的立场。在道家看来,从婴儿到少年、青年、壮年的过程,就是见闻日多、"道理"日广、不断做加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越来越远离朴、远离真,越来越假。道家的性朴论强烈地求真避伪。他们批评人类文明使人变伪,认为最朴的赤子是伪的对立面。很显然,返朴归真确实是道家的基本看法。

  道家返朴归真的一种基本方法是做减法。老子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第 48 章) 把身上已有的东西不断打掉,负担就越来越轻,伪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离赤子之真朴就会越来越近。道家推崇为道而反对为学。为学做加法显然与为道做减法相反。

  另一方面,荀派人士的文朴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就是做加法。"本始材朴"的性需要用礼来"隆盛".荀子以重学而闻名,也以重积而闻名。两者都意味着对简朴之性的作用的增加。显然,文朴的过程,就是仁义礼乐、王教等在人身作用的增加的过程。道家的性朴论喜欢做减法,而荀派的性朴论喜欢做加法。《荀子·劝学》的名言大家都很熟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这简短的话里,"积"就出现了 5 次。《荀子·儒效》又有类似的话: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在这一段话里,"积"出现了10 次。这些话最能体现荀学的风格。越积越多,意味着文朴的作用越强。

  之所以需要文朴,是因为性简朴、朴之性的不完备。如果荀派人士也像道家那样主张初生之朴性已经绝对完善,那么,文朴就是多余的。很明显,两家对朴的评价是不同的。荀子说: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 董仲舒说: "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这些话都表明了文朴的必要性。董仲舒还说: "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与性则多累而不精,自成功而无贤圣……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董仲舒充分肯定了性中有善质,但也仅仅是善的潜质而已,不能说性中有现成的、完备的善。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返朴的道家担心人太虚胖,而文朴的荀学人士担心人太瘦弱。前者让人减肥,后者让人增加营养。两家性朴论指明了相反的方向。后人也许可以从两种相反的说法中都能获得教益。

  五、不同意人性恶

  虽然荀派人士的性朴论与道家的性朴论有以上所说的那些差异,但是,两者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不同意人性恶。也就是说,两家都会反对性恶论。性恶论者不承认人性朴,而认为与生俱来的人性是恶的,善完全是人为的结果: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 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荀子·性恶》

  上引这些话,坚持性朴论的荀派人士不会接受,坚持性朴论的道家人士更不会接受。在反对性恶论方面,两家可以结成联盟。按照性恶论的逻辑,为了让人变善,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性,打破人性。从恶转到善的轨迹,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主张人的天性绝对完美的道家肯定不能认同这种说法。道家之天性善、人为恶的立场与性恶论者的天性恶、人为善的立场水火不容。当然,荀派性朴论者也不认可人性恶。董仲舒明确地指出性中有善的潜质,而荀子也蕴含这种思想。朴之性只是不够完美而已,决不能说是恶的。性朴和性恶的差别,一眼就看得出来。

  荀派性朴论者不打破朴性,而是养护朴性、陶冶朴性。他们对性的肯定与性恶论者对它的否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说得严重一点,性恶论者的化性,实际上就是破性。这是性朴论者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在性朴论者董仲舒看来,善来自性,正如米来自禾、丝来自茧、小鸡来自卵等一样。与小鸡从鸡蛋中孕育出来相似,善从性中发展而来。从善的潜质(朴) 变为善,需要人为的作用,但也离不开自然的作用。在荀派性朴论者看来,这两种作用完全是融合在一起的。人为是"继天而进"的力量,而不是"逆天而生"的力量。性恶论者之破性,就是完全否定了自然的作用,从而使人为的作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虽然我们反复说过荀派性朴论者总体上把朴看作是中性的,但是,有时候他们也会带着褒义来说它。在这些时候,他们与道家性朴论者就更接近了。

  例如,荀子指出: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荀子·强国》) 在这里,"朴"有明显的褒义。它与老子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 57 章)中的"朴"非常一致,都是指淳朴、敦厚。这表明: 荀派人士与道家对朴的看法有一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冯友兰。 三松堂自叙[M]. 北京: 三联书店,1984.
  [2]王先谦。 荀子集解[M]. 北京: 中华书局,1988.
  [3]张峰屹。 也谈荀子的人性论[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7(9) .
  [4]路德斌。 荀子"性恶"论原义[J]. 东岳论丛,2004(1) .
  [5]梁启雄。 荀子简释[M]. 北京: 中华书局,1983.
  [6]王博。 论《劝学》在《荀子》及儒学中的意义[J]. 哲学研究,2008(5)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