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美德育模式的异同分析
【第一章】中美德育教育方式对比研究绪论
【第二章】德育模式的内涵、特征、功能及构成要素
【第三章】中国德育模式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探究
【第四章】美国德育主要形式探析
【第五章】美德育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德育模式的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德育模式的内涵、特征、功能及构成要素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是理论的基础,是开展其他研究的基石。为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德育模式,深入探索德育规律,坚持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就必须明确德育模式的科学涵义。本章将试图通过对“概念”和“范畴”地理解开始,揭示德育模式的特征,分析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才能够有效地分析出中美两国德育的差异,为建构全方位立体德育模式奠定基础。
2.1 德育模式
2.1.1 模式的内涵
探讨“模式”的内涵,首先要从模式一词的起源说起。“模式”一词最早出现在拉丁文中,意思是与手有关的定型化的操作样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模式一词不断引申,有了相对抽象的意思:即方式、方法。除国外有关模式一词的记载外,中国古代的《说文解字》上解释道:“模,法也[14]” .《汉语大词典》上解释为“事物的标准样式”.在《辞海》中,“模”的定义是:制作器物所需要的模型或者参照的模板;“式”的解释为“式样”,将模式综合起来就是可以作为模本或参照标准的典型的一种式样。《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模式的定义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地标准样式[15]”.到了现代,模式一词已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应用范围的改变,与初始的意思已经起了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具有了“模型”的新涵义,它不仅指实物模型,同时包括形式上的模型。在心理学中,对模式(Pattern)一词的理解与其他领域不同,模式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却能将各个部分有机统一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整体的功能和利益最大化,彰显整体的完整性。
2.1.2 德育模式
关于德育模式概念的界定,由于个人考察角度的不同,专家学者有着自己的见解,虽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至今也尚无统一的认识。《教育大辞典》中对德育模式的表述是“包括一定观点和理论,一系列原则和策略方法在内的德育实施体系[16]”.
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德育模式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的学者认为,德育模式并非简单的初级的感性认识,它必须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确立。有的学者又做了不同的定义,认为德育模式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指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德育模式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判断以及德育实践的整体的集中体现。这也就说明相比德育理论,德育模式有着更为丰富的形象和更加充实的内容。另有学者认为,“德育活动是德育模式的基石,德育模式只有在德育活动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运行。德育模式还应具有切实可行的且特定的德育目标,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德育模式才具有运行发展的可能。除此之外德育模式还包括稳定的、简明清晰的德育活动方式和策略,这样才能使得德育模式运行起来更加顺利[17]”.心理学对于德育模式的应用较为广泛,从心理学的角度有关德育模式的定义是: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德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德育模型。它既包括论述人们在道德上如何发展的一种理论或观点,也包括促进道德发展的一系列方法或原则。
通过对模式和德育模式概念的梳理整合,笔者认为德育模式的表述如下: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道德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实现特定的德育目标所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德育结构理论框架,以及简明且可操作的德育实践活动程序和方式。
2.2 德育模式的特征与功能
2.2.1 德育模式的特征
(1) 显着的社会阶级性 人首先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在共产主义之前,社会是由阶级组成的,所以阶级必定为了阶级利益而进行道德教育。
在阶级社会中生活的人们,每一个人都不能逃脱社会这一大网,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上生活,各种思想、各种观念、各种措施都具有阶级的烙印。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以及不同的阶级统治下,德育模式都有不同的阶级统治目标和相应的阶级基础。因此,德育模式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2) 特有的民族文化性 由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发展状况等不同,每个民族都有着本民族显着的民族文化和特色。相对应的为适应民族发展,教化民族成员,也会采用相应的德育模式。也就是说,德育模式的建构不是凭空捏造的,要扎实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此,德育模式才能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营养,才能与现实存在的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得以在社会上流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被统治阶级认可,被受众所接受。如果,德育模式脱离了民族文化根基,那么德育模式就仿佛是空中楼阁,飘摇不定,道德教育也必将出现问题。可见,无论古今,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有很重要的的意义,所以将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设定为德育内容是时代和现实的要求。何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拥有鲜明、强大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高度重视德育与德育模式的发展和创新,与此同时也都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培养,这些内容都被纳入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中,并不断发展壮大和加强。
(3) 明显的时代发展性 关于事物的发展状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状态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18]”.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止,社会的齿轮永远向前,社会的发展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变化,道德也必将随社会和主流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如果道德教育或德育模式没有跟上社会变化的轨迹,必然出现道德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德育模式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具体地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经济基础的改变,必然使得上层建筑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国家的平稳发展。众所周知,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德育模式作为道德发展的一个要素,也要随着经济基础和时代地点地改变、更新而发展、调试。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使得德育内容不断丰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摒弃落后、不合时宜的德育内容。
(4) 相对的超越独立性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本身就具有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特性,因此,道德教育模式同样如此。德育模式是依托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它是按照超越现实的道德理想来对人们进行教育和培养,从而帮助人们去认识道德理想,并不断追求这种道德理想,从而具备一定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成为有道德认识、有道德观念、有正确的道德行为的人。同时,德育模式植根于民族文化,基于现实经济基础与上层建设。但极具生命力的德育模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在适应现代化、时代性的同时,还具有巨大的引导性价值,表现出某种超越性与相对的独立性。
2.2.2 德育模式的功能
有学者对德育模式功能做了具体描述:“模式就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19]”.因此在模式论的领域,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出现的。在问题面前,能否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是我们判断一个模式是否可行,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我们要清楚的是,“构建模式”不是终极目标,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才是目的所在。当然,德育模式也不例外。美国学者多伊奇对模式的功能是这样解读的:“模式具有建构、解释、启发以及预测估计等功能,德育模式作为模式的一种细化,除了具有模式的功能外,还具有其独特的功能,这与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桥梁有很大关系。德育模式如果能够被教育者采用适当的方法得以高效实施,对于个人品德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对这些成功的方法加以总结,也有利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20]”. 德育模式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德育模式的构建促进德育理论的发展。德育模式被看作是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中间环节,搭起一座桥梁,将二者联系起来。德育模式需要一定的德育理论基础作为指引,才能保证德育模式的正确方向。德育模式也只有在德育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检验,找出适应与不适应的方面,以方便德育理论做出相应调整和改变,使得德育理论在德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教育者提供新的有生命力的德育思想,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道德进步。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
任何一种德育模式都要应用于具体的德育实践,才能验证这种德育模式是否能够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是否能够满足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一旦出现道德退化或者德育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我们就要寻求新的德育模式,从而促使新的德育理论的诞生,使德育理论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
第二,德育模式的构建提升德育实效性。德育模式是组织和实施德育活动,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中介与桥梁。如果没有适应时代的良好的德育模式,就无法实现预计的良好的德育效果,那么德育理论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指导意义和存在价值。相反,好的德育模式有利于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运用德育理论,已达到增强实践实效性的目的。德育模式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都要采取一定的德育模式,只有这样德育模式的各个内容和环节才能够相互影响和配合,最终使得德育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更加具有科学性,增强实践效用。
2.3 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事物都是由各个要素构成,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德育模式由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组成。要想建构德育模式,就要清楚地认识和把握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了解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使得德育模式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学术界一般认为完整的德育模式一般应包括以下五个基本要素:
第一,德育理论与思想。德育理论与思想是德育模式赖以建立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是德育模式的灵魂和精髓。在德育模式中,理论思想依据以深层内隐的形式出现,规定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由于理论思想的不同,不同的专家学者关注和强调的方面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社会上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德育模式。比如美国学者科尔伯格以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阶段性理论为指导,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拉斯、哈明等人以价值相对论为其理论基础,建立了价值澄清模式;纽曼以德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境能力为理论依据,建立了社会行动模式。由此可见,任何德育模式都以深层次的德育理论为指导,从而体现其方向性和独特性。
第二,德育模式的结构方法。所谓德育模式的结构方法有学者认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受教育的学生、采用的德育教材以及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等都是构成德育模式的有关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是以怎样的时间顺序、实施步骤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就是德育模式的结构方法[23]”.德育模式的结构方法渗透着德育模式的执行者关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途径、师生主客体关系的态度等。由于德育实施者的千差万别,教学环境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学生的层次的不同,都会影响德育模式结构的改变。德育模式内在的各个要素在相同的时空范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这必然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形成一定时态序列或程序步骤。不同的德育模式,其内在要素的关系也不尽相同,这必然使得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时态序列或程序步骤也有所不同。
第三,德育模式的目标。德育模式的目标具有先兆性,在德育模式运行之前,教育者对即将进行的德育活动可能在受教育者的身上将要产生怎样的实际德育效果所做的一种预测。所有的德育模式都有预期的德育目标,并为了实现提前设定好的目标而建构相应的德育模式。通过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可以得知德育模式的实施效果是良好的,因此也可以对德育模式做出好的评价。因此德育目标对德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德育目标一般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地位、受教育程度等特点为参考标准,有针对性、层次性的进行道德教育,意味着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以受教育者自身情况为依据,设计相应的德育目标,观察该德育模式下的教学情况对受教育者的身心造成何种变化的一种期望或要求,也就是在完成一个教学过程后,受教育者有何行为和特征。德育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和普遍适用的,根据具体德育实践活动的改变,德育模式也要根据具体德育目标的变化做出相应选择和调整。
第四,德育模式的操作要领。关于操作要领,笔者认为是在一个德育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都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安排,而这个顺序的操作过程是需要采用一定的操作技巧,也就是所谓的操作要领。德育模式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德育模式的设计者只有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操作要领,才能够保证德育模式的各个要素相互促进,德育活动高效完成。在这个操作程序中,我们要事先规定具体的实施步骤,每一个步骤的先后顺序以及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说德育模式得以应用,具有可操作性都是因为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去完成的,程序的混乱会导致德育活动进展遇到困难,偏离预定的德育目标,无法产生既定的德育效果。
第五,德育模式的评价。“德育模式的评价是在德育活动结束之后,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方法,通过正确的途径,尽可能搜集和掌握比较全面的资料,并按照规定好的评价标准对德育活动的价值和德育成效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23]” .德育模式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其应用能否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既定的德育目标实现到何种程度,最终都需要通过德育评价来实现,以此审视德育模式是否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从而对德育模式进行选择、调整,并在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德育模式的完善、发展。但是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建立一个关于德育模式的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我国学者对德育及德育模式关注程度很高,也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德育模式的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德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德育模式的优化升级以及德育的全面改革,说明德育模式的评价对德育模式的运行、调控等相关作用,以及整个德育模式的优化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本章对德育、德育模式的概念进行了清晰地界定,最终得出,德育模式是在一定道德教育思想、文化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根据社会要求和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需要所形成的有利于德育客体道德发展、道德认知水平提高的典型教育样式或实践范式。相比于德育理论,德育模式更具典型;相比于具体的实践方法,德育模式更具概括化。并对德育模式的特征和功能作了相关总结。即德育模式具有显着的社会阶级性、特有的民族文化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相对的超越独立性的特点;具备促进德育理论的发展,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功能。同时,对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五个方面:德育理论与思想、德育模式的结构方法、德育模式的目标、德育模式的操作要领、德育模式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