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现代工业产品中的“中和”之美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0 共1478字

  第四章 现代工业产品中的“中和”之美

  4.1“中和”之美的思想

  “中和”之美在儒家思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伊始的“中和”是儒家学术对礼和乐所提出的要求,“中和”这一概念始见于《礼记·中庸》中。《中庸》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思想是指世界万物井然有序的和谐的发展,又指万物之间是充满活力的,积极向上的。[19]“中者,天下之所始终也;和者,天地之所生也”.[20]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和”之美的概念被不断翻新,同时在不断变换着角色。在文学中,“中和”之美被形容成对文艺创作的尺度衡量标准。在绘画作品中,“中和”之美追求的是所诠释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表现形式契合而成的精神意境。审美主体决定审美客体内涵与表达,而审美客体所要把握的就是审美主体所表达情感的“度”.任何表达过“度”的艺术形式都不足以形容为美,只有对“度”的美学尺度把握正确,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美。

  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中,一切存在于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必然性。人生活在世间就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制约,一切物质文明的产生都经过从中到和的转变过程。儒家思想的精髓核心之一就是中庸的和谐思想。这种大和境界、中和之美的至圣追求,无疑是中国民族元素在艺术追求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和”之道同时阐述一种轮回的关系,这种关系用美学角度观察就是精神语境与物质表现之间的循环特性。

  “中和”之美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属于虚无的存在,不存在强烈的对比,彼此融合,形成一种统一和谐的美学享受。“中和”理念,使中国民族元素达成对现代工业设计中,文化差异、审美差异、理念差异相融合的理想理念。
  
  4.2“中和”之美在现代工业产品中的应用

  “中和”之美理论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和”之美是庞大的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称之为中国儒家美学的终极奥义和代表。

  中国儒家讲究对文化和艺术的融合,“中和”之美讲究对“度”的把握,正如中国民族元素与现代产品的融合,就需要“中和”之美的把握。“中和”不止是孔子脑中的设想,和单纯对度的把握,更加是对于各国家文化融合的先见之谈。

  中国民族元素要创造和融合进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首先要把握的“度”,是各种设计美学与材料的拼接和结合。通过“中和”之美的运用,中国民族元素体现出在现代工业产品中,中庸平和、与时代性进行巧妙融合,力求在设计作品中,达到产品与设计元素契合而成的意境,使得民族元素在现代工业产品中更加和谐,准确的展现出实力与吸引力。

  “中庸”之道是对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总结,“中和”之美是对中国古代绘画美学的总结。将现代产品设计元素中导入一种融合的理念,让中国民族元素的魅力与现代工业产品更有效,更和谐的有机结合。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万物育焉”的中和协调观来讲,汲取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之精华,与中国民族元素相融合,达到中国民族元素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合理运用目的。

  例如中国名酒品牌中,五粮液在酒瓶的造型设计上,运用“中和”的理念,对中国民族元素进行诠释。瓷器,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璀璨瑰宝,是表达中国人民族内涵产物,在五粮液红坛酒系列典藏酒酒瓶设计中,加入瓷器文化这一民族特点,在产品造型上以中国古代经典酒坛为基础,圆润的曲线与细腻的瓷器手感相撞击,配以红木底托,呈现一种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感。酒文化是中国人精神文化的传承,在表现形式中加入中国红瓷、青花瓷等中国经典民族元素,使中国酒文化和民族元素得到探索、挖掘和传承,将中国博大的酒文化与现代酒业产品特点得到合理运用。对中国酒文化和中国民族元素以及现代产品进行“中和”,使其成为现代产品中具有“独特性”、“文化性”、“传承性”的中国民族产品,起到对现代产品中中国民族元素的弘扬和传承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