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城市规划论文

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08 共3093字

  第 2 章 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综述

  传统的聚落文化是我国建筑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地域文化、建筑与山水环境的依存关系均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本章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多变的形式和不同的风格是有自然地形地貌、气候、耕地、水系等自然因素与经济、文化、风水、交通、政治等社会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限定着各个地区不同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结果[7].邯郸西部山区的传统村落独特的形式与特色也由这些外部条件综合作用而逐步形成。以下将对这些影响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阐述基本原理。

  2.1 邯郸西部山区的自然环境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西接山西,南接河南,东接山东,处于四省交界,总面积约 1.2 万平方公里,下辖 19 个县(区),总人口 917.47 万。邯郸西部山区属于太行山脉,主要包括涉县、武安、磁县、峰峰矿区等四个区县(图 2-1)。

  2.1.1 自然地形地貌

  西部山地属太行山南段东麓,海拔多在千米以下,其高程 1000-1500 米,武安县的青岩寨为最高峰,海拔 1899 米。沟谷切割深度 200 米左右,其间有涉县、武安等构造盆地,盆周坡度均超过 25 度。山峰交错,断壁残岩,呈构造削蚀地貌景观。

  地形、地貌条件对传统村落的选址和空间形态总体布局有着最根本的决定性影响。古人村落选址讲究背山面水、山环水抱的风水思想,也是出于村落本身的发展与后代繁衍的实际性考虑。在古代,远远达不到现代人移山填海的强大科技和生产力,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传统村落无疑只能因地就势,顺应地形地貌建立符合他们审美与风水并且符合当时居民生产生活的要求。所有村镇的选择对于合适的地形、地貌的要求很高。在选定有山有水的理想基址后,村落中的宗祠、庙宇、住宅等建筑就顺应地势地伸展开来,空间形态也随着建筑的逐步建设而形成。古村镇与山势、水形完美的结合体现出古人对天人合一的不懈追求,值得我们当代人在建设中学习和发扬。

  传统村落在具体面对山体的建设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若山脚下有充足的平地或较为平缓的坡地,则在此区域修建村落。山体位于村落的外围与村落边界相连。这种布局对于居民的生活较为便利省去上下山的不便,并且道路的建设较为省工省力,容易营造村落内部集会的广场空间。缺点是不利于防卫。如武安的安子岭村。村落建在较为平缓的地带,村内营造出较多的公共活动场所,如土地庙前广场,戏台等。将防卫至于旁边的山顶,建造兵寨以防匪患。另一种是因山势而层层向上建造房屋,这种建设方式要求具有更高的施工技术。优势是层层向上的建筑景观良好不受前排房屋的阻挡视野开阔通风采光都具有优势。缺点是交通不便利,斜坡路较多不利于交通运输。如涉县王金庄。

  2.1.2 农田耕地

  农田耕地是传村落空间形态的另一个自然影响因素,首先这是基于农业社会最基本的生存压力,而逐渐构成了现在的景观。村落选址往往要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临近水源。邯郸传统村落农田耕地一般会在距离村落最近的地方,同时考虑到尽量多的节约田地,并为村落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农田耕地作为限定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外围边界,和传统村落形成一种图底关系景观互换。

  由于邯郸西部山区土地资源紧张,涉县境内大面积荒山不能用于耕作,人们的基本生活难以保障,自元代开始人们就着力于平整荒山建造梯田,持续建设延续至上世纪 70 年代,总面积 21 万亩,石堰长度近万华里,被誉为“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的农业系统。“涉县梯田”独具特色,几乎是目前中国仅存的北方深山区大规模梯田,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之为“世界一大奇迹”.

  2.1.3 气候特征

  健康的传统村落生成离不开良好的小气候。邯郸西部山区气候舒适,表现出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随着四季的明显交替,依次呈现春季干旱少雨,夏季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因此传统村落选址和空间形态既要考虑夏季降雨,又要考虑冬季防寒。因此,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的建设模式有许多共性,为了营造良好的小气候,传统村落大多选择临近水体,采光良好,其空间形态也促使传统村落街巷和建筑群体能够规避冬季寒风、顺应夏季季风,使村落建筑在冬季不受寒风侵袭、夏季少受降雨冲刷。

  2.2 空间形态的社会人文环境

  2.2.1 历史沿革

  邯郸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深受山西、河南文化影响,特别是与山西同处太行山脉。晋商的兴盛使得晋文化在冀南西部山区的古栈道上广泛传播相互影响,因此,两地建筑风格与形式有许多相似之处。

  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由于经济较为落后、交通较为不便,村落居民逐步形成了更加务实的生活方式。村落在布局、街道的走向上都不拘泥于古板,村民依据基地的大小、地势地高低灵活布置。街巷经常随着山势起伏延伸,在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之后,不过于追求街道的宽阔气派,而是依地形时宽时窄曲折前行。

  传统村落整体环境也受到北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其总体风貌体现出一种朴素稳重的美感,青石灰瓦、高脊重吻,既有闹市的繁华又有独居的清幽。可以说传统村落的形态是与自然环境、人文文化水乳交融的。

  2.2.2 冀商文化

  邯郸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邯郸西部山区西接山西,南接河南,东临山东。在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形成了沟通四省的交通要道,当时四省的通商往来全靠这些商道,沿着这些商道形成了一些大的集镇。在这里产生了着名的“武安商帮”,是冀商的典型代表。武安商帮是一个勇于开拓的商业群体,在封建社会,人们思想保守,他们却敢于走向遥远的位置世界闯荡,并且生意做到了全国十八个省,其中不乏徐家大院的创建人徐敬修这样的顶级巨贾,人称“徐和发”.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东北全境有“和发”字样作商号的有七十二家总柜和不计其数的分柜。人们说,在东北,你操着乡音往北走,只要有冒烟的地方,到处有人和你认老乡[8].

  商帮文化不仅仅是个商业问题,也不仅仅是个历史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文化、伦理、管理、建筑、艺术、戏剧、民俗等诸多领域和各方面的综合学问。武安大院是武安商帮的文化遗产,研究武安商帮有助于我们了解大院的建成史以及大院空间架构、组织关系、文化习俗等。

  2.2.3 风水理论

  中国的传统村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不同于城市的布局形式。看似布局自由的村落,也是经过一定规划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族、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村落选址和规划的方法,称为“风水”,也叫“堪舆”.以今天的科学角度来看风水中也蕴含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例如选址时考虑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景观等方面的合理之处。同时,风水还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经验的总结。风水强调协调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构成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格局。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建筑以群山为背景,增加景观的层次感;以水为前景,取得开阔的视野;建筑因山而气派,因水而生动,呈现出一段段优美的中国山水画卷。

  2.3 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概况

  邯郸于 1994 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现有响堂山石窟、赵王城遗址、磁山遗址、邺城遗址、娲皇宫等 18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住建部、文化部于 2012 年开展了全国第一次传统村落调查,确定了646 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名录。邯郸市有 14 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其中。2014年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公布邯郸四个村落入选。至此邯郸市共有 18 个传统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邯郸地区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4 本章小结

  本章对邯郸西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形成所受到的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地传统村落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