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以受众为主导的信息图表设计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30 共340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关于“大气环境”的信息图表设计研究
【第2部分】信息图表的人性化设计绪论
【第3部分】信息图表设计的发展概述
【第4部分】 以受众为主导的信息图表设计研究
【第5部分】以“深呼吸”为主题的图表设计案例探析
【第6部分】基于大众的信息图表创作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以受众为主导的信息图表设计研究
  
  3.1 信息图表设计的视觉化之美
  
  我们总是被超负荷的信息和过多的数据折磨,但是我们现在有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更多地用我们的眼睛把信息视觉化,通过图表设计的视觉化让它变得更有意义,或者让他来说明一个故事,或者让我们只关注重要的信息。 视觉化并不是一种工具,而更像一种媒介,能最大化帮助我们挖掘数字背后的信息,让“数据”开口讲故事。视觉化语言注重个性,寻求多人眼球的创意。美国着名广告学家大卫· 奥格威(David Ogilvy1911-1999)曾写下这样的感叹:“要是你想使你的声音越过一片嘈杂,他必须不寻常”.

  好的视觉化设计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需要具备统计学和设计方面的知识。没有前者,视觉化语言只是插图和美术练习;而没有后者,视觉化语言就只是分析结果。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种技能,才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数据研究和讲故事两者间自如转换。

  信息图表设计的视觉化催生了一批视觉读物。新闻业广泛地运用图表、地图、图解等信息传播方式将枯燥复杂的文本信息进行视觉化的处理,逐渐显示出新闻图示化的倾向,在体育、医疗、教育等工艺活动领域,也大量运用其中。图表视觉化还可以用来表述深层面的思想、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当今图表视觉化的应用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方便受众的信息查询和理解。信息视觉化之美可以激发受众的感官。丹麦物理学家 TOR norretranders,他把感官的带宽转化成了电脑术语,周围世界的每一秒都往你的感官里注入,人们的视觉是最快的。所以信息视觉化之美更吸引受众的注意和满足大家的要求。

  3.2 受众为主体的视觉化设计
  
  3.2.1 受众理念的信息视觉化原则
  
  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导师约翰 ·拉斯金(John Rnskin)最早提出“为大众而设计”的设计理念。[3]信息图表设计具有很强的功能性,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应该考虑受众的意图,以受众的需求为前提。信息设计是起于受众止于受众的。

  从受众的困惑开始到接受有效信息为止才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过程。

  首先要以受众为本,设计吸引眼球,令人心动的作品。信息以惊人的速度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中,一个没有特色的信息会被人完全忽视。

  俄罗斯文学理论家、哲学家米克海· M.巴克廷(Mikhail M Bakhtin),提出创造者与一件作品的受众同等重要,主张一种宽泛的审美空间概念,并认为这种概念是进行对话的起点。一条新信息想让人们注意,就要让人眼前一亮,被其吸引、与设计者的传达产生共鸣。这种吸引力,正是通过图文的表达与设计,迎合大众的需求口味,让读者以最直观的方式理解信息。

  吸引了受众的眼光,设计者们就要做到信息准确明了,准确传达。受众很难理解内容含糊不清的图文,因此在制作信息图表的过程中,必须理解自己想传达什么,想让读者理解什么。如同生活中我们玩飞镖盘,有目的的射向中心,如果稍有偏离,结果就会差强人意。

  明确设计意图后,经过再三斟酌,设计思路便得以形成。针对受众的理解力和理解范围,对信息的整理,什么需要体现在图表里,什么可以抛弃。设计者们要做到去繁取精,简单易懂。舍弃不必要的信息,可以使信息有效的传达给受众,图上保留的信息,要以最小的量产生最大的效果,让受众第一眼就可以明白其中要传达的意图。

  信息设计过程的开始,就要与受众密切联系,设计的每个过程都要先考察受众,有效地把关注的焦点从我们想说的东西,转向受众想要的东西。信息图表的设计,都是为了创造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必须站在受众的角度深思熟虑。

  这样,图表才会发挥传达的作用。尝试向受众传递信息时,不应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表达,而是要考虑如何让对方理解。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单一视角,必须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方面面,跳出自己的位置,从高处俯视整体。

  3.2.2 对于受众的解析
  
  信息图表设计最重要的一点是,设计者是否能够找到并理解受众的视角。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使得表达方式各异。很多我们自认为的事情,对于不同国度、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来说却有不同的理解。科学研究证实:当用户在信息接收过程中,不同用户人群的认识背景和认知模式都会互相联系并相互作用。所以用户人群并不是互相孤立、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关系。[4]所以,即使设计者们自己认为清晰明了的作品,对于不同的人物身份可能理解起来并不简单。完美的信息图表设计,要使人能够理解并获得帮助,这才是善解人意的设计。

  文化是一双无形之手,操控了许多思维领域,文化的形成不是个人作用,它受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历史条件的影响、比如东西方的文化就体现出很大的差别,处于两大分化系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这种习惯会直接影响受众对信息的理解。信息设计主要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和信息与人们之间的沟通,让信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更好的交流。因此,设计者需要了解文化对信息的影响,以受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设计。

  设计者在对受众的调查和设计过程中,文化是最不能忽略的问题,体会不同的文化、习俗,可以让设计更有深度,让受众更乐于接受,还可以加强设计中的人文精神。通过文化可以让观看的受众增强认同度,可以利用文化的差异性作出最适合的设计选择,这就是文化对信息的作用。

  性别、年龄也是应当考虑的问题。比如男性女性在生理、心理和性格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差异。什么样的设计可以同时吸引男性和女性,并且都能准确的传达信息,让他们准确的感知。男性更喜欢成熟稳重的视觉体验,运动、机械、智能题材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而女性则更喜欢温柔委婉,颜色鲜亮美丽,更时尚的视觉体验。

  不同的年龄层更是对信息的传达有挑剔性。大人们的知识层面较广泛,对于信息的理解更快,无论文字数字或者图形图案都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如果传达的信息太浅,就只是皮毛,不会带来更多的深层理解意义。对于年龄小的儿童来讲,吸引他们的多是富有童趣的图形或者鲜亮的颜色,即使没有文化程度的儿童,也会根据内容来判断。

  所以,不同背景的人物对视觉化的体验感知会存在不同的差异,理解信息的程度也会不同。因此设计前期要对受众的背景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不要因为文化、年龄、性别、职业等等的制约因素影响图表信息的传达效果。设计回到大众,它会使人感到亲切。“设计本质上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为大众而设计是设计的根本,脱离了大众的设计原则不仅违背了现代经济学的原则,也从根本上背离设计的出发点。”[5]

  3.3 深入受众认知层面的信息图表设计
  
  3.3.1 认知心理学与图表设计密切相关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认知习惯的科学,信息的传播和交互都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信息图表设计必然涉及人们的认知习惯,也必然与认知心理学产生联系。设计者们要提高受众的接受和认知层面,就要对人们的心理进行分析,了解受众的感觉、知觉和认识的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让设计者能更好地了解受众,有目的、有理论地去设计,让信息更有效、更有目的地传达。信息图表设计需要满足视觉+感官刺激,这就是激发人们的感知。引起注意是设计的第一要素,强烈的视觉冲击才能使信息在受众心理产生记忆。优秀的设计应具有既能满足有意注意者的需求,又能在短时间内引发无意注意者兴趣的功能。

  人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并经过大脑加工对该事物产生的心理感知过程就是人们的又一层级,即知觉。知觉是信息存储的过程,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将外界环境经验转变成的对象存储于大脑之中。信息设计的知觉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所以要依据受众的因素来考虑设计内容。

  一张好的信息图表设计,不仅将信息有效的传达给受众,更重要的是提高受众的认知层面,挖掘出图表设计中更深层的信息,这样就更提高了信息图表的价值,使信息更好的传播,提升了其魅力。认知是人通过知觉感受获得对象以及该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联,并进行深层次理解的过程,是一种高层次意识体验的概念构成。

  3.3.2 引导受众的深层认知
  
  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是有选择性的,只有那些对个体经验具有一定意义的实物,大脑才会有意识地进行记忆。直观的记忆比抽象的记忆更容易被大脑存储,就是说图像要比抽象的文字更加容易记忆。从感知的层面来看,信息分为显性信息和隐形信息。显性信息是图表设计中的内容是显而易见的清晰地呈现在受众面前。隐形信息则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层面发现深藏在图表中的信息,需要引导读者发现其深层的认知含义。

  信息图表设计除了传达事实信息之外,还在于传输见解、经验、态度、价值观、期望等。这样也可以引导读者发散思维,亲自体验与思考,提升信息图表传播的效果和魅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