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江西低碳经济的技术水平现状分析
江西低碳经济的技术水平现状见表8.
从表8可以看出,2002-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上升至9.57%,并且是逐年上升的;科学技术进步率从32.7%上升至40.8%,并且是逐年上升的;每万人在校 大 学 生 数 量 从63.06人 上 升 至196.71人,并且是逐年上升的;工业废水 排 放 达 标 率 从77.59%上 升 至95.01%,并且是逐年上升的;R&D支出占GDP比重从0.51%上升至1.03%,并且是逐年上升的;万元GDP能耗从1.21吨标准煤下降至0.796吨标准煤,并且是逐年下降的。
3.江西低碳经济的资源生态水平分析
江西低碳经济的资源生态水平情况见表9.
从表9可以看出,2002-2014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5.27平方米上升至15.89平方米,并且是逐年上升的;人均耕地保有量从0.0492公顷上升至0.0639公顷,并且是逐年上升的;森林覆盖率从59.5%上升至65.07%,同时是逐年 上 升 的;环 保 投 资 总 额 占GDP的 比 重 从0.76%上升至5.89%,大体上是逐年上升的;人均能源占有量从0.62吨标准煤 上升至1.71吨标准煤,并且是逐年上升的;自然保持区面积从72.5万公顷上升至123.0万公顷,并且是逐年上升的。
4.江西低碳经济的产出消费水平分析
江西低碳经济的产出消费水平现状见表10.
从表10可以看出,2002-2014年,非煤炭能源消费比重从29.68%波动中下降至25.04%;人均生活用电量从60.52千瓦时上升至3324.64千瓦时,并且是逐年上升的;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产出从0.4上升至0.81,并且是逐年上升的;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子从1.77波动至1.96;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从80.11千克标准煤上升至111.36千克标准煤,并且是逐年上升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从3.33吨上升至7.53吨,并且是逐年上升的。
(二)江西低碳经济的综合分析
在上述指标体系、指标性质和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出各年份的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资源生态水平、产出消费水平和低碳经济水平的得分情况见表11.
从表11可以看出,2002-2014年,低碳经济的经济水平因素的得分从0上升至21,并且是逐年上升的;低碳经济的技术水平因素的得分从0上升至25,并且是逐年上升的;低碳经济的资 源 生 态 水 平 因 素 的 得 分 从0.120983上升至22,并且是逐年上升的;然而低碳经济的产出消费水平因 素 的 得 分 从25.23256下 降 至7.857665,并且是慢慢下降的。 2002年 至2014年,低 碳 经 济 的 得 分 从25.35354上升至75.85767,并且是逐年上升的。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运用统计指标分析方法从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资源生态水平、产出消费水平4个层面构建了24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在分析指标体系、指标性质和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出各年份的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资源生态水平、产出消费水平和低碳经济水平的综合得分并对其得分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2002 -2014年江西低碳经济的综合得分来看,江西低碳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从4个因素的得分来看,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也在逐步上升,资源生态水平在不断优化,然而,产出消费水平却是消极的,但是这种消极作用的影响在不断削弱。
根据上述研究,江西省要实现高水平的低碳经济,应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经济水平构建的6个二级指标可以看出,各项指标都为正向指标,呈逐年上涨趋势,但江西第二产业产值大于第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重工业为多,所以江西要发展低碳经济,应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可以利用环鄱阳湖城市圈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政府与高校合作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
从技术水平构建的二级指标看,有5个正向指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逆指标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呈下降趋势,但正、逆指标的数值变化都不大,说明江西的低碳技术发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考虑到技术水平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江西应加大低碳技术人才的培养,政府应与江西高校合作形成产-学-研的模式,鼓励高校调整学科专业以培养低碳专业人才,为专业人才提供低碳技术的研发基金。
(三)大力发展低碳农林业,减少碳排放和提高碳汇能力
资源生态水平设立的6个正向指标虽都呈逐年上升,但变化趋势不明显,说明江西省生态资源保护力度不大,应加大发展低碳农林业。一是从江西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从发,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或农民建立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并为其开拓绿色食品市场。二是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发展绿色农业,减少碳排放,形成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经济。三是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碳汇林业,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碳汇能力。
(四)宣传并推广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从消费产出设立的6个二级指标看, 2个正指标即非煤炭能源消费比重和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产出发展趋势呈稳定状态,标志值变化不大,而人均生活用电量、人均生活能源消耗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3个逆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另一逆指标即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子呈先上升后略降的波动状态,这说明新能源在江西没有得到较快推广,并且低碳生产生活意识仍有待增强。同时,考虑到消费产出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影响力,江西应积极从各层面推广新能源的使用和开发,通过教育宣传让企业与居民了解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倡导低碳生产和消费,从而减少生产生活中的碳排放。
参考文献:
[1]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M].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2010.
[2]陈柳钦 . 低碳经济: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 [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1)。
[3]任福兵 ,吴青芳,郭强 .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淮论坛,2010,(1)。
[4]付加锋 ,庄贵阳,高庆先 .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10,(8)。
[5]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
[6]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动态,2011,(1)。
[7]谢传胜,徐欣,侯文甜,许凤茹。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及发展路径分析[J].技术经济,2010,(8)。
[8]陈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西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2012,(11)。
[9]袁晓玲,雷厉,仲云云。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