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城市规划论文

王金庄村空间解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08 共6081字

  第 5 章 实例解析-涉县王金庄空间解析

  邯郸是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邯郸的传统村落是我国北方优秀人居环境的典型代表。涉县王金庄村作为邯郸西部山区众多传统村落中的一个,由于其特有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良好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王金庄特有的村落空间形态。本实例通过对王金庄的街巷空间、节点空间以及建筑的保护更新来阐述王金庄村的空间特征。同时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王金庄出现了村落面貌的老旧以及新建建筑不协调等问题,原有的风情面貌支离破碎,本章节在空间解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的同时要延续传统村落的历史文脉。

  5.1 王金庄概况

  王金庄传统村落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东南的太行山余脉,村域北纬 36 度 36分至 36 度 38 分,东经 113 度 76 分至 113 度 88 分之间。王金庄地处深山,沟岭交错,群峰壁立,最高峰石井沟岭小南尖山海拔 1093 米,最低处为村前河,海拔 420米,平均海拔 730 米。有“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路无五步平,年年灾情多”的民谣流传。境内多为山坡梯田,主要作物为花椒、核桃、柿子等。粮食作以谷子、玉米、小麦为主,矿产主要有石灰石矿、白云石矿、铜矿等。王金庄属北温带大陆性山区季节气候,四季分明。自宋代有人居住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有文字可考历史 700 余年(图 5-1)。

  5.2 王金庄村空间解析

  5.2.1 街巷空间

  县王金庄的街巷就分为三级:第一级的主街为东西走向,随着山谷的走向向西部延伸,较为宽阔,可通车行;第二级生活巷道穿插于密集的住宅区,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第三级支巷为二级巷道的分支,宽度最窄,一般仅能一人通过。由于王金庄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人们历来对大牲畜的发展都比较重视,把驴马视为“半个家当”.六十年代虽然修通了公路,出入境运输有了汽车、拖拉机,但种田耕地,运输庄稼仍然靠牲口。

  (1)村落主路

  王金庄的整体呈东西向的带状形态,位于南北两山之间的平缓地带,自古以来古道蜿蜒,路径崎岖,交通十分不便。村落主路从村落横穿而过,建国后将其硬化成公路,连通武安、涉县,从此村内可通汽车。主路将村落分为南北两部分,对整个村落的形态起到了主导作用。它贯穿整个村落,既是连接外部交通的大动脉又是村落内部的重要交通主干。是人流疏散、货物运输等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

  同时,交通性主街两旁多建有公共建筑,承担着传统村落中大部分的商业活动与社会活动。例如古剧院、曹氏宗祠、村委会、关帝庙等建筑沿主街分布。如果住宅临近主街,则正房与主街之间设置一个过渡性质的前院。当主街与祠堂、庙宇相连时,一般会形成小型的广场。因此,主街是王金庄最繁华的街道。

  (2)组团级街巷

  王金庄由五个大的组团构成,以街为名称,分别为一至五街。各街村民以姓氏组成,同姓宗族聚居在一个组团,例如一街以王姓为主,二街以王、曹、张姓为主,三街以曹姓为主等。当时的五个组团基本独立,组团间相隔甚远,一个组团为一个村,后来随着村落的逐渐发展,组团用地逐渐向外扩展,将五个组团连接成一个整体村落。组团级的道路在村民有意识的营建下,宽度大约在 2 米左右,明显宽于生活性巷道。

  (3)生活性巷道

  王金庄的生活性巷道作为主街的分支交通,非常曲折狭窄,宽度大多小于 1.5米,两侧有石头砌成的高墙与砖雕门楼。起到联系主街、节点空间、各个院落的作用。受宽度较窄的限制,生活性巷道一般不具备物资运输的功能,当地居民一般通过驴来运输货物,巷道宽度只能供一人牵一驴通过。在村落交通体系中地位次于主街,但是它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即外来的陌生人进入巷道很容易被当地人发现,这也是减少当地人少受盗窃损失的有利条件。

  (4)街巷的铺设

  王金庄的石板街,从建村伊始就开始建,经过历代的扩建,重建才形成了目前的规模,全场 2000 度米。最近一次重修在建国初期,采用了很多原有的石材,经过几十年的摩擦非常光亮。尤其中间的引路石,由于铺设坚固,设计合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条街越发明亮(图 5-3)。目前成为王金庄引人瞩目的景观亮点,不断有人前来参观。

  5.2.2 空间节点

  王金庄的空间主要有村落入口、桥头、广场等。这些空间节点数量众多、功能各异,是传统村落丰富界面与灵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点空间灵活地分部于村落中,既有功能性的也有自然条件限制形成的,他们是各种空间要素连接、过渡的重要媒介。

  (1)广场

  王金庄没有专门为人们建造的公共活动及娱乐性质的广场。村民的聚集广场大多是依附于一些公共建筑以及功能性用地。例如村内宗祠、戏台建筑临近街道时向后退一定距离,结合道路本身宽度则形成了可供人们活动的场所。由于这类宗教、宗祠建筑一般在村落的中心,因此周围除了道路是开放的空间外周围都是住宅建筑,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内向性。一些临时性的活动,如演出、大会等活动可通过临时借用场地进行,如在王金庄小学,在学校的主席台上进行大会发言等,都能现出当地居民对空间利用的多元性。

  (2)街巷节点

  除了上述有目的性的活动场地以及临时活动空间,王金庄存在更多的是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沿水系与街巷自然分布的小型空间节点。例如道路的拐角形成的 T 字型场地、建筑与建筑之间的三角形场地、一颗古树笼罩下的圆形节点、河边自然弯曲的小亲水平台等,它们与建筑、街巷、水系等有机地结合,形成了看似随机分布实则开合有序的村落内部空间。这些小节点是临近村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休憩沟通场所,尤其傍晚更是附近几家居民端着饭碗边吃饭边交流的重要场地。这种现象在靠近商店、油坊等商业用途的建筑周围尤其多见。在沟通不畅、交通不便的山区,这种交流沟通是当地村民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

  (3)功能节点

  王金庄当地村民至今仍然使用井水生活。村中有多个井台,井的周围用石板搭成高于地面半米左右的井台。井台一般位于交通便利的街巷旁边,这样既便于取水又不影响交通。如果井台位于较为狭窄的巷子里,则需要让出一定的井台空间,方便挑担子的人转身并且不与另外的使用者相撞,这种小空间不仅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也丰富了这种狭窄街巷单一的空间形式。井台周围经常聚集聊天谈话的人群,人们在这洗衣、洗菜、淘米的同时与邻里乡亲谈论着村里村外发生的故事,是传统村落中村民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图 5-5)。

  5.2.3 防御空间

  王金庄的村落防御空间主要有兵寨、街巷、石庵子等。

  (1)兵寨

  康岩寨:又称王家寨,距村东南一公里左右,海拔 900 多米,整个兵寨像只慢爬的千年神龟。东西长约 800 米,南北宽约 400 米,东端南侧百丈悬崖兀立,东南突起一座壁立的丰碑,西端与青黄郊接壤处呈下凹的马鞍状,寨北侧,在悬崖中间有悬梯般的一条羊肠小道,行人需拽着藤条勉强可以一人上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图 5-6)。

  曹家寨:位于三街村上,三面环崖,东西长约 200 米,南北宽约 100 米,寨前三面悬崖,寨后垒有高 2--3 米不等,厚约 1 米的石围墙、寨内有多处古建筑物遗址。目前有 70 余米的兵寨围墙保存尚为完好。

  刘家寨:位于五街村村南,为东西走向,长度接近 300 米,宽度不足 100 米,整个山从侧面看上去恰似一只猛虎,寨东西两端各有一门,道路窄而陡只可通过一人,寨内多处建有石屋、烽火台和遥望台,石墙上有雉堞。

  李家寨:位于五街村西 1 公里处的大南沟北坡,兵寨险峻,寨内有石建筑遗址。

  以上四处兵寨始建年代无考,所设位置恰好形成“之”字形,相互可遥望。

  这些兵寨如此设置有两种可能,一是根据涉县志,和其它史料记载,公元前 458年至前 453 年,赵简子走晋阳、灭智伯,于井店村东南,玉林井村前兵寨上屯兵蓄锐,建造的简子城距这四个兵寨不足 7 公里,为防来犯之敌,在兵城数十里设置观望所、烽火台。二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兵乱匪患不断,村民为了避难,不得不选择易守难攻的雄山险岭建设山寨,危机来临时全村人进入兵寨拒敌,转危为安。当时居民大多以姓氏宗族为单位,每个大家族居于一个兵寨中,因此各个兵寨以姓氏冠名。

  (2)街巷防御

  由于山村大多数道路非常狭窄,除了主街偶有陌生人进入外,其他生活性巷道有陌生人进入很容易就被发现,这是防止盗窃的有效手段。对于强盗而言,初次进入村子很难记清楚村落内的道路,因为山区村落中道路几乎没有平直且正南正北的路,大部分街道不仅走向倾斜的折线型而且高差极大,视线遮挡严重,不适在当地生活的人根本不清楚下一个拐角会出现什么。道路的宽度也不是头尾一致的,经常会有突然变窄的道路,如果进入的盗匪并排进入多人,走到较窄的位置时只能通过一人,此时如果有村民持武器在有利的位置把守很容易以少胜多,以一敌十。

  (3)石庵子

  石庵子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石庵子,多半是还没修梯田就先修建石庵,以便在修梯田时就可以遮风避雨,发挥作用;另一种叫地庵子,这种是边修梯田边随地形建的一些地洞。这些建筑,和窑洞一样,冬暖夏凉。夏避雨,冬避寒,战时避乱,战乱中多数村民就靠它躲过敌人搜山。

  5.3 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水

  5.3.1 建筑形式

  古代初到王金庄定居者多系四梁八柱、石头垒墙、青瓦棚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社会的进步,渐渐地才发展成如今的结构。旧时建房,除少数有钱人家青砖砌门窗外,基本全用石头筑墙,白灰石子蓬顶。屋顶为双坡硬山屋顶,上只覆板瓦而没有筒瓦,只在两侧以两列筒瓦收边。由于王金庄土地较缺乏,多数系三开间的小四合院,部分还有两家以上合住一套院落的情况,所以显得格外狭窄。

  东、西屋 2-3 间不等,长度约 8-13 米。一般一套住宅面积约在 110-120 平米之间。

  近二十年来,新批的宅基地有多增大,一般在 10*14、12*15 之间,新建的住宅多数用红砖砌墙,钢筋混凝土封顶,瓷砖墙面,与旧时候的房屋形式很不协调。

  由于王金庄石多土少,自古以来人们建房全是就地取材,青石砌垒,石头街、石头房、石头院子、石头门窗。走进村子就进入了石头建成的世界。但随着现代建筑风格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冲击,新建的民居几乎没有以传统的石材木材为主要材料的建设的。相反,很多居民将老的石木结构老房子推倒代之以钢筋、混凝土、彩钢建成的现代住宅,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

  5.3.2 建筑风水

  基地的选择:旧时,请风水先生“相宅”或成“瞧庒”确定方位、朝向以及院落形式等。讲究背山面水、左右有倚。厨房在正方左侧,大门多为东南门,厕所位于西南位,称“五鬼位”.东西厢房不得高于正房,否则称为“压主”,于主人不利。若四座房均一头对一面形成风车状平面称为“鬼推磨”于居住者不利。

  间数要单不要双,以三、五常见,有“四六不做主”之说。忌簸箕状向外撇开的院落形式,因为不拢钱财。若建筑有河谷或道路相冲称之为“煞气”,不吉利,通常在所冲位置用“吉星高照”、“泰山石敢当”石刻破解(图 5-8、图 5-9)。下雨时的雨水必须从大门处流走,故水道多留于过道下,大门正中冲主房时设内照壁俗称“影壁‘.大门正对高山或者前有河流时在门外设置外照壁,使之挡风聚脉,庭院含蓄。

  动土:旧时破土动工前,先请”风水先生“选择动工的黄道吉日。若在”太岁头上动土“要选择”偷修日“,即太岁休息日,动土前,在基地上立石,提上红纸,上书”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上供祭祀后方开始动工。扎墙基,四角压红布以驱邪。房屋后墙忌开窗户,否则有漏财气只说,现在为了增加采光面积,多破此俗。左右厢房相照,留门窗,门宽大于窗户,否则认为与之不利,现在新建房屋大多不再考虑这个说法。

  上梁:选择黄道吉日,下雨最吉,当地人有”掏钱难买雨浇梁“的说法,意思是在上梁的黄道吉日正巧赶上下雨是吉上加吉的好日子,但是可遇不可求。常见主梁中系红绸条或桃木弓柳条箭红绳,贴上红纸,上书”太公在此诸神退位“、”黄道吉日上梁大吉“等。架好梁后燃香放炮,忌女人在场,现在这个风俗已取消。

  瓦房覆顶:瓦摆直线,板瓦层层相压,到垂脊以筒瓦收边,板瓦行数要单不要双。”五脊六兽“(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六个龙吻),有”钩檐“、”滴水“、”猫头“等。忌兽嘴对邻居,因”吃“对于邻居不利,若无法避免则用砂锅扣砂锅破解。

  5.4 特色梯田

  梯田的建设与地形的契合程度是非常高的,从梯田的建设可以看出传统村落居民们顺应环境改造环境的智慧。

  5.4.1 耕地概况

  王金庄的梯田兴建可以追溯到建村伊始,经历代修建而成。由于沟岭交错,群峰对峙,整个区域内,相对山脚梯田地块大、土层厚,随着山势越往上地块越窄小,土层越薄,最薄处土层厚度不足 10 厘米。最大的地块不足 7 亩,最小的地块不足一厘,只能由人工耕种,牲畜无法转身。平均每 6 块梯田才有 1 亩,全村3900 亩地合计约 3.2 万块,可见耕地平均面积极小。据考证,这些梯田从元代初期开始修建,当时人口较少,进展缓慢,未成规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进度也在不断加快,尤其到了清代康乾时期,这段时期没有战乱,人们生活相对安稳,人口增长较快,村民将很多精力用于修建梯田上,坚实了繁衍生息的基础。建于这一时期的梯田占整个梯田的三分之一。解放后,在全民参与兴修梯田的建设中,1965 年至 1972 年间全村共造出了梯田 500 余亩。这一壮举在缺乏土地资源的王金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0 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见到王金庄的梯田后称之为”世界一大奇迹“(图 5-10)。

  5.4.2 梯田修建

  王金庄村域面积 12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只有 3898 亩,荒山 2.15 万亩,土地资源不足促使当地村民将很多精力放于开垦梯田上。面对复杂的山区地形,当地村民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修建梯田经验:

  (1)审地形

  每当梯田将修一面坡的时候,有修建经验人会先审地形,否则堰修高了,渣土少则填不满,从别处运土的工程量大,成本高。堰低了渣土剩余,土壤厚度不够,作物生长受影响。能修几块平地,堰垒多高都需要预先核算,做到心中有数,既不浪费渣土也不耗费多余工作量。一般都是依山就势,起高垫底而成。

  (2)垒堰的方法

  在修整梯田的过程中,垒堰是最关键的,堰的完工标志着这块田地已经基本修建成功了。这道工序全是由人工完成,既要有力气也要有技术。建造方法通常是大块石头垒在根基,越往上石块越小。垒石头正好与盖房子相反,盖房子需要额头边朝上点里口,这样下雨流不到屋里。垒堰需要额头边朝下这样能放稳,可防止侧推力将堰推倒。堰下部 0.5 米以下都是 0.5 米至 1.2 米的石头,0.5 米以上部分只有 0.3 米,最上层的两层石头大部分只有 0.2 米,这样及牢靠又可增大耕地面积。

  3)挖土

  石厚土薄是王金庄土地的一大特点为了修成一块梯田,村民们的做法经常是将底层的土挖出来,在梯田底部用石块填充,土层敷在上面。土资源充足修的土层就厚,反之则薄。但是最薄不能小于 20 厘米,否则不能耕种。

  (4)建石庵

  建造梯田时,偶尔会遇上风雨天,为了遮风避雨,人们在梯田建造了很多石庵子。石庵子是很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小建筑,在王金庄随处可见,它随山就势,就地取材,一不用木有,二不用泥灰,冬天不用扫雪,夏天不用糊顶,经久耐用,小巧玲珑,浑然天成。小的 2 米见方,大的方 4 米高 3 米。乍一看这些建筑有点简陋,实际上建造这种小建筑需要一定的技术。

  石庵子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上所述的这种石庵子,多半是还没修梯田就先修建石庵,以便在修梯田时就可以遮风避雨,发挥作用;另一种叫地庵子,这种是边修梯田边随地形建的一些地洞。这些建筑,和窑洞一样,冬暖夏凉。夏避雨,冬避寒,战时避乱,战乱中多数村民就靠它躲过敌人搜山。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