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美德育模式的异同分析
【第一章】中美德育教育方式对比研究绪论
【第二章】德育模式的内涵、特征、功能及构成要素
【第三章】中国德育模式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探究
【第四章】美国德育主要形式探析
【第五章】美德育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德育模式的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中国德育模式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探究
进行中美德育模式比较研究,首先应对中国德育模式进行历史考察和现实探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总结其发展特点。 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德育模式也只有在一定的德育理论与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正常运行。因此,探究我国德育模式,首先要理清影响我国德育模式的德育理论。
3.1 中国传统德育模式
3.1.1 中国传统德育的理论渊源
关于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可谓博大精深,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据文献资料记载,传说中的伏羲、神农氏、黄帝等都十分重视德育。但一般认为,中国的德育思想在夏朝时开始萌芽。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已经不适应历史的发展,必然遭到时代的淘汰,随之出现了新的封建制度代替了奴隶制。制度的更迭引起了社会的动荡和变革,这必然引起主流思想的变更,也就意味着思想文化的剧烈变化。
出现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思想,为后世留下了诸如《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等为后世流传的经典典籍。自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说到儒家思想,追根溯源,要从它的创立者、代表人物孔子说起。孔子乃春秋战国时期人,他创立了影响后辈极为深远的儒家学派。孔子提出了“礼”,“礼”实际上是孔子对于人的道德的一种最高要求和标准,也就是道德的最高规范。同时孔子提倡“仁”,“礼”与“仁”相得益彰,构成了“德治”与“仁政”,这就实现了儒家的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儒家学派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论语》、《礼记》等,都提到了有关道德教化,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有关内容。从个人角度看,儒家学派重视个人修养,只有以良好的个人修养为基础,才得以治国、平天下,也就要求人们向着君子的理想高度努力提升自己。这也构成了人伦道德的核心思想,形成人伦道德思想精华。这些人伦道德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被当代人推崇,对德育目标的确立,德育内容的整合具有深刻地启示。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角度看,儒家学派推崇“仁爱”,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形成一派和谐和美好的景象。
围绕“仁”这个中心,向外延伸,提出了“忠恕、孝悌、信义、礼让[24]”等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在生活中如何正确对待朋友、长辈、君主等,将这些要求转化为自身的素养,才能够立身处世。以上儒家思想的精华不仅是古人的处世之道,也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儒家思想的德育观,不仅对自身道德修养提出了鲜明要求,重视理想人格的培养,更注重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对于当今时代德育内容、德育目标等都提供了借鉴,更对德育体系地调整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3.1.2 灌输式德育模式
首先我们要理解“灌输”的涵义,所谓 “灌输”,汉语词典里的原意是将流动的水通过其他器物的引导,引向人们需要的田地。后来经过时间的沉淀,历史的发展,灌输的意义有了新的变化,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灌输一词,含有“输送传递知识以及理论思想的意思[25]”.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古代文明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思想道德教育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灌输式德育模式出现的时间也相对较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就对灌输式德育模式作了相关阐释。
儒家思想对于德育思想的开创、德育基本形态的形成以及德育方向的指引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直至今日。
儒家学派的思想基础是人性论。孔子关于人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性相近,习相远[26]”,意思是说人性在最初始的阶段是几乎不存在差异性的,主要是后天学习教化的程度不同而导致人性的区别,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通过教育影响和改变人性。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人性论是事先设计好了德育目标,并为了达到德育目标而对人进行有目的地管理控制。孔子的思想极其丰富,有关德育目标他也做了深刻地阐释。
他认为德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将人培养成“君子”,所谓君子就是有道德情操、有修养、有学问、有理想的人。但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手段才能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孔子也给出了答案。孔子主张采用灌输的模式,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观念、道德理论的直面教化,由此把人从一个简单的人培养成圣人或君子。
“知德”、“知礼”、“知仁”、“知道”被看作是儒家思想的德育理论。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他拓展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将“仁”、“义”、“礼”、“智”、“信”均纳入其中。道德传播者也就是教育者采用灌输模式直接、强制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化,从而使人们真正明白人伦关系。即:臣子对君主要忠义,男女之间要有所区别,尊敬长辈,爱护幼小,朋友之间要讲诚信等。由此可见,分明人伦关系是孟子道德教育的目标。当然德育目标的实现要采用灌输模式才能得以实现。
春秋战国的混战之后,秦始皇通过武力手段实现了大一统,开启了秦朝的统一局势。疆土的统一只是物质统一的表现,而思想意识层面却未实现统一。直至汉代,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江山、稳定社会、安抚民心、实现统治抱负,加强封建集权、巩固政治统治,实现统一范围的扩大。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统治领域和意识方面的大一统。在这个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德育灌输模式。但汉代时期的灌输模式有一个极为显着的特点;即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也就是道德教育中包含政治教育的色彩。这与其他朝代的道德教育明显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德育灌输体系,并取得了显着的的德育效用。
在汉代,统治阶级顺利的的实现了对民众的教化,并成功的将道德教育与政治统治相统一。这离不开思想大家董仲舒的思想指引。董仲舒推崇儒家思想,因此在其德育内容实施过程中,延用和继承了强制灌输的德育模式,显而易见这种德育模式是切实有效的。究其原因,董仲舒的思想之所以倍受统治阶级的推崇,能够受到百姓的接受和欢迎,一方面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能够推动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其主体思想迎合了统治者的政治诉求,能够成为统治者行使政治权力的有力武器。详尽来说,董仲舒虽然继承了儒家大统,但是在人性论这个问题上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区别于孟子和荀子。董仲舒集孟子和荀子的思想精华为一体,提出了着名的“性三品”学说[27].董仲舒认为,人的本性既有善的因素,也有恶的因素,无明显的善恶之分,只要专注于善的部分,采用外在强制灌输的模式对其进行教育,就能够刺激人性善的一面,使其得以扩大和发扬,最终实现善的德育目标。董仲舒为了使德育强制灌输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使德育效果能够长久持续,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法,这使得人们的思想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他还对儒家思想中有关德育内容简化为“三纲五常”,德育工作者积极采用“三纲五常”的思想对广大民众进行教育,从而帮助他们做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继汉代之后,唐朝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取得了显着的实效成果。尤其在盛唐时期,韩愈有关道德教育的思想得到了追捧和欢迎。他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的“性三品”学说,提出了性情一致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品性是千差万别的,灌输模式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也是不同的。“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一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他还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8]”.也就是将老师和道德教育统一起来,被看做是一个整体。这里的“传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灌输”.宋明时期,封建制度日趋完善,但封建社会本身存在的矛盾也日趋明显,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以及所面临的国家危机也日渐显露。这时需要有统一有力的思想作为堡垒,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团结民心。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在中国德育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对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他们创立了高度重视专制的理学德育思想体系,因此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欢迎。“二程”构建的理学德育思想体系,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意图,深刻影响了德育内容和德育实践等方面,为后世统治阶级进行封建专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奠定了德育思想理论基础。 “二程”在其理学德育体系中对德育目标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即“体天理而达于至诚[29]”.在德育内容方面,他们提倡阅读“四书五经”等圣贤读物。并认为,一个人道德涵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摒弃愚钝的思想,从而塑造和形成良好的的道德品质,最终实现理想的德育效果。
朱熹继“二程”之后,发展了“二程”的德育思想,他认为“理”是万物的主体。而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圣人。采用何种方式,学习何种学问才能成为圣人呢?
他对三纲五常的道德准则进行了新的解读,提出了“天理”和“人伦”等德育思想内容,并通过学习来实现明白人伦关系的目的和培养圣人的目标。而这里提到的学习也就是把灌输当成一种教育的重要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朱熹在德育的实践环节中,注意到受教育者的层次性,按照年龄的不同,将道德教育化为两个阶段,即小学和大学。小学是“教之以事”即为人处事的伦理规范,大学则是“教之以理”即忠、孝、信、悌等内容[30].
3.2 中国当代德育模式
3.2.1 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基础
中国当代德育理论除了受传统德育理论的熏陶,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之风吹进中国的广袤大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民,其中涉及到大量有关德育的内容,如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等。这些着作中有一个共同之处,认为人不应该是朝着某一方面单独发展的,而应全面发展,并对此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确定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列宁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方法,在无产阶级道德教育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全新的深刻阐释,为我们留下了更加全面丰富的德育思想。列宁将道德教育内容明确为劳动教育、纪律教育以及思想道德建设,这些内容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砝码。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方向不能变。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我党自成立之初就明确规定的指导思想,自然而然,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崇的德育思想也无疑成为我党的德育指导思想。虽然我们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原封不动地直接拿来肯定是行不通的,只有适应中国的本土条件,切实的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成为对我国德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思想理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中国化的思想结晶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些思想都为我国当代德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理论基础,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2.2 综合德育模式
关于我国当代德育模式,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我国当代德育模式是综合德育模式。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继承并发展了灌输式德育模式,并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完善和丰富了德育灌输理论,并将灌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操作样式和途径、方式来看,主要表现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注重运用综合的德育途径,形成综合的德育合力,实现综合的德育目标,故称作综合德育模式[31].”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在德育过程中,既重视理论教育,又重视实践教育,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自然结合起来,是我国综合德育模式的重要表现。
我国德育理论教育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两课”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我国德育在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努力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1984 年9 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强调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是实现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学校的普遍重视并不断深入,范围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列入教学计划的有严格课时要求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外,还包括学生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和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文化服务和挂职锻炼等。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可见,“两课”的系统教育,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又为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丰富的感性材料。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人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教育和影响。因此,加强学生的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需要学校做出巨大的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全力参与和配合。近几十年来,我国开创性地探索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子,进一步完善了综合德育模式,增强了德育的整体合力与效应。在德育实践中,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主要变表现为德育目标一致。我国的德育目标是: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目标一致,但实现统一的德育目标的优势和功能各不相同,需要互为补充。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正规的思想品德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父母的表率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有助于子女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生活习惯、生活能力、人际关系以及交往的能力的培养,以及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社会教育就是通过理论、舆论、文艺、环境等多种社会形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3)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德育的成效,不仅与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依赖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发掘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是我国综合德育模式的又一体现。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德育的第一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利用“两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第二课堂”是指课堂以外的,相对比较丰富多彩,包括课余课余学术探索活动,课余学术探讨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等;其次是组织教育和个人教育相结合。我国德育十分重视党团组织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高校普遍建有学生党、团组织,学生党支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政治学习和其他集体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团结同学,促进党团员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带领其他同学一同进步。个人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员谈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心理困惑和思想困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三是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学校管理是学校运用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学生集体和个人按照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对自身内部进行的管理。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比,优秀班集体、文明宿舍的建设与评比等等。管理也是教育,学生的自我管理是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也就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由此可见:我国的综合德育模式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但我们应注意到,这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的是单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也是将“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实只限于一个方面。虽然实践在德育过程中反复强调,但在操作过程中往往被忽略,所以尽管我国强调弱化灌输,但我国的德育仍以灌输为主。我们探索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路子,重视三方合力对德育的影响,但是这三者的目标泛化、不具体,让人感觉空洞。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加强,传统的灌输德育模式缺乏平等交流,德育过程中注重尊重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但自我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虽然这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不可改变,但我们应该探索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发散,在生活中发现它。
3.3 本章小结
本章提出了中国传统德育及中国当代的德育模式的理论支撑,并按照历史时期划分,探究了中国德育模式的历史发展历程,并对中国传统和当代德育模式进行了相关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