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财政税收论文

Z国税局税收计划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29 共4039字
  4 Z 国税局实施税收计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Z 国税局实施税收计划存在的种种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多样的。找出原因所在,才有可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优化税收计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税收计划编制程序和方法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税收征收过程缺乏监督、考核制度不合理、税收分析数据来源单一,分析缺乏深度和广度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原因。
  
  4.1 税收计划编制程序和方法未能适应市场经济
  
  第一,税收计划的编制方法不科学。这个主要指的是税务部门内部对税收计划的编制,税务机关内部对税收计划的编制一直采取的都是基数法,也就是以上年度的税收完成作为基数,乘以税收的增长系数,然后再加上一些特殊因素可能造成税收计划变动的因素,而这样的编制是有利有弊的,最主要的弊端就是增长系数不是客观的,而是人为的确定,这样一来,就会使中央和地方进行“讨价还价”,使税收计划和税源的实际情况出现脱节,无法保障税收计划的严谨性。
  
  另一方面,在编制过程中,影响税收计划的因素基本就是前年基数和增长系数,虽然还有其他因素的加减,但毕竟考虑的只是个别特殊因素,很难从宏观方面给予正确的衡量。
  
  第二,税收总量的编制受多方影响。我国的税收计划一直都遵循“以支定收”的原则,财政系统需要多少支出,税收也就需要征收多少税收。税收计划也就关系到地方财政的实际利益。因此,在制定税收计划时,地方财政政府也会给税务部门施加压力,根据自身需要给税收计划加码。正常来说,税收计划不应随意更改,下达基层分局的任务数一般年初就确定。但是 Z 国税局,就曾经出现在年度中后期,由于地方财政支出紧张,年度的税收计划数大大增加,基层税务人员苦不堪言。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完成市局下发的税收计划数,还有一个地方政府要求完成的一个计划数,这个数一般是大于上级税务局下发的计划数的。
  
  这种不科学的税收计划编制程序和方法和随便变更税收计划数是阻碍基层分局依法治税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我觉得税收计划的编制程序不科学。在现在这种税收计划体制下,基层分局上报的计划数本身就不准确。上级在确定来年的税收任务时,会由下向上上报一个税收预测数,但是大家都知道基层的计划数对于上层其实也没很大意义,因为无论你报多报少,上层给你的一个任务数就在那里。基层的工作人员都很忙,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且没有一个专职的人员在做税收计划这个事情,负责税收计划的人员一般还兼着管理员或者综合岗的工作,很少人愿意真的花很多时间去做这个计划。
  
  --S,Z 国税局分局长,访谈编号 Ssjh001
  
  税收收入计划的编制不够严谨。我直接说下基层是怎么编制每年的税收计划。
  
  一般来说,第一次预测来年的年度计划的准备时间一般只有十五天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计划岗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详细了解基础税源情况,所以一般都采用基数增长法去估算一个计划数。
  
  --D,Z 国税局分局税收计划岗,访谈编号 Ssjh003
  
  4.2 税收征收过程缺乏监督
  
  对于第 3 章提过的种种问题,例如税务人员违反应收尽收原则、行为不规范,为什么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能够灵活地进行操控呢?主要是因为执法过程中存在监管漏洞。对于应收尽收,虽然各项税收法律有此条规定,但是如何才是应收尽收,很难确定一个具体的度。这就导致容易出现税务机关出现“大错不犯、小错无从追究”的局面。而对于税收人员的行为规范要求,也一般是从一个反腐败、廉政角度去要求税务人员,对于具体的征管操作规范,除了文书批复、审批涉税事项等有明确的审批期限,其他未有明确的要求。其实大部分的税务人员没有做违法的事情,很多东西都是在卖人情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征税过程中的合理性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虽然说税收计划是具有法律的严肃性的,但是在税务机关的实际工作中来看并不是如此的,能完成税收计划的就是好,不能完成税收计划的,最多就是由上级税务机关进行调整税收计划,上级并不关心没有完成税收计划的原因,是不是真的跟税源本身有关系,或者是否在征管的过程中出现了漏洞。由于缺乏后续的监督机制,这样就很容易使税务机关在税收计划的执行上缺乏法律的严肃性。
  
  企业内部比较少有税收计划,目前主要是税局需要我们定期报送税收预测数。
  
  上报数据的时候我们都会报一个保守的数过去,那最后能完成报上去的计划数总比报个大数没完成好吧。不过这样会导致我们实际完成数往往比计划数要超出很多。
  
  我们企业算是一家比较大的企业了,每年的税收也有几个亿,当然,我们也会很配合税局的提出的一些要求,能帮上的我们都会配合。例如有些时候,我司向外方分配股息红利需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这个税款是需要在股东决议做出后的 7天就需要申报入库,管理员会提前跟我们进行沟通,如果需要在某个时间点后再入库的话,那我们财务人员会跟上级沟通,然后迟点才召开股东会议。但据我司在其他地区的一些分公司反映,有些地方的税局提出的调整税收入库时间的要求,没有充足的时间给企业准备,这样会导致财务过账会出现一些混乱,对企业来说,还是比较麻烦的。如果是那些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促收可能对企业来说就很难了。
  
  --G,重点税源企业财务负责人,访谈编号 Ssjh011
  
  4.3 税收计划的考核制度不合理
  
  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尽管国税总局在对外的宣传中一直持有“我国的税收计划是指导性质”的观点,但实际上由于税收计划考核占比重要,在一些地方更是考核的首要指标。因此我国的税收计划实质上仍然为指令性特征。近年来,总局制定的税收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但往往税收实际征收增长率还是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率。这种局面跟税收计划的过度考核脱离不了关系。基层税务机关疲于应付税收计划数的变化,根据税收计划数决定整个税务局今年的工作是严管还是松管,决定退税审批是快还是慢,决定税款入库是应该及时还是延压。这种人为的调控,导致了基层征管秩序的混乱。
  
  分局涉及的税收计划主要就是税收预测、税收分析、定期要向上级汇报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即税收入库进度有没跟得上时间进度)、重点税源监控等方面。
  
  税收收入“计划”观念仍占主导地位。目前,基层税务局还是有存在“计划指导征收”的观念。一方面担心完不成税收计划,影响工作绩效考核;另一方面又怕全力征收税源会导致超额完成税收计划,那明年的任务数又更加有压力。
  
  --D,Z 国税局分局税收计划岗,访谈编号 Ssjh003
  
  就 Z 国税局而言,现有的考核指标不合理,权重不合理是最大的问题。从 Z 国税局的税收计划考核指标来看,组织收入和税收收入分析占了收入任务考核指标 95%的权重。
  
  而收入核算科的考核指标分数在全局的指标中也是占比最高的。因为完成税收计划数是如此重要的目标,所有的税收工作人员都要为完成这个目标而奋斗。但是这容易造成一个问题,如果当年超额完成的话,意味着下一年的税收计划基数会增大,来年的税收任务会更严峻,这也就造成了部分基层国税局会在年底调控税收收入,无法应收尽收。相反,如果税收计划数无法完成,即使该局其他的征管指标做得再出色,那考核分数仍是大打折扣,当年的税收任务考核奖也将与该局所有的工作人员无缘。
  
  4.4 税收数据分析单一浅薄
  
  上文提到,基层税收分析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税收分析的数据来源单一。一般来说,基层的税收计划岗在撰写税收分析时,仅仅对企业当期结合去年同期的税收入库数据进行分析,很少结合 GDP 增长情况、所属行业数据、工商登记数据等进行详细分析。这一方面跟税收计划岗的分析能力、写作素质有关,另一方面客观上由于分析数据来源单一,有些分析数据是税务人员无法查询获得。涉及到不同的政府部门,获取数据更是难上加难。除了沟通协调上的多层手续外,各部门统计数据的时间也不相同,例如 Z 国税局月度的税收分析报告报送的时间是次月的 3 日前,但是部分政府部门统计数据的时间是 5 号之后,这样税务机关就无法及时获得所需的经济数据。虽然 2014 年年底的时候税务机关的金税三期征管信息软件已经上线,但除税收收入入库、退库、在途税款等相关数据外,征管信息的可利用程度不高。目前金税三期征管信息系统利用价值,更多体现在前台数据录入、后台文件审核、审批后存档等功能,作为税收计划分析功能体现得非常少。
  
  第二,税收计划分析缺乏深度和广度。基层税收计划分析一般采取同期分析法,对本年度和上年度的税收收入进行对比分析(特定时候也增加环比分析)。
  
  就 Z 国税局分局的税收计划分析而言,税收分析的写作格式跟领导的风格有关。例如,有些领导喜欢区分税种来分析,Z 国税局主要是三个税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有些领导则喜欢按行业的归属来分析,一个分局管户的行业最少也有十几个大行业;有些还喜欢按税收入库数的大小排名来分析等等。而税收分析上交到区局收入核算科后,由于收入核算科要面对的是局领导、市级收入核算科、区政府税源办等更多的部门和领导,要求的分析材料更是五花八门。以 Z 国税局分局的月份税收收入分析来看,一篇月份税收收入分析的篇幅在 5000 字左右,多的达到 8000 字。在税务人员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各条线上不同的要求,分析岗只能将上级所要求的内容一一罗列,而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
  
  税收计划是上级要求你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指标,在一段时期内你必须保证其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年四次的年度预测以及 12 次的月度预测,以及其他不定期的预测。另外,我还需要报送税收计划分析报告。
  
  写税收分析报告对我来说是形式重于实质。由于我们每个月的三号之前必须上报,并且纳入考核,为了避免扣分,准时的上报成为我们的目标。而分析报告的分析质量成了其次。虽然有时限要求是导致报告分析质量的一个直接原因,另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取数问题。有些时候想获取一些大数据,例如经济数据、行业税收数据,但是单位的系统根本无法支持。即使是区局的收入核算科,也很难取得这些数据。而只能取到很窄的税收数据,很难形成数据的建模或者大数据来分析。对于某个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还是得通过最原始的方法,通过管理员询问企业,或者要求企业提供相关的财务数据,再人工分析,才能得出分析结论。
  
  --P,Z 国税局分局税收计划岗,访谈编号 Ssjh00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