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痕》的作品呈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30 共115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女性身体摄影作品《痕》的创作思考
【第2部分】文献摄影《痕》的前期创作构思
【第3部分】《痕》的摄影创作阐述
【第4部分】 《痕》的作品呈现
【第5部分】摄影作品《痕》的创作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痕》的作品呈现
  
  3.1 创新的作品呈现方式
  
  让被拍摄女性脱下衣服面对镜头对摄影师来说是个困难,对被拍摄者更是困难。与符合条件的被拍摄者反复交流沟通,说明来意、消除恐惧、拉近距离,让被拍摄者同意赤裸裸的面对镜头,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这比想象中要难得多。

  整个拍摄过程中都要与被拍摄者以及家属交流,经认可完成拍摄。这样才能以真实性打动观看者的内心,传递更多的信息给观者。且不论生育,哪怕是自己的身体上的一道疤痕,也未必是女性自身可以做主想拍就拍的。可想而知,女性身体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最后呈现的效果:

  图片:一组,8 对母子共 16 幅。所有人物取景都在家中或工作环境中,并着平时生活的服装,作为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的交代。母亲的景别为中近景,只是裁去唇以上画面,一是为了保护被摄者隐私,二是主要是为了展示产后的疤痕;采用黑白画面,以黑白的影调和纹理进行客观交待,避免色彩介入喧宾夺主。儿童的景别为中景半身像,彩色画面,呼应儿童的性格和身体特质,记录更多的信息。

  声音:对应每张母亲的照片,共 8 段音频,都是我与被拍摄对象的现场交流谈话录音,未经删减和加工,部分段落也使用方言进行沟通。

  文字:根据采访、谈话整理而成的被拍摄对象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信息。也是每张作品的说明性文字。

  展览环境中:母亲的图片尺寸为 50*50cm ,布置于正上方。儿童的图片尺寸为 20*20cm ,置于左下方。文字说明卡片置于右下角,音频播放器放置于文字上方。由 8 小组作品组成全套作品。我与以上图片的被拍摄者都进行了交流,并进行录音。每组都对应着有音频内容,解释了个人选择剖腹产的原因,还又介绍了自己认识的产妇,大约 90%的产妇都是剖腹产。有的觉得剖腹产不疼没什么感觉,所以剖腹产也没什么不可以。

  有的是医生和亲人建议剖腹产,由于自己医学知识的缺乏也就听从大家的意见。

  当我询问想不想再生一个的时候,她们的回答也大多数是不想再生。听她们如果想再生第二个,顺产的可能很小,二次剖腹的话需要把肚子上那块有疤的皮重新切去,然后再进行缝合。以上进行采访的这些产妇,个人意愿都是为了腹中的胎儿考虑,女性的身体承载着太多不由自主。
  
  3.2 作品的实展回馈
  
  作品初次亮相在国内最具影响力影展之一的平遥国际摄影节上,获得了一致好评,在观展人群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报纸、电视、网络相继报道。之后在收到了北京、济南等地的重要影展和画廊、影廊的展览邀请,作品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与高度评价,伴随着网络宣传与转载,作品相继在各大专业网站和门户网登载,在网民中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尽管对剖腹产现象本身几乎人人都有各自的解读,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评判标准或结论,但对这组作品本身并没有不解或非议的产生,达到了作品最开始的创作目的--引发人们的思考。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